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 口】珠海港建成珠江口西岸首个10万吨级码头(2015-02-02)
2月2日,珠海特区报讯,高栏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1号泊位、高栏港务码头二期、洪湾国际货柜码头均于近期建成交付验收。上述码头全部为集装箱码头。其中,按规划,高栏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项目该项目将建设4个专业集装箱泊位,已建成的1号泊位为10万吨级,水工结构按15万吨级设计。其1号泊位更是珠江口西岸首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分析认为,这些码头的建成将极大提升珠海市集装箱吞吐能力,对凸显珠海港沿海主...
2月2日,珠海特区报讯,高栏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1号泊位、高栏港务码头二期、洪湾国际货柜码头均于近期建成交付验收。上述码头全部为集装箱码头。其中,按规划,高栏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项目该项目将建设4个专业集装箱泊位,已建成的1号泊位为10万吨级,水工结构按15万吨级设计。其1号泊位更是珠江口西岸首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分析认为,这些码头的建成将极大提升珠海市集装箱吞吐能力,对凸显珠海港沿海主...
1月30日,中国水运网消息,江西九江港瑞昌港区吉恩重工配套码头工程施工图设计获批复。吉恩重工配套码头工程位于九江港瑞昌港区梁公堤作业区,该工程拟建1个5000吨级件杂货泊位,岸线长140米,码头年设计通行能力为64万吨。分析认为,该项目建成后,将满足瑞昌港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路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充分发挥水运综合效益,降低企业运输成本,优化提升瑞昌港区港口布局,促进瑞昌区域经济协调可...
1月29日,从商务部网站获悉,2014年,芜湖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已完成国际集装箱吞吐量400638标准箱,同比净增40%以上。业内人士称,2014年,安徽省省商务厅(省口岸办)积极支持芜湖港口岸建设和发展,借助安徽作为2014年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轮值方优势,促成芜湖市朱家桥港成为与上海洋山港之间启运港退税政策扩大试点的启运地口岸,推进芜湖港与上港集团以资产为纽带实现深度战略合作,携手将芜湖港打造成安徽国...
1月29日,从山东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获悉,2015年山东省港航建设计划总投资120亿元,沿海港口新增深水泊位16个,总能力达到6.7亿吨,全省公路水路客、货运量累计完成6.4亿人次、25.3亿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3亿吨,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500万吨。2015年山东将全力推进沿海大型深水、专业化码头建设,确保日照港岚山港区3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等16个泊位建成投产。坚持海河并举,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积极推进...
1月28日,南方日报消息,西江(界首至肇庆)航道扩能升级工程试验研究项目在肇庆市德庆县正式开工,标志着西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正式拉开帷幕。根据预测,到2020年和2030年,航道货运量将分别达到20997万吨和30746万吨;至2040年,航道货运量可达3.26亿~3.4亿吨。分析认为,“黄金水道”扩能升级将进一步加强水上通道运量,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加强粤东西部、广东与西南地区的联通,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转...
1月27日,一财网消息,国家发改委同意将项目建议书批复的原赣江永泰航电枢纽工程坝址调整至新干县,建设赣江新干航电枢纽工程。项目总投资约353500万元,其中由国家发改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4770万元、交通运输部安排内河水运建设资金49540万元、江西省安排财政资金20000万元。分析认为,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赣江通航条件,并与上、下游枢纽和航道沟通,适应船舶大型化、标准化要求,进一步发挥赣江水运优势,...
1月27日,九江日报消息,九江港湖口港区长江炉料有限公司货运码头投入试运行。该码头项目总投资1.17亿元,建设5000吨级散杂货泊位、件杂货泊位各1个,设计年吞吐量170万吨,其中散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为120万吨,件杂泊位设计年吞吐量50万吨。工程建设陆域堆场等生产辅助建筑及相应设施。分析认为,项目投入使用后,将有助于优化港区码头配置,进一步提高湖口港区货物吞吐能力。
1月26日,长城网消息,唐山港京唐港区短信预约集港信息系统于近期顺利运行,开创了信息化统筹集运新模式。利用该系统,集港司机使用手机短信可与公司信息平台进行自助预约,作业单位根据预约情况为集港车辆配备人力、设备等装卸资源。该港区通过多种宣传手段积极推广预约集港,预约率和预约成功率均大幅提升。分析认为,预约集港信息系统的运行是唐山港京唐港区建设智慧港口的新举措,为科学分析集港资源配备提供了...
