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中钢协:吨钢可比能耗同比下降0.6%(2025-08-04)
8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2025上半年,钢铁行业积极应对强供给、弱需求的挑战,加强行业自律,调整生产节奏,实现了粗钢产量稳中有降、经济效益同比改善、环保水平持续提升,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好于预期。自律控产稳运行是行业利润改善的核心原因,一方面保持了钢材库存低位、供需基本平衡、钢价相对平稳,一方面带来了原燃料需求下降、成本重心下移。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上半年中钢协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节能环保投资占比28...
8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2025上半年,钢铁行业积极应对强供给、弱需求的挑战,加强行业自律,调整生产节奏,实现了粗钢产量稳中有降、经济效益同比改善、环保水平持续提升,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好于预期。自律控产稳运行是行业利润改善的核心原因,一方面保持了钢材库存低位、供需基本平衡、钢价相对平稳,一方面带来了原燃料需求下降、成本重心下移。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上半年中钢协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节能环保投资占比28...
8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由三峰卡万塔公司牵头主编的行业标准《垃圾发电厂飞灰低温处理技术规范》(DL/T 2934-2025)获国家能源局批准发布,将于2025年12月30日起正式实施。飞灰是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其资源化利用一直是环保领域的难点。为解决这一行业难题,三峰环境集团通过10余年技术探索和工程实践,自主研发了飞灰低温解毒与资源化处理关键技术。该技术通过优化反应条件、降低处理温度,...
8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是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的重要任务,必须因地制宜强化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青藏高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25—2035年)》。《行动方案》充分衔接四川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有效防范和减轻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降低风险为目标,以增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重点领域气候韧性为重点,以风险识别、政...
8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责任制规定》)。《责任制规定》明确规定了7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地方党委主要负责人主要承担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组织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统筹协调各方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等4项职责。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主要承担贯彻执行...
7月31日,中国环境报讯,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更好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其中一项数据颇为打眼——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2.3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4.4%,上半年增加5.35万亿元。看用途,对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支持力度加大。上述领域上半年分别增加2...
7月31日,中国环境报讯,《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要求》(HJ 212-2025,以下简称《标准》)近日完成新一轮修订并正式发布,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联网传输要求,从源头防范数据造假,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智化转型。增加入网管理,规范自动监测设备与监控设备之间的首次联网流程是本次修订的核心亮点之一。《标准》明确了设备动态传输的唯一标识编码,建立了“设备厂商注册—联网自动激...
7月30日,中国环境报讯,为贯彻落实海南省委省政府《谱写新征程美丽海南新篇章 争当美丽中国示范样板实施方案》,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结合海南实际,海南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海南省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地级市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任务全域全类型推进,其他市县分领域、分类别梯...
7月30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期,《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2024》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发布,其核心内容涵盖政策动态、行业数据、技术突破及企业实践四大维度。在政策层面,系统分析了2023-2024年新出台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停征等政策对行业的影响;行业数据方面,基于70家处理企业调研指出规范处理量显著提升、头部企业集中度增强...
7月29日,中国环境报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近期印发《关于开展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摸底评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开展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摸底评估工作。摸底评估对象主要包括截至2025年5月30日,石化化工行业主体设备设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实际投产运行超过20年的生产装置。摸底评估的主要事项包括老旧装置基本情...
7月29日,中国环境报讯,7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据悉,《方案》共六个部分、17项措施,计划到今年底前,完成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立行立改;到2027年底前,基本完成高风险隐患整治,重金属环境监测...
7月28日,中国环境报讯,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6月30日召开的生态环境部党组会议强调,要聚焦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高质量编制“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系统设计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示范性的重大工程。当前,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资金保障机制不断优化、科技革命全面赋能,为生态环境领域前瞻性、系统性谋划重大工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
7月28日,中国环境报讯,山西省近日共同签发山西省第4号总河长令,发布《关于深入开展母亲河复苏与幸福河湖建设专项行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要锚定将母亲河打造成为“安全的河、流动的河、绿色的河、幸福的河”这一总目标,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全面推进母亲河复苏与幸福河湖建设工作。2025年编制市级母亲河复苏“一河一策”方案并组织实施,建成42条(段、个)省...
7月25日,中国环境报讯,自然资源部日前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技术研发取得多项突破。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沿海省市积极推进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和运行,海水淡化规模持续扩大,为沿海电力、石化、钢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提供可靠水源保障。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现有158个海水淡化工程,工程规模285万吨/日,比2023 ...
