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延长气田天然气产量“十六连增”(2024-11-26)
11月26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截至11月12日,延长石油气田公司今年累计生产天然气88.22亿立方米,实现天然气产量连续16年保持增产,持续刷新延长气田天然气年产新纪录,为完成年度百亿方产量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今年以来,面对老区产能递减明显、新建产能释放缓慢,以及汛期降雨、下游非计划停产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延长气田公司干部职工紧盯建成150亿方大气田目标,围绕“百亿攻坚年”工作主线,狠抓项目投产和老区...
11月26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截至11月12日,延长石油气田公司今年累计生产天然气88.22亿立方米,实现天然气产量连续16年保持增产,持续刷新延长气田天然气年产新纪录,为完成年度百亿方产量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今年以来,面对老区产能递减明显、新建产能释放缓慢,以及汛期降雨、下游非计划停产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延长气田公司干部职工紧盯建成150亿方大气田目标,围绕“百亿攻坚年”工作主线,狠抓项目投产和老区...
11月26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中国石油集团26日宣布,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2024年累计产量突破100万吨,成为首个年产突破百万吨的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目前,我国已经成立3个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包括新疆油田吉木萨尔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大庆油田古龙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2023年我国页岩油产量突破400万吨,创历史新高。
11月2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大船海工与国际知名移动式海上钻井装备设计公司 Friede & Goldman (简称F&G)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长久以来的合作达到了新的高度。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向市场推出新开发的ExD 1000M型半潜式钻井平台。该设计采用F&G 创新的钻机布置和系泊系统,为客户提供卓越的定位能力和出色的操作灵活性以及工作效率。ExD 1000M不仅面向中国市场,也适用于全球作业。
...
11月2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10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35.51亿个。其中,风电13.23亿个,占37.25%;太阳能发电6.81亿个,占19.18%;常规水电12.77亿个,占35.97%;生物质发电2.64亿个,占7.44%;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567万个,占0.16%。绿证即绿色电力证书,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是中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
11月22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兰石装备公司承制的2000HP海洋模块钻机总包项目中的DES钻井模块、DSM钻井支持模块以及UM公用模块等三大核心模块均已成型,标志项目整体进入总装冲刺阶段。该项目为兰石装备公司近年来首次承接的海洋模块钻机总包项目,研发设计及生产制造周期紧、任务重,尤其是模块化拼装、轻量化吊装的技术方案要求,对技术人员提出了严峻考验。为保证项目顺利推进,装备公司精心组织、科学规划,成立...
11月22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路透社公布调查显示,2025年全球石油市场前景黯淡,需求疲软和供应过剩的担忧将拉低油价。分析师目前预计,2024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每桶80.55美元,2025年为每桶76.61美元,较之前的预测稳步下调。分析师对于石油市场看空的转变源于3个因素。首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其需求不足给油价蒙上了阴影。其次,主要产油国的石油供应规模或将扩大,尤其是欧佩克+正考虑12月提高原油...
11月21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北京市发改委发布通知,调整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根据通知,本市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自2024年11月15日至2025年3月15日,上浮0.47元/立方米;自2025年3月16日起,取消上浮。北京市的非居民天然气主要由北京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应。该公司是北京市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商,已形成以城市环路输配气干线为支撑的五级压力输配气管系统,并向外延伸至远郊新城。
【点评...
11月21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18日,记者从国家管网西部管道公司获悉,西气东输二线三线首站霍尔果斯压气站累计输送中亚天然气突破5000亿立方米,为快速增长的国内天然气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位于“一带一路”重点节点上的霍尔果斯压气首站是中亚天然气进入中国的第一站,也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三线共同的“龙头站”和全线运行的“心脏”和“动力舱”。该站承担着来自中亚的跨国天然气和伊犁煤制气的接收、计...
11月20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16日,在海事部门3艘海巡艇及9艘大马力拖轮的全程维护下,我国首座大型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NGUYA FLNG”轮在江苏南通顺利出坞,这也标志着由我国自主建造的最大吨位、最大储气量的新型海上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基本建成。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是开发海洋天然气资源的“利器”。该设施能够在远离陆地的海域直接将开采出的天然气液化并储存,适用于海上大型气田的开发,是海洋工程装备中...
