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2018年权益类公募基金亏损逾五千亿,华夏基金亏最多(2019-01-24)
1月24日,中国金融信息网讯,截至1月22日,公募基金2018年四季度报告全部公布完毕,2018年公募基金权益投资情况也随之揭晓,权益类基金(股票基金及偏股混合基金)全年亏损超过5000亿元,持有A股股票市值最高的华夏基金亏损也最多。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127家公募基金公司持有沪深股票市值共计14706.27亿元。其中,华夏基金持有A股股票市值最高,达1327.73亿元,持股市...
【资产管理】互联网宝宝理财收益率“破3”(2019-01-23)
1月23日,国际金融报讯,融360监测数据显示,1月11日至1月17日,78只互联网宝宝产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2.87%,较上一周大幅下跌了0.15个百分点,创近两个月新低。多数宝宝理财产品普遍在1月1日前后收益率达到近期最高位,但元旦之后却逆转直下,连续近20日呈持续下跌趋势。在所有统计的78只互联网宝宝中,共对接了127只货币基金,上周七日年化收益率在3%至4%之间的货基有51只,2%至3%之间的货基有72只,2%以下的...
【资产管理】东方金钰被下调信用评级,中信资本踩雷关联P2P8.5亿(2019-01-23)
1月23日,新浪财经讯,1月22日,东方金钰发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告,其中提及由于近期公司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已有数笔债务出现违约,现阶段无法完成标的资产的交割。同时,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部分标的资产处于抵押或冻结状态,解除查封与完成资产交割所需时间周期尚存在不确定性。同日联合评级将东方金钰长期信用等级及公司发行的“17金钰债”公司债券信用等级下调至“B”,并继续将公司主体列入信用评级...
【资产管理】公募去年四季度实现利润-1003.11亿元,或创全年最低(2019-01-22)
1月22日,中国经济网讯,基金四季报正在密集披露。数据显示,截止1月21日白天,已有约80家基金管理人公布了基金2018年四季报,涉及约2700只基金。上述已公布四季报的基金在2018年四季度合计实现利润-1003.11亿元,而2018年前三季度,这些基金各个季度实现的利润分别为177.98亿元、-500亿元、-191.88亿元,以此估计,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实现的总利润有可能是全年最低水平。
【点评】这与股票市场在去年四季度...
【资产管理】东融基金等39家私募疑似失联,股权类基金超六成(2019-01-21)
1月21日,国际金融报讯,1月16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示的39家疑似失联私募机构名单,在行业里“炸开了锅”。有些机构在失联前曾出现陷兑付危机、涉嫌非法集资、移民诈骗、关联P2P平台爆雷等情况,不仅侵害了投资者的权利,还使私募行业的整体形象蒙尘。相关统计发现,这39家私募机构中,股权类私募最多,共有25家,占比超六成。此外,还有9家证券类私募。
【点评】协会主动审查并将部分失联私募注销,...
【资产管理】陆家嘴信托、中铁信托等四家信托公司被监管处罚(2019-01-18)
1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讯,日前,多家信托公司收到了监管部门的处罚。例如,陆家嘴信托(即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中铁信托(即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在2018年的最后一周,受到了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下属支行或分行处罚;而湖南信托(即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国民信托(即国民信托有限公司)则在2018年12月也分别受到了各自所属地方监管部门的处罚。
【点评】随着国内金融监管的不断加强,信托企业罚...
【资产管理】公募顺势布局可转债,2018年共计增持近60亿元(2019-01-18)
1月18日,中国证券报讯,近日内外市场回暖,公募也在抓紧布局趋势性产品。其中,因对整体债市有所谨慎,债券中的可转债成为机构聚焦对象。实际上,可转债因具有保底的固收特性,还能在一定条件下获取正股收益,早在2018年的“债牛”中就获得不少公募青睐。Wind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共有31家基金公司发行了81只可转债基金产品(不同份额分开统计),规模合计为156.35亿元。其中,81只产品中有15只成立于2018年,而在2...
【资产管理】股市拖累信托规模,通道业务将继续压缩(2019-01-17)
1月17日,第一财经讯,2018年是信托业转型之年,强监管、严监管贯穿全年。2018年4月底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为信托转型划定了规制框架,对非标投资、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均有严格规定,信托业募集规模自此剧烈下滑。第三方数据显示,从2018年年初至2019年1月4日,68家信托公司发行规模2.154万亿元,同比下降9.47%;成立规模1.7万亿元,同比下降24.15%。信托...
