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十二五”节能减排仅完成三成,发改委酝酿加大补贴(2013-10-10)
10月10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谢极表示,“十二五”节能减排实际进度落后于目标,当初确定的五年目标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下降16%,但规划前两年只下降了5.5%,只完成了“十二五”进度的32.7%,后3年国家层面面临巨大减排压力,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据统计,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979亿元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加上其他附加产业中的投资,合计达1700亿元。
10月10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谢极表示,“十二五”节能减排实际进度落后于目标,当初确定的五年目标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下降16%,但规划前两年只下降了5.5%,只完成了“十二五”进度的32.7%,后3年国家层面面临巨大减排压力,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据统计,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979亿元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加上其他附加产业中的投资,合计达1700亿元。
10月9日,工信部消息,为研究解决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加快绿色建材产业发展,带动建材工业转型升级,住建部、工信部日前联合成立绿色建材推广和应用协调组的通知。协调组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的政策和措施,制定绿色建材推广应用行动计划,组织开展绿色建材推广应用试点工作和示范项目,加强有关政府部门、协会、企业等单位配合等多项工作。
为实现河北省确定的“5年内净削减煤炭消费4000万吨”的目标,近日,河北省发改委制定4项措施,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要削减煤炭消费量,加快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河北省发改委将通过压减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业产能、淘汰燃煤小锅炉、关停燃煤小火电机组等工作,压减煤炭消费4000万吨以上。
日前,环保部副部长潘岳透露,目前环保部门正配合立法机关研究修改《环境保护法》,希望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纳入其中,为促进环保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据《“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预测,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专家表示,国内对于某些产业的促进政策很少直接写入法律,如果配套税收、土地等政策能确切落实,将会使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大幅提速。
9月17日,环保部发布8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8月,74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范围为9.7%-100%,平均66.7%。平均超标天数比例33.3%,其中轻度污染占24.9%,中度污染占6.6%,重度污染占1.8%。超标天数中以O3和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较多,分别占超标天数74.9%和19.8%。
9月16日,环保部网站消息,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向媒体通报,目前,环境保护部正在进一步深化内蒙古、江西、广西、湖北四个省份的试点工作,组织各试点地区开展生态红线边界勘定和现场调查,形成高精度生态红线分布图,将生态红线落到实地。下一步,环境保护部将在试点工作基础上,联合相关部委全面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力争在2014年完成全国生态红线划定技术工作,出台国家生态红线管控的政策措施和生态红线管理...
9月12日,国家政府网消息,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已有650个设市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约占设市城市总数的98.9%;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1994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2亿立方米/日。另外,住房城乡建设部还对各省区和36个大中城市2013年上半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考核、排序。省级考核前三名分别是北京、天津和上海,36个大中城市考核前三名分别是西安、昆明和青岛。
9月6日,中新网报道,根据国务院加快节能环保业发展的要求,到2015年行业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建筑节能行业也由此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同方泰德节能技术中心总经理徐珍喜表示,住建部最快将在10月份出台建筑节能强制标准,作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意见的配套实施措施。据徐珍喜预测,到2015年我国建筑节能市场规模或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节能服务企业将获得难得历史机遇。
8月21日,新华社消息,近日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透露,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制定了化解产能过剩总体方案,作为下一阶段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指导方针。目前,方案已经完成了最后的修订工作,即将于近日出台。据介绍,方案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准入的环保、节能和技术门槛,不达标的企业将会被责令整改,甚至取消行业准入资格。
8月19日,环保部披露,上半年该部门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对不符合要求的14个项目不予批复或暂缓审批,涉及总投资近640亿元。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199.3万吨,同比下降2.37%;氨氮排放125.9万吨,同比下降2.15%;二氧化硫排放1056.9万吨,同比下降2.48%;氮氧化物排放1167.5万吨,同比下降3.02%。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好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降低1.9个...
8月1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各地区2013年上半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指出通过对各地区节能形势进行分析,对照各地“十二五”后三年年均节能任务,上半年,海南、云南、新疆等3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一级,节能形势十分严峻。此外,贵州、青海、宁夏等3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二级,节能形势比较严峻;北京等24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三级,节能工作进展基本顺利。西藏缺乏统计数据,没有进行预测。
8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今年下半年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把新上项目能评关,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发改委称,继续加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加强节能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大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力度,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3亿只、高效电动机500万千瓦。此外,下半年将实施节能改造、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节能产品惠民、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和节能能力建设等节能重点工程。
8月6日,环境保护部表示,已于近日受理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环评报告。根据该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工程总投资20多亿元,由水利部水文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负责建设,控制面积达350万平方公里,以形成布局较为科学合理的国家地下水监测站网。该工程项目建设范围为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包括全国七大流域及16个重点监测区。
8月2日,海洋局网站消息,7月,海洋监测部门陆续完成了5月部分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和邻近海域水质监测的样品分析工作。在所监测的137个入海排污口中,86个入海排污口向海域超标排放污水,占监测排污口总数的62.8%。对27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监测的结果表明,18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水质劣于第四类,21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要求,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8月2日,环境保护部公布2013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显示,上半年我国城市环境空气污染形势严峻,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上半年,全国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54.8%,严重污染占2.8%。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重度污染以上天次占26.2%,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57.5%,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79.8%;上半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十大流域Ⅰ至Ⅲ类水质断面占69.3%,劣Ⅴ类占10.8%...
