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舟山市人民政府与浙江海洋大学签订市校全面战略合作协议(2025-01-06)
1月6日,科技金融时报讯,1月2日,舟山市人民政府与浙江海洋大学签署《舟山市人民政府 浙江海洋大学市校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市校全方位深度合作新篇章。根据协议,市校双方将共同打造重大发展战略的全面对接协同新机制、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人才集聚新高地、海岛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新样板、新时代海岛教育和公共服务新高地。未来,双方将依托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
1月6日,科技金融时报讯,1月2日,舟山市人民政府与浙江海洋大学签署《舟山市人民政府 浙江海洋大学市校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市校全方位深度合作新篇章。根据协议,市校双方将共同打造重大发展战略的全面对接协同新机制、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人才集聚新高地、海岛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新样板、新时代海岛教育和公共服务新高地。未来,双方将依托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
1月3日,央广网讯,1月1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迎来商业首航一周年。同时,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建造提速,预计春节前可完成主船体贯通。从2024年1月1日商业首航开始,一年来,爱达·魔都号共运行了84个航次,服务超过30万的中外游客。2025年,爱达·魔都号将尝试开启更多的国际航线,更多的中国港口城市也有希望被纳入邮轮市场当中,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的建造也进入了加速期,正式交付...
1月3日,科技日报讯,近日,全国规模最大的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示范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江苏分公司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地处江苏省如东县豫东垦区堤外滩涂,总装机400兆瓦,占地4300亩,新建一座220千伏岸基升压站,安装60兆瓦/120兆瓦时储能站和一座制氢能力1500标方/小时、加氢能力500公斤/天的制氢加氢站,是国家第三批“沙戈荒大风电光伏大基地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平均上...
1月2日,人民网讯,2024年12月28日,国内目前最先进的第四代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铁建风电2000”在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烟台建造基地交付,我国海上风场开发再添重器。“铁建风电2000”船长136米,宽53米,航速约8节,搭载DP-2动力定位系统,装备起吊能力达2000吨的全回转起重机,可在水深80米的海域进行20兆瓦以上各型海上风机的安装施工,满足了海上风电行业深远海、大兆瓦的趋势,实现了...
1月2日,新华网讯,2024年12月29日,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的广西最长跨海大桥——龙门大桥顺利通车。这是推动北部湾一体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至此,广西滨海公路的“卡点”被打通,北部湾跨海交通网络再添“关键一横”。龙门大桥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 年)》国道G228丹东至东兴广西滨海公路主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首座千米级跨海悬索桥和最长跨海大桥。该项目位于广西钦州市,起于钦南...
12月31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获悉,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提前下达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中央资金2.8亿元,助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此次下达资金用于广西通过竞争性评审获得中央资金支持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重点支持海岸带保护修复、沙滩整治、红树林保护修复等方面。2019年至今,广西共有10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获中央资金支持。未来,广西财政厅将规范资金拨付,加快预...
12月31日,中国新闻网讯,12月30日,广西首个海洋浮标地震观测站在北部湾海域成功布放。这是广西建设的第一套用于海洋地震观测的浮标平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海洋地震观测浮标平台。这套“北部湾海洋浮标地震观测站”是基于海洋浮标平台的“在线实时”海洋地震监测站,采用10米直径的三锚式大型浮标作为观测平台,集成地震、海洋水文气象仪器以及各类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海底地震活动,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岸基站...
12月30日,即墨发布讯,12月27日,我国首个“渔业融合发展海上桩基固定式光伏项目”、目前开放海域最大渔光互补示范类项目——中电建青岛即墨海上光伏项目海上部分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青岛市即墨区鳌山湾海域附近,今年10月项目获自然资源部用海批复,总投资102亿元,规划建设115万千瓦桩基式光伏发电项目,并引进光伏组件、系统集成等新能源产业链项目,一期规划建设60万千瓦,二期规划建设55万千瓦。该项目建成后...
12月30日,中国新闻网讯,12月28日,中国G228沿海公路旅游联盟成立大会在辽宁省丹东市举行。本次大会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交通运输厅、丹东市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自驾游协会、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丹东市交通运输局承办。活动现场,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10个G228沿线省份文化和旅游厅(局)签署联盟成立协议。中国G228沿海公路旅游联盟按照自愿平等、精诚...
