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 观】摩根大通被美监管机构指控操纵能源市场(2013-07-30)
7月30日,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公布指控书,称摩根大通银行在2010年9月到2011年6月间操控加利福利亚州和美国中西部多个州的电力市场。有消息称,摩根大通已同意接受惩处,包括支付约4亿美元的罚款,以了结相关的调查。其他的惩罚可能包括罚没或者追缴由此生产的额外利润。据悉,监管文件和法庭记录显示,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针对摩根大通交易部门市场行为的调查已经持续超过一年。
7月30日,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公布指控书,称摩根大通银行在2010年9月到2011年6月间操控加利福利亚州和美国中西部多个州的电力市场。有消息称,摩根大通已同意接受惩处,包括支付约4亿美元的罚款,以了结相关的调查。其他的惩罚可能包括罚没或者追缴由此生产的额外利润。据悉,监管文件和法庭记录显示,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针对摩根大通交易部门市场行为的调查已经持续超过一年。
7月2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受益于民航客机需要强劲的影响,美国6月耐用品订单数上升4.2%。这也是该数据连续第三个月增长,其增长幅度远远大于预期。除此之外,5月份耐用品订单数经修正后为增长5.2%,初值为增长3.7%。6月份运输订单数增长幅度最大,达12.8%,其余订单基本持平。此外发货量在6月同样与上月持平。核心资本商品订单数继5月上涨2.2%之后,6月份上涨了0.7%。
7月24日,市场研究机构Markit公布数据显示,7月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50.1,好于市场预期和上月终值48.8,创下24个月来新高,重返荣枯分界线以上。当月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从上月的49.8升至52.3,创下25个月新高,同样好于市场预期。数据同时显示,7月欧元区服务业PMI初值为49.6,创18个月新高;综合PMI初值为50.4,为18个月高位。
7月24日,日本共同社报道,经美国国会批准,日本于23日下午正式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据悉,日本将在寻求加快信息收集和自由贸易步伐的同时,力争保护国内农业,其核心主张是将大米、小麦、牛猪肉、乳制品、甘蔗等甜味作物这5种重要农产品作为取消关税的例外。不过,TPP的最终主张是要完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日本国内农协反对的压力或将迫使日本代表团在谈判上作出努力。
7月22日,英国驻沪领事馆证实,英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之前投资1100亿英镑,用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增加25万个工作岗位。日前,英国内阁大臣公布了有关改革的新细节,其中包括能源经济的投资规模、增长速度、就业率提升情况,改革旨在确保能源供应的情况下实现减排、降低能源开销。未来10年,英国有大约1/5的老化发电厂将被关闭,还有更多的发电厂会在本世纪20年代被关闭。
近日,分析公司Markit发布最新全球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由于美中两国商业信心急剧下降,全球总体商业信心在今年6月下降至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点。美国和中国的商业信心下滑最为明显,欧元区和日本商业信心下滑的幅度较小,英国的商业信心则显著回升。同时,英国货币供应量迅速上升,而美中两国货币供应量增长则相对放缓。其中,美国货币供应增长量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商业银行贷款总量的急剧下降。
7月22日,一财网消息,巴克莱最新月度大宗商品投资调查显示,截至6月底,全球投资大宗商品的总资产规模下降至3490亿美元,创近三年来最低水平。今年第二季度投资者对大宗商品的持仓下跌了630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最大的季度下跌幅度,甚至超过了2008年第四季度570亿美元的跌幅,当时投资者由于金融危机而发生抛售。此外,投资者从大宗商品赎回的资金也达到创纪录的230亿美元。
7月18日,欧洲央行宣布将放宽其接受的抵押品范围,可抵押给欧洲央行换取流动性的抵押品将包括资产支持证券(ABS)。行长德拉吉表示,央行希望帮助欧元区普通ABS市场的复苏,间接地帮助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因为向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可以被打包成ABS证券。但批评人士称,此举不太可能刺激欧元区放贷,因为欧元区的问题并不是信贷供应受到限制,而是资产质量的恶化,以及不良贷款规模的膨胀。
7月17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消息显示,6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6%,较上月持平,连续七个月位于50%以上。主要分项指标中,生产指数为51.4%,较上月调整后的51.3%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1.5%,较上月调整后的51.3%上升0.2个百分点;就业指数为49.6%,较上月调整后的50.3%下降0.7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为50.4%,较上月调整后的50.2%上升0.2个百分点。
