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我科学家研发新材料实现太阳能转化率世界领先(2018-02-08)
2月7日,经济参考报讯,近日,杭州纤纳光电的技术公司通过新型材料研发和工艺创新,连续三次创造了世界纪录,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大面积组件的转化效率提升至17.4%。上述效率已近似于传统光伏组件,但其成本仅为后者的1/3,20年使用周期内平均每度电成本低于0.3元,基本与火电成本持平。这一突破性成果,或将为新能源应用和分布式能源推广带来革命性变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近年出现的新型光伏技术,因其具有较为优...
2月7日,经济参考报讯,近日,杭州纤纳光电的技术公司通过新型材料研发和工艺创新,连续三次创造了世界纪录,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大面积组件的转化效率提升至17.4%。上述效率已近似于传统光伏组件,但其成本仅为后者的1/3,20年使用周期内平均每度电成本低于0.3元,基本与火电成本持平。这一突破性成果,或将为新能源应用和分布式能源推广带来革命性变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近年出现的新型光伏技术,因其具有较为优...
2月6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讯,近日,工信部集中展示了一批新材料创新发展成果,不少石油和化工产品亮相。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在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甚至“领跑”。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泰山玻纤年产16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项目建成投产;中船重工兆瓦级稀土永磁电机体积比传统电机减重40%;中复神鹰...
2月7日,新华网讯,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但常规条件下甲烷因较难存储而造成运输和使用成本大幅上升。英国剑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材料》期刊上发表报告说,成功合成了一种被称作块体金属有机框架的新材料,能使单位体积内甲烷存储量大幅提升50%,远优于现有材料,报告第一作者、剑桥大学博士生田天告诉新华社记者,这种新材料能实现在每立方厘米中压缩存储259立方厘米甲烷。
2月5日,科技日报讯,具有分层结构的氧化锰,将其剥离制成单分子厚的纳米片,作为负极使用,表面全部呈活性,可大幅提高容量。但氧化锰的难点在于反复充放电容易破坏结构,纳米片也易于凝聚成团状。研究小组在溶液中分散氧化锰纳米片并与石墨烯混合,合成了交互多层的层压复合材料。氧化锰与石墨烯都带负电,通常情况下会互相排斥。研究小组早在2015年通过化学修饰石墨烯使其带正电,解决了排斥问题,并实现了当时金...
2月5日,云南日报讯,日前,由省科技厅主持的“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一期)”通过专家组技术论证评审,标志着这一重大科技项目正式启动实施。该工程将建设贵金属、液态金属、锡3个数据库,开展系统研究;并将开展钛、铟、锗、铝、锑、铋等应用研究,为企业现实研发需求服务。工程融合了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云南锡业集团等1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按照“政产学研用”...
2月5日,青海日报讯,2月3日,我国最大的碳酸锂项目——青海盐湖比亚迪开发有限公司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青海盐湖佛照蓝科锂业公司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启动。青海省已探明锂矿储量占中国保有储量的比例达83%。此次开工的两个项目投资近80亿元,预计建设工期1年半左右,届时盐湖股份碳酸锂产能将达到年产6万吨,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45亿元。此次开工的项目所在地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镁锂盐矿床,面积相当...
2月4日,中国电池网讯,2月3日上午,杉杉能源总投资200亿元的“10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长沙基地”在长沙高新区举行开工动员仪式。这是杉杉企业单体最大的实业项目,标志着全球新能源领导者的发展战略全面落地。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200亩,其中一期用地约219亩,主要生产三元材料、钴酸锂、锰酸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能10万吨,年产值200亿元,将进一步巩固杉杉能源正极材料全球第一的龙头地...
2月2日,科技部讯,近日,科技部高新司在北京组织专家对“金属及金属基化合物层状结构功能化材料研究和应用”主题项目进行了验收。该项目开展了金属氢氧化物基层状结构先进复合材料的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开发,突破了高压插层组装技术等系列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了以异相成核原理制备无机材料的清洁生产方案,插层组装得到了阻燃抑烟剂、VC热稳定剂和红外吸收材料;同时开展了镜面不锈钢单面覆多层镍材料产业关键技术研究...
1月31日,郑州晚报讯,1月30日,郑州市政府办公厅公布《郑州市新型材料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加快该市新型材料业转型发展,力争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计划中指出郑州市将围绕新型耐材、中高端铝材、新型建材、超硬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大力支持在郑州建设培育市级新型耐火材料制造创新中心,鼓励重点企业瞄准高温工业及战略新兴产业的需求,发展新型耐火材料;结合郑州市耐材实际,...
