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舶】造船业进入寒冬期,山东华海船业破产清算(2015-09-06)
9月6日,中华航运网讯,作为日照市骨干造船企业之一,山东华海船业有限公司走到了末路———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8月30日公告称,裁定受理其破产清算一案。华海船业的处境并非个例。去年以来,山东已有威海三进船业有限公司、乳山市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荣成神飞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大中型造船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放眼全国,造船企业破产的消息也时有发生。对此,中投顾问高端装备研究员贺在华表示,今年以来我国企业...
9月6日,中华航运网讯,作为日照市骨干造船企业之一,山东华海船业有限公司走到了末路———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8月30日公告称,裁定受理其破产清算一案。华海船业的处境并非个例。去年以来,山东已有威海三进船业有限公司、乳山市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荣成神飞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大中型造船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放眼全国,造船企业破产的消息也时有发生。对此,中投顾问高端装备研究员贺在华表示,今年以来我国企业...
9月2日,交通运输部网站讯,南船旗下的中船防务、中国船舶以及北船旗下的中国重工相继发布半年报。其中,中船防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8.1亿元,同比增长28.63%,净利润为-5.25亿元;中国船舶营业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3.02%,净利润为1.72亿元,同比增长43.47%;中国重工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7.74%,净利润1.82亿元,同比下滑85.94%。船舶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民船市场的持续低迷以及军船一般下半年结算的原因...
8月24日,中华航运网讯,船舶工业“十三五”思路已确定,要求加强海工装备及关键设备制造能力。规划将结合《中国制造2025》纲领性文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有望以船舶工业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专项规划形式出台。重点扶持高端海工装备,并配套出台推动船舶兼并重组,高技术船舶走出去,如船舶出口信贷扶持等政策。《规划》提出到2020年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关键配套设备制造能力明显增强,进入世界海洋工程...
7月31日,中华航运网讯, 中国进出口银行20日与英国凯普航运公司签署折合人民币45亿元的船舶出口买方信贷协议,为该公司在浙江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订造的10艘万箱集装箱船提供融资支持。同时,进出口银行还将为金海重工提供建造期出口卖方信贷贷款。万箱集装箱船建造工艺复杂,是中国船厂打破个别国家垄断,实现转型升级过程中急需的订单。据了解,该项目下万箱集装箱船是中国民营船厂在建的最大型集装箱船,也是金...
8月20日,中国船舶网讯,据外电报道,挪威银行分析师认为,由于运力扩张缓慢,而且中国和印度的需求不断上升,汽车运输船行业前景看好。挪威银行表示,周期性的需求增长使汽车运输量不断增加,并使汽车运输行业整体保持了竞争力,而汽车贸易量预计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增长。在连续两年下跌后,2014年全球汽车贸易量增长了5%,而美国汽车行业研究小组估计2015至2017年全球汽车吨海里的年增长率将保持3%。德国2014年汽车...
8月19日,中国船舶网讯,节能、低碳是未来全球航运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对硫氧化物等排放的管制日益加强,以液化天然气(LNG)为燃料的船舶,未来5到10年内会大量驶向公海。目前包括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都在积极发展以LNG为燃料的船舶。据悉,随着相关规范标准与基础设施的建立和日益完善,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LNG动力船市场。目前中国投入运营的LNG动力船已达60艘左右,至2015年底有望达到100-150艘规模。...
8月19日,中国船舶网讯,18日从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知,今年前7个月江苏造船新承接订单量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一些业界人士判断江苏乃至中国造船低迷行情接近探底。今年以来,难脱困境的江苏造船业,最主要是受国际航运市场“牵制”和“拖累”。据中国最大民营船企、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今年上半年工作汇总,当下船厂经营、接单形势确为严峻,江苏是中国第一造船大省,其行情走势是全国造船业的“风向标”:今年...
8月17日,国际船舶网消息,厦船重工近日成功签下一艘海上风电一体化作业移动平台(风电安装船)建造合同,合同另外包括一艘备选订单。此次签约的风电安装船,总长108.5米、垂线间长99米、型宽40.8米、型深7.8米,设计吃水4.6米,作业水深达50米,可携带5兆瓦风机3套或7兆瓦风机2套,是集大型风车构件运输、起重和安装功能于一体的海洋专业工程特种船舶。作为最新一代海上风电专用安装船,该船自动化程度高,具有世界...
8月11日,中国船舶网讯,近日,中远和中海两大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远洋、中远航运、中海集运、中海发展陆续发布公告称,于2015年8月7日接到控股股东中远集团(中海集团)的通知,正在筹划重大事项。据悉,此重大事项是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将会在集团层面进行整合,双方已经成立整合改革领导小组进行整合方案的探讨,而对于具体的整合方案显然目前双方显然还在“纠结”与“困扰”之中。据悉,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将实...