7月17日,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最终裁定表示,由于巴克莱银行及其4名交易员涉嫌操纵能源市场,因此处以罚款4.879亿美元以示惩罚。FERC下令,巴克莱及其交易人员必须在30日内向美国财政部支付4.53亿美元的民事罚款,另外巴克莱需交出3490万美元的盈利,该款项将会分派给在加州、亚利桑那州、俄勒冈州及华盛顿的低收入业主,协助他们支付能源帐单。
7月15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经季节调整后,美国6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按月升幅加快至0.8%,连升两个月且创去年9月以来最大升幅;按年急升2.5%,创年内最大升幅。期内,能源价格按月升幅急速扩至2.9%;食品价格受猪肉价带动按月升0.2%;消费品价格按月升1.1%。若扣除能源及食品等不稳定因素的6月核心PPI按月升幅意外略加快至0.2%;按年升幅维持1.7%。
欧盟日前公布一系列科技创新计划,总额近1500亿欧元。其中,投资700多亿欧元实施“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投资500亿欧元实施“连接欧洲”计划。该计划旨在解决欧盟交通、能源和通信基础设施不完善、效率低的瓶颈问题;“联合技术计划”将投资220亿欧元,加大产业技术研发力度,提高欧盟的产业竞争力,将重点研发新型抗生素等创新型医药技术、低排放航空器、生物能源技术、燃料电池特别是氢燃料电池、先进的电子元器...
7月12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在第二次贸易投资振兴会议上介绍了韩国“下半年扩大出口方案”。根据该方案,韩国下半年的出口政策重点将是进一步开拓中国内需市场。一直以来,韩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以中间产品为主,今后将会把重点转向初级产品和消费品,以积极开拓庞大的中国内需市场。韩政府将中国的消费品市场、尖端零部件材料市场和中国中西部市场定为“中国三大内需市场”,支持韩国中小型企业出口。
7月10日,L Capital Asia联合丸美公司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战略投资丸美,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同时并将从产品研发、外观设计、广告公关、市场营销、零售管理、团队建设、行销全球、投资并购等8大方面展开战略合作。丸美CEO孙怀庆表示,这次合作必将极大化地推动丸美品牌的国际化进程。
7月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中预测,今明两年全球经济的增速分别为3.1%和3.8%,较4月份报告中的预测值均下降0.2个百分点。《报告》预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今明两年的增速分别为5%和5.4%,均比之前预测下降了0.3个百分点。其中,中国今明两年的增速分别为7.8%和7.7%,比此前预测分别下降了0.3和0.6个百分点。
7月9日,美国彭博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日本企业并购案共计997件,总金额457亿美元,在数量和金额方面都创下自2004年上半年以来的最低纪录。对此,日本方面的专家指出,企业在4-5月间已拟订今年度的并购预算,但日元波动使业者难以作并购决定。外汇选择权交易也显示,日元的持续波动,可能会迫使日本企业缩小并购规模或延后并购时间。
7月5日,德国经济部公布数据显示,受国内需求下滑影响,德国5月季调后制造业订单月率意外下降1.3%,为该国经济增长或将提速并支撑欧元区经济的希望蒙上阴影。具体数据显示,德国5月季调后制造业订单月率下降1.3%,预期增长1.2%,前值修正为下降2.2%,初值下降2.3%。其中,制造业国内订单月率下降2.0%,国外订单月率下降0.7%。同时,德国5月未季调制造业订单年率下降4.0%,前值上升5.6%。
7月3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ISM非制造业指数显示,美国6月ISM非制造业指数降至52.2,不及预期54.0,也低于前值53.7,创2010年2月以来的新低。其中新增订单远低于前值的56.0,创2009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据悉,各类分项指标中,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就业指数。数据显示,6月美国就业指数上升4.6%至54.7,创2月以来的新高。
7月2日,一财网消息,本月以来,已有28个经济体公布了6月份PMI指数,其中22个为上升,5个下降,1个不变。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瑞士和墨西哥的PMI出现了有力扩张;欧元区的下滑态势持续放缓;中国、中国台湾、韩国和越南出现收缩。数据显示,全球制造业增长依然疲软,但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扩张速度已加快,弥补了中国增速的放缓。但另一方面,制造业就业指数依然呈现出全球性疲软。
7月1日,欧盟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欧元区失业总人数达1922万,失业率为12.1%,同比上升0.8%,环比上升0.1%,再创历史新高。在欧元区成员国中,德国、卢森堡和荷兰失业率最低,分别为5.3%、5.7%和6.6%;西班牙和希腊最高,分别达26.9%和26.8%。欧元区青年人就业情况进一步恶化,截至5月底,欧元区共353万青年人失业,环比增加6万人,希腊和西班牙青年人失业率继续上升,分别高达59.2%和56.5%。
