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我国自主建造!这一海上“利器”顺利出坞(2024-11-20)
11月20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16日,在海事部门3艘海巡艇及9艘大马力拖轮的全程维护下,我国首座大型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NGUYA FLNG”轮在江苏南通顺利出坞,这也标志着由我国自主建造的最大吨位、最大储气量的新型海上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基本建成。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是开发海洋天然气资源的“利器”。该设施能够在远离陆地的海域直接将开采出的天然气液化并储存,适用于海上大型气田的开发,是海洋工程装备中...
11月20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16日,在海事部门3艘海巡艇及9艘大马力拖轮的全程维护下,我国首座大型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NGUYA FLNG”轮在江苏南通顺利出坞,这也标志着由我国自主建造的最大吨位、最大储气量的新型海上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基本建成。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是开发海洋天然气资源的“利器”。该设施能够在远离陆地的海域直接将开采出的天然气液化并储存,适用于海上大型气田的开发,是海洋工程装备中...
11月20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国家管网集团11月18日发布消息,我国重要的能源大通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进入投产前最后的准备阶段。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长5111公里,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南至上海。全线贯通后,每年可向东三省、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稳定供应天然气380亿立方米,可满足13000万户城市家庭一年的用气需求。作为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的联合项目,工程建设者创造了多项纪录...
11月19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渤中26-6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平均水深约22米。2024年,该油田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超4000万立方米,推动其累计探明地质储量突破2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最大的变质岩油田。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在高效开发的同时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储层、提高采收率,工程技术作业中心渤南区域项目组决定先批量实施预钻井作业,待生产平台组块安装之后,再揭开储层,保障实现投产目标。
【...
11月19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这将进一步推动能源行业发展转型。来自国家能源局的信息显示,此前,我国已经制定了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能源领域单行法,能源法律体系框架已初步构建。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长期以来,我国能源领域缺少一部基础性、统领性的法律,亟...
11月18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在三山经开区高安街道长江沿岸,两座10万立方米的LNG储罐迎着江风矗立,标志着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项目主体工程施工完毕,整体具备投产运营条件。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是全国首座内河LNG接收站项目,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安徽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规划建设的重要能源保障设施和天然气储备调峰基地,在全省、全国能源布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
11月18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16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深地盐穴大规模储氢项目开工仪式在平顶山市叶县举行。该项目依托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丰富的岩盐资源和成熟的制氢、输氢和用氢产业链,建设亚洲首座地下大规模盐穴储氢库。氢能是我国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选择。到2030年,氢能将占我国能源消费的5%,2060年需求量将从当前的每年3500万吨增长2至3倍,在整体能源体系中达到15%~20%。随着氢能产业的扩大,加强氢...
11月1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6日,默克与远景科技集团签署绿电采购协议。该采购协议为期三年,所购绿电总量达30千兆瓦时。由此,默克在华生产运营所用绿电使用比例预计将提升至80%,加速实现默克2040年碳中和和减少资源消耗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点评】在进博会上,默克携旗下生命科学、医药健康、电子科技三大业务,以“点燃创新火花,提升人类福祉”为愿景,全面展示创新性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及其多...
11月1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记者11月14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规模最大海上智能油田群——恩平15-1油田群76口生产井全部转入生产,日产量超7500吨,创历史新高。恩平15-1油田群位于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珠江口盆地海域,所在海域平均水深约90米,共建成4座海上平台,开发了6个油田。自2022年12月首口生产井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原油约280万吨。近年来,海上油气田的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恩平15-1油...
11月14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9日清晨,随着悠长的汽笛声划破天际,满载4000吨原油的“海富69”号油轮缓缓驶出马村油库码头,踏上了原油下海首航之旅。船身上,“预祝南方油田原油海运首航成功”的横幅在海风中轻轻摇曳,承载着马村油库全体员工的深切祝福,向着既定的目标破浪前行。这一幕,标志着马村油库码头首次涉足的原油下海业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业务的顺利开展,不仅极大地拓展了油库码头的业务范围,...