12月27日,人民网讯,12月25日,海南电网220千伏隆丰线送电成功,标志着海南省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华能临高CZ1海上风电项目具备并网发电条件。CZ1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临高县西北部海域,规划装机容量60万千瓦,设计安装60台单机容量为10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为满足该海上风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建设配套送出线路工程——220千伏隆丰线,新建铁塔114基,新建单回架空线路39.93公里。海上风电项目...
12月27日,人民网讯,12月26日,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简称“海上风电试验基地”)传动链平台在福建建成投运。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包括陆上检测中心和试验风电场两部分。陆上检测中心选址于福建省福清市江阴产业园内,靠近江阴港码头,毗邻三峡风电产业园,主要建设传动链平台和150米级叶片试验平台。试验风电场规划建设6个陆上试验机位和20~40个海上试验机位,首批20个海上试验机位选址于福建省...
12月26日,羊城派讯,日前,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江海陵大堤至溪头段(含阳江港大桥)正式开通,阳江港大桥于当日15时通车试运营。该项目起点位于阳江高新区进港大道,终点至阳西县溪头镇省道S278,全长约24公里。全线采用一级公路、双向六车道标准设计,设计时速为60~80公里。其中,阳江港大桥全长4777.2米,主塔设计独特,钢混结构塔结构在国内较为罕见,是目前阳江市最长、最大的跨海独塔斜拉桥。
【点评】...
12月26日,新华社讯,日前,由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建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正式交付启航。“探索三号”船长约104米,排水量约1万吨,最大航速16节,具备艏、艉双向破冰能力,续航力15000海里,载员80人,是我国首艘具有覆盖全球(含极区)深远海探测并具备冰区载人深潜支持能力的综合科考船。
【点评】预计未来,“探索三号”将支持我...
12月25日,中国水运网讯,12月24日,由上海振华重工为中交二航局建造的150米打桩船“二航长青”轮,在振华启东海工举行完工节点四方确认仪式,海事、船检、船东、船厂四方代表人员共同出席,签署了四方见证相关文件,标志着这一“定海神器”正式完工。“二航长青”轮是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打桩船,总长130.5米,型宽40.8米,型深8.4米,打桩架150米,为世界最高,桩架主油缸推力5000吨,为世界第一超大油缸。该轮可打...
12月25日,中国新闻网讯,12月29日,RCEP区域海洋经济青年对话即将在海口举办。本次对话会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海南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协办,聚焦“推进区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邀请来自中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尼、柬埔寨、泰国、韩国等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的智库专家、企业家等对话交流。本次研讨主要议题有“海洋经济互联互通与区域蓝...
12月24日,人民网讯,12月18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17.4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绿能珠”号,提前8个月在上海长兴岛命名交付。“绿能瀛”号投入运营后,即获得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颁发的“绿色船舶奖”。“绿能珠”号的交付,将进一步壮大中国海油“绿能”运输船家族,着力打造一支安全、灵活、绿色、低成本的中国特色LNG运输精品船队,...
12月24日,扬子晚报网讯,近日,江苏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联合下达2024年度省发展改革类专项资金(第二批)(海洋产业发展方向)2亿元,支持5个设区市和6个沿海重点县发展海洋产业。为做好此次资金的申报和下达工作,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资金申报通知,并通过地方申报、细化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等程序,根据各地海洋产业发展的情况量化并遴选出重点支持的设区市和沿海重点县。
【点评】此次...
12月23日,福建日报讯,12月21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经济研究会发布《2023福建省海洋经济热度指数》。福建省海洋经济热度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的宣传、群众的参与、社会各界的反响及群众的获得感四个维度,筛选出关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关键词近500个,涵盖海洋经济成长情况、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支撑情况、海洋生态安全、海洋经济协同及发展实效等六个方面。通过互联网关键词搜索,抓取各...
12月23日,南方网讯,12月18日,由广东海事局牵头,联合业界相关单位历时3年共同研究制订的全国首个针对无人船海上测试的省级地方标准《无人水面艇和小型智能船舶海上测试管理规范》正式发布(标准编号为 DB44/T 2583—2024),将于2025年3月18日正式实施。本规范适用于无人水面艇和小型智能船舶(船长大于等于5米且小于20米)进行自主航行或远程控制航行测试时所涉及的各项管理工作,具体内容涵盖基本要求、测试大...
