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哈尔滨企业造3D打印钛粉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018-01-10)
1月9日,哈尔滨新闻网讯,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目前已经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并完成了首台国产冷坩埚真空感应熔炼气雾化钛合金制粉设备的集成制造,实现增材制造(3D打印)专用钛合金粉的生产,打破国外增材制造金属原材料的市场垄断和技术封锁。据了解,由于钛合金具有熔点高、活性高的特殊性质,增材制造专用钛合金粉末是制备难度较大的一种耗材粉末。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生产30吨优质钛合金粉末产品,一方...
1月9日,哈尔滨新闻网讯,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目前已经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并完成了首台国产冷坩埚真空感应熔炼气雾化钛合金制粉设备的集成制造,实现增材制造(3D打印)专用钛合金粉的生产,打破国外增材制造金属原材料的市场垄断和技术封锁。据了解,由于钛合金具有熔点高、活性高的特殊性质,增材制造专用钛合金粉末是制备难度较大的一种耗材粉末。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生产30吨优质钛合金粉末产品,一方...
1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讯,1月8日晚间,星源材质(300568,SZ)发布2017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32.44%~26.01%,盈利1.05亿元~1.15亿元。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星源材质主要归结于三方面,一是政策,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退坡和补贴标准从严、各地方补贴政策未及时落地;二是行业,锂电池隔膜产业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资金投入形成的规模优势和产能的迅速增加使得市场竞...
1月9日,新材料在线讯,东方材料(603110.SH)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新东方油墨近日与多凌科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主要涉及双方共同研发生产基于石墨烯应用的电子油墨产品,合作范围包括石墨烯导电油墨、石墨烯导热油墨的产品研发、中试及生产线的设计、产品的生产。双方合作期限为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合作期间或期满后,双方可协商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合作期间共同研发的产品。合资公司的股份...
1月9日,科技日报讯,新型半导体材料的掺杂机理研究是目前光电技术、凝聚态物理、新能源等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李京波主导的“新型半导体深能级掺杂机制研究”项目曾被《自然—亚洲材料》杂志作为“亮点”来介绍,该杂志指出:李京波及其合作者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提高TiO2的光催化效率。日前,该项目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李京波团队已经将此次获奖项目的部分成果成功转化...
1月8日,新浪新闻讯,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日前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体。据了解,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可实现车体减重、节能减排降耗、提高安全性舒适性和使用寿命等。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完成与金属材料同等的结构设计,使整车减重约35%。目前,新材料特别是碳纤维材料在轨道交通行业不仅缺乏应用,更缺乏标准。此次中车长客车体研制结合国际航空领域在...
1月8日,央视网讯,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授予大连理工大学贾振元团队,表彰其发明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解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难题,将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加工技术水平推进到国际前沿。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为航空、航天、交通等领域的高端装备减重增效,具有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团队研发出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数控加工工艺装...
1月3日,中国有色网讯,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日前发布《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团体标准(T/CIAPS0002-2017)。该标准填补了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控制的空白,是国内外首次制定的专门针对锂离子电池安全生产的基础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建筑安全设计规范、生产过程安全规范、电池测试四大部分,标准发布后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1月3日,人民日报讯,近日,浙江大学高超团队研制出新型铝—石墨烯电池,短短几秒便可充电完成,循环充放25万次后依然电力十足,并展现出耐热、抗冻,反复弯折不影响性能等优异特性,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经过测试,石墨烯正极的比容量达到120mAh/g(毫安时每克),在25万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91%的容量;同时其倍率性能优异,快速充电可1.1秒内充满电,仍具有111mAh/g的可逆比容量。
12月29日,南京理工钱学森学院讯,南京理工大学唐卫华教授和美国托莱多大学鄢炎发教授课题组合作,以新型三蝶烯为核、以EDOT调节能级、通过高效Stille偶联成功合成了一种高效空穴传输材料TET (HOMO = -5.08 eV, LUMO = -2.30 eV),其合成成本仅为spiro-OMeTAD的1/5。更关键的是,研究发现TET只需30 nm的厚度即可达到效率的最大值,比spiro-OMeTAD(约200 nm)薄上一个数量级,这使得单位器件上使用TET为空穴传输层的成本...
