【海洋经济】“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网箱平台在广东汕尾正式投运(2024-09-04)
9月4日,新华网讯,日前,超大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中广核“伏羲一号”在广东汕尾建成投运。“伏羲一号”位于汕尾中广核后湖5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中心场区,距离汕尾海岸约11公里,由网箱主体结构和上建平台两部分组成。“伏羲一号”是全部依靠绿色能源供能的大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配置应用了绿电供能保障、气水联合投喂、网衣自动清洗、环境监控预警、活鱼保鲜驳运等五大海洋牧场智能化系统。网箱主体结构长70米,...
9月4日,新华网讯,日前,超大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中广核“伏羲一号”在广东汕尾建成投运。“伏羲一号”位于汕尾中广核后湖5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中心场区,距离汕尾海岸约11公里,由网箱主体结构和上建平台两部分组成。“伏羲一号”是全部依靠绿色能源供能的大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配置应用了绿电供能保障、气水联合投喂、网衣自动清洗、环境监控预警、活鱼保鲜驳运等五大海洋牧场智能化系统。网箱主体结构长70米,...
9月3日,人民网讯,为加快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实现海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福建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第二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简称“博览会”)将于11月15~18日在福州举办,同期召开“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本届博览会以“绿色智能 新质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设置室内展区、户外展区。其中,室内展区位于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1~8号馆,规模8万平方米,规划福建展区(馆)、中国船舶集团...
9月3日,中国新闻网讯,日前,中国海油发布消息,中国海上最大油田——渤海油田原油日产突破10万吨大关,创油田开发建设近60年来历史最高水平。渤海油田地处渤海湾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但地质构造复杂,油藏分布十分零散。面对勘探难题,渤海油田在勘探理论和技术方面持续突破进步,5年内连续勘探发现了渤中19-6、垦利10-2、秦皇岛27-3等6个亿吨级油气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10亿吨油当量。2023年,渤海油田原油增量...
9月2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广东移动惠州分公司在中国海油流花油田“海基二号”“海葵一号”平台建成5G基站,助力海洋油气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海基二号”和“海葵一号”共同服役于中国首个深水油田——流花11-1油田,广东移动惠州分公司采用5G 2.6G+700M与海陆微波链路相结合的网络覆盖方式,成功助力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与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实现5G网络全覆盖。
9月2日,南海网讯,8月28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由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建设单位,中建一局承建的海南省重大项目——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海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平台项目正式封顶。该项目于2023年8月开工,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振州路、双联路及104号路合围区域,总用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由7栋4层至12层多高层及1层整体地下室组成,建设内容涵盖标准...
8月30日,央视新闻讯,日前,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全球单罐容量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罐群——中国海油金湾“绿能港”二期项目建造完工,标志着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储运基地全面建成,将大幅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和华南地区的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金湾“绿能港”项目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包括一期3座16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和二期5座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总罐容达183万立方米。二期项目投产后,金湾“绿能港...
8月30日,新华社讯,8月2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第九次下潜作业,潜航员傅文韬、下潜科研人员张睿妍和王琪从4706米深海采集到5种生物样品。生物多样性调查方面,对比本航次在海山进行的下潜作业,海盆的生态系统有显著差异。在约5小时的海底作业中,共观察及拍摄到肉食海绵、玻璃海绵等近10种海绵生物,采集到海参、海绵、海百合、海星、珊瑚5种代表性生物样品。
【点评】此...
8月29日,中国新闻网讯,8月27日,施工船“南鸿勘2”轮在粤海铁路北港水域开展钻探作业,湛江至海口高铁轮渡过海方案可行性研究进入现场勘探阶段。湛江至海口高铁轮渡过海项目主要包括湛江至海安段铁路工程和琼州海峡过海轮渡工程两部分,陆上铁路工程正线长127公里,自湛江北站引出,向南经湛江市霞山区、麻章区、遂溪县、雷州市、徐闻县;海上轮渡工程航距长约23公里,在徐闻南站以轮渡方式过琼州海峡后至海口北站...
8月29日,央视新闻讯,9月1日起,天津至大连旅顺的客滚航线恢复运营。承接该航线的船舶为中远海运客运有限公司“棒棰岛”号客滚船,该船总长134.8米、型宽23.4米,15560总吨。全船可搭载旅客937人,车辆(折合小汽车)约200辆。客舱设置有单人间、四人间、六人间,票价300~1180元/人。乘坐该航线船舶的旅客可带车上船(非新能源车),也可携带宠物(需包舱或寄存)。该航线航次安排暂定为每四天一个往返,海上单向航...
