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流】阿里巴巴28亿港元战略投资海尔集团(2013-12-09)
12月9日,据中金在线报道,阿里巴巴集团与海尔集团宣布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团对海尔集团子公司海尔电器进行总额为28.22亿元港币的投资。其中,阿里巴巴集团对海尔电器旗下日日顺物流投资18.57亿元港币,设立合资公司,包括:1)认购日日顺物流9.9%的股权,金额5.41亿元港币;2)认购海尔电器发行的金额为13.16亿元港币的可转换债券,该可转换债券未来可转换成日日顺物流24.1%的股份。此外,阿里巴巴集团以认购...
12月9日,据中金在线报道,阿里巴巴集团与海尔集团宣布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团对海尔集团子公司海尔电器进行总额为28.22亿元港币的投资。其中,阿里巴巴集团对海尔电器旗下日日顺物流投资18.57亿元港币,设立合资公司,包括:1)认购日日顺物流9.9%的股权,金额5.41亿元港币;2)认购海尔电器发行的金额为13.16亿元港币的可转换债券,该可转换债券未来可转换成日日顺物流24.1%的股份。此外,阿里巴巴集团以认购...
12月4日,据中证网报道,江西近期积极推进物流项目建设,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已布局星子商贸物流园、江西三农粮食现代物流中心、鄱阳湖物流仓储园吉水现代物流中心等集仓储、配送、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17个现代物流园区,总投资155.7亿元。据悉,江西已建立联席会议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调度机制,对全省现代物流业重大项目的推进工作进行调度,协调项目审批、用地、环保、规划、建设等手续的办理...
据和讯网报道,12月3日,《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规划》正式获批,航运物流中心将规划总面积26.33平方公里的物流园,将重点建设龙潭国际综合物流集聚区、下关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和西坝、七坝、滨江航运物流枢纽节点,形成“一带两区三节点”总体空间布局,成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沿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集聚平台、长江流域航运物流服务的综合枢纽。围绕长江航运物流发展带,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1月26日,据中国经济网消息,尚普咨询日前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物流配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仍旧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专家分析,要解决成本难题,需要全行业共同行动,积极推广共同配送等先进模式,有利于提高集约化程度和物流设备利用率,此外,还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和大数据服务,解决物流供需双方的问题,从而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
11月26日,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司长常晓村表示,为推动全国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三年来,总共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8.6亿元,分四批对50个城市予以支持。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国际经验来看,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建设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从生产源头到流通环节的全程可追踪,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监管措施。我国食品安全流通追溯体系从2010年开始试点建设,未来建设速度有望加快。
11月26日,商务部办公厅副巡视员胡锁锦表示,国内物流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尚不足25%,像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超过70%。他还透露,为解高物流成本“顽疾”,商务部正牵头财政部、质检总局、标准委等多部门酝酿一系列新政,包括研究出台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财政扶持企业关键设备标准化,将公路收费纳入“营改增”后的增值税抵扣范围等举措。
11月25日,国际金融报报道,日前,在上海海关的监管下,上海机场首批国际中转集拼快件在位于浦东国际机场的DHL北亚枢纽顺利出运。此前,经国家海关总署批准,浦东机场已允许试点快件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据介绍,在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中转集拼业务通常占到机场总货量的50%以上,DHL今天在位于浦东机场的DHL北亚枢纽启动的国际快件中转集拼业务将填补中国在上述业务领域的空白。
11月22日,发改委发布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63.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6%。从物流总额构成看,工业品物流总额149.7万亿元,增长9.7%。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0万亿元,增长8.5%。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均实现快速增长,分别增长22.5%和29%。农产品物流总额增长3.4%,增势平稳。1-10月份,社会物流总费用7.9万亿元,同比增长9.2%,较去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
11月2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1日发布数据,1-10个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63.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6%,增速较1-9月回升0.1个百分点,增速保持回升态势,物流运行呈现“稳中趋升”的基本走势。从物流总额构成看,工业品物流总额149.7万亿元,可比增长9.7%,增速较1-9月回升0.1个百分点;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0万亿元,可比增长8.5%,增速较1-9月回落0.5个百分点。
11月20日,商务部网站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13年10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为53.6%,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12个分项指数均保持在50%以上、业务总量、库存周转次数和资金周转率、设备利用率和从业人员等多数指数环比回升,意味着物流相关活动较为活跃,生产和消费活动加快,物流环节商品周转效率有所提升;而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回落,预示着物流业经济延续稳中趋升的基本走势。
11月1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2013年1-9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90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其中,服务出口1464亿美元,同比增长6.8%;进口2441亿美元,同比增长17.8%;贸易逆差977亿美元,同比扩大39.4%。除建筑服务和通信服务外,其余类别服务进出口均保持增长。运输服务和旅游在服务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过半,达58.3%。
11月19日,证券时报网消息,近日,山东省出台《关于贯彻国发〔2013〕7号文件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以构筑“智慧山东”为目标,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根据《意见》,山东省将在工业、农业、节能环保、商贸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实现物联网试点示范应用,利用物联网技术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培育一批物联网应用服务优...
