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七○四所推出液压插销式升降系统(2015-05-08)
5月8日,中国船舶报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自主生产的液压插销式平台升降系统于日前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15)。该升降系统分为单步进和双步进两种模式。单步进型液压插销式升降系统为间歇式升降,效率较低但便于维修维护,特别适用于升降速度要求不高、但需频繁升降的各类自升式平台。双步进型升降系统效率高,其结构及运动控制较为复杂...
5月8日,中国船舶报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自主生产的液压插销式平台升降系统于日前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15)。该升降系统分为单步进和双步进两种模式。单步进型液压插销式升降系统为间歇式升降,效率较低但便于维修维护,特别适用于升降速度要求不高、但需频繁升降的各类自升式平台。双步进型升降系统效率高,其结构及运动控制较为复杂...
5月7日,科技日报讯,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获悉,该院23所研制的固态脉冲、连续波双模式船用导航雷达目前已进入海域试验阶段,年内有望投入市场使用。这是国内市场首批自主研制的固态双模式船用导航雷达产品。23所研发的产品采用相参体制的固态发射机,连续处理脉冲串,终期免维护,可靠性大大提高。同时,在脉冲探测模式的基础上加上连续波探测模式,分辨率得到显著提升,两个漂浮物之间...
5月6日,新华网讯,随着“轻型航空发动机TD0工程样机”挂载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的“彩虹3”无人机近日试飞成功,我国大中型无人机拥有一颗“中国心”的梦想成为现实,将打破国外在这个领域长期技术和市场垄断。据研发团队专家介绍,“轻型航空发动机TD0工程样机”是一款活塞式汽油发动机,综合性能达到国外同类型无人机发动机水平,可满足功率从50千瓦/时到150千瓦/时无人机和通用...
5月4日,民航资源网讯,为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流量需求,波音公司、山东航空公司与其他航空合作伙伴一起于近日圆满完成了中国民航首次卫星着陆系统演示验证飞行。该验证飞行由山东航空公司使用波音新一代737-800飞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进行。这次演示证明了基于卫星导航的路基增强着陆系统(GLS)将帮助提升飞机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据波音民机集团飞机产品研发总监库罗斯·海迪(K...
5月5日,人民网讯,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获悉,公司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系统Welleader、随钻测井系统Drilog近期联袂完成渤海某井的海上作业。这标志着我国在油气田定向钻井、随钻测井技术领域打破了国际垄断,可自主完成海上“丛式井”和复杂油气层的开采需求,有望大幅降低国内油气田开发综合成本。
5月4日,科技日报讯,湖南科技大学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近日表示我国首台“海底60米多用途钻机”“海牛”预计5月初在青岛黄海和南海试水。海试一旦成功,我国在此项技术上将超越俄日等国,与美德澳三国并驾齐驱。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底钻机的最大钻孔深度能力仅为200米,而海底钻机的保压取芯能力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完全成功。如果能够研制成功,将...
4月30日,中国航空报讯,4月25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飞机)平尾与垂尾连接接头38-YM2284042-E工况130%极限载荷静力试验在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强度试验室完成,比原定计划提前了5天。该试验的成功标志着AG600飞机平尾与垂尾连接接头静力试验全部顺利完成。平尾与垂尾连接接头静力试验是AG600飞机研制过程中关重件的强度研发性试验,也是型号研制成功的关键工作...
4月30日,新华网讯,国防科工局和中国气象局29日联合举行风云二号G星交付仪式。风云二号G星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式交付给用户单位中国气象局。据介绍,风云二号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目前在轨的有02批的D、E和03批的F、G共四颗卫星。它们与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成为汛期气象服务、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和日常天气预报...
4月29日,新快报讯,近日从中国香港电子采购展上获悉,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基地,主办方环球资源电子组总裁黄谭伟也预计该品类在2015年销售额将达到1.3亿美元,同比增长逾50%。但由于政策、安全等问题限制,消费级无人机在中国尚处于萌芽阶段。“国内企业已经掌握了无人机制造的核心技术,但国内生产的无人机超过六成是出口欧美市场的。”亿航联合创始人杨镇坦言。目前,消费级无人...