11月14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4日至6日,第十一届全国石油经济学术年会、第二十二次全国石油统计学术研讨会暨2025年油气市场形势研讨会在南京成功召开。在6日举办的2025年油气市场形势研讨会中,与会嘉宾围绕数智融合、宏观经济形势、国际能源合作、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以及国内外油气市场态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全球能源转型大背景下,国内成品油市场面临发展新态势,石油化工产业需要寻...
11月13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11日,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深水井控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实训基地),在广东惠州揭牌成立,这是我国首个深水井控实训基地,旨在联动南海东部片区井控资源深化产才融合,助力深水井控人员技能深度提升,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深水油气田建设。实训基地由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与中海油服联合共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具备理论培训、装备实操、科研试验等全方位培训能力,是以深水井...
11月13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眼下,我国各地陆续进入供暖季,天然气需求迎来高峰期。连日来,国内石化央企精心组织、统筹协作、上下联动、强化落实,全力打好供暖季天然气保供“主动战”。中国石化充分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优势,积极统筹国内外天然气资源,持续开展内外部12座储气库注气工作。今年供暖季,中国石化已落实的天然气保供资源较上一供暖季保供目标增长9.7%,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温暖度冬。
【点评】...
11月12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2024年11月6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司”或“中国海油”)宣布加拿大长湖西北项目已安全投产。该项目位于加拿大阿尔伯特省,主要生产设施包括新建1座地面井场和4条输送管线。项目采用蒸汽重力辅助泄油(SAGD)生产方式,部署8个生产井对,预计2025年将实现日产原油8200桶的高峰产量。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CNOOC Petroleum North America ULC拥有长湖西北项目100%的权...
11月12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于10月22日-24日在俄罗斯喀山举办。此次峰会上,中国积极推动引领高质量的“大金砖合作”,宣布建立金砖国家深海资源国际研究中心等具体措施,得到其他各方响应,有力助推金砖合作提质升级。随着科技进步加速能源需求变革,深海油气等资源正成为全球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备受各方关注。近年来,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深海(包含超深海)...
11月11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N1166生活区分段项目竣工仪式在南通重工装备举行,船东方、总包方及船厂代表共同出席。随着现场最后一只分段的验收合格,该项目在开工6个月后顺利迎来竣工交付。N1166 FPSO海雅轮项目是巴西第一个处理海上天然气的项目,无需进一步陆上处理即可连接到国家天然气管道。该项目整体物量约13万吨,将在启东海工完成总装调试后整体交付,其中生活区模块共划分为62个分段,可容纳约158人同时...
11月11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能源法。该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突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导向。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富煤、贫油、少气”,同时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资源丰富,发展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应对能源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挑战,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能源法在法律层面统筹高质量发...
11月8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摩根大通大宗商品分析师在新研究报告中表示:“目前,全球每日消耗1.027亿桶石油,预计全球石油需求2035年前不会达到峰值。2023年~2035年,全球石油日消费量将增加710万桶,到2035年将达到1.085亿桶。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全球燃料消费习惯正发生变化。如果没有采取脱碳措施,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日均1.035亿桶,到2035年将达到1.16亿桶。”摩根大通大宗商品分析师还在另一份报告中表...
11月8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6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在上海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论坛暨全球采购签约仪式,与26家全球供应商签订进口合同和协议,签约金额再创新高,七年累计签约金额突破760亿美元。本届进博会,中国海油签约采购合同涉及油气全产业链多个领域,涵盖了原油、天然气、深水油气装备、先进技术服务等产品,签约采购合同内容结构不断优化。其中,与科倍隆签订目前全...
11月7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我国西气东输四线首段工程不久前正式投入运行。至此,西气东输一二三四线组成了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大动脉,有力地支撑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联络压气站,将来自中亚和我国自产的天然气、煤制气通过318号进气阀门汇入西气东输四线,四线全部投产后,日输送天然气能力将超过4000万立方米。西气东输四线是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管道之后又一条由...
11月7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202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开幕,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海葵一号”上装载的我国首个海上双塔脱硫系统,即将于12月中旬投用。“海葵一号”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其作业区域流花11-1油田群由于其特殊性,原油伴生气中含硫量最高为1.15%。高浓度硫化氢气体不仅会腐蚀金属管线和仪表,影响成品油加工,还会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因此,“海葵一号”...