8月28日,中国水运网讯,8月26日,中国船级社、中国渔业互助保险社、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三方《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船检大厦举行。中国船级社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丰富经验,对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的检验技术加强研究,希望在风险保障、金融信贷等领域与两方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发挥各自在政策、技术、信息、保险、融资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向业界提供更加优质...
8月28日,海南日报讯,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和崂山实验室共同完成的《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23-2024》(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从海洋创新资源、知识创造、创新绩效、创新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指标体系,定量测算了2004至2022年间的海洋创新指数。《报告》根据我国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海洋创新指数得分将其划分为4个...
8月27日,北海日报讯,近日,北海市委编办整合水产技术培训、海参增殖和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及其职能,重塑向海经济服务机构,组建北海市海洋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助力推动海洋产业“强筋壮骨”,激活向海图强“蓝色引擎”。新组建的北海市海洋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协助拟订和落实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负责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成果推广和产学研合作、海洋经济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海洋渔业开发规划和统计...
8月26日,福州日报讯,近日,福州港江阴港区8号和9号泊位工程以及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工程填海顺利竣工,并通过自然资源部验收。福州港江阴港区8号和9号泊位工程位于福清市江阴镇西南部海域,为国家重点水运工程,建设5万吨级和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各1个,总投资约16亿元,通过填海验收面积945亩。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工程通过填海验收的2745亩土地可转为建设用地,将充分保障福州市北翼新材料、新能源、汽配、装备机械...
8月26日,中国水运网讯,8月24日,装载着200多箱出口钢材、家具的“康琦嘉鸿”轮从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鸣笛启航,以此为标志外运集运华北到东南亚的精品航线(NCP)在天津港正式开通。新开通的集装箱航线由外运集运公司独立运营,共投入3艘1100TEU型集装箱船舶。该航线具有挂港精简、交货快捷的特点,从东南亚地区挂靠港口出发直航天津港预计航行时间为6天半,减少了近20%,将加速中国北方地区与东南亚地区货物贸易...
8月23日,央视新闻讯,近日,从中国石化获悉,我国首个海上采油平台5.5G站点——胜利油田三号海上采油平台5.5G站点开通。胜利油田中心三号平台位于渤海湾,所处海域水深13米,离岸10多海里,平台高36米,是胜利海上油田的生产中心和枢纽。随着油田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对海上平台生产作业数据、视频影像、信息汇集数据传输的实时高速率提出了更高要求。5.5G相较于5G,能够在容量、速率、时延、定位、可靠性等方面实现...
8月23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首席专家费龙在中国船舶集团2024年国企开放日活动上表示,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研发设计的30000方级巨型耙吸挖泥船首制船,预计将于2026年上半年完工交付,建成后该船将是亚洲最大的耙吸挖泥船。该船总长约195米,型宽38.5米,型深18.0米,挖泥吃水13米,最大泥舱舱容约35000方,最大挖深120米,采用钢质焊接、球鼻艏、双尾鳍船型和先进的“一拖二...
8月22日,广州日报讯,近日,广东省水运重点工程珠海高栏港黄茅海航道(崖门出海航道二期)正式通航。黄茅海航道全长17.8千米,是连接珠海高栏港和江门新会港的重要水运航路节点,能够满足1万吨级船舶全潮单向通航,2万吨级船舶乘潮单向通航。珠江八大出海口门之一的崖门是西江黄金水道实现江海联运的重要通道,日均通航各类船舶200余艘次,船舶流量大、交通流复杂。
【点评】黄茅海航道通航后,能够有效缓解...
8月22日,南通日报讯,近日,从南通海事局获悉,2024年1~7月,南通海上风电场发电量达1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海上风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清洁环保、可再生、无碳排放等优点。南通沿海风力资源丰富,风能分布集中稳定,年可利用小时数高,占据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天时地利”。南通海上风电场的开发最早可追溯到2009年6月,世界上第一个潮间带海上风电场开工建设。
【点评】经过15年来...
8月21日,青岛新闻网讯,为推动青岛市海洋旅游联合运营健康发展,实现安全管理、日常调度以及财务结算一站式工作,青岛旅游集团设立海洋旅游联合运营中心,积极搭建与民营企业航商交流平台。8月20日,青岛海洋旅游联合运营中心在蒙阴路1号举行启用仪式,该中心将积极搭建与民营企业航商的交流平台,并以大数据赋能青岛海上旅游,实现安全管理、日常调度及财务结算一站式运行。
【点评】2024年以来,青岛旅游...
8月21日,新华社讯,8月1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隧道盾构机“深江1号”完成掘进任务,顺利抵达海平面下106米,标志着中国大盾构创下水下掘进新纪录。全长13.69公里的珠江口隧道是深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采用“矿山法+盾构法”组合施工。开挖直径达13.42米的“深江1号”盾构机从东莞向广州南沙方向掘进3.59公里,先后穿越13种地层、5种复合地质。隧道盾构段最低点位于珠江口水面下106米,最大水压高达1.06兆帕,相...