1月29日,中国能源报讯,原材料涨价尤其是钴价大幅飙升,已成为动力电池生产厂家不可承受之重。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普遍采用三元材料,即正极材料为镍、钴、锰组成,其中钴必不可少,起到稳定材料层状结构、提高材料循环和倍率性能的作用。三元电池中,按照镍、钴、锰三者用量比例,具体可细分为111型、523型、622型和811型等。2017年动力电池主要是以三元111型、523型为主,今年及未来三元622型和811型将成为...
1月31日,科技部讯,据西伯利亚新闻网报道,俄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研发出获取燃料气溶胶的节能环保技术,可用于快速点燃火力发电厂和锅炉房的锅炉,还可用于柴油发电机燃烧室以及汽车内燃机。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含有3-10%有机杂质(汽油、煤油、石油、润滑油等)工业用水和废水来获取气溶胶。实际应用中,通过喷嘴装置将乳液和悬浮液注入燃烧室。加热时,由于在燃料不均匀成分的边缘产生压差,就会发生爆炸汽化:气化后...
1月31日,南方网讯,近日,由广东永利坚铝业有限公司等15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的国家标准《全铝桥梁结构用铝合金挤压型材》正式发布,填补了我国无全铝结构用铝合金挤压型材领域的空白,该标准将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目前,国内还没有全铝结构用铝合金挤压型材的专用标准,也没有铝合金结构桥梁施工、检测、维护的技术规程和规范,影响了其整体品质的提升及应用,极大地制约了铝合金桥梁的发展。《全铝桥梁结构...
1月30日,财联社讯,近日,骆驼股份、江淮汽车、比亚迪、成飞集成、星源材质等多家公司出现2017年业绩“变脸”情况。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大部分公司都解释为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锂电池产品价格下滑、锂电池产能过剩等原因。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新能源车补贴高达590亿元,2016年突破830亿元。按照我国新能源发展规划,到2020年补贴政策将全部取消。在2017半年报中,已经有不少锂电池公司也出现了锂电池不及预期的...
1月30日,证券时报讯,1月30日上午,由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主办的“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这次论坛上,正式启动了“石墨烯产业人才培育工程”。 该工程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夯实产业基础的石墨烯产业技术高级研修班,聚焦应用拓展的石墨烯+系列研讨会和培养高端人才的海外领军人才工程。在论坛上,中科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主任助理安莉莉针对中科院“普惠计划”做了推介。据介绍2018年将有...
1月30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近日,上海石化碳纤维单向布在该公司腈纶部化动与成品储运车间厂房加固项目中首次大范围应用,实现加固总面积540平方米,合计消耗碳纤维布约2200平方米。此次碳纤维单向布主要用于受化学腐蚀较严重的蒸发大楼补强加固工作。项目施工人员通过将碳布与环氧浸渍胶、胶黏剂结合,再平铺、缠绕在建筑表面,从而起到对原建筑面修复、加固、抗腐蚀等作用。该项目标志着上海石化碳纤维在建筑加固...
1月26日,中国新能源汽车网讯,广州汽车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瑞士达沃斯接受采访时称,该集团正与中国本土和国外电池生产商进行磋商,计划在集团总部所在地广州共同投资建设一家工厂。他并未对此提供更多信息。曾庆洪另外在书面回答采访时称,必须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确保可持续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广汽已经开始在广州一工业园区建设一家拥有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的工厂,也希望将电池生产厂设在该工业园。据公司提供...
1月26日,高工锂电网讯,日前,金冠电气(300510)公告称,正式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鸿图隔膜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7.08亿元事项的核准批复。除支付收购鸿图隔膜的交易对价外,本次所募资金还将用于公司锂电池隔膜三期工程、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双方签订的协议显示,鸿图隔膜承诺在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度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
1月26日,国家石油和化工网讯,在2018年及以后,国内将有超过200万吨/年的聚碳酸酯装置投建、拟建或处于调研阶段。未来两年是中国聚碳酸酯产能的集中释放期,2018年将迎来聚碳酸酯产能释放的首个集聚期,6家公告投产的公司的顺利投产即可为2018年的聚碳酸酯市场带近80万吨的产能,产能几近翻倍。这将大大提升国内PC产能,缓解国内产需严重不匹配的尴尬局面,极大地促进国内工程塑料的发展。
1月26日,中国证券网讯,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简称战略咨询委)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会26日在北京召开。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到2025年,我国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三个领域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参与本次修订工作的400多位院士、专家在深入调研我国重点产业技术领域发展现状,密切跟...