8月1日,新华网消息,2013中国国际清洁产业博览会日前透露,2012年我国清洁产业产值达3200亿元。近年来,清洁产业产值均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清洁服务业以约500亿元产值、解决千万人就业的发展规模成为产业发展的亮点。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商业的繁荣以及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为中国清洁产业的大发展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
7月31日,环保部公布今年上半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结果显示,74个城市平均超标天数为45.2%。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31.0%,重度污染以上天次占26.2%,为三大区域中空气质量最差。从监测数据分析,中国大气污染呈现以PM2.5、臭氧为特征的快速蔓延性、污染综合性和影响区域性等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叠加。
7月30日,发改委公示拟纳入2013年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第一批实施计划的256家企业。根据公示名单,有18家钢铁生产企业入围了该批名单,且这些钢企的节能项目总投资为31.53亿元,节能量合计为120.52万吨标准煤。据悉,这18家钢企的节能项目多样,有新建煤气、蒸汽资源回收利用发电项目,也有针对电机系统变频器的改造项目。分析人士称,奖励措施将有利于促进钢铁行业加快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
上海市政府网日前发布消息称,上海正在老港、金山、奉贤、崇明、青浦等区域规划建设不同规模的生活垃圾焚烧厂。今年以来,除上海外,北京、广州、南宁等地也在加大垃圾焚烧项目的审批和建设。根据资料统计,2013年1-6月全国垃圾焚烧项目招标数量为80个,较去年同期增加近2倍。业内专家指出,在政策补贴助力下垃圾焚烧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今明两年或将有逾700亿元的项目开工建设。
7月15日,投中集团发布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我国清洁技术行业仅披露两起私募融资案例,融资总额为1.12亿美元。融资案例数量及规模持续低位徘徊。二季度,我国清洁技术行业披露的两起融资案例分布于太阳能、污染监测与治理行业,分别是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投资湘电新能源以及纪源资本投资中持水务。投中认为,原因在于2012年以来中国VC/PE市场整体降温,包括清洁技术行业在内的多数行业投资活跃度均大幅下滑。
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梁俊强在日前召开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进会”上表示,住建部明确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实行“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积极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合同能源管理”,被写入住建部最新文件中,明确利用国家资金重点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此次推进会的召开意味着全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将进入加速阶段。
7月12日,财政部发布消息称,将督促有关部门加快相关能效标准的制定工作,力争在2013年6月底前完成变频空调、平板电视等产品新能效标准的修订工作,将目前的补贴门槛改为准入门槛,强化标准的倒逼机制和引领作用,形成政策补贴、强制标准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节能家电生产、消费体系。对于家电能效标准的修订,业内人士认为,这将让中国家电节能标准跟欧盟更接近,对改善家电行业结构,降低出口门槛,缓解能源紧张有好...
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会议提出以下五大支持政策:一要推动节能环保和再生产品消费,到2015年,使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二要提升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三要加快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建设;四要营造有利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五是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7月10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1-5月,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11.12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98%,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0.42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4、5月分别增长4.6%、4.0%,均高于一季度的2.16%。综合分析,预计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保持下降,但降幅较一季度(单位GDP能耗降低3.2%)有所收窄;根据环境保护部预测,上半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同比保持下降趋势,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幅度明...
