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 险】129家险企短期健康险赔付率全扫描:12家为负数,比亚迪保险高达754.33%(2024-03-05)
3月5日,新浪财经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129家险企披露了短期健康险赔付率情况。整体来看,129家险企2023年短期健康险赔付率中位数为38.83%。分区间来看,9家保险公司2023年短期健康险赔付率超过100%,出现了“赔穿”的情况;32家险企短期健康险赔付率集中在50%~100%这个区间;76家险企短期健康险赔付率处于0~50%区间,占比过半。另有12家险企短期健康险赔付率为负数。部分险企的短期健康险数据出现了“畸形...
【保 险】给汽车芯片上“保险”,科技创新迎来金融新助力(2024-03-04)
3月4日,新浪财经讯,近日,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与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签约投保上海首单汽车芯片专属保险。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从知识产权到芯片研发,近年我国保险业正在通过科技保险大力探索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模式,为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保险力量。汽车芯片专属保险的产生正是基于这一目标。据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汽车芯片专属保险面向汽车芯片产业链企业,保险责任覆盖了企业设计、研发...
【保 险】全国首单综合巨灾保险落地(2024-03-01)
3月1日,新浪财经讯,2月29日,全国首单全灾种、广覆盖、长周期综合巨灾保险在河北省落地,这意味着全省7400多万群众有了“人身+住房+财产”三层巨灾保险保障。河北省保险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晶介绍,河北是中国地形地貌最全的省份,灾害种类较多,综合巨灾保险将全灾种纳入保障范围,涵盖地震、台风、暴雨、洪水、暴雪等各类自然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河北综合巨灾保险所有保费均由财政负担,采取省级统筹投保...
【保 险】三家保司联合蚂蚁保上线推出收入保障险,探索健康险赛道的新品类(2024-03-01)
3月1日,新浪财经讯,经历了长足发展之后,健康险的增速开始放缓。从2021年开始,健康险的增速就进入了个位数。在这种状态下,健康险从业人士也开始探索新的增长赛道。2月28日,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平安健康保险、太平洋健康险三家保险公司在互联网保险代理平台“蚂蚁保”联合上线了创新保险产品“青山在·收入保障险”。据悉,“青山在·收入保障险”的可投保年龄为16~55周岁,缴费期和保障期均为10年。每月保障金额...
【保 险】投资范围进一步明确,500亿元险资大基金将布局优质上市公司(2024-02-29)
2月29日,新浪财经讯,2月27日,新华保险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申请投资试点基金的议案。上述基金即是2023年11月宣布设立并备受市场关注的500亿元规模险资私募证券基金。根据股东大会最新通过的议案,该基金存续期限为10年,可变更,投资范围大致分两类。一是上市公司股票,投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连续竞价、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A股)/配售(港股)、配股(A股)/供股(港股)、与单一或组合交易对手间的大宗交易或协...
【保 险】行业利润主要集中在头部机构,中小型人身险公司或面临更大的盈利压力(2024-02-29)
2月29日,新浪财经讯,截至2月26日,市场中已有62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发布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统计发现,62家人身险公司共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161.56亿元,总资产规模达101426.77亿元。但在投资端承压背景下,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净利总和仍呈亏损状态,共计亏损142.97亿元。同时,行业利润主要集中在头部机构。62家公司中,净利水平前5公司分别为泰康人寿、中意人寿、民生人寿、招商信诺人寿及中宏人寿,而上述5...
【保 险】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发布《浦东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示范条款》(2024-02-28)
2月28日,新浪财经讯,近日,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发布上海地区首个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行业示范条款——《上海市浦东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示范条款》。为贯彻落实《浦东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要求,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组织行业成立专家课题组,广泛征求行业和生态环境部门意见后编制形成《示范条款》,《示范条款》作为浦东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示范机制方案的核心,明确了保险保障范围、保险期限、风...