8月20日,海南大学讯,近日,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杨金霖副研究员/田新龙教授“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团队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题为《Rechargeable Seawater-Based Chloride-Ion Batteries Enabled by Covalent Surface Chemistry in MXenes》的研究论文。开发安全、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先进储能技术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实现碳中和与碳达峰目标的重要支撑。海水电池...
8月20日,荣成市海洋发展局讯,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和荣成市合作共建的集深远海养殖技术、装备和模式中试于一体的深远海养殖综合试验平台“渔机1号”,成功在荣成市北部海域进行布放。“渔机1号”平台依托“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改善科研条件专项”研发建造,集成“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远海移动养殖平台关键技术研究”、青岛海洋科学中心问海计划“深远海养殖实验舱构建与中试验证...
8月19日,中国水运网讯,8月15日,新一代自升式风电安装船“Wind Peak”轮在启东中远海运海工码头举行命名仪式。该轮是启东中远海运海工为全球知名海事公司BW集团旗下丹麦卡德勒(Cadeler)公司定制的NG20000型风电安装船的首制船,是目前全球技术规格最高、最先进和环保的海上风电安装船。该轮拥有5600平方米的甲板面积,有效载荷超过17600吨,主吊起重能力超过2500吨,可使用混合动力,生活区可容纳130人,能够一...
8月19日,央视新闻讯,8月17日,“天鹰座”轮在徐闻海事处“海巡0927”船的护航下,进港航行至乌石终端原油外输单点水域,并安全顺畅系泊在单点装置上。海事执法人员督促作业方提前布设围油栏,严防油轮提油作业污染海洋环境。8月18日,装载约2.5万吨原油的“天鹰座”轮缓缓离开广东省雷州市乌石终端原油外输单点水域,标志着乌石23-5油田群首次原油外输作业圆满完成。本航次装载的30000方、合约2.5万吨的原油送往海...
8月16日,投资界讯,8月12日,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第四支子基金宁德市汇聚新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工作。宁德市汇聚新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由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母基金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海洋基金”)发起,交投物流集团及宁德市国投公司权属企业宁德市汇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汇聚公司”)参与共同出资组建。该基金...
8月16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讯,8月11日,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在广州海事部门护航保障下,由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龙穴厂区港池整机出港,安全拖航至珠江口水域,后续将前往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进行安装。“明阳天成号”叶轮最高处达219米,空中最大宽度约369米,排水量约12250吨,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漂浮式风电平台,全球首次采用双风轮、双主机设计,两座塔筒以“V”字形排列,...
8月1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山东港口研发制造的第二座近海海水三文鱼养殖网箱——“财金海上粮仓壹号-2”在山东陆海装备集团华海基地成功下水,标志着山东港口在海洋养殖装备领域再次取得关键进展。这座矩形可移动柱稳式坐底养殖网箱,配备了先进的液位遥测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海域水温、溶解氧等关键水文参数,确保液位高低报警、饲料投喂、能源供给等功能的自动化管理,实现近海海水三文鱼养殖的...
8月14日,人民日报讯,2024年上半年,海南省休闲渔业产值22.06亿元、接待人数752.41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0.87%、27.95%。近年来,海南引导渔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为加快休闲渔业发展,海南出台《海南省休闲渔业管理办法(试行)》《海南省海洋休闲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试行)》等,解决休闲渔船指标、审批、船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将休闲渔船的审批权限下放给市县主管部门负责。与此同时,...
8月14日,科技日报讯,8月13日,由中国海油联合中国船舶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套5兆瓦级海上高温烟气余热发电装置,在天津完成动力循环试验并完工交付,未来该装置将在文昌9-7油田开发项目中示范应用。电站是海上平台的“心脏”,通常由自产油气燃烧提供电能,但此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高温烟气,是海上油气开发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之一。该余热发电装置利用电站运行产生的高温烟气余热作为热源,让装置中循环流动的有机介质推...
8月13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8月10日,2024年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由“深海一号”船执行,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码头起航。该航次由来自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12家单位的科考队员,以及来自哥伦比亚、葡萄牙、澳大利亚、墨西哥、尼日利亚、新加坡、孟加拉国等国家8名外籍科学家,共60名队员共同参与,海上作业时间为45天。该航次按照“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总体安排,由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牵头,国家深...