11月18日,邮政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11日-16日“双11”期间,全国快递业务总量3.46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73%。单日最高业务量出现在11月13日,为6517万件,比去年增长85%。根据邮政局信息系统监测以及派赴华北、华东、西北、西南等地的旺季督导检查组反馈的情况,11月16日、17日双休日期间,各快递企业坚持不间断运营,除机关单位部分快件因休息日无人签收暂存网点外,其余快件派送基本正常,没有大面积积压。
11月15日,邮政局网站消息,邮政局日前发布关于快递业务旺季服务消费提示,预计本周末将进入快件投送高峰期,未来几天,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快递企业投递压力较大。据介绍,“双11”活动之后三天内,按照“错峰发货、均衡推进”的要求,各电商平台订单产生的快件约70%已经发运,并陆续进入快递服务环节,已完成投递并签收比例为55%。
11月15日,国家邮政局网站消息,10月,国家邮政局和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通过“12305”邮政行业消费者申诉电话和申诉网站共受理消费者申诉24565件。申诉中涉及邮政服务问题的1156件,占总申诉量的4.7%;涉及快递业务问题的23409件,占总申诉量的95.3%。统计显示,10月消费者对邮政服务申诉的主要问题是投递服务和邮件延误问题,占邮政服务有效申诉量的76.8%。
11月14日,证券日报消息,行业研究网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的退货率已达25%,部分商家更高达40%。在大多数快递公司看来,双十一带来了附带问题,对于微利的快递公司,显然是费力不讨好。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我国各快递公司特点不一,均亟待争取业务量,行业仍处于混战状态,未来或将迎来整合。
11月14日,国家邮政局网站消息,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70.3亿件,同比增长61.3%;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125.7亿元,同比增长35.5%。其中,同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0.5亿元,同比增长50%;异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41.4亿元,同比增长29%;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17.6亿元,同比增长30.3%。10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8.5亿件,同比增长62.7%;业务收入完成130亿元,同比增长40%。
11月14日,上海证券报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10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为53.6%,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从12个分项指数来看,业务总量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资金周转率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上升;物流服务价格持平;新订单指数、平均库存量指数、主营业务利润指数、主营业务成本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下降。
11月12日,商务部副部长姜増伟在全国商贸物流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中国商贸物流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发展仍然相对滞后,面临着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不高及市场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针对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制约,他指出,要积极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鼓励专业化、社会化物流的发展,并努力破解制约城市配送发展的难题,同时要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11月8日,邮政局网站消息,1-9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851.3亿元,同比增长27.2%;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902.6亿元,同比增长31.8%。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61.8亿件,同比增长61.2%;业务收入累计995.7亿元,同比增长34.9%。分省来看,完成快递业务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北京,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比重达68....
11月5日,汇丰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2.6,超过上月的52.4。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活动的双向扩张之势,或暗示着四季度经济将延续温和回升的势头。在服务业PMI的六个主要分项指数中,除收费价格指数略有下降外,其他五个指数均有回升。其中,新业务指数环比上升0.8个点至53.5,为3月以来最高值;新订单为七个月高点53.5;经营活动回暖拉动就业指数连续两个月处在荣枯线50上方。
11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13年10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为53.6%,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12个分项指数均保持在50%以上、多数指数环比回升,意味着物流相关活动较为活跃、物流业经济延续稳中趋升的基本走势。其中,10月份,业务总量指数为57.8%,比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呈现回升态势;库存周转次数指数回升0.2个百分点,回升至51.2%;资金周转率指数为54.0%,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
11月3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3%,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10月份中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8%,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及公共设施管理业、零售业、邮政业、水上运输业等行业位于临界点以上;租赁及商务服务业、批发业、航空运输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及修理业等行业低于临界点。
11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创下18个月以来新高,这也是该指数连续四个月回升。数据显示,10月份制造业活动继续扩张,同一天公布的汇丰PMI终值也连续三个月回升至50.9,并创下7个月新高,这表明我国经济走稳态势正进一步显现,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势头延续。分析人士称,经济企稳有助于为加快结构性改革创造条件...
10月28日,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额145.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整体上物流需求呈现稳中向好的基本特征。有专家预计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在10%左右。对此,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人士表示,尽管整体需求稳中回升,但中国物流发展仍然面临四大问题:一是税收负担较重;二是融资困难、受资本市场冲击较大;三是资质审批与物流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四是市场秩序有待规范...