11月20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国家管网集团11月18日发布消息,我国重要的能源大通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进入投产前最后的准备阶段。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长5111公里,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南至上海。全线贯通后,每年可向东三省、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稳定供应天然气380亿立方米,可满足13000万户城市家庭一年的用气需求。作为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的联合项目,工程建设者创造了多项纪录...
11月19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渤中26-6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平均水深约22米。2024年,该油田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超4000万立方米,推动其累计探明地质储量突破2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最大的变质岩油田。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在高效开发的同时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储层、提高采收率,工程技术作业中心渤南区域项目组决定先批量实施预钻井作业,待生产平台组块安装之后,再揭开储层,保障实现投产目标。
【...
11月19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这将进一步推动能源行业发展转型。来自国家能源局的信息显示,此前,我国已经制定了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能源领域单行法,能源法律体系框架已初步构建。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长期以来,我国能源领域缺少一部基础性、统领性的法律,亟...
11月18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在三山经开区高安街道长江沿岸,两座10万立方米的LNG储罐迎着江风矗立,标志着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项目主体工程施工完毕,整体具备投产运营条件。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是全国首座内河LNG接收站项目,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安徽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规划建设的重要能源保障设施和天然气储备调峰基地,在全省、全国能源布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
11月18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16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深地盐穴大规模储氢项目开工仪式在平顶山市叶县举行。该项目依托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丰富的岩盐资源和成熟的制氢、输氢和用氢产业链,建设亚洲首座地下大规模盐穴储氢库。氢能是我国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选择。到2030年,氢能将占我国能源消费的5%,2060年需求量将从当前的每年3500万吨增长2至3倍,在整体能源体系中达到15%~20%。随着氢能产业的扩大,加强氢...
11月1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6日,默克与远景科技集团签署绿电采购协议。该采购协议为期三年,所购绿电总量达30千兆瓦时。由此,默克在华生产运营所用绿电使用比例预计将提升至80%,加速实现默克2040年碳中和和减少资源消耗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点评】在进博会上,默克携旗下生命科学、医药健康、电子科技三大业务,以“点燃创新火花,提升人类福祉”为愿景,全面展示创新性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及其多...
11月1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记者11月14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规模最大海上智能油田群——恩平15-1油田群76口生产井全部转入生产,日产量超7500吨,创历史新高。恩平15-1油田群位于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珠江口盆地海域,所在海域平均水深约90米,共建成4座海上平台,开发了6个油田。自2022年12月首口生产井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原油约280万吨。近年来,海上油气田的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恩平15-1油...
11月14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9日清晨,随着悠长的汽笛声划破天际,满载4000吨原油的“海富69”号油轮缓缓驶出马村油库码头,踏上了原油下海首航之旅。船身上,“预祝南方油田原油海运首航成功”的横幅在海风中轻轻摇曳,承载着马村油库全体员工的深切祝福,向着既定的目标破浪前行。这一幕,标志着马村油库码头首次涉足的原油下海业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业务的顺利开展,不仅极大地拓展了油库码头的业务范围,...
11月14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4日至6日,第十一届全国石油经济学术年会、第二十二次全国石油统计学术研讨会暨2025年油气市场形势研讨会在南京成功召开。在6日举办的2025年油气市场形势研讨会中,与会嘉宾围绕数智融合、宏观经济形势、国际能源合作、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以及国内外油气市场态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全球能源转型大背景下,国内成品油市场面临发展新态势,石油化工产业需要寻...
11月13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11日,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深水井控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实训基地),在广东惠州揭牌成立,这是我国首个深水井控实训基地,旨在联动南海东部片区井控资源深化产才融合,助力深水井控人员技能深度提升,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深水油气田建设。实训基地由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与中海油服联合共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具备理论培训、装备实操、科研试验等全方位培训能力,是以深水井...