1月26日,厦门日报消息,厦门外轮理货有限公司集装箱智能理货操作系统正式投用。该系统用计算机系统替代“人眼”,自动识别与核销集装箱箱号、箱损、拖车号、船舶舱位图等海量信息,大幅提高港口服务效率、降低差错与操作成本,属全国首创,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领先地位。分析认为,随着项目的正式投入运行及今后的实施推广,将进一步提升厦门港集装箱码头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对推进该集团“智慧港口”建设、全面实现...
1月23日,青岛日报消息,韩国跨境电商平台 “韩国街”与华骏电商物流园、即墨小商品新城国际时尚馆正式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举标志着青岛海运跨境电商试点监管场所正式投入业务运营。在青岛大港海关监管下,华骏物流园目前已建设 “一仓一站一基地”保税物流园,为青岛海运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开展创造有利条件。该业务启动运营后,将发挥中韩海运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成本低、速度快、无空运商品管制等优势,实现“...
1月22日,中国新闻网消息,21日广东省召开2015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广东2015年计划投资1100亿元用于交通基本建设,其中高速公路建设要完成投资800亿元,建成9个项目600公里,新开工14个项目919公里,到年底实现通车总里程6880公里、与陆路相邻省份各开通3条以上高速公路省际通道以及“县县通高速”。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在会议上称,广东将进一步促进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管道等交通运...
1月21日,新华社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海论坛在沪举行,此次论坛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上海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特别强调了上海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上海海洋大学校长程裕东表示,“一带一路”是服务国家海洋战略重要的路径,而港口建设又在海上丝路建设上起着重要作用。上海有地理位置、海洋科教资源、海洋经济基础、高端人才储备、自贸区商贸环境等多重优势,应继续加快港...
1月21日,中华航运网消息,20日长江航务管理局在岳阳召开合力推进长江湖南段航运发展座谈会。今后,长航局将与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岳阳市人民政府以“2+1”共建机制,加快长江湖南段黄金水道建设,助推岳阳成为湖南通江达海的新增长极。长江航务管理局表示,长航局将努力提高长江湖南段干线航道,使通过能力更好地满足岳阳及湖南水运发展的需求;以岳阳港口为重点,推进与沿江开发区、物流园区的通道建设,拓展港口服...
1月20日,中国经济网讯,19日,随着首趟京津冀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从天津滨海新区开往河北石家庄,标志着京津冀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开启。北京铁路局天津货运中心市场营销科科长倪晓宇介绍,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不仅是运输方式的改变,它将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绿色的运输方式。某大型港口集团经理表示,开通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为港口企业提供了新的选择,有利于港口转型升级进程的加...
1月16日,经济日报讯,日前召开的宁波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宁波要以建设“港口经济圈”为引领,主动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建设,提升宁波发展竞争新优势。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刘奇表示,建设“港口经济圈”,重要着力点是要扩大港口的辐射力,使宁波港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港,今后宁波港将努力实现港口辐射半径的最大化、港口...
1月16日,中国水运网消息,2014年,辽宁港口完成吞吐量10.5亿吨,同比增长6.3%。高于全国4.8%的平均水平。有专家称,2015年,随着国家在港口建设发展中简政放权力度的加大,辽宁省正在研究进一步简化港口立项、通航等审批程序,对港口相关的航运服务、金融、物流等企业实行绿色通道审批制度。对市场开放度较高的港口船舶服务企业将前置审批改为备案制度。也有专家介绍,今后辽宁省将逐步改变以货物吞吐量为港口发展...
1月12日,从安徽省交通运输厅获悉,2014年芜湖市水运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5.96亿元,同比增长11.9%,创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港口工程完成投资5.38亿元、芜申运河航道整治及地方配套工程完成投资10.37亿元、系统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0.21亿元。全年新增万吨级泊位5个、5000吨级泊位1个、1000吨级泊位2个;新增港口通过能力787万吨,其中集装箱12.1万TEU。
1月12日,中华航运网消息,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与大唐集团广西分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建设。项目将建设1座3000吨级船闸,设计单向年通过能力2300万吨。分析认为,项目建成后,西津一、二线船闸总设计单向年通过能力超过3000万吨,对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特别是促进上游南宁、百色、崇左等地区航运及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1月9日,中国水运网消息,云港港港作拖轮能耗在线监测平台项目通过现场验收,标志着国内首个港作拖轮能耗监测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港作船舶油耗监控管理系统集电子海图、AIS信息、油耗实时监测、主机转速、生产调度、视频监控、无线传输多学科技术,是对船舶油耗进行远程实时监控、航速优化、经济航行的综合信息系统。分析认为,船舶安装该系统后,可为驾驶员提供实时可视化界面,实现船舶的经济航行,达到节油目的。
1月9日,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获悉,2014年浙江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9071.1万吨,同比增长0.7%,其中,沿海港口累计完成108176.6万吨,同比增长7.5%;内河港口累计完成30894.5万吨,同比下降17%。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44186.5万吨,同比增长8.3%,其中,沿海港口累计完成44042.4万吨,同比增长8.1%;内河港口累计完成144.1万吨,同比增长160.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64.1万TEU,同比增长11.9%,其中,沿海港口累计完成2...
