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8英寸晶圆缺货状况明年缓解(2018-06-20)
6月20日,大半导体产业网讯,联电日前在股东会宣布计划调涨8英寸晶圆价格,以反映成本增加,推估将挹注联电今年获利约5%到10%。然而,欧系外资认为,联电、中芯等二级晶圆代工厂明后年将面临更多挑战,包括55纳米、40纳米及28纳米制程的平均售价和毛利率下滑,原因在于晶圆代工厂龙头台积电的55纳米、40纳米制程更具竞争力,加上二级晶圆代工厂的28纳米制程客户规模缩减和产品组合恶化恐侵蚀获利。据估计,8英寸晶圆...
6月20日,大半导体产业网讯,联电日前在股东会宣布计划调涨8英寸晶圆价格,以反映成本增加,推估将挹注联电今年获利约5%到10%。然而,欧系外资认为,联电、中芯等二级晶圆代工厂明后年将面临更多挑战,包括55纳米、40纳米及28纳米制程的平均售价和毛利率下滑,原因在于晶圆代工厂龙头台积电的55纳米、40纳米制程更具竞争力,加上二级晶圆代工厂的28纳米制程客户规模缩减和产品组合恶化恐侵蚀获利。据估计,8英寸晶圆...
6月20日,新材料在线网讯,6月19日下午,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举行项目签约仪式。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将在开发区投资10亿元建设碳纤维复合材料及配套材料产业基地。该项目将分三期建设,首期计划于今年8月开始建设,生产6万吨高性能树脂和1万吨高性能复合材料项目;二期将建设4万吨环氧树脂、5万吨聚氨酯树脂、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和多尼尔碳纤维编织项目;三期将建设200万平...
6月19日,高工锂电网讯,6月18日,蓝晓科技(300487)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锦泰锂业签订3000t/a碳酸锂生产线建设、运营和技术服务合同,合同金额为4.68亿元,占公司2017年度营业收入的105.31%。公告显示,蓝晓科技计划2019年3月底前完成3000t/a碳酸锂生产线的建设投产。生产线投产后,由锦泰锂业按照合同约定向公司分期支付建造款。生产线投产运营期间,锦泰锂业按合同约定向公司分期支付生产线的运营管理费用和利润分成...
6月14日,高工锂电网讯,近期,稀土价格出现持续上涨。统计数据显示,自5月28日以来截至6月12日,氧化镨钕出厂报价由32.5万元/吨上涨至33.8万元/吨;镨钕合金出厂报价由41.5万元/吨上涨至42.5万元/吨;中重稀土方面,氧化铽由295万元/吨上涨至308万元/吨,氧化钆由11.7万元/吨上涨至13.8万元/吨。对此,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下游磁材企业开始逐步补库存,对稀土价格形成一定的拉动,同时环保核查造成冶炼厂开工率进一...
6月12日,南昌市政府网讯,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江西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6月11日,记者从省工信委获悉:2017年,江西省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690亿元,增长16%,占全国10%,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占全省战略新兴产业比重从2010年的26%提高到2017年的53%,连续7年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江西省力争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6月13日,新材料在线网讯,日前,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半消光聚酯切片打破出口零纪录,首次200吨产品出口马来西亚,这标志着该公司又一聚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上海石化涤纶部有着丰富的半消光聚酯切片生产经验,在2号聚酯装置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为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去年2月份起,该部又在1号聚酯装置上,对半消光聚酯切片进行产品改良,改良后的聚酯切片,以其质量稳定、色相指标好等特点,广受国内企业...
6月12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网讯,近日,T8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了首次工程应用,填补国内航空领域一项空白。T800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高比强、高比模、耐腐蚀、耐疲劳、可设计等优点,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在航空复合材料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我国的T800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究处在起步阶段。此次T800复合材料首次在国内直升机型号上的应用,是从科研到走向工程制造的质的飞跃。
6月13日,新材料在线网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与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祖继近日签署了《关于共同发起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的战略合作备忘录》。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中国建设银行将建立战略合作机制,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为目标,共同发起设立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并通过设立子基金等方式进一步吸引社会资金,基金目标规模约3000亿元。基金具体将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
6月13日,中化新网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消息称,日前,国际分子筛协会网站公布,由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杨为民团队开发的全新结构的分子筛材料SCM-14(SINOPEC Composite Material 14),正式获得国际分子筛协会(IZA)授予的结构代码SOR,实现了国内工业企业在新结构分子筛合成领域零的突破。杨为民教授带领科研骨干自2013年起,开展新结构分子筛合成的探索研究,利用先进的高通量分子筛合成与表征系统,...