12月28日,新材料在线讯,2017年12月27日,广东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586.SZ)的全资子公司广东美联隔膜有限公司举行“动力锂电池湿法隔膜产业化项目”启动仪式,这是汕头市“12.28”重点项目系列活动的一个重要成果展示。该项目占地60余亩,预计年产动力锂电池湿法隔膜1.0亿平方米及8,000万㎡/年的涂覆隔膜产能。根据2017年4月三部委发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秉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
12月27日,新材料在线讯,2017年12月19日,芜湖科硕石英石科技有限公司首块软性石材薄板试产成功。科硕公司是科逸与德国百年企业SCHOCK合资成立的专门研究与生产石英石板材的专业型公司,本次试产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软性石材的研发生产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此次成功试生产也标志着科硕公司前期生产准备完成,即将进入正式生产阶段。公司引进德国先进的石英石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率高,污染小,为推动石...
12月27日,新材料在线讯,北京中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中石科技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其产品供应链中的导热材料、EMI屏蔽材料和电源滤波器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公司客户迈锐、鸿富锦、昌硕、领胜、安洁科技和宝德等是世界知名手机制造商苹果公司的供应商,DICCo.,Ltd.、InterflexCo.,Ltd.是世界知名手机制造商三星公司的供应商,爱立信、诺基亚...
12月25日,新材料在线讯,12月23日,三棵树(603737)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政府签署了《投资协议书》,计划总投资人民币约11-16亿元在莆田市秀屿区石门澳产业园新建“三棵树高新材料综合产业园项目”。据公告显示,该项目一期项目用地约650亩,投资约11-16亿元人民币,计划建设涂料、防水卷材、保温、一体板等及上下游配套生产线。拟规划布局划分为4大功能区,主要有高新技术产业片区、装备制造业片区、化...
12月25日,新材料在线讯,中国巨石(600176.SH)12月24日发布公告表示,巨石集团拟在浙江省桐乡经济开发区实施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项目将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其中包括年产15万吨玻璃纤维智能制造生产线扩建项目,年产6万吨电子纱暨年产2亿米电子布生产线项目,年产6万吨电子纱暨年产3亿米电子布生产线项目、年产6万吨电子纱暨年产3亿米电子布生产线项目,并配套建设公司新总部大楼。扩建项目总投资为932...
12月22日,科技部讯,近日,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办公室在北京组织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高效半导体照明关键材料技术研发(一期)、(二期)”项目开展了Si和蓝宝石衬底上高光效低成本的LED外延和产业化关键技术、芯片及封装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研制出高质量SiC和GaN衬底、深紫外LED器件、高效白光OLED器件和灯具、高质量GaN外延材料、高功率LED薄膜倒装器件等成果,获得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白光照明产...
12月20日,浙江新闻讯,12月19日,杭州湾上虞新材料产业合作发展大会在绍兴市上虞区举行。会上,40家新材料公司成立了新材料产业联盟。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表示,新材料是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这也将为湾区经济建设注入新动力。杭州湾新材料产业联盟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合作互助、自主发展”的原则, 联合开发区内新材料企业组建新材料联盟,搭建综合交流平台,带动产业技术进步和产...
12月18日,产业互联网讯,12月15日上午,总投资30亿元的中国宝武集团碳材料产业园碳纤维项目、针状焦项目在乌海市海勃湾工业园开工建设。该项目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建设,项目一期投资7亿元,计划建设500吨碳纤维和5万吨针状焦,2020年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约10亿元。计划到2025年将建成针状焦、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电极、碳纤维及制品一体化项目,届时将形成从煤焦油出发到锂电池负极材料、电炉炼钢、碳纤维制品三大产...
12月14日,新材料在线讯,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浩课题组通过发展“活体自组装”技术,在细胞内构建了不同拓扑结构的纳米材料,并提出了全新的细胞内原位聚合和组装策略,为功能性纳米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在纳米材料的生物功能应用中,拓扑结构对活体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功能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深入研究在特定区域内材料拓扑结构与生物功...
12月14日,产业互联网讯,由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自主立项、自主开发的钛系催化剂聚酯切片在2000吨/年连续装置上成功试生产。恒逸无锑环保聚酯产品商标注册为“逸钛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通过采用全新配位化学结构的钛系催化剂及复合催化体系,经过恒逸研发团队两年多时间的反复小试、中试,不断探索及调整优化生产工艺,最终达到了生产过程稳定可控、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聚酯切片国标和企标要求的目标,...
12月13日,产业互联网讯,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课题组在知名期刊Adv. Funct. Mater. (IF: 12.124)上在线发表了题为“Hollow Mesoporous Carbon Nanocubes: Rigid-Interface-Induced Outward Contraction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的学术论文(DOI: 10.1002/adfm.201705253)。该文章报道了通过刚性界面诱导效应,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MOF衍生多孔碳材料,展示了这种材料在Li-SeS2电池领...