【保 险】游戏出海平台保险落地(2024-02-28)
2月28日,新浪财经讯,近日,为进一步促进文化产品的国际交流,提升中国游戏的全球影响力,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首次推出针对游戏出海的专项保险服务。中国信保厦门分公司落地全国首张游戏出海平台保险保单,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厦门梦加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海外平台应收账款保驾护航,预计承保金额达300万美元。
【点评】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游戏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
【保 险】险资最新配置方向出炉,权益投资力度有望加大(2024-02-27)
2月27日,新浪财经讯,近日,金融监管总局披露2023年四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05%。从资产配置上来看,债券是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资金的主要投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中,投资债券的账面余额为11.58万亿元,同比增长23.07%,占比为45.96%;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中,投资债券的账面余额为7640亿元,同比增...
【保 险】保险转型“开新局”:个险系稳住基本盘,银保系暂入调整期(2024-02-27)
2月27日,新浪财经讯,综合上市险企公开披露和同业交流披露的“开门红”数据来看,龙年伊始,保险业面临着转型新局面。具体而言,今年1月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表现分化:个险系公司大体稳住基本盘,银保系公司受挫暂入调整期。个险系公司表现相对稳健,从头部险企来看,中国人寿是今年1月上市险企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寿险公司,1月实现原保费收入2066亿元,同比增长2.23%。银保系险企今年1月“开门红”表现普遍不佳,头部...
【保 险】超六成险企车均保费同比下降(2024-02-26)
2月26日,新浪财经讯,随着各上市险企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出炉,保险公司2023年度车险相关数据也随之出炉。截至2月21日,已有70多家险企发布了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除退出车险市场以及“不适用”的险企外,共有55家险企披露了2023年四季度车险车均保费数据。从数据分布来看,2023年,大部分险企的车均保费在1000到3000元之间。从数据对比来看,相较于2023年三季度的车均保费数据,有36家险企的四季度车均保费出现了...
【保 险】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行,储蓄型保险热度不减(2024-02-26)
2月26日,新浪财经讯,在银行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部分投资者已将目光转向保险产品,特别是增额终身寿险等储蓄型保险产品受到关注。增额终身寿险的预定利率和现金价值都写进合同,即使未来市场利率继续下行,目前已购买的增额终身寿险预定利率不会变,还是按照3%的利率。预定利率不变、可复利递增,这一被理财经理及保险营销员反复提及的优势,已成为增额终身寿险吸引投资者的一大因素。
【点评】保险产品的...
【保 险】险资2023年度投资收益率揭晓,两项指标处逾十年低位(2024-02-23)
2月23日,新浪财经讯,备受关注的保险资金2023年全年投资收益率近日揭榜。2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8.16万亿元(包括独立账户和非独立账户,不含部分风险处置机构),同比增长11.05%;2023年的财务投资收益率为2.23%,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22%。2023年保险资金的财务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两个指标均处于十多年来的低位。其中,2.23%的财务投资收益率创...
【保 险】40款保险产品年度累计退保率超50%(2024-02-23)
2月23日,新浪财经讯,据统计,截至2024年2月21日,已有61家披露了综合退保率。从机构来看,除却只披露全年累计综合退保率的机构除外,仅有两家险企2023年四季度退保率超过10%,有10家人身险公司2023年四季度的退保率低于1%,多数人身险公司2023年四季度的退保率处于1%~5%之间。从产品看,有40款产品的年度累计退保率超过50%,来自利安人寿、建信人寿、和泰人寿、大家养老等机构。从产品类型来看,万能险和年金险两...
【保 险】17.6万家民企获得出口信保支持(2024-02-22)
2月22日,新浪财经讯,近日,中国信保披露了2023年支持民营经济情况。2023年,中国信保持续加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服务贸易出口,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信保在对外贸易项下累计支持民营企业出口5072.2亿美元,约占中国信保当年贸易险承保金额的65.8%;累计支持民营企业客户17.6万家,约占中国信保当年服务企业数量的88.4%。其中,支持电子信息、家电、整车工程机械、生物医药、新能源、纺织服装和现代农业等7条重点...
【保 险】1月份A股5大险企共揽保费5506亿元(2024-02-22)
2月22日,新浪财经讯,A股五大上市险企近日相继披露2024年首月保费收入(指原保险保费,下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共揽保费5505.96亿元,同比下降2.6%。2024年1月,五大险企保费增速呈现分化特征,保费收入增速“一升四降”,仅中国人寿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2066亿元,同比增长2.2%;中国人保实现保费收入1060.30亿元,同比下降5.5%;中国平安实现保费收入137...