8月13日,青岛日报讯,近日,青岛2024年上半年海洋经济运行数据出炉。据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初步核算,2024年上半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2671.6亿元,同比增长7.7%。海洋一、二、三大产业同比分别增长4.8%、8.2%和7.5%,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47.5:50.2。分子产业来看,上半年,青岛渔业产值同比增长4.8%,产量同比增长4.25%;船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海洋电力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增加...
8月12日,中国水运报讯,近日,中波“卜弥格”轮在江苏口岸船厂正式命名交付。“卜弥格”轮是中波公司6.2万载重吨多用途重吊船系列的第6艘,船长199.9米,型宽32.26米,型深19.3米,满载吃水13.5米,舷侧配备4台重吊,联吊最大起重能力达300吨,可灵活装载各种尺寸重大件设备货。同时,该轮设有5个大开口货舱,货舱舱盖顶面连续平整,有效装货区域尺寸166*32平方米,相当于12.5个国际标准篮球场。相较中波公司上一代...
8月12日,央视新闻讯,日前,我国建造重量最大的国际海洋油气平台——马赞油气集输平台在山东青岛完工交付。马赞油气集输平台主要负责将开采出的海洋油气汇集并输送到陆地进行处理,由大型管汇、管道清理、化学处理、操作控制等复杂系统组成。平台甲板面积相当于15个篮球场,高度超过24层楼,是整个油田群的油气汇集中心枢纽和对外运输“咽喉”通道,每年可以汇集输送原油2400万吨、伴生气74亿立方米,油气输送能力...
8月9日,海南日报讯,近日,北调996科考船停泊在三亚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准备新一轮的海洋科考任务。南山港是我国首个公共科考码头,距离千米水深海域仅16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陆域面积约28万平方米,以海洋科考、海洋试验及临港科考产业配套服务为主,兼顾海陆运输需求。南山港作为深海科考保障的重要基地,目前已吸引60余家科考单位通过该港口开展深海研究,2023年完成1023次科考服务航次,2024年截至目前已完成...
8月9日,中国日报网讯,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主研发的“妈祖·海浪”预报模式,已获得多次成功应用。“妈祖·海浪”模式是自然资源部重大创新工程海洋预报“芯片”工程的系列科技攻关任务之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中国海洋大学作为承担单位组建了优势研发团队,瞄准海浪数值预报严重依赖国外模式、自主技术缺失、计算耗时长等突出问题,集中开展自主技术攻关。“妈祖·海浪”模式包含计算网格生成、数值计算...
8月8日,广州日报讯,8月6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与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签署《共同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将充分发挥政企联动效应,进一步深化与广东联通在智慧海洋建设、海洋灾害监测预警、海域海岛综合管理等领域的互信合作,全面提升广东海洋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广东联通将以此次协议签订为新起点,深化与省自然资源厅多层次、各领域的业务交流合作...
8月8日,中国新闻网讯,2024年1月至7月,自然资源部启动调整海洋灾害应急响应12次,发布海洋灾害警报106期,成功预测15次海洋灾害过程。针对当前气候变暖和具有极端性的天气频发情况,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近年来自主研发了智能化海啸监测预警平台,通过集成全球海底地震监测、全球水位监测、基于GPU并行的太平洋海啸预报模型、海啸情景数据库以及海啸产品制作发布多个子系统,快速做出预...
8月7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由中国船级社检验的深远海养殖平台“东海1号”(“浙象渔养10066”)已拖至指定海域准备进行下潜试验,完成交付前最后一道手续。“东海1号”由珠海格盛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浙江深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宁波环海重工有限公司承建,总投资达7300万元,是全国民营企业中单体投资最大的深远海养殖平台。该平台长82米、宽32米、高22米,作业吃水13米,养殖有效水体约3.6万立方米。平台设有...
8月6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在南通海事局的精心保障和四艘大马力拖轮的协助下,来自上海、连云港、扬州等船厂的6艘驳船、2艘浮吊、2艘拖轮共10艘船舶依次“爬”进半潜船“新光华”轮主甲板,在南通狼山联检锚地上演一场精彩纷呈的“船装船”盛宴。本次装载出运的船舶将用于西非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该项目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力拓集团联合开发,属于“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项目,在带动几内亚经济发展、提...
8月6日,中国水运网讯,8月2日,海龙湾文旅项目签约暨景区开放启动仪式在海龙湾项目指挥部广场举行。海龙湾是我国首个退港还城修复整治工程,也是国内首个港口岸线退还生态岸线的实例。该项目共修复整治岸线1882米,形成沙滩46万平方米,进一步延长了日照的生态岸线,实现了从“港口岸线”到“碧海金沙”的华丽转变,也开创了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新思路和新模式。目前,海龙湾已发现江豚、太平洋蠵龟、黄嘴白鹭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