12月12日,新材料在线讯,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称,公司和阿克伦聚合物系统公司拟在深圳市南山区设立合资公司——聚纶材料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公司拟以现金方式 3,500 万元出资,占注册资本的 70%;阿克伦公司拟以专有技术作价 1,500 万元出资,占注册资本的 30%。合资公司总投资拟定为 1.25 亿元。合资公司与合作高等院校将依托现有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拟在聚酰亚胺(Polyimide)薄膜材料、光学...
12月12日,产业互联网讯,冠城大通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福建冠城瑞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签订《共建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研究实验室的协议书》,冠城瑞闽拟与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发挥双方优势,联合组建“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研究实验室”,将该实验室建设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技术研发基地,同时,在双方合作基础上推进“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和材料研发平台”建设。本次院企合作旨在为冠城瑞闽的...
12月11日,新材料在线讯,京东物流“绿盒子”于12月7日正式投入使用,全国首批投放10万个。此外,京东物流在行业中首次尝试引入第三方专业回收循环机构,打造物流包装的全新回收体系,让绿色物流形成可持续的规模效应。据京东物流项目负责人介绍,此次推出的“绿盒子”青流箱,由最新的热塑性树脂材料制作,采用中空板结构,可5秒钟成型打包,此种材料抗打击、耐高低温和湿度性能强,可以保护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完好性。根...
12月11日,产业互联网讯,12日10号上午,常州市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揭牌成立。据悉,该中心将投入建设和运营资金10亿元,其中研发投入3亿元,围绕创新链,完善产业链,及时进行技术转移。到2025年,常州高新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创新产业集群规模目标达到1000亿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按照“政、产、学、研、用、金、商”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思路,集聚行业内顶尖企业、科研院所及其他优质资源。该中心将...
12月08日,新材料在线讯,12月5日,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航天科工集团在2017年军民融合新材料新工艺高峰会议上发布《太空材料商业开发计划》,未来10到20年,聚集太空材料的商业开发、深空探索、科学价值三大目标,打造太空材料制备、检测和产业化三大平台,开展太空材料基因工程、环境工程和创新工程三大研究。采用碳化硅的太空反射镜可以做到1.5米高的镜子,厚度小到2毫米,进而减重后可以保证材...
12月07日,新材料在线讯,12月3日,熊猫绿色能源集团(00686.HK)宣布与中航新材签订新材料技术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研制石墨烯VCI防腐材料,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此次签约,是推动新材料与新能源结合的起点,熊猫绿能与中航新材今后的合作将不断深化延伸,为引领行业标准和推动整个行业技术进步做出努力。熊猫绿能更将积极寻求更多领域的合作,通过尖端的技术运用及创新融合的商业模式,开拓全新的绿色生态发展道路。 ...
12月06日,新材料在线讯,南开大学的蔡卫副教授与许京军教授团队在实验水平实现了对二维石墨烯圆盘结构近场的电调节。他们利用离子束直写的方法得到二维石墨烯结构,随后的近场光学显微镜测试证明,石墨烯圆盘的近场可以通过改变石墨烯和背栅之间的电压进行调节。此外,他们还利用离子束直写的方法加工了石墨烯偏心圆环结构,在其中观察到对中红外光场深亚波长尺寸的近场聚集现象,这种现象可以通过改变结构形状进行调节...
12月06日,产业互联网讯,6日下午,在黑龙江省鹤岗市举办的“华升石墨国际合作项目签约暨新产品发布会”上,黑龙江省华升石墨股份有限公司与石墨烯的发源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中英两国企校将联合建立实验室,研发石墨烯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方面新技术。在此次签约会上,黑龙江省华升石墨股份有限公司还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约,共建石墨烯制备技术产学研合作基地,实现大尺寸石墨烯、石墨烯重防腐涂料等的产业...
12月01日,新材料在线讯,在众多材料中,柔性材料是最接近人体皮肤的一种,但如何将柔性材料与帮助感知外界的导电材料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一直是个难题。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华涛课题组就一直从事这项研究。近日,该课题组研究人员宣布,经过一系列封装工艺,把石墨纳米片加入到弹性高分子体系里,形成一种高柔性、高灵敏度的“电子皮肤”。而且,这种“电子皮肤”已具备工业化大量生产的...
12月01日,产业互联网讯,凯恩股份(002012.SZ)11月30日晚间发布公告表示,拟向卓能新能源除公司外的全体股东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卓能新能源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后其合计持有的卓能新能源有限87.5842%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凯恩股份将直接持有卓能新能源89.7269%的股权。公告称,凯恩股份本次拟购买的标的资产所属行业为新兴制造业,在相关政策支持下,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下游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国内对汽...
