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北京网上零售额占比连续三月超10%(2013-05-28)
5月28日,北京日报消息,今年1-4月,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量中,每1块钱内有四毛二来自网购。日前,市商务委发布数据显示,1-4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网上零售额283.8亿元,同比增长5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方面,2、3、4月已连续三个月突破10%,对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量贡献度达到42%。
5月28日,北京日报消息,今年1-4月,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量中,每1块钱内有四毛二来自网购。日前,市商务委发布数据显示,1-4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网上零售额283.8亿元,同比增长5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方面,2、3、4月已连续三个月突破10%,对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量贡献度达到42%。
5月28日,《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2)》正式对外公布。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内地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增长,交易额突破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7%,其中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新的发展热点。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几大特点,包括网络购物大面积普及,销售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3万亿元,增速约为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7倍。
5月27日,南方日报消息,近日百度正式发布《2013年Q1移动互联网趋势报告》,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拉大与PC的差距,移动互联网的人均上网时长已超过PC29%,移动互联将取代PC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主流形态已成行业共识。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电商移动化已逐渐成为网络购物重要形态之一。2013年将是电商深入涉水移动互联的一年,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商业模式角度,两者相融,或将为电商行业孕育新革命。
5月24日,国家工商总局市场司司长刘红表示,目前网络市场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近期工商总局将集中精力对一些网络监管规则进行修改、完善。同时还要对网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梳理和公告,集中展开专项整治。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针对电子商务的法律。对此,刘红亮透露,我国的《电子商务法》已列入全国人大财经委、法工委的立法日程,正在起草,不过其正式出台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近日,易观国际发布报告显示,2013年第1季度,B2C市场交易规模达1331.2亿元,较2012年四季度略有下滑,但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B2C市场前三甲份额之和占整体市场的70%以上,同比提升了近17%。纵观2012年,天猫、京东、腾讯B2C的增长速度远高于整个B2C大盘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B2C市场第一阵营企业吸食了大量第三、四阵营B2C企业原有的市场份额,使得一些中小B2C企业市场份额进一步下滑甚至倒闭。
5月13日,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发布羽绒服销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羽绒服销量同比下降1.5%,连续第五年销量同比负增长。造成其市场不振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大环境疲软,购买力下降;另一方面,电商也对线下销售产生一定影响。此外,近年来,人工、原料等成本一直呈上涨趋势,H7N9禽流感更是导致今年的羽绒等原料出现了近五成的涨幅,业内人士预计羽绒制品价格还将上涨两三成,未来销售难...
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餐饮企业成本上升较快,二环内餐饮企业员工月薪近4000元,去年餐饮企业月倒闭率达到15%,限额以上中式正餐企业比2011年减少48家。报告分析称,近年来餐饮企业用工成本上涨明显。2012年,中式正餐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同比上涨17.6%,高于营业收入增幅13.9个百分点,呈现由市中心向外成本递减的趋势。报告认为,用工荒以及用工成本上涨已成为困扰北京中式正餐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公布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化妆品网购交易市场发展迅速,交易额已从2008年的60.2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581.4亿元。预测2013年的化妆品交易额将达到773.8亿元,网购额占总零售额的比重将达到25.46%。不过,目前国内化妆品电子商务市场还没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市场竞争参与主体鱼龙混杂,商品质量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行业标准有待出台。
5月9日,艾瑞咨询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3520.8亿元,较2012年四季度减少17.1%。艾瑞咨询分析认为,2012年四季度“双11”、“双12”等促销活动释放了网民的消费潜力,将四季度的网购交易规模推高至全年峰值;加之受传统春节长假影响,导致2013年一季度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的季度环比增速有所下降。报告预计,随着网民购物习惯的日益养成,网购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期,2013年全年同比增速将在40%...
5月9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4%。其中,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2.4%;食品价格上涨4.0%,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2.2%,服务价格上涨2.9%。据悉,鲜菜价格上涨是促使CPI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除此以外,由于近期房地产新政可能导致部分住房购买需求转向租赁市场从而推高房租价格,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9%。
5月8日,新华网消息,知名市场研究品牌集团KWP近日发布全球快速消费品牌足迹的排名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城市家庭购买快速消费品平均支出上升10%,同期快消品市场销售额全年增长14%。快速消费品市场业绩优秀的品牌并不仅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获得相当高的市场份额,在中西部地区以及下线城市也同样表现出色。不过,全球排行榜前50强中尚无中国品牌的身影。由于缺乏国际影响力,我国主要快消品品牌仍局限于本土市场...
