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吉安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签约成功(2024-12-26)
12月2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遂川县巾石两山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与遂川联能风电有限公司通过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集团(江西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平台完成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按每吨36元的价格交易碳汇量20461吨,获交易金额73.66万元。这是江西吉安市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也是江西第二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此次碳汇交易收益将返还项目区生态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此次碳汇交易的界溪小流...
12月2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遂川县巾石两山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与遂川联能风电有限公司通过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集团(江西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平台完成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按每吨36元的价格交易碳汇量20461吨,获交易金额73.66万元。这是江西吉安市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也是江西第二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此次碳汇交易收益将返还项目区生态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此次碳汇交易的界溪小流...
12月26日,中国环境报讯,水利部12月25日就公布的新修订《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进行解读,进一步规范长江河道采砂许可审批规定,并相应明确了7种不予批准采砂的情形。具体来看,7种不予批准采砂的情形为:不符合长江采砂规划可采区及可采期要求、不符合年度采砂控制总量、不符合采砂设备功率要求、不符合采砂船只数量要求、采砂船舶及船员不符合要求、采砂设备及人员不符合要求、有采砂失信行为或不良记录...
12月25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的“2024年第27届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现场,举行了“全国首个可溯源凤梨碳足迹系统”发布仪式,标志着海南凤梨产业迈入“碳足迹管理”时代。海南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近年来积极探索热带岛屿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据了解,凤梨碳足迹系统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
12月25日,中国环境报讯,12月23至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25年要重点做好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等六方面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2024年财政工作,研究布置2025年重点任务。会议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各级财政部门在以...
12月24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523—2024)(以下简称《农药标准》),及《柠檬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430—2013)、《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1—2010)、《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2—2010)三项标准修改单(以下简称“三项标准修改单”)。农药工业作为重要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之一,其...
12月24日,中国环境报讯,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锦能源)氢能交易平台近日上线,成为全国首家氢能交易平台。氢能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最具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是实现能源转型、达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此次重磅发布的首家氢能交易平台,将服务全国氢能市场交易,围绕制氢企业、物流企业、贸易商、加氢站、工业客户等用户,建立服务于买卖双方的交易平台,支持价格资讯发布、线上挂牌与交易、线上...
12月23日,中国环境报讯,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生态环境部会同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遴选工作,将116个综合站纳入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至此,共有171个综合站纳入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实现了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我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综合站在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工作中发挥“控制性”作用,主要任务是“样地监测、积累数据;天地一体、地面验证;...
12月20日,中国环境报讯,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本次下达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204亿元,用于支持开展减污降碳等方面相关工作。《通知》提出,相关省抓紧拨付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资金,会同有关部门督促相关城市积极稳妥地做好清洁取暖工作。对于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工作,《通知》明确,有关省清洁取暖运营补贴需求较大的,可使用因素法...
12月20日,中国环境报讯,随着全球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问题的关注,加强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逐渐成为大势所趋。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对企业可持续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近日,财政部会同外交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制定并印发《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国家统一的可...
12月19日,中国环境报讯,交通运输部近日公布了全国首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辽宁省“公转铁”“公转水”经验上榜。辽宁省积极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清洁低碳转型,通过4500万元资金支持,支持企业开展多式联运工作。截至2023年底,辽宁省34家年运量大于150万吨的大型工矿企业大宗货物总运量达3亿吨,通过铁路、水路、管道、新能源车辆等绿色运输量2.7亿吨,绿色运输占比达87.9%。长期以来,我国的公路运输占主...
12月19日,中国环境报讯,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日前披露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最新进展,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已正式运行,并成功推介了一批气候投融资项目至金融机构。同时,甘肃省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实效。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甘肃省围绕“5个1”和“2个项目”重点工作,即1个碳强度指标、1个“1+N”政策体系、1个碳市场、1个重点企业碳核查、1张全社会温室气体清单,以及气候投融资...
12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由浙江嘉善生态环境分局主要起草、上海市青浦区生态环境局和苏州市吴江生态环境局共同参与编制的《平原河网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运维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团体标准)正式发布。长三角区域平原河网地带内,河流多为缓流型河道,水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稳定性较差,做好水生态的保护和修复并非易事。团体标准规定了制定运维方案、构建管理机制、巡查与监测、人类活动管理、设施设备管理...
12月17日,中国环境报讯,《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地下水管理条例〉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近日出台。《办法》要求,自治区、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和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同时应当会同自然资源、水行政等主管部门编制本级地下水污染防治...