1月8日,中华航运网消息,日照边防检查站、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公司签署《诚信单位码头自管备忘录》。双方成立了边防检查联管联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事务联系,共同维护好正常出入境管理秩序,为出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提供优质服务。分析认为,《备忘录》进一步规了国际航行船舶在港管理,促使国际航行船舶严格遵守《国际船舶及港口设施安保规则》(ISPS规则)及相关法律法规。
1月8日,中华航运网消息,广西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与大唐集团广西分公司签订共同推进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建设合作协议,共同建设1座3000吨级船闸,设计单向年通过能力2300万吨,估算总投资20.73亿元。分析认为,项目建成后,西津一、二两线船闸总设计单向年通过能力超过3000万吨,对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特别是促进上游南宁、百色、崇左等地区航运及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1月7日,中华航运网消息,河北省交通运输厅与河北海事局在石家庄签订《关于加快平安绿色港口建设的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按照协议要求,双方共建平安绿色港口,提升港航、海事管理水平,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加快绿色港口建设,强化港口危险货物特别是大型原油船舶装卸的监管,加强港口船舶油料供受、船舶污染物接收、清洗舱等有关作业监管合作。
1月5日,中华航运网消息,2014年,连云港港口累计完成吞吐量2.1亿吨,同比增长3.96%。其中,集装箱运量完成500万标箱,铁水联运量21.6万标箱,过境集装箱量9.55万标箱。分析认为,在全国大多数沿海港口告别高速增长的形势下,连云港港口克服了货源紧张和港际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逐渐适应了生产的“新常态”,取得了吞吐量平稳增长的较好成绩,为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提供了“量”的支撑。
1月4日,中国水运网消息,芜湖港朱家桥外贸码头二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芜湖港朱家桥外贸码头二期工程位于芜湖港朱家桥港区,项目总投资8.59亿元。二期工程占用长江岸线480米,建成10000吨级(水工结构兼顾20000吨级)泊位3个,后方陆域集装箱堆场12.5万平方米,设计年通过能力195万吨。分析认为,作为腹地经济发展和外贸出口的水上通道,它的建成将大幅提高芜湖港集装箱通过能力,并将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1月4日,中国水运网消息,湖南省政府与上港集团在上海市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合资成立湖南城陵矶港务集团,整合港口水运资源,统筹集装箱集疏运体系,形成与上海港等港口的更有效联动。分析认为,通过投资与输出管理,进一步强化城陵矶港的湖南水运“桥头堡”作用,有助于发挥城陵矶港与上海港母港及各关联港口的协同效应,加快打造湖南省通江达海的新的增长极。
12月30日,中国水运网消息,唐山港集团与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举行联合发布会,正式上线“唐山港-mysteel大宗散货价格指数”(英文简称“MTI指数”)。分析认为,唐山港集团与上海钢联旗下“我的钢铁网”强强联手,借助其全球领先的大宗商品相关行业资讯网络发布平台,着力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宗散货价格风向标,为唐山港京唐港区打造北方大宗散货交易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12月30日,中华航运网消息,台州中心枢纽港头门港一期码头正式开港,标志着浙江沿海城市临海由此结束了无海港的历史。头门港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总体布局中“南翼”的重要节点,距国际主航道仅13.5海里,规划码头岸线总长约28.7公里,可建设各类生产性泊位84个,年设计吞吐量1.61亿吨。分析认为,头门港一期码头开港将有效带动浙中、浙西等内陆腹地的经济,并对浙江省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2月30日,中国水运网消息,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日照市组织召开日照港岚山港区南作业区主航道工程竣工验收会,该工程顺利通过验收。该航道是按照日照港总体规划在原5万吨级航道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航道自2010年5月开工建设、2012年1月完工并投入运行以来,累计通航船舶15000艘次,试运行情况良好。分析认为,该航道的建成投产,对适应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要求、提高岚山港区港口通过能力、保障船舶通航安全具有重要意...