【保 险】“惠民保”投保期扎堆延长,提升吸引力是关键(2024-02-21)
2月21日,新浪财经讯,“惠民保”的保障时间多为一年,通常采取限时投保的方式,进入2024年,各地区“惠民保”参保期接近尾声,但多地的“惠民保”产品出现了延长参保缴费期的情况,总数超过10款,包括“北京普惠健康保”、2024年“惠唐保”“襄阳惠民保”等。对于延长参保期的原因,从官方公告来看,多被解释为“为满足市民的参保需求”“集中投保期间,市民多次反馈,希望能够延长投保时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缴...
【保 险】仅14款产品4%,万能险结算利率迎来“3时代”(2024-02-21)
2月21日,新浪财经讯,根据监管部门要求,从今年1月起,各家保险公司的万能险产品结算利率应不超过4%。目前,部分保险公司1月的万能险产品结算利率已经公布,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公布万能险结算利率的产品中,仅有14款万能险产品结算利率能够维持在4%的监管上限要求,涉及上海人寿、珠江人寿和渤海人寿三家保险公司,其余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均降至4%以下,万能险结算利率迎来“3时代”。
【点评】短期来看,...
【保 险】9家银行系寿险公司2023年业绩出炉,6家盈利3家亏损(2024-02-20)
2月20日,新浪财经讯,截至2月19日,9家银行系寿险公司2023年保险业务收入、利润情况随着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而相继出炉。2023年,9家银行系寿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327.09亿元,同比增长6.7%。净利润方面,有6家寿险公司实现盈利,合计盈利11.01亿元;3家寿险公司亏损,合计亏损164.15亿元。具体来看,上述9家银行系寿险公司2023年保险业务收入排名前三名分别为:中邮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建信人寿,分别实现...
【保 险】保险机构准入门槛正进一步抬高(2024-02-20)
2月20日,新浪财经讯,从近几年保险公司的设立、增资、股权变更及监管批复看,资本对保险股权的追捧正逐渐回归理性。2019年至今,原银保监会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仅批复9家保险公司开业申请。2016年,曾有73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拟参与发起设立保险公司,2017年这一数字下降为23家,2018年降为10家,2019年仅为4家……2020年以来,已有超15家公司陆续退出或终止设立。不仅如此,从近5年趋势看,通过增加注册资本、...
【保 险】上海首份科技保险创新发展报告发布(2024-02-19)
2月19日,新浪财经讯,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上海科技保险创新发展报告(2023年度)》,这是上海地区首份科技保险创新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上海财险业共为各类科技型企业提供保单数量超过40万件,提供风险保障3.1万亿元,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风险保障超过5389亿元。《报告》指出,2023年,上海科技保险创新发展持续提速,并取得四方面突出成果。在服务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
【保 险】上市险企信披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2024-02-19)
2月19日,新浪财经讯,近日,中国证监会就《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4号——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以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完善分行业信息披露标准。征求意见稿第四条指出,保险公司在定期报告中披露会计数据、财务指标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保险服务收入、保险服务费用、保险合同资产、保险合同负债(包含已发生赔款负债、未到期...
【保 险】保险公司“开门红”谋变,银保渠道着力试推分红险(2024-02-08)
2月8日,新浪财经讯,2024年,保险的“开门红”业务期出现了多重变化,其中之一便是开始尝试主推分红险。分红险的业务特征,是保险公司根据分红保险的业务经营状况,每年确定实际派发的红利,往期分红可以作为参考,但未来派发的红利及红利实现率是不确定的。之所以力推这类产品,保险公司考虑的是降低刚性负债成本,防范利差损风险。
【点评】伴随利率下行及资本市场大幅波动,近年保险投资端收益持续承压,...
【保 险】各财险公司车均保费差距较大,中小财险公司车均保费更低(2024-02-08)
2月8日,新浪财经讯,非上市财险公司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目前,已有46家财险公司披露车险相关经营数据。从车均保费来看,各财险公司2023年车均保费差距较大,最低的仅810元,最高的接近6300元。从区间来看,大部分公司的车均保费在1000~3000元。虽然大型财险公司占据了更多的车险市场份额,但是其车均保费并不低,反而是一些中小财险公司车均保费更低。车均保费在810~1000元区间的8家财险公司均为...