10月19日,邮政局网站消息,9月,国家邮政局和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共受理消费者申诉22353件。涉及邮政服务问题的1101件,占总申诉量的4.9%;涉及快递业务问题的21252件,占总申诉量的95.1%。其中,受理消费者关于快递业务的有效申诉14007件,环比增加3675件。各类问题中,快件延误问题最为突出,共受理消费者相关有效申诉6569件,占46.9%;投递服务问题4143件,占29.6%。
10月18日,交通部通报称,今年1-8月,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03622万吨,同比增长10.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83822万吨,增长10.6%;内河港口完成219800万吨,增长10.7%。同期,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20826万吨,同比增长9.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01144万吨,增长9.7%;内河港口完成19682万吨,增长10.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451.75万TEU,同比增长8.2%。
10月17日,邮政局1通报称,今年前三季度,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851.3亿元,同比增长27.2%;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902.6亿元,同比增长31.8%。1-9月,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61.8亿件,同比增长61.2%;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95.7亿元,同比增长34.9%。就9月来看,当月快递业务量完成8.4亿件,同比增长62.9%;业务收入完成131.2亿元,同比增长35.3%。
10月15日,中金公司预测,2014年叉车行业销量增速将由2013年的10%左右,上升到20%左右。一方面,物流行业固定投资增速持续上升,而物流业投资增速往往领先于叉车销量增速约一年时间。1-8月,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24.2%,8月更是高达34.3%。另一方面,全社会物流总额增速逐月提升,将带动叉车销量上行。1-8月,全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速达11.5%,连续3个月回升,物流业景气回升预示叉车销量增长加速。
10月9日,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表示,要把“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作为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即到2020年,我国邮政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改善的基础上,实现业务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以上,占GDP比重超过0.6%,达到国际上同期同等收入国家水平。其中快递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以上,比2010年翻三番。
10月8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9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为53.3%,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统计数据显示,12个分项指数均保持在50%以上,其中,除平均库存量、库存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及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外,其它各项指数均有所回升。分析认为,9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小幅回升,反映出物流经济活动延续稳中趋升的发展态势。业务总量指数、设备利用率及从业人员指数环比回升,显示出物流活动较为旺盛。
10月3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4%,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3.4%,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中间投入价格指数为56.7%,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收费价格指数为50.6%,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1%,虽比上月回落2.8个百分点,但仍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9月26日,工信部通报称,1-8月份,社会物流总费用6.1万亿元,同比增长9.1%,较1-7月回升0.2个百分点。其中,保管费用2.2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较1-7月回升0.3个百分点;运输费用3.1万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较1-7月回升0.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7749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较1-7月回升0.1个百分点。
9月22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消息,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社会物流需求增速延续回升态势、物流服务价格止跌回升、企业效益略有好转,我国物流行业运行整体呈现“稳中趋升”的良好态势。数据显示,1-8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27.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5%,增速较1-7月回升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1-7月收窄0.3个百分点。
9月16日,国家邮政局网站公布数据显示,1-8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623.1亿元,同比增长26.3%;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657.3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8月份,全行业业务收入完成198.5亿元,同比增长27.3%;业务总量完成221.6亿元,同比增长34%。此外,8月快递业务量完成7.5亿件,同比增长61.6%;业务收入完成116.8亿元,同比增长36.4%。
9月10日,投中集团发布研究报告称,今年以来,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为快递行业带来发展新机遇、快递龙头企业上市传闻不断等一系列因素促使VC/PE资本加速入股快递企业。2013年1月,力鼎资本、凤凰资本、鹏康投资三家机构投资2亿元入股全峰快递;5月,红杉中国和金石投资入股中通速递;8月,中信资本、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及古玉资本组成财团共同投资顺丰速运不超过25%的股份,成为顺丰的新股东。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数据,8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为52.9%,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连降四个月后再度出现回升。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辉分析称,物流业景气指数小幅回升,显示物流业经济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增速趋于回升,物流业预期进一步向好。
8月26日,我国首个出版物信息交换行业标准,《中国出版物在线信息交换》行业标准在京正式发布。该标准发布后,我国出版物流通领域图书产品信息描述与交换格式将得以统一,满足出版者向批发商、经销商、零售商、网上书店、图书馆等终端客户及其他贸易伙伴传递产品信息的需要,对促进图书业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等出版物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8月21日,广州日报消息,今夏快递业频频迎来重磅“玩家”,产业、资本竞相追逐令快递业极其“抢手”。继顺丰成立20年来首次融资后,近日联想控股借道其投资的增益速递切入快递市场。此外,业内人士透露,港中能达或正在商谈转卖,转让价近2亿,交易细节有望于月底披露。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快递业基本格局已定,新进入者除巨额投资外还需面对长期亏损,行业优质投资标的也所剩无几。
8月21日,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7月份中国物流运行呈现“稳中略升”的基本态势。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09.5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3%,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但回落幅度较上半年收窄0.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00.4万亿元,占到全社会物流总额的91.6%,可比增长9.4%,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