12月30日,中华航运网消息,山西省首个海运码头——太重集团自建重件码头在天津港正式启用,首批太重整体产品从渤海湾发往湛江。该码头拥有30000吨重件出运通道,是京津冀地区承载力最大的海运码头。分析认为,该专业化码头是目前山西唯一的出海码头,有4个5万吨级舾装泊位、一个1万吨级大件出运泊位,不仅利于自身产品整体快速发运国内外市场,也有助于内地企业走向海洋、走向国际化。
12月29日,中华航运网消息,截至29日,杭州港区吞吐量达到1.0071亿吨,同比增长6.8%,首次实现“亿吨”突破。分析认为,由于水路发达,杭州港区已成为具有装卸储存、中转换装、临江工业、现代物流、旅游客运等功能的综合性港口,通过铁路、公路、民航运输,在杭州港区能与水路“无缝衔接”,是目前华东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实现历史性的“亿吨突破”后,杭州港区作为长三角南翼“枢纽港”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
12月29日,从天津港获悉,天津港复式航道正式启用。自2014年1月1日复式航道试通航以来,天津港累计压缩泊位空闲时间近3000多个小时,为今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5.4亿吨奠定坚实基础。分析认为,该航道是全国首条采用复式交通组织方式、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航道,不仅可满足30万吨级船舶和1.9万标准箱的世界最大最先进集装箱船舶自由进出港口,还可实现高等级大型船舶和小型船舶“双进双出”四通道航行。
12月26日,中华航运网消息,郑蒲港一期工程建成投入试运行。工程新建1个5000吨级集装箱泊位和2个5000吨级件杂货泊位,水工兼顾靠泊2万吨级船舶设计,码头使用岸线长度431米,设计年通过能力220万吨(其中集装箱15万标箱,件杂货130万吨)。分析认为,随着郑蒲港一期工程建成投入试运行,港口将在培育临港产业、发展临港经济中发挥优势;将在马鞍山推进跨江发展、推进一江两岸协调发展进程中发挥作用。
12月26日,中华航运网消息,大连港集团共梳理出服务品牌108个,在创建39个新品牌的同时,“一锤子三斤粮”、“有困难找我”、“大件王”等74个老品牌也得到了有效传承与提升,受到了客户的广泛赞誉和信赖。两年来,集团无一起货损赔偿事件,服务窗口零投诉。分析认为,“服务品牌”不仅成为大连港集团转型发展的“着力点”,也成为企业经营的“增长点”。
12月23日,国内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约139亿元,预计2017年建成。届时上海港年吞吐量将突破4000万标准箱,相当于目前美国所有港口的吞吐总量,占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10%。洋山深水港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工程,该码头建成后,将促进我国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国际竞争力。
12月25日,中华航运网讯,为共同推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服务自贸区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日前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和天津海事局在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举办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签署了《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和天津海事局战略合作协议书》以及《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和天津海事局2015年合作计划》。本次协议的签署,是双方合作的全新起点,双方将形成长效沟通协作机制,共同服务企业、帮促发展,全...
12月24日,中华航运网讯,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采取的在复杂条件下淤积预报、疏浚土筑堤等核心技术,一举改变了淤泥质海岸建深水航道不断回淤的状况。据悉,改港口应用深挖槽技术,将原先15万吨级航道等深线提高了4米,在海底形成一个槽,确保水流相对稳定,同时变边坡开挖技术的引入,有效保证了航道边坡不塌方,实现了回淤量很小的目标。这一技术对我国4000公里同类型岸线建港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12月23日,中华航运网消息,由南京市板桥汽渡管理处牵头的科研项目——《长江渡口区域水上斑马线研究》顺利通过南京交通运输局验收。该研究主要针对长江江苏段特定的通航环境、船舶交通环境以及渡口渡船的特点,运用科技信息手段设置物理及电子斑马线,实现渡运水域边界识别及信息交互功能。分析认为,该研究解决了船舶“自动识别、信息交互”的相关技术难点问题,有效地指导了长江渡口区域船舶的有效避碰和安全航行...
12月21日,中国水运报消息,11月份南通港集装箱吞吐量共完成6.49万标箱。1至11月南通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4.52万标箱,同比增长17.9%,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度目标,为年度目标的107.5%。分析认为,南通港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度目标,除因南通及周边地区对集装箱运输需求增加外,还由于南通港口集团集装箱专用码头扩建竣工投产,通过能力得到增强。全年集装箱吞吐量有望超过70万标箱,将再创历史新高。
12月18日,从厦门港口管理局获悉,厦门港主航道扩建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通过。该项目计划2015年8月开工,2018年2月建成通航。该项目航道全长约34.8公里,建设规模为20万吨级航道。其主要工程量包括疏浚1959.65万立方米。分析认为,航道全程将满足营运吃水15.5米的20万吨级集装箱船与15万吨级集装箱船组合全潮双向通航要求,同时满足营运吃水15.5米的20万吨级集装箱船与20万吨级散货船组合双向通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