【资产管理】2018基金子公司缩水2万亿至5万亿,比高峰11万亿腰斩(2019-01-17)
1月17日,中国证券报讯,受通道业务萎缩影响,基金子公司规模缩水明显。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的资产管理业务数据显示,基金子公司资管规模从2017年底的7.4万亿元缩减至2018年底的5.3万亿元,若相比巅峰时的11.15万亿元规模,已经腰斩。资管新规以及《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等通知的下发,对基金子公司的展业提...
【资产管理】2018基金自购31亿创历史新高,广发银华创金合信最多(2019-01-16)
1月16日,上海证券报讯,2018年对公募基金来说是难熬的一年。在A股行情低迷、新基金发行遇冷的背景下,不少基金公司纷纷开启“自救”模式,通过自购基金的方式来拉动募集热情。来自Choice资讯的数据显示,2018年基金公司自购基金的金额高达31.6亿元,为2017年的1.6倍,创下历年新高。根据Choice资讯数据,2018年共有80家基金公司出手认购自家基金。从自购次数看,广发基金成为“自购冠军”,去年花了1.4亿元自购15只...
【资产管理】20余家公募试水ETF期权交易,仍有较大空间(2019-01-16)
1月16日,中国基金报讯,作为相对小众化的市场,国内部分公募基金公司在专户产品领域“试水”ETF期权交易,以求获得对冲、套利或资产配置等投资策略。沪上一位业内人士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共有22家公募的50个专户产品和2400家私募的5400个专户产品参与了ETF期权的交易。从交易量来看,目前ETF期权市场交易相对清淡。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50ETF期权自从上市以来期权合约日均成交119.2万张,日均持仓为...
【资产管理】募资难问题爆发,2018多数VC/PE新基金滞留在募资阶段(2019-01-15)
1月15日,中国证券报讯,日前,投中研究院发布《2018中国VC/PE市场数据报告》称,2018年共计941只基金进入募资阶段,环比下降11.89%;目标募资规模共计6522.8亿美元,环比上升14.76%。2018年VC/PE机构募集新基金的需求依旧强劲,然而在募资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资金争夺战也在日益激烈,募资难问题全面爆发。根据投中研究院2018年调研数据显示,受访的CFO中超过85%表示其所在机构正在募集新基金或已有募集新基金的计...
【资产管理】百亿私募去年八成负收益(2019-01-15)
1月15日,证券日报讯,根据Wind统计发现,有数据可查的28家百亿元级私募中,全年产品平均实现正收益的仅有5家机构,占比为17.86%,不足两成;23家私募旗下产品平均收益率为负,占比82.14%。具体来看,在收益为正的机构中,仅有1家机构属于股票多头策略,4家机构旗下产品以固定收益策略为主。在逾八成负收益的百亿元级私募机构中,股票多头占比较高,即便是以宏观对冲为主的产品,全年也难逃负收益。其中,有7家私募...
【资产管理】1200多只基金去年分红近1100亿元,同比增长近五成(2019-01-14)
1月14日,证券日报讯,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有1244只(不同份额分开统计)基金进行了不同次数的分红,合计分红总额为1086.61亿元,这与2017年的965只产品合计分红731.51亿元相比,增长了355亿元,增幅为48.54%。具体来看,实施基金分红的基金涵盖了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混合债券型、被动指数型等多种基金类型,其中,灵活配置型和被动指数型基金分红数额比较高。
【点评】虽然A股市场去年整体有所下...
【资产管理】16家外资私募“抢滩”中国市场,已备案28只私募基金(2019-01-14)
1月14日,中国基金报讯,近年来,外资私募布局中国市场的节奏明显加快。截至目前,已有16家外资私募备案了28只私募基金。2019年刚一开年,便有2只外资私募火速完成备案。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显示,1月2日,元胜投资备案“元盛中国多元化金选五号私募基金”,产品于2018年12月19日成立,为元胜投资备案的第五只私募产品。同一天,毕盛投资也在协会完成了“毕盛狮惠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备案,这只成立于去年12月的产品...