7月1日,《金融时报》报道,上周全球央行抛售了创纪录的美国国债,投资者从债券基金撤出资金的规模也创下纪录,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项目的前景惊扰全球市场。据悉,境外官方机构存放在美联储的美国国债减少了324亿美元至2.93万亿美元,减持额度超过2007年8月240亿美元的前纪录。这也是过去四周里第三周减持,其中日本投资者净减持了120亿美元美国国债,为14个月来新高。
6月26日,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年度投资趋势调查报告称,201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直接外资)流入量下降18%,降至1.35万亿美元。报告预计,2013年直接外资仍将接近2012年的水平,上限为1.45万亿美元。随着宏观经济状况改善以及投资者在中期恢复信心,跨国公司可能会将其创纪录的现金持有量转化为新的投资。之后,直接外资流量可能会在2014年攀升至1.6万亿美元,在2015年达到1.8万亿美元。
6月25日,鉴于经济的周期性走软迹象以及近期金融状况收紧,高盛发布报告下调中国2013/14年经济增速预测,将2013年二季度实际GDP增速预测从7.8%下调至7.5%,并将2013年经济增速预测从7.8%下调至7.4%、将2014年经济增速预测从8.4%下调至7.7%。报告指出,近期的流动性收紧也说明新一届政府将解决结构性问题视为首要问题。这些政策将有助于支持更具可持续性的中期增长,但也将考验政府对经济周期性放缓的容忍程度。
6月24日,花旗集团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与策略》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有望稳定在2.6%,而明年增长率或加快至3.2%。报告下调2013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预测至4.8%(去年底的预测为5.3%)。其中,花旗预计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长率为7.6%,印度经济增长将低于6%,而巴西未来几年里的经济增速甚至不如美国。
6月21日,路透中文网消息,波罗的海贸易海运交易所干散货运价指数(BDI)近日升穿1000点,为今年首次。该指数衡量的是铁矿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资源的运输费用。不过,针对近期BDI指数的持续上涨,国内分析师却表示谨慎,认为这只是短期反弹,主要是因为整个经济环境尚未看到好转迹象,而且航运业上市公司中期业绩依然可能面临集体亏损。下半年超预期触发因素很可能来自于政策层面。
6月20日,Marki公布最新数据显示,6月由于制造业收缩速度创16个月来最慢,欧盟区经济衰落有所缓解。 数据显示,初步统计的6月欧盟采购经理人指数由5月的47.7升至48.9,超过预期的48.4,低于50收缩信号。复合输出PMI指数由5月的47.7升至十五个月以来最高的48.9,服务业PMI指数上升至48.6,达到去年3月以来的最高值。
6月20日,Markit公布调查显示,由于聘雇和海外需求减弱,6月份美国制造业活动扩张步伐稍稍放缓,使得第二季度制造业表现为最近四个季度以来最弱。数据显示,美国6月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略微下降至52.2,预期为升至52.5,5月终值为52.3。52.2亦是该指数在第二季度的平均水平,低于第一季度的均值54.9,且为2012年第三季度以来最差表现。
6月14日,美联储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包括工厂、矿业和公共事业企业产出在内的美国工业生产5月份环比持平,表现不及市场预期。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制造业生产环比上升0.1%,为过去三个月里的首次上升;采矿业生产环比上升0.7%;受天气影响比较明显的公共事业生产环比下降1.8%。分析人士认为,制造业的扩张有利于美国经济复苏及就业增长,但近来美国工业生产一度出现波动迹象。
6月13日,世界银行在其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称,受欧洲经济衰退幅度超过预期、以及近来一些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的影响,今年全球经济将缓速增长,尽管欧元区经济继续收缩,但发达经济体面临的增长风险已经缓解,增长趋向坚挺,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温和回升。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约2.2%左右,2014年增长3.0%,2015年增长3.3%。
5月31号,欧盟统计局发布最新统计报告显示,4月份,欧元区17国的失业率为12.2%,比今年3月份又上升了0.1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欧盟27国的失业率为11.0%,与上月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欧元区和欧盟的失业率都上升了1个百分点。数据还显示,欧元区17个国家,失业人数高达1937万5千人,估计不久就将突破2千万人。
5月31日,发改委通报称,1-4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707.4亿美元,同比上升48.5%。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139.9亿美元,同比上升36.8%;自台湾进口为567.5亿美元,同比上升51.7%。台湾已成为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就4月份来看,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193亿美元,环比下降13.8%。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42.6亿美元,环比下降2.9%;自台湾进口为150.4亿美元,环比下降16.4%。