近日,普华永道发布一份调查报告称,中国消费者的网购频率领先于全球平均水平,在中国,58%的受访者每周至少网购一次,而全球这一比例的平均数为29%。报告称,中国消费者比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更快接受互联网作为零售渠道,有24%的中国网购受访者表示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会更频繁地使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上网购物,这一比例较全球平均水平(11%)高出一倍以上。
团800数据显示,一季度团购总体成交额达66.7亿元,比去年第四季度上涨14.8%。其中,3月份以23.4亿元再次达到历史新高,也是国内团购业自去年12月以来,连续第4次月度成交额超过20亿元,而在去年仅有8月和12月超过20亿元。业内专家分析,团购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度过野蛮生长和恶性竞争阶段,市场环境逐渐回归理性,团购网站也更加重视精细化运营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而手机团购将成为未来市场增长的引擎。
日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亢林透露,2012年,第三方支付机构所实现的互联网支付交易额预计超过6万亿,而2011年国内互联网支付交易额仅为2万2千多亿。此外,去年移动支付业务交易规模预计达到1800亿元左右。他表示,随着电子支付的发展,非现金支付逐步替代现金支付,整个社会支付成本显著降低。统计显示,现金交易成本是银行卡的2.6倍,在过去的11年中,中国使用银行卡节约社会成本超过1500亿。
5月2日,中国银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五一”期间银联卡境内跨行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9%,境外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3%。日趋完善的银联卡支付环境和各类旅游刷卡促销活动,带动旅游、交通类商户交易额快速增长。“五一”期间,大型景区售票的刷卡交易金额同比增长49%,公路客运和加油类商户交易分别增长155%和53%,铁路售票窗口刷卡和使用“银联在线支付”网购车票的交易笔数则分别增长125%和49%。
4月25日,北京商报消息,市财政局、市商务委近期研究出台三项“促消费、保增长”政策,包括鼓励信用消费政策,引导消费者逐步转变消费方式;对区县以及零售、餐饮企业给予资金鼓励;鼓励批发业发展政策,加大对符合首都产业发展方向和保障民生批发业的支持力度。分析人士指出,将对消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有望将消费增速提升2-3个百分点。目前消费对北京经济贡献超过55%以上。
近日,中国连锁协会发布“2012中国连锁百强”调查报告显示,在终端消费严重放缓的2012年,中国连锁行业遭遇了门店数量增长最慢的一年。报告指出,2012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连续第二年慢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百强企业门店总数达9.4万个,同比增长8.0%。百强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3%,低于2011年11%的水平。
4月17日,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发布网络购物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居民对于网络购物的热情日趋高涨,中国大陆受访者为亚太地区最热衷网购的群体(102分),其得分领先于新西兰(87分)、澳大利亚(85分)、新加坡(84分)以及韩国(82分)。中国大陆受访者在未来六个月的网上消费意愿(98.4%)也居亚太区之首。与此同时,超过一半的中国大陆受访者在过去三个月中曾通过手机进行网购,同比增长45%,在亚太区排名第二。
4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表示,商务部将在餐饮行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工作中对包间费和包间最低消费进行清理规范,严禁餐饮企业价格欺诈、误导消费者。据介绍,商务部拟出台的《餐饮业管理办法》,将依据《价格法》,在征求有关价格监管和工商执法等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对餐饮企业收取包间费和设置包间最低消费额等做法作出规定。
4月12日,商务部台港澳司司长陈星在厦门宣布,近期,商务部、海关总署将在充分评估第一批对台小额贸易扩大开放试点的基础上,将进出口业务达到相当规模、具有电子报关条件,并有海关机构和人员实施有效监管的部分对台小额贸易点,列入第二批扩大开放试点。台小额贸易涉及商品数量少、品种多,可有效解决台资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燃眉之急。对台小额贸易点的扩大,将对蓬勃发展的两岸交流增添新的亮点。
4月10日,支付宝公司发布2012年海淘用户消费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支付宝海淘用户人均支出1514多元,消费总规模同比增长117%,远高于国内网购消费64.7%的增长速度。其中,浙江赶超广东,成为海淘消费力最强的省份,消费支出占全国份额18.6%。广东以16.9%的份额居第二,上海、北京依次位列三、四位。四个省市的海淘消费总额约占全国的一半。
