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斯坦福大学研究员开发出避免锂电池起火的新技术(2017-01-22)
1月22日,中国新材料网讯,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避免发生故障的锂电池起火的新技术——直接在锂电池里安装微型灭火器,以此充当失效保护机制。虽然该团队针对电动汽车的大容量电池进行了测试,但同样的技术今后也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等小型设备。这项研究已于上周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这项技术短期内可能不会应用于汽车或手机,但研究人员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真正得以应用。
1月22日,中国新材料网讯,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避免发生故障的锂电池起火的新技术——直接在锂电池里安装微型灭火器,以此充当失效保护机制。虽然该团队针对电动汽车的大容量电池进行了测试,但同样的技术今后也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等小型设备。这项研究已于上周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这项技术短期内可能不会应用于汽车或手机,但研究人员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真正得以应用。
1月20日,中国新材料网讯,布里斯托尔的研究人员在软机器人大赛上斩获了最高奖,他们创作的3D打印光学触觉传感器,被称为“TacTip”,经过七年的开发时间终于得以面世。布里斯托尔的研究人员坚持使用Stratasys的材料和机械产品,在Stratasys Fortus 450mc上3D打印TacTip的塑料部件,同时在制造传感器时使用激光切割机,烙铁和其他工具。随后,他们将采取商业方法来完成他们的工作。
1月19日,中国新材料网讯,金属添加剂制造公司Sintavia对外发布消息称,其开发出制造F357铝和其他AI-Si合金的3D打印零件新工艺。据悉,新工艺专为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的应用开发,这些工业需要具有低密度、良好加工性能和导热性的高品质零件。Sintavia是全球金属添加剂制造技术的领导者,其希望扩大3D打印技术的范围。显然,他们已经采取了另一个重大的行动,通过他们的3D打印F357铝的新方法实现这一目标,这种材料可...
1月16日,中国新材料网讯,来自芬兰阿尔托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暗晶格模式”,研究出了一种在可见光频率下工作的等离子体纳米激光器。该激光器的运作波长比人类头发的厚度小1000倍;这一研究结果为相干光源芯片研究开创了新的前景,如尺寸非常小且超快的激光器的应用等。以这种方式实现该激光器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光在这样小的尺寸中可能不会存在足够长的时间。Torma教授表示,他们通过“暗晶格模式”产生激光...
1月16日,中国新材料网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家团队利用金刚烷立体结构的新方法制备了全世界最细的纳米电线,这种电线仅三个原子宽,未来可以应用于制作超微导电纤维、光电元件、接近无损的超导材料。由于这种纳米电线在平面和立体结构上都与传统电线不同,能够解决传统电线无法解决的量子尺寸效应对电流的限制。这就让这种新型纳米电线在未来拥有非常光明的应用前景。
1月11日,中国新材料网讯,松下在CES大会上展示了一款新型锂电池,它使用极薄的银晶圆,可以在弯折或扭曲1000次后仍然保持80%的蓄电能力。这种新型电池有三个版本,每一个都比信用卡小一点点,并且可以在折叠后放进一个易拉罐里。为了研发这款柔性电池,松下重新思考了电池设计中的基础元素。锂电池是的阳极是氧化锂,阴极是石墨。这两层被液体或胶质的离子电解液所分离。有很多其他公司和研究者们也在研发柔性锂电...
1月10日,中国新材料网讯,武汉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与法国空中客车公司(Airbus)三方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宣布三方将在航空工业制造领域开展全新的合作。这是法国与我国在先进制造领域的又一项合作。作为武汉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技术支撑的华中科技大学技术团队,经过十多年潜心攻关,独立研制出微铸锻同步复合设备,并创造性地将金属铸造和锻压技术合二为一,首创“铸锻铣一体”金属3D打印技术,制造...
1月9日,新华社旧金山讯,自前段时间,警察偶然在地下实验室发现了3D打印冲锋枪之后,NSW的Wayne Hoffman警官就宣布其将把3D打印枪支作为团队持续弹道学研究的一部分。尽管澳大利亚有严格的枪支法律,但是目前的报告显示,犯罪分子在获取、创造和分发武器方面的手段越来越多。而在这其中,最流行也最便捷的就是使用3D打印技术。虽然澳大利亚医学协会曾希望国家枪支登记处做出回应,但3D打印武器的出现对立法者而言,...