7月25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发布《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明确了城市更新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提出了9项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并明确保障措施。《导则》提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导则》强调,城市更新规划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以用促保,坚持守正创新。《导则》要求城市更新规划要...
7月24日,中国环境报讯,传统塑料行业对非可再生资源依赖度高、能源消耗大,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4亿吨塑料废物。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塑料产量约占全球塑料总产量的30%。预计到2050年,全球塑料产量将达1.24亿吨。在全球生产的塑料制品中,仅有9%被循环利用,12%被焚烧,其余79%被填埋或遗弃。预计到2050年,全球废弃塑料将达120亿吨。废弃塑料产生的白色污染和微...
7月24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四川省水利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施行《四川省黄河流域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实施办法》所称强制性用水定额,是指水利部、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制定的涵盖黄河流域主要高耗水工业和服务业强制性用水定额国家标准。高耗水工业包括火力发电、选煤、煤化工(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等;高耗水服务业包括...
7月23日,中国环境报讯,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的《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近日开始公开征求意见。此外,陆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持续推进过程中未将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纳入,明确“涉及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适用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及相关规定”,缺少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因此,制定《办法》是健全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陆海统筹、促...
7月23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市作家协会共同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更为重庆生态文化建设描绘了清晰的“实施路线”。《方案》明确到2027年,重庆市将形成2个标志性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成果,打造10个精品生态文化阵地,产出3个高质量生态文艺作品,推出2条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到2030年...
7月22日,中国环境报讯,为进一步指导生物多样性友好公园建设,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与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于近日联合发布了《深圳市生物多样性友好公园建设与管养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这是全国首个系统化指导生物多样性友好公园建设的地方性技术文件。《指引》由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红树林基金会(MCF)历时3年研究编制,以“近自然、可持续、协同提升”为原则,从规划建设到日常管养全链...
7月22日,中国环境报讯,从山西省太原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创新排污许可“线上智能审核+线下精准核查”双规监管新模式,全市第二季度排污许可执行报告提交率达100%,创历史新高,实现了排污许可从“纸面管理”到“数字治理”的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太原市生态环境局突破传统管理方式,创新监管模式,构建了“双线并行”的立体化监管体系。线上依托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
7月21日,光明日报讯,近日,国家林草局华东院专家团队在江西潋江国家湿地公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取得重大发现——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工作人员首次记录到两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灵猫的野外活动影像。这是该物种在潋江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的首次影像记录,且同时观测到两只个体,表明当地可能存有小灵猫的稳定种群,标志着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小灵猫俗称七间狸、乌脚狸、香狸,属于食肉目灵猫科...
7月21日,新华社讯,由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编著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日前发布,报告显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为78.23,较上年提高0.33,比2015年提高了3.04。据介绍,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是评价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总体状况的指标,由资源节约保育、生态环境安全、绿色产品供给、生活富裕美好等4个一级指标组成。...
7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水利部近日印发《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部署实施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行动方案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通过实施全国河湖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完善河湖管理数据底板、研发应用河湖智能模型、卫星遥感常态化智能监测、河湖库地物遥感图斑核查“回头看”、视频监控实时捕捉、无人机定期巡检、河道采砂智能监管等...
7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自《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实施五年多来,配合国家“限塑令”相关政策施行,我国每年减少传统塑料袋约200亿只,有效解决传统塑料废弃后不当处置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国家标准规定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的原材料必须来源于生物质资源或具有生物降解性能的合成聚合物,为“碳减排”提供了技术支撑。以聚乳酸(PLA)材质为例,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相较传统PE...
7月17日,中国环境报讯,7月15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文件提出,2025年全省PM2.5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左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目标。文件还提及,聚焦重点行业,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高质量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巩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成效。加强日常调度和工作帮扶,全省...
7月17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印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到2027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长株潭地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60%、洞庭湖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50%)。到2030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力争达到65%。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工作方案》设置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等15个评估指标...
7月16日,中国环境报讯,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与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的《四川省化工园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 3202—2024,以下简称《标准》)日前已正式实施。PFAS(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化合物)被称作“永久化学品”,涵盖10000余种物质。由于其在自然环境中具有持久性、长距离迁移特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并且可以通过食物链累积,PFAS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PFAS中的两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FOS和PFO...
7月1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从陕西金融监管局获悉,浦发银行西安分行近日向富平石大能源有限公司发放9150万元合同能源管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助力企业绿色技术项目建设和绿色转型发展。在该业务中,富平石大能源有限公司凭借已完工并处于收款期的节能服务合同应收账款进行质押,顺利获得贷款资金,将专项用于“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燃气轮机热电联产部分”建设。建设项目能大幅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促进...