12月1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广东分行)与知识城(广州)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岭头投资有限公司在黄埔区迳下村分别就广州知识城—迳下美丽单元建设项目、黄埔区岭头片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暨“美丽广州”示范项目签署融资贷款协议。根据贷款协议,国开行广东分行分别向知识城(广州)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提供贷款资金3亿元,向广州市岭头投资有限公司提供...
12月16日,中国环境报讯,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有关工作安排,自治区发改委近日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拟在全区范围内选择15个具有代表性的旗县和15个典型园区,开展为期3年的碳达峰试点创建行动。根据《方案》,自治区将大力推进能源低碳绿色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
12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12月3日,英发光伏产品长江运输出口海外首航仪式在四川省宜宾市举行。载有105万片太阳能硅片的轮船从宜宾港出发,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至上海,最终将抵达印度尼西亚,这是四川的光伏产品首次通过江海联运方式出口海外。“多式联运”,即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通俗来说,就是海铁联运、海空联运、陆铁联运、陆海联运等多种运输方式连贯运行,一次托运、...
12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11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八十五条,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在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条例》明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污染担责的原则。记者注意到,《条例》围绕“无废城市”建设目标,以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12月12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由江苏省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牵头负责的水生态调查与评估数字化管理平台构建体系研究技术成果顺利通过评审。平台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整合多源异构数据和构建统一数据库,研发出适用于湖泊、河流、湿地、沿海水域等多种水体环境的水生态评估模型。平台在设计时,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理念,规划了水生态调查APP、水生态PC端以及可视化大屏三大核心部分。其...
12月12日,中国环境报讯,12月1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GB 21522—2024)(以下简称《排放标准》)。《排放标准》是基于2008年首次发布的《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暂行)》(GB 21522—2008)进行的首次修订。本次修订完善了抽采要求、排放控制要求、监测要求和实施与监督等方面内容。一是提高了煤层气(煤矿瓦斯)的排放控制要求。本次修订...
12月11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公告,在企业自评、第三方评估、州(市)核查推荐基础上,经审核和社会公示,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铜街、曼家寨矿区,文山麻栗坡紫金钨业集团有限公司河边钨矿等16家矿山通过遴选,纳入省级绿色矿山名录。至此,全省共有77家绿色矿山,其中国家级22家。本次遴选出的16家矿山分布在昆明、文山、大理等11个州(市),涉及煤、铁、铜、锡、金、石灰岩等10个矿种...
12月11日,中国环境报讯,为加快建设美丽广州,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广东省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日前正式签订为期3年的《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部署要求,以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为统领,将广州作为美丽中国投融资试点城市,进一步强化双方全方位合作,运用开发性金融政策助力广州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
12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优化环评分级审批管理,印发《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24年本)》,推动环评分级管理与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管理能力相适应,保障环评源头预防把关作用充分发挥,促进全省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应收尽收”的原则,将火电、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石化、煤化工、水泥、平板玻璃等“两高”项...
12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进展成效。近年来,我国健全普查队伍,强化质量控制和培训指导,加快普查进度。目前,此次普查外业调查采样任务已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2022年正式启动,按计划应于当年完成技术规程制定、工作平台构建、外业采样点规划布局,并选择88个县开展试点工作;2023—2024年,普查全面铺开,完成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测试化验;20...
12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在确定监管分工方面,《规定》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明确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和其他有关部门对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的监督管理职责。在明晰监管内容方面,规定禁止篡改伪造数据,并列举了具体情形;要求排污单位对受托方开展监测活...
12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今年以来,人行甘肃省分行围绕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持续完善政策体系与配套服务,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快推进绿色金融试点、加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助推甘肃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截至目前,全省绿色贷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聚焦健全绿色项目融资机制,人行甘肃省分行加快推进绿色转型金融标准建设,指导天水市对装备制造、中医药制造业等低碳转...
12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截至12月2日0时,新疆两条特高压直流工程哈密—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哈郑直流)和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吉泉直流)年内外送电量达到1026.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7%。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自2010年实施疆电外送以来,不断加强外送通道建设,2014年1月,建成投运哈郑直流;2019年,建成投运吉泉直流,这两条特高压直流通道成为疆...
12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OECMs,即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OECMs),作为新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议题,正日益得到重视。在保护地面积有限的现实约束下,OECMs以其灵活性和包容性,展现出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3030目标”的巨大潜力。不过,OECMs的落地和实践,需要各方持续的努力和创新。近日,“中国OECMs潜力案例研讨会”在北京市举行,...