1月9日,新浪科技讯,据国外媒体报道,单向声学牵引束是一种利用单向声波捕捉并牵引物体的装置。阿西尔?马佐博士(Dr Asier Marzo)在西班牙纳瓦拉公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曾参与了该装置的研发。如今,作为布里斯托大学的一名助理研究员,马佐博士对该技术进行了调整,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通过3D打印制造出这一装置,并在一段视频中给出了解释。该研究将被发表在本周的《应用物理通讯》期刊上。其中解释了声波束的制造...
1月5日,新华社旧金山讯,细胞产生的机械力被认为影响细胞和器官的功能,也与人类一些疾病相关。美国斯坦福大学日前发表的新闻公报显示,其研究人员尝试向蠕虫喂食特制的纳米颗粒来探测细胞力。这项跨学科研究有助于揭示细胞力如何在人体中发挥作用。研究人员的最终目的是探测人体细胞产生的机械力。他们首先在通体透明的秀丽隐杆线虫身上测试细胞力探测技术。这是因为像在人体内一样,秀丽隐杆线虫体内的消化过程也...
1月3日,中国新材料网讯,梅赛德斯-奔驰与加州奥克兰的3D打印工作室FATHOM合作设计了一个先进的货物运送管理系统。通过使用嵌有传感器的机电模块,货物运送公司可以从运输车辆内部跟踪包裹。最初,FATHOM的业务是销售3D打印机,但现在该工作室转向了生产和创新。他们拥有大量不同的增材制造技术,其中包括熔融沉积成型(FDM)、聚合物喷射(PolyJet)、立体光刻(SLA)、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MLS)以及...
11月3日,中国企业报讯,俄罗斯国家研究型工艺技术大学近日启动了一项新材料创新项目,该项目将在钢铁的基础上制造新型合金。这种合金将是一种超强金属玻璃,其特点是将集耐磨、抗腐蚀、抗辐射、高强度和弹力等多个优点于一身,可广泛用于制造微型马达零件、电站变频器零部件和在腐蚀性环境下运转的设备保护镀层。此外,制造这种超强金属玻璃所用的成本将非常的低,因此工业企业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预计首批超强金...
10月24日,日经新闻网讯,着眼于未来更广泛的整合以及锂电池材料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日本三菱化学和宇部工业将于明年4月合并其在中国的电解液业务。同时,两家公司还将建立对半持股的合资公司,并将共享专利以开发新产品,巩固生产基地。除了在中国,双方还在考虑将美国和欧洲的业务合并。业内人士认为,两家日本材料企业业务整合的一个大背景是,基于规模和成本等优势,中国锂电材料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正在扩张...
10月17日,央广网讯,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与英纳威(浙江)新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国际化高规格技术研发创新平台—中俄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总投资近亿元。俄方表示,最新成立的中俄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将促进中俄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整合俄中两国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核心资源,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价值创新,助力全球能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等领域的可持续...
10月14日,新华网讯,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近日举行巴勒中心成立仪式,该中心将致力于新型膜材料方面的研发,以提升工业分离工艺的效率。膜材料在水处理、环境保护、能源转化、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巴勒中心的科学家们表示中国的科研质量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非常希望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科研机构和公司开展合作,加快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利用新材料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9月28日,复材网讯,日本东丽公司计划在2018年之前将碳纤维产能提升20%,涉及扩产的主要是应用于风电等行业的低售价产品。为此,日本东丽将投入超过100亿日元(约1亿美元)资金,将旗下专攻低端纤维产品的墨西哥工厂的产能扩至三倍,用于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部件。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东丽仅关注碳纤维产品在航空等高端领域的应用。但现在其注意力逐渐向中低端领域转移,着力扩大产品应用范围,满足不同行业对...
9月21日,复材网讯,SGL集团宣布,其位于波兰的碳纤维原丝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该线通过对原有设施的升级改造而来,整个论证施工验收过程耗时四年,投资约合3000万欧元。SGL方面称,建成后的波兰碳纤维原丝厂将被纳入SGL全球生产网络。自9月起,其原丝产品将被运往美国Mose Lake工厂和苏格兰Muir工厂,用于生产新一代工业用高端SIGRAFIL碳纤维。SGL集团纤维复合材料事业部主席表示,此次波兰碳纤维原丝厂的投产,补...