8月11日,中国船舶网讯,东方海外国际、中国远洋、中海发展等多家航企近期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喜。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航企业绩报喜同油价下跌有直接关系,此外,来自非主营业务的补贴等有所贡献;随着BDI(波罗的海指数)的持续反弹,在国企重组等大背景下,航运业景气度正在迎来回升。另有专家分析指出,从当前情况来看,航运企业已度过“寒冬期”,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航运企业还处于“春寒料峭”期,不能过早乐...
8月7日,国际船舶网讯,由中国船厂正在建造的65座自升式钻井平台目前无一获得租船合同,意味着相当一部分钻井平台的交付期将进一步推迟,甚至面临最终撤单的厄运。其中,中国船厂仍然拥有大部分自升式钻井平台手持订单,目前共有65座自升式钻井平台由中国船厂建造;然而,这些新船无一获得租船合同,且有近半数定于2015年交付。其他国家船厂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手持订单共计52座,其中只有9座已经获得了租船合同。据悉...
8月5日,环球网讯,近日,全球第一大国际船舶管理公司—威仕落户上海自贸区试验区,并成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卫狮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威仕船舶管理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船舶管理公司,总部设在英国。目前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60多个分支机构,集团旗下管理着各类油轮、化学品船、LNG船、豪华邮轮、钻井平台等船只超过1200艘,并在全球设立了37个船员基地,拥有超过36000名的专业船员资源。威仕的落户标志着全球顶尖航运...
8月4日,中国船舶网讯,从厦门港口部门了解到,截至7月底,厦门船舶交易市场成交量达27.39万载重吨,成交额突破5.55亿元,双双创历史新高,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3.27%和47.21%,显示出厦门航运服务业正在快速发展。据悉,船舶交易服务,是厦门航运交易所的主要功能之一,体现了东南国际航运中心航运要素集聚程度与发展水平。下一步,厦门船舶交易服务中心将通过主动上门服务,拓展与延伸船舶评估、勘验、拍卖等船...
7月31日,交通运输部网站讯,由交通运输部组织实施的“高可用新体制AIS船舶自主导航系统”项目日前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项目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大连海事大学和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承担实施。项目主要目标是突破高可用新体制AIS船舶自主导航系统的系列关键技术,研制新体制船舶自主导航系统船载终端设备样机,建立新体制船舶导航系统的验证系统,未来能够在IMO推出中国的天基和陆基双备份定位系统的新体制...
7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日前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文章。文章称,《中国制造2025》把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作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加快推进,明确了今后10年的发展重点和目标,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10年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展方向与重点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海洋资源开发装备,包括深海探测装备、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
7月29日,和讯新闻讯,近日,国家在工信部官方网站上公布2015上半年度全国造船状况。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载重吨数为1853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6.3%,其中海船修正总吨为637万;新承接船舶订单载重吨数为1119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2.6%,其中海船修正总吨数为413万。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2015年上半年国内造船完成吨数有所增加,但是新接的订单数量却大幅锐减超过70%。为增加新订单以及维持原有订...
7月28日,发改委网站讯,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市交通委、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制订并联合印发实施《上海港靠泊国际航行船舶岸基供电试点工作方案》。根据《工作方案》,上海市将通过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与港口建设费,共同支持国际集装箱码头和邮轮码头投资建设和使用岸基供电设施,支持范围包括岸电设施建设费、电力增容费、船舶使用岸电所致的电费差价和运行维护费。据悉,目前上海市洋山冠东...
7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2015年上半年,受全球航运市场低迷、油价持续下跌的影响,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大幅下降,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明显萎缩。企业交船难、融资难、盈利难、转型难等问题依然突出。1~6月份,全国造船完工1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承接新船订单111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2.6%。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3807亿载重吨,同比下降9.2%,比2014年底下降7.6%。据协会预测,全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约为4000~4500...
7月23日,国际船舶网讯,日前,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方洲号”测量遥控船首次亮相,这也是全球首发。据该公司董事长张云飞介绍,该船为目前中国最先进最轻便最好用的全自动测绘无人船,船长1.5米、宽0.7米、高0.35米,价格约50万元,能平均提高至少1倍的测量效率。据了解,云洲公司是中国唯一的水面机器人研发和供应商。该公司的环保和环卫无人船属于世界首创,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级无人船平台,它能够搭载...
7月21日,中国船舶网讯,印尼商务代表团近日访华归国后透露,中国造船企业已同意研究在爪哇岛(Java)北部省份万丹投资兴建船厂的可行性。据印尼投资统筹机构投资规划部副总监Tamba Hutapea称,中国船企表示有兴趣打造主营最大2万吨级小型商船的船厂,年产能预估在30至50艘船之间。据悉,印尼一直有志成为主要造船国家,但尽管在现代设施、管理及专业知识方面投资不少,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进程受阻。目前,国内船...