7月15日,中国环境报讯,目前我国拥有超1000家垃圾焚烧厂,占全球总量近50%,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超110万吨/日,规模超过美国、欧盟、日本的总和。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26236.62万吨,无害化处理量为26198.58万吨,焚烧处理占比78.9%,避免了大量垃圾侵占土地和污染土壤、水源。基于“中国制造”的全产业链,中国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凭借“技术+资本+运营”的立体竞争优势,从规划设计到装备制造再到...
7月15日,中国环境报讯,2025年,江西省366个土壤基础点的监测工作已经全部采样完毕,正在进入紧张的分析和归档阶段。2021年至2024年江西省已完成63个土壤监测网重风险监控点的四轮次监测,499个一般风险监控点的两轮次监测,582个基础点和107个背景点的一次监测。今年计划完成剩余366个基础点位的监测工作,届时,江西省级土壤环境监测网“十四五”监测任务将全面完成,一方面可以全面掌握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和变...
7月14日,中国环境报讯,“十四五”以来,草原改革发展持续深化,草原资源保护能力不断增强,全国共查处各类破坏草原案件近3万起,启动治理超载过牧专项行动,重点省区牲畜超载率逐步下降,草原初步实现了休养生息。草原修复治理明显加快,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年均草原修复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我国草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约5万亿元。草种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制定林草种苗发展规划,建设草种繁育基地60万亩,多...
7月14日,中国环境报讯,生态环境部近日批准《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运行管理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并予以发布,《技术规范》将于9月1日实施。《技术规范》规定了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以下简称废物库)运行管理技术要求,包括总体要求、废旧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接收准则和入库操作要求、废物库运行要求。《技术规范》适用于地区性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通常指城市放射性...
7月11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 大力提升执法质效的通知》,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日常检查的统筹计划和事前准备,要求业务部门和执法机构分别制定年度检查计划,明确检查范围、内容和标准,实施全流程、全要素、全环节检查,并严格限制检查频次不得超过年度上限 ;强化监控预警和监测溯源,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用电用能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精准锁定疑似违法排...
7月11日,中国环境报讯,在全球每年排放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比约76%。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对二氧化碳减排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用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为了确保我国CCUS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强相关政策支持非常重要。我国CCUS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技术应用成本偏高。成本偏高是制约我国CCUS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原因。当前技术水平下,...
7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从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商运发电量为1217.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5%;上网电量为1151.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2%。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核电方面,公司核电控股在运机组26台,装机容量2500.00万千瓦。其中,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于近日获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批复,机组容量由67.00万千瓦...
7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工业有机废气收集系统技术规范》(T/ACEF 207—2025)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日前正式实施,为高效收集有机废气提供了科学指导。《标准》由中华环保联合会VOCs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提出,同济大学牵头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起草。一些企业重视在末端治理上加大投入,却忽视了废气的收集环节,未针对VOCs无组织排放采取有效管控措施,致使收集效率...
7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根据财政部和生态环境部于2025年7月4日联合发布的评审结果公示,全国共有35个项目参与2025年中央财政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竞争性评审,最终拟选定10个项目作为中央财政支持对象。这些项目以流域生态系统整体治理为核心,重点针对饮用水水源地、江河源头等水生态敏感区,通过“一河(湖)一策”的科学规划,实施控源截污、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障等系统性工程。入选项目覆盖多个省份,例如湖...
7月9日,北极星储能网讯,该项目由远景科技集团在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产业园区建设并运营,是全球首个百万吨级零碳氢氨商业化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已于2025年7月8日至9日正式投产。项目采用“绿电-绿氢-绿氨”全链条零碳技术:通过自建大规模风电、光伏电站(首期配套135万千瓦风光电站)产生100%绿色电力,利用电解水制取高纯度绿氢,再结合空气分离的氮气,在新型动态合成塔内催化反应生成“绿氨”。其核心创新在于...
7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省生态环境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关于规范自然保护地旅游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规范自然保护地旅游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为规范自然保护地内旅游活动,实现自然保护与旅游发展协调共进,《通知》明确,各地林草、生态环境、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履行好属地管理责任与行业监管责任,加强沟通协作,科学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地...
7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国家疾控局与中国气象局携手发布了一项开创性举措——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这一预警系统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在公共健康服务领域迈入了精细化、预防性的新阶段。它不仅超越了传统单纯气温预报的范畴,更将气象信息与健康风险紧密相连,为公众提供了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防护指南。此次预警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其五级风险分类体系。这一体系并非简单依据温度高低划分,而是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