12月5日,中国环境报讯,挥发性有机物是造成臭氧污染的主要元凶,而臭氧已成为PM2.5之后影响空气质量的第二大污染物。近日,宁夏首笔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权交易启动并达成。据悉,这是中西部地区首笔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权交易。自宁夏启动“六权”(用水权、土地权、山林权、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改革以来,银川市率先在宁夏创新开展“多权融合”试点、碳普惠交易试点、氮氧化物排污权二级市场交易“第一单”、二氧...
12月5日,中国环境报讯,12月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美丽广东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纲要》从13个方面对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具体要求,并制定美丽广东建设指标体系。《纲要》明确,到2027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环境更加洁净优美,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环境健康安全和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12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也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从1981年的12%,到如今的超过25%,持续增厚的“绿色家底”,不断筑...
12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7月至11月,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省监测中心)稳步推进全省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工作,历时4个月圆满完成了120个生态质量样地(包括109个森林样地、11个湿地样地)野外现场监测工作。7月,省监测中心全面启动2024年全省生态质量样地监测野外工作,首次将鸟类监测纳入其中。面对新工作基础薄弱、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工作内容繁杂等诸多困难,省监测中心积极联合江西省第一批国家生态质...
12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内蒙古首个瓦斯氧化蓄热项目——黄白茨瓦斯氧化蓄热项目近日在位于乌海市乌达区的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天洁电力公司正式投运。据了解,该项目是乌海市、乌海能源公司重点打造的绿色、节能、环保项目,于2023年5月由乌海能源天洁电力公司利用公司黄白茨电站预留空地开工建设。项目包含低浓度瓦斯输送系统、风排瓦斯掺混、烟气余热利用系统、DCS系统、给排水系统等,配套安装3台60000标准立方...
12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12月2日从水利部获悉,北京市近日出台《北京市地下水管控指标》,标志着海河流域地下水管控指标体系实现全覆盖,流域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地下水管控指标确定是贯彻《地下水管理条例》要求、健全地下水管控制度的关键基础性工作,是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的重要抓手。自水利部启动该项工作以来,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按照责任分工,完成流域各省份管控指标复核协调,推动管控指...
12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从2016年2月浦发银行发行境内首单绿色金融债券开始,几年时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近日,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编写的《中国绿色债券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统计,2016年—2023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全球占比为15%。近两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连续位列世界第一,凸显中国对全球绿色金融...
12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对近10年海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成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海河流域河湖正加快复苏,河流断流现象全面好转,湖泊水域面积稳定恢复,地下水超采治理成效明显。据统计,海河流域52条主要河流全线有水平均时长,由2014年的193天增加至2023年的267天;有水长度占评估河长比例,由2014年的75%增加至2024年的96%。2024年有51条河流实现全线贯通。水面面积超过10平方...
11月29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青海湿地保护规划(2024—2030年)》印发实施,共五章二十节,以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流域、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五大生态板块”为空间布局基础,以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为目标,到2030年,青海国际重要湿地将达到5处,国家重要湿地达到6处,省级重要湿地达到35处。作为我国湿地面积最大的省份,青海省孕育了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被誉为“中华...
11月29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设美丽内蒙古”专场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以来,内蒙古已完成防沙治沙1954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113%。在组织领导上抓创新,指导各地将“三北”工程建设纳入林长制考核范围,构建区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治沙的工作格局。在工程融合上抓创新,深入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统筹新能源开发与沙化土地治理,加强项目全...
11月28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首个涉及两家企业的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许可证豁免管理试点,经评估审查获得批复并试行。2023年8月,广西印发了《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许可证豁免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旨在进一步拓宽危险废物利用途径,促进危险废物高效循环利用,提高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在环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自治区内产生量大、利用技术成熟、资源化程度高的危险废物开展“点对...
11月28日,中国环境报讯,山西省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印发《太原市2024—2025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太原市要在完成国家、省下达的2024年度大气环境约束性指标基础上,在2024年10月—12月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41微克/立方米以下;剔除沙尘天气后,重污染天气控制在1天。2025年1月—3月,完成国家和山西省下达的PM2.5浓度和重污染天气控制任...
11月27日,中国环境报讯,随着湖北省武汉市第二批碳普惠方法学正式发布,武汉碳普惠正深入居民日常出行与消费等更多生活领域。仅两个月时间,“武碳江湖”平台用户数量从3万多突破性增长至80万,登记碳减排量超过2000吨。据了解,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第二批碳普惠方法学主要涵盖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共享单车、汽车合乘、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以及外卖场景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和闲置二手手机交易等低碳消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