9月18日,复材网讯,近日,爱尔兰商业咨询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对外发布“全球3D打印材料市场分析与预测(2016年~2022年)”报告。报告指出,全球3D打印材料市场预测到2022年将达到15.2亿美金,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7.6%。北美是整个3D打印市场的主导者,其次是欧洲地区。预计其在2016~2022年期间,将达到16.9%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中国和日本所在的亚太地区将会以更快的速度超过北美和欧洲,其原因在于政府的...
9月14日,高工锂电网讯,印度调查公司Sandler Research发布预测称,磷酸铁系锂离子电池(LFP)的全球市场在2016至2020年期间将以20.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Sandler Research的报告称,LFP消费量的一大半来自中国,中国在全球LFP市场约占40%。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需求,原因之一是中国的电动汽车增长显著。此外,该公司表示,光伏和风力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也是LFP市场增长的关键。人口增加和化石燃料枯竭等日益受...
9月7日,复材网讯,美国复合材料企业LeMond Composites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签署了授权协议。这家位于橡树岭的新创公司声称研发出了革新性的碳纤维生产工艺,其成本比现今市场上成本最低的工业级碳纤维还要降低50%以上,能耗下降60%。根据此次签署的协议,LeMond Composites将成为被授权生产销售这种新型碳纤维的首家公司。LeMond Composites总裁表示,新工艺带来的性能改良,使得这种新型碳纤维适用于广...
9月2日,国防科技信息网讯,据弗里多尼亚(Freedonia)集团公司的新报告,美国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需求预计将每年上升5.3%,在2020年达到100亿美元。分市场来看,航空航天高性能复合材料市场在2020年将保持领先,风能市场有望快速推进。虽然汽车市场将出现强劲增长,更广泛的应用仍然未到。国防和安全市场将落后于平均增长水平,体育用品市场也将只能看到少量收益。分子行业来看,碳纤维复合材料将继续有最大的需求,...
9月1日,中国聚合物网讯,根据最新的一项报告显示,对于复合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2016年~2020年期间,先进复合材料终端市场有望实现7.25%的复合年增长率,到2020年,其市场价值将达到249亿美元。该报告中指出,先进的复合材料能够通过改进结构、功能和外观属性增强性能。相比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S玻璃纤维的应用最为广泛。目前这三个主要的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风力发电、汽车等,需求还在不...
8月26日,工商时报讯,IHS Markit首席分析师Richard Son表示,AMOLED市场在整体显示器市场的份额持续增长,AMOLED出货占比有望于2020年攀升至22%。受益于此,2016年AMOLED封装材料预期将同比增加76%,销售额也将达到1.11亿美元,封装面积将到达4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2%。目前AMOLED的主要封装技术有三种,其中玻璃封装技术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及其他小型显示面板,将主导2016年AMOLED封装市场,占据AMOLED封装市场的56...
8月25日,中华纺织网讯,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最近发布了一项名为《全球非织造玻璃纤维预浸料市场到2021年预测》的报告,该报告预测2016年到2021年全球非织造玻璃纤维预浸料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8%,到2021年将达到8.35亿美元。在所有应用领域中,汽车非织造玻璃纤维预浸料部分是整个非织造玻璃纤维预浸料市场价值增长最快的部分。汽车行业进行了严格规定,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将促使汽车制造商倾向于用...
8月18日,中国塑料机械网讯,近日,据美国弗里多尼亚集团发布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显示,美国对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需求将以每年5.3%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美国高性能复合材料市场总额将达100亿美元,航空航天将仍然是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领先市场,压力容器则将会是增长最快的应用领域。此外,碳纤维将占据最大的复合材料市场份额,占比将达85%,并且由于其价格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会越加广泛。芳纶复...
8月15日,中塑在线讯,根据最新的一项市场研究报告称,预计2016年~2020年全球医疗复合材料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91%。报告指出,外科中的修复学和器械矫形学对于复合材料的需求是一个关键的驱动因素。此外,该报告还指出,轻量型材料和耐热聚合物材料的出现代替了金属和铝合金,在过去十年中,聚合物复合材料已经被用于制造医疗假体和埋植剂。未来,先进复合材料将越来越多的被用于例如手术器械、骨科植入产品...