4月10日,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9.2%,增速同比加快1个百分点。部分遭遇净利增速下滑的零售企业也迎来了盈利水平的回升。经过一年的低迷运行,一季度零售业逐渐显示回暖迹象。3月份日用品、化妆品和金银珠宝类商品的销售额较1-2月有所提高,成为一季度回暖的主要贡献力量。
4月10日,中国烹饪协会报告显示,1-2月全国餐饮收入4030亿元,同比增长8.4%,增幅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是近10年来同期数据第一次出现个位数增幅。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1278亿元,同比下降3.3%,增幅同比下降17.3个百分点,出现餐饮业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负增长。面对消费寒流,近期全国各地餐饮企业抱团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促销季”活动。
4月8日,工信部官网披露,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4万亿元,同比增长45%,季度环比增长8%;中B2B交易额占比83%,同比增长20个百分点。工信部还称,1-2月国内信息服务消费增长明显。同期,全国电信增值业务消费372.7亿元,其中移动信息服务收入占比达到57%;软件技术服务消费2356.2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软件产品收入受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拉动,增速27.1%。
近日,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布的“2012年全国图书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图书市场的新书平均定价已达52.23元。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读者实际购买图书的价格,肯定是远远低于这一价格。如今各家出版社的图书大多都是被迫提价,为的是给大打价格战的电商网站留下利润空间。据悉,随着电商价格战愈演愈烈,图书的折扣大战也日趋激烈,在此种情况之下,图书定价市场也出现了这种“虚高”现象。
4月7日,北京市商务委商业信息咨询中心透露,节日3天北京市40家商业服务企业累计实现零售额7.1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餐饮市场再次迎来客流小高峰,鸿宾楼、烤肉季等本市老字号餐饮企业销售增长了15%以上。此外,祭扫、踏青等相关节令民俗商品销售也全面增长,花卉市场节日期间销售额增长超过30%,青团、踏青果等糕点销售旺盛。
4月4日,一财网消息,日前达能集团旗下的婴幼儿营养公司与天猫启动战略合作,宣布未来新推出的部分婴幼儿奶粉产品,将入驻天猫,以开拓全国实体渠道尚不能到达的市场。据悉,目前城市市场,进口奶粉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品牌间竞争十分激烈,但这部分市场面临着超市入场费渠道高涨等问题。而在三四线市场,受制于渠道通路不完善,进口品牌优势并不如国产品牌,如要开拓这部分市场,电子商务渠道将是开发的重...
4月2日,据商务部监测,3月25日-31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连续第六周下降,生产资料价格连续第四周回落。肉类价格普遍回落,猪肉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1%,六周累计回落10%;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鸡蛋零售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4%,六周累计下降2.8%。主要生产资料中,能源、有色金属、农资、橡胶、钢材、化工产品价格下降,建材、轻工原料、矿产品价格持平。
3月30日,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2月中旬以来全国猪肉价格下降明显,近日降势已逐渐放缓。与3月27日相比,3月30日,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全国日均价分别下降0.2%、0.3%。分地区看,约四成省区市猪肉价格稳定或上涨,其中福建的猪肉价格涨幅居首,接近1%;约六成省区市价格下降,其中贵州、黑龙江、山东、四川、湖北的降幅居前,在0.9%-1.3%之间。
3月30日,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2月中旬以来全国猪肉价格下降明显,近日降势已逐渐放缓。与3月27日相比,3月30日,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全国日均价分别下降0.2%、0.3%。分地区看,约四成省区市猪肉价格稳定或上涨,其中福建的猪肉价格涨幅居首,接近1%;约六成省区市价格下降,其中贵州、黑龙江、山东、四川、湖北的降幅居前,在0.9%-1.3%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