7月17日,中国水运报讯,近日,中海油洋浦船务有限公司与镇江船厂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亚洲首艘LNG单燃料动力全回转工作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525”号拖船完工交付协议。“海洋石油525”是一艘港作拖轮,可用于LNG终端服务,船身不大但功率较大,在船舶业有着大量应用。船舶以船用纯LNG推进发动机,通过电打火,完全替代燃油。在当前船舶业较为流行的普通柴油机改造双燃料动力系统主流背景下,“海洋石油52...
7月17日,交通运输部网站讯,近日,由大连海事大学承担的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主干学科)项目“船舶全天候动力定位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通过验收。项目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船舶动力定位控制问题的研究现状,采用自适应技术、矢量逆推、动态面、神经网络等控制方法,分析、确定和量化船舶受到的扰动力与外界海况变化的关系,建立了船舶动力定位系统仿真平台。项目提出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控制方案,解决船舶全...
7月16日,国际船舶网讯,2015年上半年,嘉兴市船舶交易市场交易量持续走高,截止6月底,完成交易船舶艘数累计为224艘,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35%,累计交易金额7898万元,同比上升了约15%,交易船舶的平均吨位约208总吨。其中桐乡辖区上半年累计交易船舶74艘,增长幅度明显,交易金额2200余万元,占据全市近30%的比重,其余各辖区交易艘数和金额分布较为平均。交易船舶的流向九成多还是各县市内部或者相互间的流转,仅...
7月7日,国际船舶网消息,海丰国际在台造基隆基地隆重举行“海丰辽宁”轮命名及交船仪式。“海丰辽宁”轮是台船最新一代BANGKOKMAX船型,充分满足了当前节能减排的趋势,除搭载节能装置外,还采用了先进的节能剑型船首设计,可有效降低油耗、提高航速。新船交付后,将很快投入到海丰运营的航线中,为海丰的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7月6日,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获悉,继台湾航线稳定运营快速增长后,温州港又开一条外贸新航线。近日,萨哈林安洋轮成功靠泊温州港状元岙码头8#泊位,标志着温州港-俄罗斯远东地区直达航线正式开通。俄罗斯是温州市乃至浙江省传统的出口市场。此次对俄直航的开通,将为温州及腹地城市的俄罗斯进出口企业提供一条快、好、省的物流新通道,可更好地满足温州及周边腹地俄罗斯进出口企业对物流的需求。
7月3日,国际船舶网消息,根据Golden Destiny的最新周报,上周船东共订造了44艘新船,包括1艘散货船、17艘油船、18艘集装箱船、1艘冷藏运输船、2艘滚装船和5艘汽车运输船,总运力达到4846500载重吨。其中,有24艘新船具体造价并未公布,剩余20艘新船总投资成本约为21.948亿美元。新船订单量相比之前一周上升了144%。
6月26日,中国船舶网讯,6月23日下午,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与EXMAR公司首席执行官赛沃瑞斯签署了总额2亿美元的浮式天然气平台(FLNG)出口买方信贷协议。根据协议安排,工行将为EXMAR公司向中国企业订购的全球首座FLNG提供出口买方信贷。据悉,这是迄今中国对比利时出口金额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项目。据了解,EXMAR公司本次在中国订造的平台是全球首座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集天然气生产处理、液化、储存为一体...
6月26日,中国船舶网讯,中国工程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打造的“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25日正式在上海交大成立,这是中国海洋领域第一个国家级战略研究机构。该研究院的目标是紧密围绕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以承担国家咨询任务、服务国家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卓越的智力资源、上海交通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国海洋科技发展水平,推动中国海洋装备产业的发展。据专家预...
6月19日,中国证券网讯,从第五届中国海洋工程国际研讨会上获悉,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牵头编制的船舶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前期研究思路初稿已经完成,提出到2020年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关键配套设备制造能力明显增强,进入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成为世界上主要的配套设备制造国。此外,规划有望以船舶工业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专项规划形式出台,重点扶持高端海工装备。
6月16日,中国船舶网讯,近日,镇江船厂为海油发展采油公司建造的“海洋石油525”号动力系统试车成功。该船是我国首艘适用于海洋环境的LNG单燃料动力全回转工作船,所安装的船用纯LNG推进发动机,通过电打火,实现燃油替代率为100%,功率达2430千瓦。“海洋石油525”则不使用任何燃料油,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25%,氮氧化物减排90%,SOx和PM2.5及油污水和生活污水零排放,能节约燃料费用20%~30%以上,是性能优越、低...