1月25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经过半年试用,中原石化开发的聚丙烯电容器膜料试用效果好,灰分达到国际标准,可以替代进口。这标志着中原石化高纯度聚丙烯电容器膜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新产品开发的重大突破。电容器膜料具有透明度高、比重轻、易加工、强度高、耐酸碱、电绝缘性好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混合动力汽车、电网建设、新能源用电容器、绿色照明、铁路电气化等,市场前景广阔,消费潜力巨...
1月25日,兰州晚报讯,记者从白银市委宣传部获悉,1月22日,省政府国资委与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协议,白银市政府、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与服务保障协议,标志着北方稀土成功入驻白银,实现强强联合。北方稀土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矿资源,甘肃稀土新材料的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在行业内领先,而白银市又是我省稀土产业基地,北方稀土与甘肃稀土新...
1月23日,万华化学官网讯,万华化学烟台工业园一期7万吨/年界面光气法聚碳酸酯(PC)装置近日成功实现连续化生产并产出高品质合格产品。该系列产品已在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可,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客户已与万华化学达成了2018年战略合作协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界面光气法装置,产出的PC产品具有分子量波动小、分子结构规整、高温热历史短三大显著特点,具有较高的品质。
1月24日,工信部讯,1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三次会议。会议研究讨论了新材料产业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思路、领导小组2018年工作计划、2018年新材料产业折子工程、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国家新材料参数库平台建设方案以及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计划(2018-2020)等。辛国斌指出,领导小组成立一年以来,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协同作用不断增强,在...
1月1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讯,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起草了《知识产权重点支持产业目录(2018年本)》(以下简称《目录》)。《目录》确定了10个重点产业,细化为62项细分领域,明确了国家重点发展和亟需知识产权支持的重点产业,有利于各部门、地区找准知识产权支撑产业发展中的发力点、高效配置知识产权资源、协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其中确定新材料产业为10个重点行业之一,包含6个细分领域。新材料属于技术...
1月23日,新材料在线网讯,2018年1月21日,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咨询委)第四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论证并通过了2018年度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工作计划、2018年版新材料产业折子工程、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促进新材料推广应用若干政策、国家新材料参数库平台建设方案、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计划(2018-2020)等政策文件;总结了2017年度专家咨询委工作成果,同...
1月20日,央广网讯,在国际石墨烯产品认证中心IGCC(International Graphene Products Certification Centre)成立仪式上,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在做2017年石墨烯总结报告中提到:长三角地区石墨烯上市企业占据我国石墨烯产业的“半壁江山”,该经济带是我国石墨烯发展较早、国内石墨烯产业链较为完善的地区,占比高达52%;珠三角地区虽与长三角存在一定差距,但以21%的石墨烯企业数量位居第...
1月22日,科技部讯,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消息称,该院光电材料研究小组将钨硒2维纳米膜与1维氧化锌纳米线双重结合,研发出能感知从紫外线到近红外线的下一代光二极管元件。该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上刊登。钨硒2维纳米膜是可以在柔软显示屏等电子元件使用的2维压层结晶纳米P型半导体材料,具有持久耐用、准确性高的特点。而1维氧化锌(ZnO)纳米线,是一款可应用于高性能电...
1月19日,科技部讯,韩国研究财团发布消息称,韩国忠南大学成功开发出新型镁-锡(Mg2Sn)合金阴极元件,该元件具有高容量的充放电性能,有望在下一代脱锂二次电池领域广泛应用。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电源杂志》(Journal of Power Sources)上。目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价格昂贵,使用寿命短且具有爆炸的危险性。镁离子电池比锂离子电池相对安全、环保、能源密度较高,将广泛应用于下一代能源存储装置。研究...
1月19日,包头新闻网讯,2017年,包头市九原区紧紧围绕高分子、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稀土三大新材料产业,加强上下游配套项目招商,促进产业链延伸,加速推动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的建设。全年九原工业园区共达成意向性工业项目36个,涉及总投资约260亿元,预计新增税收20亿元,产值280亿元。高分子新材料产业方面,引进了总投资5.5亿元的浦景化工、总投资21亿元的杉杉锂电池负极材料、总投资10亿元的宝武针状焦、总投资58...