11月6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由中海油服自主研发的高效承压堵漏剂PF-LCLOCK成功应用于湛江乌石新优快项目,为我国海域首个近海浅层油气田项目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该堵漏剂是由纤维、颗粒、片状固体通过科学配比而成的新型复合堵漏材料,对钻井液性能无任何影响,具有安全环保、使用范围广、悬浮稳定性好等特点,能够提高钻井液防漏堵漏性能,增强薄弱地层或者裂缝地层的承压能力,保障现场作业安全。
...
11月6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能源法草案11月4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次审议。为适应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能源标准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能源法草案二审稿于今年9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规定,国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对此...
11月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从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悉,西南油气田牵头制定的GB/T 41519—2022(EN)《页岩气开发过程水资源保护要求》国家标准英文版于近日发布。该标准由西南油气田牵头起草和翻译,是国内首个页岩气领域水资源保护国家标准。该标准以促进页岩气开发过程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保护开发区域内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为目的,规定了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取水、用水、...
11月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今年以来公司共获得9个勘探新发现,成功评价23个含油气构造。其中,中国海域获得新发现文昌10-3东,展现了珠江口盆地西部中深层天然气良好勘探前景;成功评价曹妃甸23-6,该构造有望成为大中型油田。开发生产方面,渤中19-2油田开发项目、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深海一号”二期天然气开发项目等7个新项目顺利投产,其他新项目正稳步推进。
...
11月4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国际能源署发布报告称,随着全球太阳能和风能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应采取行动保障新部署的太阳能、风能实现成功并网,如果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手段,这些关键的清洁能源技术将难以发挥最大效益。根据报告,2018年至2023年,全球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量增加了一倍多,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快速增长。然而,在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不足的情况下,风光装机的增长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弃电问题,尤...
11月4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自然资源部10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7万亿元,同比增长5.4%,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态势。海洋油气增储上产持续推进,前三季度,我国在南海探获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陵水36-1”,北部湾乌石17-2油田群和23-5油田群、海南“深海一号”二期天然气开发项目等相继投产,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9%、8.8%。
【点评】在全球造船市...
11月1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0月30日,中原油田储气库全面完成注气任务,年度注气量达到6.51亿立方米,为华北地区今冬明春天然气调峰保供垫足“底气”,彰显保供“压舱石”作用。中原油田储气库群自3月15日圆满结束上一轮冬季保供使命后,迅速行动,仅用11天便高效实现了注采转换。注气生产以来,卫11、文13西、文24、白9、清溪等5座储气库协调联动,践行科研生产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运行模式,实施了6项达容达...
11月1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0月31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对外宣布,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 “热采一号”,在山东威海交付。“热采一号”长82米,宽42米,两层甲板面积超3000平方米,相当于7座标准篮球场大小。有二十多层楼高,如钢铁巨人般巍然屹立。其作业水深35米,作业状态下重达1万多吨,可抵御16级台风,灵活的“小身板”满足渤海油田稠油开采移动式注热需...
10月31日,中化新网讯,10月30日,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二期工程正式投产,标志着国内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工厂”全面建成。据介绍,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占地面积约57.5万平方米,包括四个智能生产车间、八个生产辅助中心、十六个总装工位及适合大型船舶停靠的码头等核心设施,其中4条智能化生产线为行业首创。基地重点发展海洋油气平台、浮式生产装备液化天然气模块等高端油气装备,致力打造集海洋工程...
10月31日,中化新网讯,10月30日,陕京管道系统累计输气量突破7000亿立方米,为京津冀、陕晋蒙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据了解,陕京管道系统由陕京一、二、三、四线及永唐秦线、唐山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大唐煤制气等组成,汇聚我国四大油气能源战略通道中三大通道的资源,构筑了“五大进京通道”和环京管网布局,总里程超5500千米,年输气能力800亿立方米。
【点评】陕京管道系统的建设发展,不仅...