【保 险】全国首笔寒潮指数衍生品保险落地(2024-02-07)
2月7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近日,由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财险公司承保的全国首个“寒潮指数衍生品”——寒潮指数保险在湖北蕲春与农户签约,针对寒潮冻灾带来的损失为农户提供保险保障。该保单是中国人寿财险湖北分公司针对未来寒潮冻灾带来的风险进行预判,协同期货公司共同为产业农户定制寒潮指数衍生品保险。当寒潮值达到合约约定的阈值,即寒潮触发值,就可以对冲农户面临的天气风险,保障农户生产利益。据悉,本次...
【保 险】太平财险首家完成上海保交所再保险“国际板”全面登记(2024-02-07)
2月7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太平财险已于近日完成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临分业务登记对接工作,成为平台首家完成再保险“国际板”国际分入临分业务全面登记的机构。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简称再保险“国际板”,是集中开展国际分入、国际分出和境内再保险交易和清算的要素市场,由上海保交所运营管理。据了解,此次对接,太平财险共计登记国际分入临分保、批单32286单,登记分入保费约2.55亿元,用时一个月完成国际再...
【保 险】金融监管总局:对港资、澳资保险公司实行与中资保险公司相同的监管原则和标准(2024-02-06)
2月6日,新浪财经讯,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对林晓辉委员提出的关于支持港澳保险公司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的提案回复。国家金融融监管总局表示,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先行者。金融监管总局积极支持包括港澳保险公司在内的外资保险公司在依法合规、审慎论证、可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到深圳设立机构开展保险业务,为深圳企业和居民提供多元化的优质保险服务。金融监管总局...
【保 险】期交所将继续完善“保险+期货”模式(2024-02-06)
2月6日,新浪财经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在多家期交所看来,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可从加快新品种工具上市、继续优化“保险+期货”模式等方面入手,服务好乡村振兴工作。大商所...
【保 险】“报行合一”下,银保低迷继续(2024-02-05)
2月5日,新浪财经讯,今年保险公司“开门红”业务时期有多重变化,其中之一是严格执行银保渠道费用率“报行合一”要求。目前“报行合一”新规已明显产生影响,银保渠道仍未走出低谷,仍在调整中。一方面,“报行合一”之后,银行销售人员能够拿到的佣金受到影响,销售积极性显著下滑;另一方面,2024年“开门红”主打产品和往年相似,产品形态以“年金/两全(主险)+万能险(附加型)”组合形式。但人身险行业进入预...
【保 险】金融监管总局通报2023年人身险产品情况,15家人身险公司产品被通报(2024-02-04)
2月4日,新浪财经讯,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通报了2023年度人身保险产品情况。其中,泰康人寿、太平洋人寿、人保健康、中国人寿、农银人寿、平安人寿、中邮人寿、新华人寿、人保寿险9家公司因持续丰富产品供给、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加大普惠保险发展力度等被表扬。与之相反,因产品设计不符合“报行合一”基本原则、产品管理不到位、精算假设不审慎、对产品智能检核系统相关工作要求重视不够四大问题...
【保 险】非上市寿险公司过半亏损(2024-02-04)
2月4日,新浪财经讯,截至目前,共有62家寿险公司发布了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整体来看,62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4.4%。虽然大部分寿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增势喜人,但却难过盈利关。除了统计口径不适用的两家公司外,在公布净利润的60家公司中,2023年亏损的公司达到了35家。并且,不同于2022年合计盈利超20亿元,2023年全年,非上市寿险公司整体由盈转亏,合计亏损142.3...
【保 险】人身险公司利差损风险需警惕,仅13家近3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超5%(2024-02-02)
2月2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随着人身险公司陆续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最近3年的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也随之出炉。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发现,在发布了相关数据的59家人身险公司中,仅13家公司近3年的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在5%以上,占比22%。其中,有2家公司的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超6%,分别是陆家嘴国泰人寿、同方全球人寿。有28家公司近3年的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在4%至5%之间,占比47.5%。有8家公司近3年...