【资产管理】信托公司冲刺,上月产品发行量增两成(2019-01-11)
1月11日,证券时报网讯,根据普益标准发布的最新数据,去年12月共有62家信托公司发行了1531 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加235款,增幅为18.13%。其中,光大信托发行了142款,位列第一;爱建信托发行了117款,位列第二;四川信托发行了107款,位列第三;中航信托发行了90款,位列第四。上述4家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总计456款,占比三成。从上述集合信托的产品期限来看,在已公布期限的1274款产品中,1~2(不含...
【资产管理】分级基金规模跌破千亿 预计今年还会加速处置(2019-01-10)
1月10日,中国经济网讯,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131只分级基金市场总规模为935.24亿元,已经跌破千亿规模;全年分级基金市场共蒸发431.74亿元,萎缩幅度达到31.58%,创出分级基金市场历年最大跌幅。在131只分级基金中,规模出现萎缩的多达113只,占比高达86.26%;其中,长城久盈纯债分级、中海惠祥分级、国投瑞银瑞泽中证创业成长分级等3只基金的规模萎缩幅度都超过90%。
【点评】在分级基金新规和资管新...
【资产管理】备案产品数已达28只,外资私募迷上中国市场(2019-01-09)
1月9日,上海证券报讯,进入2019年,外资私募来华“跑马圈地”态势越发猛烈。1月2日,毕盛投资完成了旗下首只私募基金——毕盛狮惠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备案。同日,元胜投资备案了旗下第五只私募证券基金——元盛中国多元化金选五号私募基金。霸菱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紧随其后,在1月3日备案了其首只私募基金——霸菱全球信用债债券私募基金。至此,外资私募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产品数已达到28只。从基...
【资产管理】“迷你”基金小而不美,776只产品临近清盘(2019-01-08)
1月8日,上海证券报讯,随着基金最新规模数据出炉,776只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浮出水面,站在清盘边缘。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有统计数据的5142只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产品共有776只,占比接近两成。776只“迷你”基金中,指数型基金占比较高。据统计,在565只指数基金中,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共有130只,占比超过23%。事实上,2018年,仅仅因为规模大幅缩水而导致清盘的基金数量就已经达到...
【资产管理】嘉实、平安等多只短债基金规模猛增(2019-01-08)
1月8日,证券时报讯,2018年,市场普跌,作为最大赢家之一的短债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惨烈的市场环境中依旧受到资金的青睐,迎来大量涌入的避险资金,相关基金规模直线上升。截至年末,嘉实超短债、平安短债以及广发安泽短债等基金规模已跃升至百亿以上。嘉实超短债基金2018年底存量规模达到250.95亿元,进入全年单只公募基金(除去货币及短期理财)规模前十;平安短债基金也以167.36亿元规模进入30强,广发安泽短债基...
【资产管理】第三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总数已达40只(2019-01-07)
1月7日,中国基金报讯,证监会网站显示,2018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即12月28日,第三批养老目标基金获得“准生证”。第三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数量多达14只,分属13家基金公司,至此,去年三次集中获批养老目标基金合计40只。养老目标基金承担着养老第三支柱建设的重任,这一新的基金品种问世不到半年,基金公司积极向投资者普及养老目标基金相关基础知识,截至目前,12只已经成立的养老目标基金认购户数已接近70万。
...
【资产管理】券商债券型产品去年平均收益2.7%(2019-01-07)
1月7日,中国基金报讯,2018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成绩单揭晓。据Wind统计,纳入统计的624只权益类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去年近9成收益为负,平均收益为-13.77%;债券类券商集合理财计划整体表现不俗,去年平均收益率为2.7%。去年沪指年内累计下跌24.59%,权益类产品年内收益惨淡。值得注意的是,债券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两极分化也很严重。其中,10只产品全年跌幅超过20%,表现最差的产品亏损幅度近50%。
【点评】联...
【资产管理】2018年基金公司自购额创新高(2019-01-04)
1月4日,中国网讯,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11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9家,公募基金资产总规模达13.61万亿元,较10月末增加1700亿元。虽然总体规模有所增加,但2018年对公募基金来说依然是难熬的一年,低迷的市场环境逼迫基金发行市场全年都处于“寒冬”中,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基金公司纷纷自购以求拉动募集热情,去年全年公募基金公司自购金额超32亿元,创下历年新高。
...
【资产管理】通道业务骤降,券商、基金子公司发力主动管理(2019-01-04)
1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从多家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人士处获悉,2018年落地的资管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要求打破多层嵌套、刚性兑付、实施净值化管理等,正在促使更多券商、基金子公司放弃通道业务,进而向主动管理业务转型。与此同时,不少此前从事融资类业务的资管人士也在纷纷向信托等融资类机构回流,但由于行业整体承压,不少从业者也纷纷开启了转行之路。
【点评】资...