1月18日,新材料在线讯,昨日(1月17日)晚间,东材科技(601208.SH)连续发布两份公告,表示拟建年产15000吨特种聚酯薄膜项目和年产1万吨PVB树脂产业化项目。根据公告,年产15000吨特种聚酯薄膜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24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760万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及银行贷款。项目定位于生产用于光伏产业的高端太阳能电池背板基膜;用于平板显示的光电聚酯薄膜;用于消费类电子行业的柔...
1月17日,中国证券网讯,为进一步推动稀土行业秩序整顿工作,加强部门间协同,2018年1月16日,稀有金属部际协调机制在京组织召开工作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并讲话。讲话指出各部门各地方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提高认识,落实责任。二是统筹谋划,完善制度。三是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四是做实集团,加强自律。五是突出重点,...
1月17日,科技部讯,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消息称,该院联合首尔大学利用富锂锰镍钴锰氧化物(LMR)材料,制作出可以克服表面热化现象的新型阳极材料。该技术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的性能。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LMR材料比其它阳极材料能源密度高,安全性强,但在充放电时,结晶结构会出现不稳定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阳极材料粒子的表面,在商业化应用上存在局限性。韩...
1月17日,新浪财经讯,杉杉股份(600884)1月16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杉杉能源(代码835930)拟在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建设10万吨级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项目固定资产累计投资额50亿元以上,其中一期第一阶段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约5.81亿元,流动资金投资约14.75亿元(其中铺底流动资金约1.5亿元)。公告显示,该项目一期计划于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一期项目总产能设计为2万吨/年;其中一...
1月16日,科技部讯,据瑞士联邦材料研究所(EMPA)消息,该所与德国马普学会高分子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开展的纳米晶体管研制取得重要进展,使用石墨烯纳米带制成的核心结构大幅度提升了纳米晶体管的性能和成品率,为纳米半导体器件进入实用阶段创造了条件。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通过将预先制备的碳分子材料在高真空环境中气化,如拼图一般逐步沉积在黄金材料的基底上,形成宽度为1纳米、长度...
1月15日,科技日报讯,我国科学家近日在液态金属研究领域又获新进展。清华大学教授刘静研究组联合中科院理化技术所,发现了一种基于多孔液态金属(镓铟合金)的普适性柔性材料——PLUS材料。这种材料在极限情况下可快速膨胀至原体积的7倍以上,膨胀后甚至可携带重物漂浮于水面。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材料视野》上。液态金属是我国前沿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的方向,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突破有利于相关...
1月12日,证券时报网讯,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副总理马凯12日在北京调研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情况。马凯在讲话中指出,要狠抓创新驱动,持续推进创新中心等五大工程建设,着力推动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等重点领域自主创新,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动减税降费,创新研发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培...
1月11日,新材料在线讯,彩虹股份(600707.SH)1月11日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拟与康宁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康宁公司”)签订《合资企业合同》,双方共同出资在陕西省咸阳市高新区设立和运营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建设8.6+代TFT-LCD玻璃基板后段加工生产线。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美元,其中彩虹股份以现金方式出资1,020万美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51%,康宁公司出资980万美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49%的股权...
1月11日,证券日报讯,据《证券日报》记者整理,2017年12月份,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凯盛集团宣布其位于安徽蚌埠的300MW的铜铟镓硒薄膜组件产线正式投产;同样在2017年12月份,同煤集团、大同市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汉能集团也宣布其共同投资的第一条50MW产线开始投产;而紧随其后,2018年1月份,神华集团、上海电气、德国光伏设备制造商Manz AG共同出资建设的重庆神华薄膜太阳能项目宣布正式开工,据称该项目设计年产...
1月11日,中国新闻网讯,10日,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成立大会暨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与枣庄市、滕州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山东滕州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指出,中国科学院若干研究所在此领域有几十年研究工作的积累,联盟的成立将加强战略引领,整合资源,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与资本链的有效对接与深入联动,为构建完整、高效的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可...
1月11日,复旦大学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卢红斌课题组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罗健平(Loh Kian Ping)课题组合作,通过在石墨烯表面引入极少量(5.9atom%)可电离含氧官能团,实现了高质量石墨烯在水相中的高效率制备,对加速石墨烯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起重要推动作用。相关成果以《利用非分散策略在水相中规模化制备高浓度石墨烯浆料》(A Non-Dispersion Strategy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Ultra-High Co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