【保 险】险企新年增资“补血”热情不减(2024-02-01)
2月1日,新浪财经讯,1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阳光人寿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同意该公司增加注册资本27.03亿元,由183.43亿元变更为210.45亿元。阳光人寿在此前披露的公告中表示,本次增资是为了保障公司偿付能力稳定。增资完成后,阳光人寿的股权结构变化不大,阳光保险集团持股比例保持99.9999%不变。事实上,这只是近期险企密集增资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开年仅一个月时间,就先后有华泰...
【保 险】14家险企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不达标(2024-02-01)
2月1日,新浪财经讯,险企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出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31日,发布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143家险企中,共有129家险企偿付能力达标。在达标险企中,风险综合评级为A类的险企为40家,B类的险企为89家。其余14家险企偿付能力未达标。其中,有11家险企的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4家为寿险公司,分别为渤海人寿、合众人寿、长生人寿和华汇人寿;7家为财险公司,分别为华安财险、渤海财险、新...
【保 险】保险为“大国重器”保驾护航(2024-01-31)
1月31日,新浪财经讯,近日,国内首制全球最大的新一代绿色环保型多用途纸浆船“GREEN SANTOS”轮在大连完成命名交付。人保财险天津国际业务营业部独家承保该项目远洋船舶险业务,提供总计超4亿元的风险保障。“GREEN SANTOS”轮总长225米、型宽32.26米、型深21米,除满足纸浆客户装载要求外,还可适装高铁列车、风电设备、新能源汽车、大型机械设备、超长超重钢管桩结构等货物,货仓适装性较强。同时,该轮污染物氮...
【保 险】2023年车险承保利润大幅缩水(2024-01-31)
1月31日,新浪财经讯,根据行业内部交流数据,2023年全年,共有64家财险公司经营车险,其中,有53家公司保费收入实现正增长,11家为负增长。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产险“老三家”车险保费均超千亿元,市场份额分别为32.5%、24.4%、11.8%。国寿财险、中华联合财险、阳光财险、大地财险、太平财险、华安财险等7家公司保费收入均超百亿元。不过,2023年车险承保利润并不理想,较上年已缩水大半,仅16家公司车险承保...
【保 险】保险业协会发出倡议:建立健全“报行合一”内控管理机制(2024-01-30)
1月30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向人身险公司发出《关于促进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健康发展的倡议》(以下简称《倡议》),旨在规范银保业务,防范化解长期经营风险,促进人身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倡议》包括以下七方面内容:一是加强精算约束,科学设计银行代理保险产品。二是加强精细化管理,合理确定银行代理保险产品费用结构。三是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报行合一”内控管理机制。四...
【保 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大幅缩水,投连险销售遇“冷”(2024-01-30)
1月30日,搜狐网讯,为金融监管总局日前披露数据显示,2023年,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为140亿元,较2022年下降37%,较2021年下降80%,已经连续两年大幅度缩水。投连险,即投资连结保险,集保障与投资功能为一体。投连险有一定的保障功能,投保人缴纳的保费在扣除初始费用后进入独立的投资账户,由保险公司专业投资人员进行投资操作。不同的投资账户投资资产比例不同,从保险公司层面,大致可以分为激进型、保守型、...
【保 险】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超27万亿元,债券配置占比创新高(2024-01-29)
1月29日,新浪财经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约27.67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约10.47%,重回双位数增长。险资投资突出一个“稳”字。在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中,债券投资规模约12.57万亿元,占比约45.41%,较2022年末增加4.48个百分点,债券配置占比连续第六年增长,创下有统计以来的新高。
【点评】债券配置占比走高,主要是因为当下宏观经济和权益市场的不确定...
【保 险】中华联合财险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落地眉山首单古树名木综合保险(2024-01-26)
1月26日,新浪财经讯,古树名木是重要的文旅与生态资源,保护工作不容有失,任重而道远。古树名木经历了时间的沧桑巨变,是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者。四川省眉山市全市共有775棵古树名木,其中500年以上一级古树23棵。近年来,眉山市林业局探索建立“林长制+古树名木保险”机制,通过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眉山监管分局、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眉山中心支公司积极对接,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眉山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