12月20日,海洋知圈讯,近日,我国科学家正式推出Marine_PULSE数据集,这是我国首个针对渤海海域海洋工程地质的测扫声呐公开数据集。Marine_PULSE数据集由海洋地质灾害领域研究人员杜星及其团队建立,包含了黄河口海域的常见测扫声呐图像数据,旨在实现海洋工程构筑物及常见海底地貌的自动识别。数据集覆盖四类典型目标:海底管缆(323张)、海底残余堆积体(134张)、海底面(88张)以及工程平台桩腿(82张)。数据...
12月20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18日,由中交三航局、中交租赁投资,上海振华重工总包建造的110米架高旋转式打桩船“三航桩22”在江苏大津重工顺利交付。“三航桩22”船舶总长99米、型宽34米、型深7.2米,满载设计吃水4米,桩架高度110米,可以满足桩重150吨的沉桩要求。船上起重机最大吊重1000吨,能够有效进行深度超过95米的沉桩作业,最大植桩外径3米,通航高度小于47米。该船是国内首艘自主设计建造并拥有完全自主...
12月19日,天津北方网讯,近日,由天津金岸重工有限公司制造出运的国华HG14海上光伏平台顺利抵达渤海海域,完成了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发电单元的正式并网工程。这是天津港集团将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建设成果转化应用的生动实践,为海洋装备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津港动力”。国华HG14海上光伏项目由金岸重工公司负责光伏平台的制造与光伏组件的安装,该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率先采用了大型海上钢桁架...
12月18日,浙江日报讯,近日,世界首台完全抗干扰激光雷达在舟山首次海试并获得成功。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脉冲探测目标特征量的遥感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然后将接收到的有时间信息的目标回波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该激光雷达技术由东海实验室光学感知装备研究团队发明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海试团队在舟山东极以东海域,在晴天肉眼能见度不足两米的水质条件下,成功实现...
12月18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简称“海水淡化所”)首个企业联合实验室——分离膜研发联合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简称“联合实验室”)在贵阳签约并揭牌。该联合实验室将围绕成膜机理与机制、膜微观结构解析、定量构效关系、制膜技术与方法、中试验证与优化等领域开展共建共享、集聚优秀人才,逐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先进...
12月17日,央视新闻讯,12月16日,由启东中远海工建造的世界最大吨位新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M026 FPSO)从江苏启东码头交付离港,即将开启22.5年的服役历程。此次拖带编队由M026 FPSO和海巡艇、拖轮、警戒艇组成,其中M026 FPSO主体长335.31米,型宽60米,型深33.515米,拖带作业采用“吊拖+绑拖”的方式,整个拖航总航程约16海里,总耗时约8小时,编队总长度784.2米,刷新了长江拖航尺度新纪录。
【点...
12月17日,东南网讯,12月16日至17日,福建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活动暨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启用仪式在石狮举行。此次活动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厅、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首次创新设立福建省海洋经济科技成果展,开展科技成果项目路演,设置中国海洋大学科技成果、海洋经济科研、闽台融合、海洋文化、海洋智造以及泉州馆、石狮馆等七大展区,展...
12月16日,中国新闻网讯,12月15日,第三届中国—印度洋地区蓝色经济发展合作论坛政企对话会在云南昆明举行。本届论坛以“蓝色印度洋的未来——全球南方的发展实践”为主题,首次举办政企对话会。此次政企对话会由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对外援助服务保障中心与云南省商务厅共同举办,来自中国、斯里兰卡、塞舌尔等20余国的政府代表及80多个国际组织、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中资企业、智库等代表共200余人与会交流。
...
12月16日,青岛新闻网讯,12月13日,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直接制氢科研项目在青岛炼化氢能“产研加”示范园内建成试运行,所产氢气并入公司管网系统,用于氢能车辆加注或掺入炼化生产过程。此次建成的海水制氢项目,由青岛炼化和中石化大连院共同开发建设,是我国首次直接在石化园区实施并实现产品回收应用的百千瓦级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项目采用“海水直接制氢、绿电制绿氢”的创新模式,通过开展耐氯电极、高性能极...
12月13日,大连海洋大学讯,近日,大连海洋大学“北方海洋数据应用工程中心”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北方海洋数据应用工程中心”建设项目为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项目总造价为10120万元。该项目紧密对接辽宁海洋强省建设需求,聚焦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防灾减灾两大研究领域,瞄准国际前沿,面向黄渤海、辐射东北亚及北极海区,开展海洋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应用基础研究,是国家在东北区域布局的海洋强...