6月16日,中国新闻网讯,北京市环保局协调处处长李立新15日透露,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获国家专项资金拨款59亿元人民币,用于治理大气污染;将在京津冀地建立重污染应急联动长效机制,并首次合作治理船舶污染。李立新说,环渤海不少船舶都燃用重油或柴油,对该区域污染影响很大,将研究港口和船舶污染排放情况,建立排放清单;在天津、河北、山东,探索港口停靠船舶采用岸基供电方式替代自备燃油发电、近海海域燃...
6月12日,国际船舶网消息,Teekay公司的首艘M型电控气体喷射(MEGI)的LNG船“Creole Spirit”号在韩国大宇造船漂浮下水。该船将租赁给Cheniere公司运营,预计在2016年初投入服役,成为全球船队中下水的最高效LNG船。船上配备了曼恩柴油机公司提供的两冲程发动机技术——MEGI推进系统。目前最高效的双燃料柴电推进系统的日燃料消耗为125-130吨,而该船的日燃料消耗仅为100吨,也就是说,燃料消耗非常具有竞争力。
6月8日,中国交通新闻网消息,自航泥驳船“长江口驳1号”圆满完成了为期4天的试航。该船是目前国内舱容量最大的泥驳船,最大舱容达7100立方米,可在载重约9500吨的情况下连续疏浚作业20天。试航主要进行了航速测定、Z形操纵性、威廉森回转、装泥卸泥、主推进系统及辅柴油发电机组运行等18项试验,试验结果良好。该船投入使用后,将配合国内最先进的12000立方米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在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作业。
6月5日,中国船舶网讯,从舟山市定海区相关部门了解到,虽然总体船市低迷,但是近年来,定海区船舶工业还在稳步发展,船舶产业链日趋完善,逐步建立了集修、造、拆、配和综合服务于一体的船舶产业体系。目前,定海区共有船舶修拆造企业50家,船配企业29家,其中,规模以上船舶修拆造企业18家,规模以上船配企业1家,规模以上船舶劳务公司1家。2015年以来,随着太平洋海工、长宏国际等项目的产能释放,定海区逐步建立...
6月4日,中国船舶网讯,据中远集团消息,6月2日,中国矿运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正式接收淡水河谷4艘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此次接收是中国矿运有限公司执行5月19日在巴西利亚与淡水河谷所签订的船舶收购协议。实际上,上述交易只是中远与淡水河谷于去年9月在北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一部分。根据上述协议,中远集团与淡水河谷将就运输矿石订立长期运输合同(最多25年),中远集团将建造10艘大型矿砂船并收购淡水河谷所拥有...
6月2日,中国船舶网讯,5月30日,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负责升级改造的亚历山大船厂正式开工。亚历山大船厂位于亚历山大港湾,占地约40公顷,岸线长度约1200米,部分设施和小船坞拥有近百年历史,曾在1960年代初由苏联援助扩建。船厂已由埃及国防部收购,将作为海军的修船造船厂。2011年,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所属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总承包的船厂升级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改造后的亚历山大船厂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3万载...
6月1日,网易新闻讯,工信部装备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日前在江苏省南通市组织召开船舶行业规范条件实施工作座谈会,沟通交流工作情况和经验,并就如何完善今后的工作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同时,会议还就《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行业规范条件进行了讨论。据悉,在造船产能过剩的当前,《规范条件》的制定与实施不仅进一步规范了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船舶工业行业管理的科学水平,同时也在尊重市场...
5月29日,中国证券网讯,5月28日,中国海事金融(东疆)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港东疆片区关于加快海事金融产业发展(暂行)鼓励办法》,这是天津自贸试验区揭牌后首个专注于船舶和海工租赁的支持政策。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张爱国表示,《办法》旨在促进产业发展,更好的发挥东疆保税港区租赁业先行先试的作用,鼓励扶持海事金融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海事金融发展政策...
5月28日,中国船舶网讯,27日,在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外贸司商务参赞支陆逊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新兴工业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上升期,我们与他们有非常强的互补性,所以可以用我们的优势产业来支持这些国家。有些是EPC,有些是投资设厂,以及境外工业园区的建设也在发展,通过我们的某个产业的聚集来提高他们产业的水平,带动沿线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鼓励我们的优势产业,例如船舶、钢铁...
5月27日,中国船舶网讯,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获悉,5月20日,经过四年多时间的建设,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中国海外首个世界级LNG(液化天然气)生产基地柯蒂斯项目建成投产。通过柯蒂斯项目,中国可直接获得长达20年360万吨/年的LNG资源供应。这也是我国首次参与海外LNG项目上、中、下游全产业链,从过去单一的市场买家到市场买家与资源开发并重,此举对提升中国在全球LNG产业中的分工地位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