6月11日,新材料在线网讯,6月11日,中化国际(600500.SH)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已与浙江象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在浙江省宁波市以书面的方式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公告显示,根据协议,中化国际计划在宁波象山县内投资建设膜产业生产基地和膜研发创新中心项目, 项目规划一期用地面积约192亩(以实际招拍挂以及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面积为准)。 一期项目计划投资35亿元人民币,以正式投资建设合同为准。
6月11日,科技部网讯,近日,由北京化工大学等单位承担的863计划课题“聚丙烯腈碳纤维石墨化关键技术研究(2015AA03A202)”通过技术验收。通过该课题的实施,突破了我国航天用QM4055级高强高模碳纤维制备关键技术,满足热熔预浸、热熔缠绕工艺要求,典型结构试验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高强高模碳纤维具有高比模量、高比强度、性能/功能可设计、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等优异特性,是卫星主次承力结构和高精高稳结构上不可...
6月8日,科技部网讯,石墨烯与钴和金相互作用时,石墨烯不仅保留了自身独特的特性,而且部分获得了上述金属的性质——磁性和自旋轨道耦合。科学家们合成了一种由严密有序的石墨烯、超薄金原子层、钴磁性基底组成的三层结构,并研究了这一结构的新特性。磁性自旋轨道石墨烯可应用于量子计算机领域。现在量子计算的信息元素(量子位)主要是在冷原子或超导跃迁中制成的。速度仍然是量子计算机原型机面临的主要问题:由...
6月8日,科技部网讯,近日,由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863计划课题“新型轻质高强骨科植入材料研发(2015AA033701)”通过技术验收。该课题成功解决了现有骨折内固定、运动医学损伤及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问题,实现了高端医用材料制品的应用转化,成功开发出可降解聚乳酸及其复合材料和镁合金材料两种骨科材料,已实现两种制品完成注册型检,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有望大大推进我国高端医用植入材料产业的发...
6月6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日,为适应高速列车对结构材料轻量化、高强度、高模量等性能要求,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联合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开展轨道交通用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快速成型及装备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该项目已获山东省2018年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支持经费500万元。据了解,该项目主要面向国内高速列车对高性能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的巨大需求,重点围绕轨道交通用碳纤维...
6月7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记者从宁波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获悉,作为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启动建设的首个示范性项目,宁波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日前已完成交付验收,将于本月投用。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项目是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四区一中心”功能定位中的“一中心”,入围2018年浙江省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目前,中科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所等大院大所已达成入驻意向...
6月6日,科技日报网讯,近日,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生产大楼内,100台碳化硅(SiC)单晶生长设备正在高速运行,SiC单晶就在这100台设备里“奋力”生长。据介绍,单晶生长炉需要达到高温、高真空、高洁净度的要求,目前国内只有两家能生产单晶生长炉,中国电科二所是其中之一。他们突破了大直径SiC生长的温场设计,实现可用于150mm直径SiC单晶生长炉高极限真空、低背景漏率生长炉设计制造及小批量生产;...
6月6日,科技部网讯,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团队在氧化镍钴铝锂(NCA)正极材料前期研究基础上,开发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良好安全性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用高镍系正极材料;通过纳米制备、纳米分散、包覆及预嵌锂等多种技术,研制容量高、首次效率高、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好的硅碳负极材料。并基于该体系开发了电芯单体的比能量达到302Wh/Kg,体积能量密度大于642Wh/L,25℃下1C充放电循环710次(100%DOD)...
6月5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近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研制生产的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片材首次应用于重庆一特长隧道的加固修复,且预计耗用片材达2000余米,成为该企业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建筑加固领域又一新的拓展应用。此次用于加固的CFRP拉挤片材全部使用上海石化自行生产的SCF35S碳纤维开发研制,其性能得到了施工方中建八局的充分认可。利用该材料修复隧道裂缝时,只需将修补部位的混凝土表面打磨平...
6月5日,和讯网讯,兴业银行与中国领先的铝制品制造商——中国宏桥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提供融资300亿元,全面支持中国宏桥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的业务发展与转型升级。根据协议,兴业银行将为中国宏桥集团提供涵盖供应链融资、债务融资工具、产业基金、资产证券化等在内的一体化、一站式金融服务,有效满足其主业转型升级、资产盘活增效等需求,推动我国铝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中国宏桥...