4月28日,中国航空报讯,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三个大飞机”之一,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简称“AG600”)中后机身、后机身于4月27日在中航飞机汉中飞机分公司下架。这是继中航飞机西安分公司的中机身大部件、中航工业成飞民机的机头大部件下架之后,AG600研制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该机型向2015年底前在珠海完成总装、2016年实现首飞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4月25日,新华网讯,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24日在青岛通过国家验收,将投入正式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实现新的突破。“科学”号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是我国首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深远海探测与研究能力的4000吨级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2007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立项。2013年1月投入试运行以来,“科学”号多次赴深海大洋完成了深...
4月23日,新华网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23日宣布,3月30日成功发射的我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已于4月21日准确进入工作轨道,导航有效载荷顺利开机,地面成功接收到卫星下发的导航信号,标志着卫星研制、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我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也是我国发射的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由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制。该中心主...
4月23日,上海证券报讯,4月22日召开的人工智能与服务型机器人论坛上,来自北京市科委、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相关领导透露,我国将加快推动发展人工智能,加快国产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升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据北京市科委万荣处长介绍,各地都在加快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如北京正在起草制定推动北京智能机器人工作意见的征求意见稿,2个月内这个意见稿将向社会发布,未来还将加大政府采购...
4月22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C919大型客机项目前货舱门、后货舱门和应急离机门制造符合性检查不符合项整改汇报会暨适航挂签会在南昌召开。会议签署了C919大型客机项目10101架前货舱门、后货舱门和应急离机门的适航标签,标志着洪都承制的舱门项目圆满实现C919大型客机的整机首批交付任务。此次C919大型客机项目前货舱门、后货舱门和应急离机门由洪都公司独立完成,组件共涉及900余项零件...
4月22日,中国航天报讯,近日,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发中心热控总体技术研究室针对某航天器热传输难题完成了环路热管传热方案设计。通过环路热管进行热量传输,使得热控系统重量较原来降低了70%,且不消耗额外能源,不仅解决了航天器热控远距离传热难题,还可以用于仪器设备的直接热控制。这标志着研发中心环路热管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4月21日,中国航天报讯,近日,我国首台泵压式多次起动上面级发动机进行首次高空模拟试车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泵压式上面级发动机多次起动技术零的突破。该型发动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1所科研人员历时一年多时间研制而成。该型泵压式多次起动上面级发动机配套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搭载载荷组合体。作为我国自行研制设计的首台泵压式多次起动上面级发动机,为更好地实现上面...
4月20日,新华网讯,中国铁建铁四院联合中铁建电化局、西南交通大学等共同申报的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技术,日前获铁道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业内人士认为,这项技术奠定了中国高速铁路电气化技术平台的国际领先地位。这项技术已在近5000公里的开通高铁工程中得到运用,并在近5000公里的在建高铁工程中推广应用,建造高速接触网累计近1.5万条公里。这项成果已被编入国家标准和...
4月17日,中国航天报讯,4月13日,中国航天大功率可调节等离子点火系统首次应用于贫煤的点火试验在神华国能宁夏煤电有限公司鸳鸯湖电厂等离子点火试验台一举成功。这标志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航天神洁(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等离子点火技术,成功攻克了长期困扰国内燃煤锅炉行业的贫煤点火技术难题,为后续大规模推广应用航天等离子点火系统、促进燃...
4月15日,人民日报讯,从“2015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上获悉:2013年,我国新增机器人达到3.7万台,一跃成为全世界当年增加工业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2014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大约5.6万台,其中有1万多台是国产的。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国。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机器人可形成几万亿美元的大市场。专家们指出,虽然我国有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我国自主生产的产品仅占...
4月12日,科技日报讯,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获悉,该院699厂近日在大齿轮伺服机构精密装配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了该产品可视、可测、可控的关键技术。目前此项技术已应用于实际生产,装配效率提高4倍左右。伺服机构零件精度高且结构复杂,极易受装配应力影响而产生启动力矩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导致产品性能不稳定。过去该产品的精密装配主要依靠工人经验,不仅周期、成本、质量...