5月29日,OECD发布最新经济展望报告称,如不发生重大事件拖累世界经济,发达经济体将从2013年中期开始逐步复苏,并延续至2014年全年。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率有望从2013年的1.9%增至2014年的2.8%。此外,报告认为欧元区仍是世界经济链条中最脆弱的一环,主权债务危机的后果,特别是公共财政整顿和信贷市场收缩将继续拖累该地区经济增长,2013年预计萎缩0.6%,2014年有望增长1.1%。
5月2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今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再度下调至7.75%,而上月则将经济增长预测轻微调低0.1%至8%。IMF预计,中国下半年会出现温和加快增长,主因最近信贷扩张产生的效应,预计到年底通胀率为3%。IMF建议中国采取财政刺激政策,并需进一步利率自由化,提高汇率灵活度及审慎逐步开放资本帐户。
5月24日,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美国4月耐用品订单反弹,为一直拖累美国经济复苏的制造业带来积极信号。数据显示,美国4月耐用品订单月率上升3.3%,升幅是预期的两倍多。备受关注的扣除飞机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月率上升1.2%,预期上升0.5%,前值修正为上升0.9%,初值下降0.6%。当月几乎所有部门订单都有所增长,国防飞机及零部件订单涨幅最大,为53.3%;民用飞机订单增长18.1%。
5月24日,中瑞双方在瑞士伯尔尼签署《关于结束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中瑞自贸协定于2011年1月正式启动,在两年半时间内,双方经过九轮谈判,已就实质性问题达成一致。正式协定签署后,瑞士将成为欧洲大陆和世界经济20强中首个与中国达成自贸协定的国家。据悉,中国目前是瑞士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瑞士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七大贸易伙伴和第六大外资来源国。2012年中瑞双边贸易额为263亿美元。
5月23日,Markit对外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在今年5月,欧元区私有部门活动持续收紧,但幅度较前面数月有所放缓。从具体数据看,欧元区5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从今年4月的46.9增长至47.7,创出过去三个月以来的新高,超过了市场分析师的预期,但依然低于50的水平。此外,欧元区制造业PMI从今4月的46.7增长至47.8。
5月23日,《世界经理人》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供应商已经积极实行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以分散风险、积极争取更多订单。纵使来自欧盟及美国地区的订单仍然偏软,中国出口商在2013年依然将这两个市场作为目标出口市场。其中58%受访者视欧盟为其主要出口市场,紧随其后的分别为北美洲(47%)、亚洲其他地区(44%)、东南亚(43%)、东欧(包括俄罗斯)(34%)、拉丁美洲(23%)、非洲(20%)等。
5月21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英国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上升2.4%,升幅为7个月(2012年9月)以来首次出现回落。英国4月产出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年率上升1.1%,创2009年9月以来最低升幅。当月投入PPI年率下降0.1%,月率下降2.3%。英国通胀环境更加温和,英国央行决策者们料将因此获得喘息机会,在经济复苏疲软之际,也将为英国采取行动支持经济提供更多空间。
5月11日,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英国白金汉郡结束。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和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成员国同意推进银行改革,建立机制解决银行“太大而不能倒”的问题。各成员国还同意采取一切行动打击逃税避税行为,同时各国将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关于日本央行货币宽松政策的负面效果方面,奥斯本表示,各国代表同意不设定本国货币的目标汇率,即不操...
5月6日,欧盟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欧元区商品零售额3月份环比下降0.1%,降幅略有收窄,同比去年3月份下滑2.4%,表明债务危机阴影下的欧元区经济仍处于低迷状态。据统计,3月欧元区食品、饮料和烟草类商品零售额环比上升0.8%,非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则环比下降0.5%。此外,欧盟27国3月商品零售额环比出现0.2%的降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