12月13日,珠海网讯,12月12日,珠海首台渔旅综合平台“海之舱”在福建新胜海船业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造。该项目由珠海格力海岛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并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旗下珠海格盛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是珠海重点推进的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之一。“海之舱”项目在技术上取得多项创新突破,平台采用半潜式结构设计,长100米,宽36米,主体高19米,养殖水体达4万立方米;搭载无人机起降...
12月12日,中国新闻网讯,12月11日,由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我国首座大型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NGUYA FLNG”顺利抵达舟山船厂码头进行舾装作业。本次出航的“NGUYA FLNG”装置长376米、型宽60米、型深35米,占用航道水域大,在航行过程中受风、流影响大。同时,正值枯水期,长江南通段水位较去年同期明显降低,船舶通航水域已逐渐收窄,这些都增加了通航情况的复杂程度。为保障“NGUYA FLNG”装置顺利通过...
12月12日,自然资源部讯,12月5日,“蓝色债券、海洋中小企业及科技成果投融资路演(青岛站)”举行。该活动由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来自沿海省市的9家海洋中小企业和科创团队向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进行了现场路演,涉及海洋装备、海洋电力、海洋生物、生态修复等产业。本次活动是继2023年后,国内举办的第二场蓝色债券路演,来自12个沿海省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25家专注海...
12月11日,大众网讯,12月10日,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青岛)成立大会在青岛召开。大会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海洋发展局、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青岛)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青岛)理事会单位。会议举行了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青岛)启动仪式,联盟按照“协商共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
12月11日,人民网讯,12月6日,作为2024深圳全球招商大会“1+9+12+N”活动之一,海洋产业主题招商活动在会展中心(福田)举办。该活动由深圳市海洋发展局、盐田区政府联合举办,以“扬帆启航 逐梦深蓝”为主题,全面展示深圳海洋产业发展澎湃动力和投资潜力,诚邀全球市场主体与深圳携手深耕海洋产业。招商活动中,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和盐田区政府分别作海洋产业政策推介,同时举行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首个市级海洋产业...
12月10日,人民网讯,12月6日至8日,第九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山东济南举办。此次大会以“智荟·领创·生态”为主题,致力于构建专业、高效的海上风电工程技术交流平台。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开发商企业、整机制造商、产业链单位的800余位资深代表齐聚一堂,共襄盛会。本届大会设主论坛1场,平行分论坛6场,同期设置专业展览展示、合作洽谈等专题活动,围绕海上风电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安装、...
12月10日,央广网讯,近日,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河东区分中心在天津市河东区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揭牌成立。成立仪式上,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与河东区数据发展中心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与天津市东和瑞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业务合作协议。该中心将聚焦河东区特色产业优势,充分挖掘数据潜能,为经营主体提供安全可信的交易环境,在数据应用场景深度开发、数据交易的全链条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不断创新,着力打造一批...
12月9日,新华网讯,12月5日,广西现代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恳谈会在南宁举行,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涉海企业等有关代表100余人参会,共商广西向海图强大计。会前,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与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与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广西大学海洋科学广西院士工作站、金矿绿色开发与利用技术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旭光...
12月9日,海报新闻讯,12月7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和集美大学主办的2024海洋保护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本次大会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人海和谐共生”,海洋保护大会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大会现场,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公布一组数据:2023年,全国近海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到85%,创历史新高,较2018年增长13.7个百分点,实现“六年连续增长”;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自2021年后就消除了“不健康”的...
12月6日,广西日报讯,12月4日,首届泛北部湾海洋论坛在南宁举行。来自区内外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海洋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现代渔业产业体系、海洋人工智能模型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如何持续壮大向海产业,促进北部湾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会专家认为,北部湾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海洋科研工作者提供了研究素材。
【点评】预计未来,广西将持续加强与国内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12月6日,人民日报讯,12月5日,二〇二四“一带一路”商协会大会开幕式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本次大会由人民日报社指导,福州市人民政府、环球时报社、福建省工商联主办,环球网、福州新区管委会、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管委会、福州市政府新闻办、福州市工商联、福建船政文化管委会承办,以“‘海上福州’扬帆远航 共创海丝合作新篇章”为主题。大会分为开幕式、六场平行分论坛、产业考察活动三个部分,邀请多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