10月30日,中化新网讯,10月26日14时00分,山东省“十四五”重型燃气机组示范项目——华电章丘公司燃机项目5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山东省首批、济南市首台重型燃气示范机组高质量建成投产,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试运行期间,机组系统及设备运行稳定,参数良好,自动投入率、保护投入率达标,环保设备投运率100%,汽水品质合格、氮氧化物全程达标排放,机组振动、厂用电率等主要参数指标均优于设计...
10月30日,中化新网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10月29日宣布,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5.2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9.1亿元,环比增长2.3%。公司财务状况稳健良好,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率39.5%,比年初下降1.3个百分点,为近十四年同期最低水平。
【点评】公司油气产量稳中有增,新...
10月29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海油石化工程通过公开竞标方式中标国家管网龙口南山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储气工程EPC(设计、采办、施工)总包项目,中国海油超大型LNG接收站设计和建造技术进一步获得市场认可。国家管网龙口南山LNG接收站储气工程位于龙口南山LNG一期工程南侧,建设2座27万方LNG储罐及相关设施,是国家管网首座27万方LNG全容储罐项目。
【点评】近年来,海油石化工程持续深化气电集团技术研...
10月29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10月28日公布了2024年三季度经营业绩。2024年前三季度,净产量和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净利润同比大幅上涨19.5%,达人民币1166.6亿元。前三季度,公司净产量达542.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涨8.5%。其中,中国净产量达369.2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6.8%,主要得益于渤中19-6和恩平20-4等油气田的产量贡献;海外净产量172.9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
10月28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中国石化资本完成对中科深蓝汇泽新能源常州有限责任公司的Pre-A轮投资。中科深蓝汇泽新能源是一家致力于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及商业化的高科技企业。该公司国际首创“刚柔并济—三相渗流”与“原位固化—界面融合”技术,独创国际领先的固态电池电解质关键材料与核心工艺,拥有相关专利200余项,具备完整的知识产权布局。该公司已成功开发兼顾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的四代固态锂电池,在深...
10月28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国家管网集团10月25日发布,长三角区域原油管网今年以来管输量已突破6000万吨。从2021年“十四五”以来,管输量每年增长超过5%。我国长三角区域原油管网主要由甬沪宁管网、日仪管道江苏段、仪长管道江苏安徽段等12条管道组成,全长超2000公里,连接长三角区域主要原油储备基地和镇海、上海、高桥、金陵、扬子等多家炼化企业。长三角区域原油管网还包含海底管道,是我国海上进口原油通道...
10月2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上海宝冶工业工程公司成功斩获阿联酋Hail和Ghasha海上天然气项目加热炉模块订单,进一步为中阿“一带一路”高质量经贸合作贡献新的宝冶力量。Hail和Ghasha开发项目位于阿联酋海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天然气开发项目,属于阿布扎比Ghasha特许经营区的一部分。该特许经营区的生产预计将在2025年左右开始,并在2030年前将天然气产量提升至超过15亿立方英尺/日,有助于阿联酋实现天然气自...
10月2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报告称,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预计可满足2020年~2030年近一半的电力需求,但2030年前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加两倍的目标则难以实现。国际能源署预计,从现在起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略高于5500吉瓦,几乎是2017年~2023年增量的3倍,相当于中国、欧盟、印度和美国目前的总容量,但仍不足以实现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
10月24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由中国船舶大连造船联合中船贸易为MSC地中海航运建造的16000标箱(TEU)集装箱船“玛利亚克里斯蒂娜”轮,21日在辽宁大连交付,该船配备全球最大的B型LNG(液化天然气)燃料舱。该船是大连造船承接MSC地中海航运8艘LNG双燃料16000TEU集装箱船的首制船,总长约366米,型宽51米,型深30.2米。据中国船舶大连造船项目经理毕洪坤介绍,该船采用“安全、经济、环保”的设计理念,船舶配备双...
10月24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0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消息,国家能源局17日组织召开2024-2025年采暖季天然气保暖保供专题会议。会议要求,面对天然气行业发展良好形势,油气企业要居安思危、系统谋划,切实做好采暖季应对各项风险挑战的准备,并努力推动天然气行业发展行稳致远。会议细化了民生保供、合同保供工作要求,强调多能互补、多企互济,稳定预期引导天然气行业有序可持续发展。会议要求持续强化产供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