7月10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各地区2013年1-5月节能目标完成情况。1-5月,海南、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5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一级,节能形势十分严峻;贵州预警等级为二级,节能形势比较严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24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三级,节能工作进展基本顺利。
7月9日,钢联资讯消息,钢铁全行业的微利局面,正倒逼钢铁节能市场逐步开启。目前,以烧结余热锅炉为代表的钢铁节能设备技术已经成熟,且得到了钢厂的普遍认可。据了解,钢铁生产的各道工序中都会涉及高温烟气和余热利用,因此余热锅炉在钢铁行业的应用范围很广。特别是烧结过程中的余热锅炉已经成为业内主推的节能设备。据业内人士估算,钢铁烧结余热锅炉市场空间超过百亿元,相关设备商发展前景良好。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10种产品的新环保标准,其中包括再生塑料制品、泡沫塑料和塑料门窗三种塑料制品。新标准除了对原标准中的技术内容进行全面修改外,还进一步强调了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对人体健康的保障,将对促进上述三类塑料制品的科技进步起到积极作用。新标准于明年3月1日起施行,施行后,相应旧标准同时废止,只有符合新环保标准的制品才能张贴环境标志产品的标识,如继续贴旧标识将被视为假冒行为。
7月4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中央财政近日下拨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资金7.43亿元,用于天津、河北、内蒙古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青岛市的153个灌溉面积为5-30万亩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拨付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资金12.98亿元,共计划对269个(新建153个、续建116个)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
7月2日,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消息,环保部官员日前透露,目前环保部正在制定针对钢铁企业排的整治方案,其中对于环保问责制将更加清晰,从环保事故发生后的事后追责转向对整个环保过程的问责。据介绍,目前环保部已经掌握了9.7亿吨钢铁企业名单和排放情况,未来将逐个企业进行清查,对过度排污钢企进行严格追责,对污染措施不正常运行的行为将从重处罚。
7月1日,环保部发布消息称,日前水专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2014年度计划。根据计划,2014年度,水专项按照突出向重点流域聚焦,突出与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规划的紧密衔接,突出大集成、大示范和重大标志性成果产出,突出产业化任务部署等原则,拟立项54个课题,安排中央财政经费15.91亿元。其中,在三河、三湖、一江、一库和东江、洱海等重点流域,拟立项34个课题,中央财政经费预算达9.26亿元。
5月16日,发改委网站公布各地区一季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一季度,新疆预警等级为一级,节能形势十分严峻;广西、海南、云南等3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二级,节能形势比较严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26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三级,节能工作进展基本顺利。
5月14日,环保部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近日组织完成了2012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八家中央企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工作。其中,内蒙古、河南和贵州及中国华电集团的燃煤机组环评暂停,6座城市与水相关的建设项目环评暂停,另有中石油广西石化分公司、洛阳分公司,河北钢铁集团等15家企业“因为脱硫设施不正常运行、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而限期整改。
6月27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与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联合发布《2012年中国企业节能减排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GDP能耗下降3.6%,完成年初的预定目标。“十二五”以来,企业节能减排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加强。企业调查显示,90%以上的企业认可以企业为主、政策为辅开展节能减排的模式。此外,调查还显示,中小企业已逐步成为节能减排的新亮点,正在成为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的主力军。
6月27日,中新网消息,近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在“2013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减排核查核算会”上指出,环境保护部对3省区、1个企业集团和6个地级市实行了环评限批,对32家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并予以经济处罚。据悉,2013年年初,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对2012年主要污染物减排情况进行了核查核算。总体情况看,2012年全国四项污染物排放量均同比下降,尤其是氮氧化物首次实现下降,达到了预期目标。
6月18日,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启动,深圳成为我国首家正式启动碳交易试点的城市。目前纳入深圳碳交易试点的635家受控工业企业2010年排放总量为3173吨,占深圳全市碳排放量的38%,这些企业在2013-2015年间的配额总量约1亿多吨,平均每年3000多万吨。按照目前的碳排放配额计划,未来五年深圳将基本建立起工业企业碳市场、建筑碳市场和交通碳市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碳排放管控体系,碳排放量总体下降25%左右。
6月17日,中国证券报消息,环保部近日已依托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开展2013年全国部分重点流域水质生物监测试点工作。此次试点工作选取全国14个城市重点流域环境监测站点,开展水质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及生物毒性等多方面监测,以在“十二五”期间在已有水质5项常规监测基础上,新增11项水质生物性指标监测。按照相关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立起覆盖全国数千个监测站点的地表水生物监测网络。
6月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通报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一季度建设运行情况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451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45亿立方米/日,较2012年年底新增处理厂111座,新增处理能力300万立方米/日。全国建有污水处理厂的设市城市达649个,约占设市城市总数的98.8%;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1981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19亿立方米/日,较2012年年底增加了200万立方米/日。
6月4日,环境保护部发布《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指出,2012年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长江、黄河、珠江、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10.2%。在监测的60个湖泊中,25%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数据还显示,我国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59.1%空气质量不达标,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76.1%的城市不达标,环境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5月24日,环保部宣布对江西、河北、山西等省份的13家环境违法企业进行挂牌督办,并要求在今年11月底前完成挂牌督办事项。据悉,这些企业长期存在如未批先建、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污染物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问题。在整改完成之前,企业将无法得到一些新、改、扩建项目的环评报批。资料显示,这些企业多为地方骨干企业,目前大部分均被要求停止生产。
5月23日,我国再生资源行业首个电子交易平台—重庆再生资源交易中心日前正式揭牌。中心成立初期,主要以废钢和钢材作为贸易品种,未来将逐步推广到废旧塑料、废纸、废家电等品种。交易中心成立后,销售废钢的门市、个体户以及大中型企业,都可以通过该中心的网上平台与钢厂、铝厂等客户直接交易。这种电子交易模式,可提供地区价格发现、行业认同的交易标准,大大简化贸易中间环节,降低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