【资产管理】私募总体持仓不足六成,一季度投资信心指数为中性(2019-01-03)
1月3日,证券日报讯,2018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A股市场三大指数几乎呈现单边下跌趋势;在此背景下,国内私募基金也亏损严重。根据私募排排网初步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高达80%以上的私募基金出现亏损。进入2019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112.17,相比去年12月份环比下降5.79%,指数值已经连续3个月出现下降。与此同时,从私募的仓位来看,目前私募的平均仓位呈现区间震荡方式,整体仓位略显谨慎。截至...
【资产管理】去年新成立基金达847只,募资近9000亿元(2019-01-03)
1月3日,证券时报讯,2018年,全市场共成立847只基金,122家基金管理人的募集规模达8997.2亿元。其中,1月、3月、7月、12月的募集规模超千亿元;1月、7月、3月占据单月募集规模前三,分别募集1202.13亿份、1189.18亿份、1108.98亿份。基金募集市场“马太效应”加剧,强者恒强,募集规模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共募集4636.08亿元,市场占比达51.53%。其中,招商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及南方基金的募资市场...
【资产管理】A股入摩红利持续加码,银华MSCI中国A股ETF今起发行(2019-01-02)
1月2日,中国基金报讯,2018年,A股入摩被认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根据全球领先指数供应商MSCI明晟的规划,2019年拟将中国A股在其全球基准指数中的权重由5%提高至20%,若纳入因子提高到20%,将吸引逾800亿美元资金流入。A股入摩的进度和增量资金规模远远超出市场预期,MSCI相关概念基金再度站上风口。2019年1月2日,银华MSCI中国A股ETF(512383)正式发行,该基金跟踪的是MSCI中国A股指数,该指数包含已纳入和...
【资产管理】公募基金去年底净值规模达4.83万亿元(2019-01-02)
1月2日,证券时报讯,除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外,公募基金2018年底资产净值规模目前更新完毕。据天相投顾和Wind统计,截至去年底,剔除货币基金和理财债基(下同),公募基金净值规模为4.83万亿元,比2017年底增加约3600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增加近8900亿元,成为推动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主力,混合型基金规模则减少约5000亿元,指数型基金规模增加约1300亿元,但主动型股票基金规模缩水约500亿元...
【资产管理】2018年公募债券基金表现最佳(2018-12-29)
12月29日,财联网讯,受国内外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2018年的股市可谓在震荡中度过。投投科技旗下风动数据统计,2018年各大指数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全年上证综指涨幅为-24.59%,深证成指涨幅为-34.42%,创业板指涨幅为-28.65%,恒生指数涨幅为-14.76%。从2018年全年的收益来看,仅有货币型、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为正,债券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23%,货币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为3.50%,此外商品型基金年内平均收益...
【资产管理】贵州省首支外商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正式落地(2018-12-29)
12月29日,上证报讯,中基协私募基金产品备案信息显示,24日,瑞树(贵州)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产品备案,这标志着贵州省首支外商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正式落地。备案信息显示,瑞树(贵州)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时间为2018年11月23日,基金管理人为贵阳瑞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据悉,瑞树基金一期募集规模约为人民币5亿元,主要投向贵州省人工智能、大...
【资产管理】2018年837只新基金成立,募资总额逆势增长达8300亿元(2018-12-28)
12月28日,上海证券报讯,2018年资本市场表现疲弱,在此背景下,新基金募资数据却出人意料地出现逆势增长。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2月27日,今年来共计有837只新基金成立,合计“吸金”8309.99亿元,募资总额较2017年增长3.5%。如果仔细观察新基金发行数据会发现,基金整体规模的增长依赖于少部分“爆款”基金超强的“吸金”能力。此外,受益于债券牛市,债基募资额超过3725.78亿元,成为年内基金发行市场...
【资产管理】券商资管大面积歉收,太平洋定增6号次级今年亏97%(2018-12-28)
12月28日,上海证券报讯,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券商资管计划总回报率为负的达2100余只(优先级、次级分别统计)。其中,还有回报率在-90%以上的极端案例。如“太平洋定增6号次级”,据Choice统计,其今年以来的回报率为-97.64%。10月24日,该资管计划公告,宣布终止。这只2016年成立的资管计划,规模为3000万元,由1户机构、1名个人投资者各缴纳1500万元,前者为优先级、后者为次级。据查,“太平洋定增6号”...