8月15日,高工锂电网讯,世界最大化工企业巴斯夫希望加强与日本户田株式会社在电池生产领域的合作。巴斯夫近日宣布,两家企业拟合并正极材料领域和其中间品在北美市场的销售业务。此前户田工业和巴斯夫已经在日本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生产在汽车锂电池、消费电子品和能源储存设备市场中销售的正极材料及其基础产品。户田工业社长表示,相比于已经高度成熟的移动电子产品和IT行业,汽车工业对锂电池的需求尚处在起步...
8月1日,新华社讯,俄罗斯联邦“罗马申”国家科学中心近日宣布,该机构的专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导热性且重量更轻,可以替代人造卫星散热器中的铝合金材料。测试结果显示,用这种新材料制作的卫星散热器,不但可确保卫星携带的各种设备处于稳定的正常温度范围内,而且能使散热器的总重量削减25%。这可以减轻运载火箭的负担,还有助延长卫星在轨寿命。待工艺完善后,这种新材料还有望用于太空...
7月22日,高工锂电网讯,新日本电工开发出一种针对车载用锂离子电池的长寿命、高容量的锰酸锂正极材料,使用该正极材料的锂电池寿命比过去增加了将近30%。公司计划将于本月开始进行销售。此外,该公司也已开始着手三元系锂离子电池的开发。此次开发以续航距离350千米以上的高端高容量锂电池电动车为对象,预计最快将于2017年末投入市场。公司的目标是到2020年,两种制品的生产量实现每年7000吨。
7月18日,工程塑料网讯,2015年,欧洲聚氨酯市场规模为491万吨,预计2024年将达到69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3.8%,其市值预期或将达到262.4亿美元。业内人士分析,可持续建筑材料需求的不断上升,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另外,汽车、运输、家具和床上用品等终端产业的发展也是聚氨酯行业的主要推动力。匈牙利、波兰和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的建筑业将有很大发展,从而推动硬质聚氨酯泡沫需求的上升。此外,降低能耗...
7月15日,中国新材料网讯,3D打印科学材料公司Impossible Objects宣布在其领域中新增加了一种聚醚醚酮(PEEK)3D打印材料。聚醚醚酮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特种工程塑料,Impossible Objects公司成功将其与复合型增材制造(CBAM)相结合,来制作耐用、轻便、几何复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CBAM PEEK零件的性能比用传统材料制作的零件性能高出了30%,拉伸强度为205MPa,耐热性达250摄氏度。优异的性能让这款3D打印材料的应...
7月7日,中国3D打印网讯,全球领先的轻金属产品技术供应商美国铝业宣布,其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附近美铝技术中心的一座先进的3D打印金属粉末生产工厂已经开始运行。该工厂将主要为航空航天工业生产钛、镍、铝等3D打印粉末。美国铝业之前已经与空中客车公司达成协议,将为后者的商用飞机提供3D打印的钛金属机身和发动机部件。由于用于生产3D打印耐用高质量的航空航天部件数量有限,通过此次扩张,美国铝业将利用匹...
7月5日,工程塑料网讯,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Decom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贸易保护局反倾销终裁文件,决定对我国PVC涂料布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2.02美元/公斤~2.31美元/公斤。海利得表示,公司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5月份在巴西地区相关产品销售额分别为6450.29万元、2955.72万元和504.04万元,分别占到总营业收入比例的2.91%、1.46%和0.53%。因此,此次反倾销调查结果对公司未来盈...
7月1日,中国工业网讯,三菱化学控股集团旗下企业三菱丽阳将在其大竹事业所增强设备,提高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能力,新设备预定2017年7~9月开始运转。凭借此举,大竹事业所的碳纤维年产能将增加1200吨,达到3900吨。提高产能后的大竹事业所碳纤维工厂的单独制造生产线将达到“世界最大规模”。另外,该公司还将以2016年内投入运转为目标,在美国萨克拉门托的工厂增强小丝束碳纤维生产设备。这样一来,加上大竹事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