11月13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眼下,我国各地陆续进入供暖季,天然气需求迎来高峰期。连日来,国内石化央企精心组织、统筹协作、上下联动、强化落实,全力打好供暖季天然气保供“主动战”。中国石化充分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优势,积极统筹国内外天然气资源,持续开展内外部12座储气库注气工作。今年供暖季,中国石化已落实的天然气保供资源较上一供暖季保供目标增长9.7%,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温暖度冬。
【点评】...
11月12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2024年11月6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司”或“中国海油”)宣布加拿大长湖西北项目已安全投产。该项目位于加拿大阿尔伯特省,主要生产设施包括新建1座地面井场和4条输送管线。项目采用蒸汽重力辅助泄油(SAGD)生产方式,部署8个生产井对,预计2025年将实现日产原油8200桶的高峰产量。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CNOOC Petroleum North America ULC拥有长湖西北项目100%的权...
11月12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于10月22日-24日在俄罗斯喀山举办。此次峰会上,中国积极推动引领高质量的“大金砖合作”,宣布建立金砖国家深海资源国际研究中心等具体措施,得到其他各方响应,有力助推金砖合作提质升级。随着科技进步加速能源需求变革,深海油气等资源正成为全球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备受各方关注。近年来,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深海(包含超深海)...
11月11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N1166生活区分段项目竣工仪式在南通重工装备举行,船东方、总包方及船厂代表共同出席。随着现场最后一只分段的验收合格,该项目在开工6个月后顺利迎来竣工交付。N1166 FPSO海雅轮项目是巴西第一个处理海上天然气的项目,无需进一步陆上处理即可连接到国家天然气管道。该项目整体物量约13万吨,将在启东海工完成总装调试后整体交付,其中生活区模块共划分为62个分段,可容纳约158人同时...
11月11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能源法。该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突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导向。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富煤、贫油、少气”,同时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资源丰富,发展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应对能源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挑战,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能源法在法律层面统筹高质量发...
11月8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摩根大通大宗商品分析师在新研究报告中表示:“目前,全球每日消耗1.027亿桶石油,预计全球石油需求2035年前不会达到峰值。2023年~2035年,全球石油日消费量将增加710万桶,到2035年将达到1.085亿桶。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全球燃料消费习惯正发生变化。如果没有采取脱碳措施,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日均1.035亿桶,到2035年将达到1.16亿桶。”摩根大通大宗商品分析师还在另一份报告中表...
11月8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6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在上海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论坛暨全球采购签约仪式,与26家全球供应商签订进口合同和协议,签约金额再创新高,七年累计签约金额突破760亿美元。本届进博会,中国海油签约采购合同涉及油气全产业链多个领域,涵盖了原油、天然气、深水油气装备、先进技术服务等产品,签约采购合同内容结构不断优化。其中,与科倍隆签订目前全...
11月7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我国西气东输四线首段工程不久前正式投入运行。至此,西气东输一二三四线组成了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大动脉,有力地支撑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联络压气站,将来自中亚和我国自产的天然气、煤制气通过318号进气阀门汇入西气东输四线,四线全部投产后,日输送天然气能力将超过4000万立方米。西气东输四线是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管道之后又一条由...
11月7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202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开幕,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海葵一号”上装载的我国首个海上双塔脱硫系统,即将于12月中旬投用。“海葵一号”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其作业区域流花11-1油田群由于其特殊性,原油伴生气中含硫量最高为1.15%。高浓度硫化氢气体不仅会腐蚀金属管线和仪表,影响成品油加工,还会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因此,“海葵一号”...
11月6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由中海油服自主研发的高效承压堵漏剂PF-LCLOCK成功应用于湛江乌石新优快项目,为我国海域首个近海浅层油气田项目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该堵漏剂是由纤维、颗粒、片状固体通过科学配比而成的新型复合堵漏材料,对钻井液性能无任何影响,具有安全环保、使用范围广、悬浮稳定性好等特点,能够提高钻井液防漏堵漏性能,增强薄弱地层或者裂缝地层的承压能力,保障现场作业安全。
...