6月4日,腾讯财经网讯,5月初,江苏鑫华半导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集成电路用高纯度硅料小批量出口韩国,并已向国内部分晶圆加工厂批量供货。这标志着鑫华半导体集成电路用硅料已经达到国际一流质量标准,也是我国多晶硅制造企业首次向国际市场出口集成电路用高纯度硅料。鑫华电子级多晶硅的自主生产,标志着我国电子级多晶硅突破海外多年技术封锁,填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专项一项空白。现在,鑫华半导体公司第一条生产...
6月4日,中国金融信息网讯,2018防腐蚀涂料年会近日在江苏扬州举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石墨烯材料研究所所长、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江南石墨烯研究院执行院长暴宁钟教授等专家受邀出席大会并在石墨烯专题论坛上作主旨发言。暴宁钟等认为,石墨烯将为我国防腐涂料产业带来新增长点。涂层保护是解决腐蚀既有效又节约成本的方法。石墨烯本身导电和导散热性能优异,且耐磨性和阻隔性强,与传统涂料相结合可以...
6月3日,新华网讯,香港大学近日宣布,该校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全新材料“氢氧化镍”,能以相对低强度的可见光驱动,可应用于机器人、人体辅助装置和医疗装置。据港大介绍,在各种材料中,能以光驱动的材料对无线操作机器人的帮助很大。然而,过去光驱动的材料并不多,即使有也是生产成本高昂而难以在机器人、人体辅助装置中的人工肌肉、微创手术和诊断工具等当中应用。
6月4日,新华网讯,近日,京企北京时尚控股所属光华集团与天津工业大学共同为校企合作共建的新材料工程联合实验室揭牌。今后,双方将在先进纤维材料技术开发与服务、先进可穿戴电源技术开发与服务、功能纺织及纤维助剂产品开发及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度产学研合作。天津工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纺织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是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光华集团作为北京时尚控股科技板块的重要子企业,...
5月31日,大半导体产业网讯,5月30日上午,由杭州立昂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3亿元、年产360万片集成电路用12英寸硅片项目在浙江衢州集聚区正式签约。该项目的实施,将打破国外巨头在这一产品领域的垄断,提高大尺寸高端硅片国产化率,并有效推动衢州市加快成为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基地。今年3月,由立昂公司投资的8英寸硅片生产线项目已正式投产。本次该公司计划追加投资83亿元,建设年产360万片集成电路用...
5月31日,中化新网讯,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氟硅材料生产和消费国,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国内化工领域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型新兴产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在5月30日于北京举行的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氟硅产业发展大会上作如上表示。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理事长曹先军指出,氟硅材料已经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支持和发展的新材料之一,已广泛应...
5月30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日,国家再制造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正式揭牌。该中心于2015年11月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筹建,目前已完成投资1.2亿元,建成4大检测实验室,建筑总面积8900平米,试验场地面积4700平米,建成了疲劳寿命测试、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测试、环境测试、材料及无损检测等检验能力,覆盖零部件再制造、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燃料电池等产品,形成了包括检验...
5月31日,新材料在线网讯,浙江遨优动力系统有限公司首款富锂锰动力电池通过国家强检,这也是我国第一款通过国家强检的富锂锰动力电池。据了解,此次通过国家强检的富锂锰电池额定容量为48Ah,额定电压3.7V,应用车型为纯电动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据遨优动力总经理陈光森介绍,富锂锰主要为锰酸锂和三元的共用体,它可以做到钴、镍含量仅为三元锂离子电池的1/3左右,甚至可以做到不含钴,成本与锰酸锂接近。同时,...
5月28日,同花顺财经网讯,去年11月,宁波市出台全国首例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市级补贴实施办法,随着新材料保险政策的深入推进,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18家新材料生产企业投保,参保新材料产品涉及石墨烯、磁性材料、光学膜材料、高分子材料、高端金属等22种,保险金额9.12亿元,保费2735.79万元。得益于保险创新,企业在新材料的应用上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例如,某企业自今年1月购买新材料保险后,加快了新材料产...
5月2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网讯,5月28日,平顶山市政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三鼎控股集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投资建设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聚合—锦纶产业一体化项目”,这将为平顶山做强做大尼龙新材料产业,延长煤炭化工产业链,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据了解,作为“中国尼龙城”的标志性项目,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聚合-锦纶产业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建成投产后,能够解决地方就业约500...
5月29日,中化新网讯,乙烯是用于合成塑料、纤维等材料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通常用石油或天然气制取。在电和催化剂作用下用二氧化碳制取乙烯,不仅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还能消耗二氧化碳,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但此前相关技术的反应效率大多较低,不适合工业应用。英国斯旺西大学研究人员与美国、法国同行组成的团队在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催化》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他们尝试在作为催化剂的铜...