4月8日,新华网讯,利用北斗/GPS双系统四频率接收机,我国科研人员在南极科考途中一路对比分析了北斗和GPS系统的定位效果,实测结果表明:中国北斗系统信号质量总体与GPS相当。科研人员利用严谨的分析研究方法,从信噪比、多路径、可见卫星数、精度因子、定位精度等多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北斗和GPS在航线上不同区域、尤其是在远洋及南极地区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定位效果。结果表明,在45度以内...
4月7日,新华网讯,作为C919航电系统供应商,昂际航电日前宣布,已向中国商飞公司交付C919大型客机航电系统综合与验证试验平台及首套用于地面试验的产品,C919大型客机航电系统进入软硬件集成测试验证阶段。航电系统一直被誉为一架飞机的“大脑”,它承担飞机核心数据处理、信号传输、信号功能逻辑转换等重要功能,飞行员通过它实现对复杂信息的融合和处理、完成与飞控等系统交联和互动,达...
4月7日,国际海洋工程网讯,海油工程半潜式起重铺管船概念设计成果通过专家审查,该船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海洋工程船。半潜式起重铺管船是为了持续提高公司深水海洋工程装备能力,实现我国海洋石油工程深水装备的差异化、系列化发展,打破外国公司在半潜式起重铺管船领域的垄断,计划投资建造的一艘船舶。该船设计重量是“海洋石油981”的两倍多,超过“辽宁”号航空母舰的最...
4月3日,科技日报讯,近日,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正式在中铁四局一公司承建的郑(州)徐(州)高速铁路16.19公里施工管段进入了上线铺设阶段。据悉,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是我国首个独立自主创新的高铁技术。与以往进口的CRTSⅡ型和CRTSⅠ型无砟轨道板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用料节省、施工便捷、工效相对提高,造价相对低廉等优点。可适用于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城际铁路...
4月3日,中国航空报讯,3月28日,中航工业哈飞与广东省中山紫荆花通用航空公司在哈尔滨签署首批3架AC312A专业紧急医疗救护(EMS)型直升机销售合同,以及后续3架AC312A的意向采购协议。该合同的签署标志着国产直升机首次打入EMS市场,打破了国外直升机在此市场上的垄断,是国产直升机开拓国内市场的重大突破,具有深远的市场示范意义。据悉,AC312A直升机是单旋翼、涵道尾桨的中型双发多用...
4月1日,中国航天报讯,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所研制的LHT-100霍尔电推进正样系统地面点火联试取得成功,该系统将应用于我国相关卫星开展飞行试验。这标志着该所掌握了霍尔电推进分系统产品研制和集成测试技术,具备霍尔电推进分系统产品研制任务承接能力。该所也因此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步开展离子电推进和霍尔电推进分系统级产品研制的工程单位。LHT-100霍尔电推进系统是某...
4月1日,人民日报讯,3月30日21时52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的北斗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十七颗北斗导航卫星,也是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首发星。该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及地方正在联合建设北斗地基增强...
3月30日,中国证券报讯,时隔两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期建设启动。消息人士透露,今年首颗北斗全球组网卫星或定于3月30日晚发射。据介绍,2015年我国将发射4至5颗新型全球组网卫星,进一步提升北斗系统性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化征程开启;近日北斗导航系统与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就频率协调达成一致意见,反映出国际社会对北斗系统全面认可。与此同时,政策持续扶持北斗应用。有...
3月27日,国资委网讯,近日,中国航天科工068基地浮空器产业化项目推进会在湖南省岳阳市召开。068基地与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浮空器孵化器项目入区协议书》,这标志着基地浮空器产业化项目作为孵化器项目正式落户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浮空器一般是指比重轻于空气的、依靠大气浮力升空的飞行器。浮空器一般可以分为系留气球和飞艇。系留气球一般没有动力系统,依靠系留缆绳与地面设备或站点相连接;飞艇有动力...
3月27日,国资委网讯,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应国家国防科工局要求,根据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转来的“帕姆”监测请求,及时启动灾害应急机制,紧急调度高分一号、高分二号等卫星对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首都及周边地区受灾情况进行观测,帮助有关方面及时掌握灾情。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该中心将密切关注灾害动态,择机调整拍摄方案,继续为受灾地区减灾工作提供信息...