【资产管理】今年以来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亏损超23%(2018-12-27)
12月27日,证券时报讯,今年A股大跌,股票型基金由于仓位限制,跟随市场下跌。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285只主动股票型基金(各类份额分开计算)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23.88%。股基全部亏损。就连目前排名第一的上投摩根医疗健康,由于近期医药股下跌,收益由正转负。部分混合型基金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2507只混合型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13.86%,其中有467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
【资产管理】11月债券基金规模突破2万亿元,货基规模减少809亿元(2018-12-27)
12月27日,证券时报讯,昨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公募行业11月数据。数据显示,债券基金规模持续增长之后,11月规模已达2.16万亿元,债基总规模突破2万亿元大关。截至11月底,债券基金数量达到1129只,比上月新增36只。与去年底的1.46万亿规模相比,债券型基金1月~11月规模增长了6943亿元,以47.37%的增速位居各类型基金之首。与此同时,股票基金、混合基金、QDII基金的11月规模均较上月出现增长。截至11...
【资产管理】今年前11月我国保险资管公司注册产品规模近3500亿元(2018-12-26)
12月26日,新华社讯,从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获悉,2018年前11月,2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注册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共175项,合计注册规模3483.16亿元。具体来看,175项投资计划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100项,注册规模2399.86亿元;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73项,注册规模1028.3亿元;股权投资计划2项,注册规模55亿元。从单月数据看,11月,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共注册各类资产管理产品35项,合计注册规模729.12亿元...
【资产管理】11月私募八大策略平均收益率全部转正(2018-12-26)
12月26日,中证网讯,私募排排网最新月报显示,11月八大私募策略表现有所好转,股票策略指数单月下跌0.64%,排名第八,表现继续弱势;管理期货策略指数以1.86%的收益,排名第一。从各大策略具体表现情况来看,2018年11月,八大策略平均收益率全部为正,相比此前均有大幅改善。其中,采用管理期货策略的私募基金延续前几个月的优异表现,月度平均收益率为1.85%,排名第一。采用股票策略的私募基金表现最差,平均收益...
【资产管理】券商资管难敌市场遇冷,东方红、中信6成亏(2018-12-25)
12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根据券商资管产品与业绩发行相关统计,债券型仍是今年主力,占比达到55.30%;股票型今年仅新发出12只产品。共有2168只集合理财获得正收益,1193只负收益。股票型产品整体表现最差,今年以来平均回报为-18.86%。各家券商资管业绩表现不尽相同,产品偏股型的券商资管必然遭遇较大挫折,东方红资管有六成产品录得负收益,中信证券股票型产品全军覆没,大同证券因主打货币型产品则普遍盈利...
【资产管理】今年保险资管产品注册规模降2成,不动产债权计划滑坡(2018-12-25)
12月25日,新浪财经讯,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2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注册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共175项,合计注册规模3483.1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保险资管产品注册规模降幅达19.5%,而业内人士认为,仅靠12月份一个月,保险资管产品注册计划全年同比增速“由负转正”的可能性较小,全年数据很可能出现同比下降。“总量下降的背后,实际是结构变化——投向不动产的债权计...
【资产管理】9家保险资管公司完成专项产品登记,合计目标规模1060亿元(2018-12-24)
12月24日,证券时报网讯,自10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保险资管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后,各保险资管公司便迅速着手落实。多位保险资管公司人士称,截至12月14日,已有国寿、人保、泰康、新华、太平、阳光、太保、华泰、中再等9家保险资管公司在中保登公司完成专项产品的登记,合计目标规模1060亿元。另有其他保险资管公司也在积...
【资产管理】券商资管艰难转型,规模年内骤降近3万亿(2018-12-24)
12月24日,东方财富网讯,资管规模持续压缩已经是大势所趋。今年10月,券商资管规模达13.61万亿元,环比减少0.23万亿元,拉长到全年来看,降幅更为明显。截至今年10月,券商资管年内规模缩水2.93万亿元,远远高于基金公司专户、基金子公司专户和期货资管等其他三类资管。与此同时,其资管产品备案数也呈现连月下滑的趋势。中国基金业协会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券商资管新增备案产品46只,较上月减少27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