5月28日,新材料在线网讯,日前,当升科技(300073.SZ)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与金科园管委会于2018年5月28日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当升科技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拟在金科园合作建设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首期规划年产能5万吨,计划投资30亿元(人民币,下同),分三个阶段建设。当升科技称,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产能约1.6万吨,目前已基本实现满负荷生产。虽然公司已启动江苏当升三...
5月25日,新材料在线网讯,日前,上海石化开发出一款具备发热功能的新型腈纶纤维,可极大改善服饰的蓄热性能。该腈纶纤维用作保暖内衣专用面料,一经推出便受到下游客户的认可。传统化纤面料主要通过阻隔人体散发出的热量实现保温,因此制成的服饰往往较为厚重,影响服装的舒适性和美观度。此次上海石化开发的发热纤维是在0.8D超细旦腈纶的基础上,通过对纺丝原液添加纳米功能材料进行改性,使超细旦纤维在保留原先...
5月23日,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近日,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在山东省枣庄市揭牌。据悉,该中心是目前唯一一家国家级锂电池法定检验机构。枣庄市副市长张成伟表示,今后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可以充分发挥科研界和企业界的力量,利用枣庄锂电产业的区域优势和产业链优势,建立辐射全省乃至整个华东、华北地区的锂电公共技术、公共服务和公共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科学界与企业界的力量...
5月24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日,为加快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保障下游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应用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电子化工新材料补短板工作座谈会。王江平副部长在会议中指出,电子化工新材料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成电路用新材料种类多,需要更长的周期,国内电子化工新材料需要更有力的产业生态来支撑。要增强电子化工新材料供应保障的紧迫感、危机感,要科学分类,找准短板,集中优势,精准发力,...
5月23日,工信部网讯,工信部、财政部印发《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依据该方案,资源共享平台将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设立专家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及总师团队等,对基础资源、特色资源和免费服务、收费服务进行界定。组建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发展战略合作联盟,建立资源富集、创新活跃、高效协同的服务生态系统。资源共享平台由优势机构发起并出资组建,建成后可通过信息服务、撮合交易等方式实现自我...
5月23日,新华网讯,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黄富强带领的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治污新材料,光照2周内,可明显改善水质,帮助污水变清。相关成果今年初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现已在上海、安徽、江苏等地成功示范。该新材料由三维石墨烯管和黑色二氧化钛混合而成,其原理是“物理吸附+光化学催化降解”。三维石墨烯管负责牢牢“抓住”有毒有机物,黑色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可吸收高达95%的全太阳光谱...
5月21日,搜狐财经网讯,根据SEMI对硅片行业的季度分析显示,全球硅片面积出货量季度水平达到历史最高记录,全球硅片面积出货量在2018年第一季度跃升至3084MSI(百万平方英寸),较2017年第四季度的面积出货量2977MSI增长3.6%,比2017年第一季度出货量上涨7.9%。SEMI SMG主席兼Shin-Etsu Handotai America的产品开发和应用工程总监Neil Weaver表示:“今年全球硅片出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因此硅片出货量如设备出货...
5月21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讯,新材料产业已被列入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云南省成立了由副省长担任组长的新材料产业推进领导小组。云南省着力构建新材料产业体系,围绕产业配套、延伸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3D打印材料、高性能电池材料、精细磷化工、单层石墨烯等。同时强化基地培育,初步形成了以滇西片为重点的硅产业集群;新材料项目也层出不穷,2个2.2万吨/年单晶硅项目点火试车,1个10GW单晶硅太阳能晶片项目投产...
5月21日,新华网讯,《新华全球石墨烯指数报告(2017)》在常州发布。报告指出,中美韩再次位列石墨烯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前三甲。报告指出,相比上一年,中国在石墨烯综合实力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美国在指数得分上有所提升,与中国的差距逐渐缩小。中国在竞争潜力方面反超美韩夺得首位,但在竞争绩效上被美国超越,排名第二。报告认为,我国在石墨烯研发中的探索实践和产业布局走在世界前列。但全球石墨烯尚处于产业...
5月21日,中国化工报讯,清华大学化工系魏飞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李喜德教授团队合作,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接近单根碳纳米管理论强度的超长碳纳米管管束,其拉伸强度超越目前发现的所有其他纤维材料。相关成果以《拉伸强度超过80GPa的碳纳米管管束》为题,于5月14日在线发表于纳米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魏飞表示,研究团队采用气流聚焦法,制备出了具有确定组成、结构完美且平行排列的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