11月30日,新材料在线讯,国瓷材料(300285.SZ)11月30日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预案》,表示拟向王鸿娟等32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爱尔创股份75%股权,交易作价暂定为81,000.00万元。同时,拟向不超过5名其他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8,500.00万元,扣除本次交易的中介机构费用后,全部用于标的公司在建项目。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持有爱尔创股份100%股权。通过本次交易...
11月29日,3D打印世界讯,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生物与医学实验室首次提出“液态金属悬浮3D打印”的概念和方法,可在室温下快速制造具有任意复杂形状和结构的三维柔性金属可变形体,并用于组装立体可拉伸电子器件。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上。有关工作的平台搭建及测试得到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与协助。近期,双方基于前期积累,合作研发出全球首款商用液态...
11月28日,原材料工业司讯,继宁波墨西年产500吨石墨烯微片生产线投产运行之后,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研发的石墨烯改性高能量密度锂离子超级电容器,日前通过了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新产品鉴定。专家认为,采用石墨烯改性正极复合材料和石墨烯改性复合导电剂,开发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超级电容器,解决了保障锂离子电容器结构稳定性、提高电极密度的关键技术,研发生产的产品单体...
11月27日,北京理工大学讯,《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北京理工大学张向东教授课题组(博士生张蔚暄和导师张向东教授)与同济大学李宏强教授课题组合作关于Metamaterials波基芯片完成量子搜索算法的研究成果(Adv. Mater. 29, 1703986 (2017))。此项研究设计的具有量子搜索功能的超材料器件,为人们提供了具有量子效率的光操纵新方法,对于未来基于电磁场的大数据处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11月24日,材料科技在线讯,光启技术(002625.SZ)11月24日发布公告表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简称“611所”)与光启技术在成都签署了《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与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先进航空功能与结构产品合作开发协议》。双方同意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及彼此开放市场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公告表示,在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本意向性协议的签署,有利于深化光启技术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在...
11月23日,新材料在线讯,湖南理工学院“石油化工催化与分离关键技术”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唐课文、熊碧权团队成功研制出纯度>98%的高纯度环氧树脂,一举改变中国只能生产低端环氧树脂的现状,并打破国际社会对该产品的垄断。据悉,我国自1958年开始对环氧树脂进行研究,并快速的投入了工业生产,至今已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两年来,团队成员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联合开发高纯双酚A环氧树脂,实现了在...
11月21日,材料科技在线讯,合肥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祖方遒教授及其团队,基于液态物质状态改变的长期基础研究积累,开创了熔体处理法制备热电材料,藉以调控凝固微观组织,显著降低热导率的同时,也显著提高赛贝克系数,而电导率基本不受损失,实现了电学性能与热学性能的协同优化,且为批量、快捷生产高性能热电材料开辟了新路径。其系列研究成果日前相继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纳米能源》上。该方法可通过凝固手段而...
11月21日,新材料在线讯,国瓷材料发布公告称,自9月20日停牌以来,公司及各相关方正在积极推进资产重组的各项工作,但由于本次资产重组相关调查、 审计、评估等工作量较大,预计无法在进入重组停牌程序后2个月内披露重组方案,国瓷材料将继续停牌,时间预计不超过1个月。国瓷材料称,公司本次重组的标的资产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业务为精密陶瓷材料产品的 研发、生产和销售。国瓷材料再次加码拟收购精密陶瓷材料产...
11月21日,《科学通报》讯,在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项目的支持下,北京大学刘开辉研究员、俞大鹏院士、王恩哥院士及其合作者,继2016年首次实现石墨烯单晶的超快生长之后,在米级单晶石墨烯的生长方面再次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将工业多晶铜箔转化成了单晶铜箔,得到了世界上目前最大尺寸的单晶Cu(111)箔,利用外延生长技术和超快生长技术成功在20分钟内制备出世界最大尺寸(5×50 cm2)的外延单晶石墨烯材料...
11月17日,材料科技在线讯,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11月16日正式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序幕。众多高科技产品纷纷在高交会上首次亮相。其中,“2017液态金属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在2号展馆隆重举行。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科威研发中心主任邓中山博士在发布会上为现场观众介绍液态金属产业情况,现场围绕世界前沿科技成果液态金属的最新技术和产品应用进行现场发布交流。液态金属3D手写笔、液态金属射频消融系统、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