11月6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能源法草案11月4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次审议。为适应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能源标准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能源法草案二审稿于今年9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规定,国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对此...
11月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从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悉,西南油气田牵头制定的GB/T 41519—2022(EN)《页岩气开发过程水资源保护要求》国家标准英文版于近日发布。该标准由西南油气田牵头起草和翻译,是国内首个页岩气领域水资源保护国家标准。该标准以促进页岩气开发过程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保护开发区域内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为目的,规定了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取水、用水、...
11月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今年以来公司共获得9个勘探新发现,成功评价23个含油气构造。其中,中国海域获得新发现文昌10-3东,展现了珠江口盆地西部中深层天然气良好勘探前景;成功评价曹妃甸23-6,该构造有望成为大中型油田。开发生产方面,渤中19-2油田开发项目、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深海一号”二期天然气开发项目等7个新项目顺利投产,其他新项目正稳步推进。
...
11月4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国际能源署发布报告称,随着全球太阳能和风能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应采取行动保障新部署的太阳能、风能实现成功并网,如果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手段,这些关键的清洁能源技术将难以发挥最大效益。根据报告,2018年至2023年,全球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量增加了一倍多,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快速增长。然而,在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不足的情况下,风光装机的增长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弃电问题,尤...
11月4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自然资源部10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7万亿元,同比增长5.4%,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态势。海洋油气增储上产持续推进,前三季度,我国在南海探获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陵水36-1”,北部湾乌石17-2油田群和23-5油田群、海南“深海一号”二期天然气开发项目等相继投产,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9%、8.8%。
【点评】在全球造船市...
11月1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0月30日,中原油田储气库全面完成注气任务,年度注气量达到6.51亿立方米,为华北地区今冬明春天然气调峰保供垫足“底气”,彰显保供“压舱石”作用。中原油田储气库群自3月15日圆满结束上一轮冬季保供使命后,迅速行动,仅用11天便高效实现了注采转换。注气生产以来,卫11、文13西、文24、白9、清溪等5座储气库协调联动,践行科研生产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运行模式,实施了6项达容达...
11月1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0月31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对外宣布,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 “热采一号”,在山东威海交付。“热采一号”长82米,宽42米,两层甲板面积超3000平方米,相当于7座标准篮球场大小。有二十多层楼高,如钢铁巨人般巍然屹立。其作业水深35米,作业状态下重达1万多吨,可抵御16级台风,灵活的“小身板”满足渤海油田稠油开采移动式注热需...
10月31日,中化新网讯,10月30日,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二期工程正式投产,标志着国内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工厂”全面建成。据介绍,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占地面积约57.5万平方米,包括四个智能生产车间、八个生产辅助中心、十六个总装工位及适合大型船舶停靠的码头等核心设施,其中4条智能化生产线为行业首创。基地重点发展海洋油气平台、浮式生产装备液化天然气模块等高端油气装备,致力打造集海洋工程...
10月31日,中化新网讯,10月30日,陕京管道系统累计输气量突破7000亿立方米,为京津冀、陕晋蒙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据了解,陕京管道系统由陕京一、二、三、四线及永唐秦线、唐山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大唐煤制气等组成,汇聚我国四大油气能源战略通道中三大通道的资源,构筑了“五大进京通道”和环京管网布局,总里程超5500千米,年输气能力800亿立方米。
【点评】陕京管道系统的建设发展,不仅...
10月30日,中化新网讯,10月26日14时00分,山东省“十四五”重型燃气机组示范项目——华电章丘公司燃机项目5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山东省首批、济南市首台重型燃气示范机组高质量建成投产,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试运行期间,机组系统及设备运行稳定,参数良好,自动投入率、保护投入率达标,环保设备投运率100%,汽水品质合格、氮氧化物全程达标排放,机组振动、厂用电率等主要参数指标均优于设计...
10月30日,中化新网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10月29日宣布,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5.2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9.1亿元,环比增长2.3%。公司财务状况稳健良好,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率39.5%,比年初下降1.3个百分点,为近十四年同期最低水平。
【点评】公司油气产量稳中有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