3月26日,中国证券网讯,近日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医学院联合研究小组,发表了一篇有关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为世界上首次发现一种异常独特的现象和机制,即液态金属可在吞食少量物质后以可变形机器形态长时间高速运动,实现了无需外部电力的自主运动,从而为研制实用化智能马达、血管机器人、流体泵送系统、柔性执行器乃至更为复杂的液态金属机器人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业内人士认为,...
3月24日,新华网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23日16时在京完成芯一级动力系统第二次试车,进一步验证了芯一级模块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为年内转入发射场合练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表示,“长五”是我国首型全新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能够将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提升2.5倍以上,大幅提升我国运载火箭总体技术水平,为进一步完善运载火箭能力布局...
3月23日,科技日报讯,近日,总投资6亿元的斯图加特航空自动化项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投产,其生产的首批“工业定制”机器人,以先进的装备制造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项目由德国斯图加特航空自动化集团投资设立,新建研发中心、工艺试验车间及生产车间等共计20000平米;购置并安装设备200台套。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生产多种工业机器人系统设备400台(套),销售额达12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
3月20日,光明网讯,近日,中国海油两艘3000米级深水多功能工程船“海洋石油286”、“海洋石油291”入列“服役”。这两艘工程船与去年投入运营的“海洋石油289”组成中国海油深海水下工程船队的“三剑客”,填补了我国深海水下施工装备的空白,有效提升了中国海油在世界海洋工程总承包领域的地位。据了解,“海洋石油286”是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深水多功能工程船,配备400吨大型“升沉补偿式...
3月19日,中国新闻网讯,世界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19日在青岛下线。该车的问世填补了氢能源在全球有轨电车领域应用的空白,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氢能源有轨电车技术的国家。该车由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该公司总工程师梁建英介绍,氢燃料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是当前全球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主流方向之一。氢燃料电池技术已在汽车业得到商业化运用,而在轨道交通领域...
3月19日,大智慧讯,我国自主研制的“三个大飞机”之一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首个中机身大部件将于3月19日交付中航通飞华南公司,这标志着该型飞机向2015年底前在珠海完成总装迈出了关键一步。作为我国研制的大型民用特种飞机之一,业内已经普遍将AG600的研发看作我国通航产业崛起的重要标志。据悉,在随后的几个月,中航飞机西安分公司研制的AG600中央翼、外翼,以及中航飞...
3月17日,新华网讯,我国自主研制的“三个大飞机”之一,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头17日实现交付,这是国家立项大型民用飞机项目AG600研制的又一重要里程碑。AG600机头包括飞机座舱、前起落架舱等结构,长9.5米,共5200余项零件。机体结构上半部按照飞机结构设计,下半部按照船体结构设计。据悉,目前中航飞机西安分公司研制的AG600中央翼、外翼,中航飞机汉中分公司研制的后...
3月16日,中国证券网讯,从科技部获悉,2015年年初,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与欧盟代表团在捷克布拉格举行了北斗与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第四次频率磋商会谈。在本次会谈中,欧盟代表团接受了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提出的频率共用理念,同意在国际电联框架下完成卫星导航频率协调。这是中欧在卫星导航领域的重要成果,将促进中欧更好的落实双方领导人会晤时,关于在卫星导航科学...
3月14日,新华网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建恒表示,中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化潜力无限,外界对航天技术的不了解是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一。他表示,军民融合是中央军工企业面临的新任务,航天产业发展不仅仅局限在航天,还要支持国民经济发展,这已经成为集团的一个战略。目前百度、腾讯等多家企业已经开始与集团洽谈,在航天领域寻求合作,合作主要集中在卫星应用方面...
3月16日,中国工业报讯,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自主研发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简称AIS)信息服务平台日前正式上线运营。这是中国首个免费对外开放的实时查询船舶动态的官方平台,也是海事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发挥专业优势,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便民惠民的一项新成果。通过该平台,航运公司、船东、社会公众等用户可以实时查询目标船的位置,以及单船历史轨迹、船队航行情况等各种信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