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工】经营惨淡,轮胎翻新行业掀停产减产潮(2015-07-29)
7月29日,中化新网讯,28日,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会长朱军表示,轮胎翻新行业已经陷入低迷,众多小型企业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大型企业也在减产。行业低迷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机动车转向轮不得装用翻新的轮胎,其他车轮如使用翻新轮胎,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的规定给轮胎翻新企业带来打击;二是我国部分新胎厂生产的产品质量很差,根本不符合翻新标准;三是我国机动车超载、超限现象十分严重,很多轮胎...
7月29日,中化新网讯,28日,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会长朱军表示,轮胎翻新行业已经陷入低迷,众多小型企业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大型企业也在减产。行业低迷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机动车转向轮不得装用翻新的轮胎,其他车轮如使用翻新轮胎,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的规定给轮胎翻新企业带来打击;二是我国部分新胎厂生产的产品质量很差,根本不符合翻新标准;三是我国机动车超载、超限现象十分严重,很多轮胎...
7月28日,中化新网讯,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6月,农药原药产量为180.6万吨,同比小幅增长3.3%。1~5月农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251.3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利润总额86.2亿元,同比增长2.7%。在成本上升、价格下跌的形势下,上半年农药行业提前步入淡季。专家指出,目前市场仍未显示出好转迹象,行业已进入新的调整期,预计下半年将在调整中继续缓慢增长。
7月27日,国家统计局网站讯,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441.8亿元,同比下降0.7%。但是得益于成本控制,化工行业利润增速则持续加快。1~6月,行业利润为2001.7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较1~5月提高0.9个百分点;行业销售收入达39794.6亿元,同比增长3.2%。
7月24日,中化新网讯,近年来,我国碳酸钙产品结构不太合理,其中重钙产能过剩,而纳米钙、专用钙仍需进口。行业产品档次低、知名品牌较少,环保压力大,节能减排任务繁重。“十三五”期间,碳酸钙行业将从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清洁生产和开发高附加值精品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行业向专业化、精细化、功能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7月24日,中国化工报讯,上半年,尿素市场价格大幅走高。中国化肥信息中心主任陈丽认为,下半年处于用肥淡季,但尿素产量将大幅度增加,同时煤炭价格低也将制约尿素价格上涨空间,预计尿素价格很难突破上半年价格高点,但由于市场人气有所恢复,出口较好,加之可能恢复征收化肥增值税等因素,行情也难以大跌。
7月23日,中化新网讯,近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组织召开了2015年上半年化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今年上半年化肥行业整体运行平稳,产量、出口量同比有所上升,行业效益有所提升,但总体仍处较低水平,电价和运输等优惠政策逐步取消,企业运行成本不断增加。据统计,1~6月,氮肥产量为2432.1万吨,同比增长3.7%;磷肥产量为956.3万吨,同比增长12.8%;钾肥产量为281.4万吨,同比增长11.1%。
7月22日,中国化工报讯,从19日召开的2015绿色催化技术产学研兰州论坛上获悉,相比于生物质燃料,短期内利用生物质加工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更具现实意义。从研究现状来看,生物质化学品的开发将优先取得突破性进展;从长远来看,发展以生物质为原料的可再生非碳能源将是能源化工行业的战略选择。专家表示,生物质化工短期内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方向就是生物质化学品,其优势在于生物质化工更加容易获得一些传统石化路线...
7月21日,中国化工报讯,从商务部网站获悉,上半年,我国共计遭遇14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37起,其中反倾销案件32起,反补贴案件4起,保障措施1起,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0%;涉案金额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4%。其中,五金、化工、轻工产业是贸易摩擦多发领域,仅化工行业就发生10起案件。
7月20日,中化新网讯,随着绿色防控理念不断深入,统防统治技术体系初步构建,药械装备水平逐步提高,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生物防控技术加快应用以及环保型、缓释型和低用量农药产品快速增长,实施“农药零增长”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已经具备。农业部将启动相关课题研究,从经济发展、政策创设、农药产品、药械装备、作物类型、植保及其他减量综合技术、“互联网+”农化服务等板块入手,探寻农药减量合理模式与路径,科...
7月20日,中国化工报讯,15日,由中胶橡胶资源再生(青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万吨级废轮胎环保再生橡胶装备试产成功。这是国内首套连续密闭再生橡胶生产线,各项指标完全达到国家环保节能要求。国家环保局原副局长王扬祖指出,该设备大大颠覆了传统再生胶生产现状,在原料、试剂、生产的智能化方面完全实现环保和节能目标,下一步应通过改建或新建生产线的方式正式投入生产。
7月16日,中化新网讯,本月PP市场行情经历快速下跌后呈现企稳回升势头,但由于终端需求仍处于淡季,工厂采购能力偏弱,实盘跟进不足制约价格走高幅度,市场交投延续弱势走势。总体来看,PP市场供需形势并未有实质性好转,在终端需求疲弱的背景下,短期内PP市场行情或延续震荡盘整走势,涨跌空间不大。
7月14日,中化新网讯,近日,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联合中国纯碱工业协会等16家行业协会发出倡议,要求化工企业加强特殊作业安全生产。此次倡议旨在积极推进化工行业贯彻落实和严格执行2015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加强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据悉,截至今年6月中旬,全国化工企业共发生较大以上事故7起、死亡27人,其中在检维修作业中发生事故6起、死亡22人,分别占...
7月14日,中国化工报讯,瑞银集团(UBS)近期预测,2015~2019年中国乙烯新增产能将降至807万吨/年。2019年乙烯总产能达到2993万吨/年,较先前的预测值低13%。鉴于目前的低油价,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生产也正在面临激烈竞争,乙烯、丙烯及其衍生物产品价格压力加大,这将迫使中国依赖进口。UBS预计,资本支出削减及乙烯供应短缺将导致2014~2019年中国乙烯进口量增长29%。
7月13日,中化新网讯,氟化工既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分支,也是发展高端制造业、环保、新能源等其他战略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所需的重要配套材料。“十三五”时期,我国氟化工产业要完成资源保护与接续、产业转型与升级两大任务,初步建成氟化工产业强国。其中,在氟资源的保护与接续上,需要扭转优质氟资源过度出口的局面;加快低质氟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其成为重要的接续资源;推动萤石资源整合。
7月13日,中国化工报讯,在9~11日举行的2015年世界钾盐钾肥大会上,中国钾盐钾肥产业“十三五”发展方向成为最重要的话题。中石化联合会会长李勇武指出,在“十三五”期间,钾盐钾肥行业的首要任务是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依托青海和新疆资源优势建设规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钾肥核心基地。同时加快境外钾肥项目建设步伐,还要坚持进口钾肥“价格洼地”的传统,加大对进口钾肥的储备...
7月10日,中国化工报讯,8日,硝酸市场报价1300元(吨价,下同),较这一波上行起点――5月19日的1230元上涨70元,涨幅为5.7%,主要得益于下游硝基复合肥需求增加的拉动。业内分析,未来由于下游硝酸铵钙市场旺季到来,硝酸或因供不应求延续上涨。据悉,以硝酸为原料的硝基复合肥属于高端复合肥产品,其中硝酸氨钙在硝基复合肥中占比例最大。
7月9日,中国化工报消息,在农业发展存在“地越种越硬、越种越薄,肥越施越多、成本越涨越高”矛盾的情况下,我国提出了“化肥零增长”计划,而有机肥的推广和应用正是能够缓解当前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业内人士强调,有机肥是维系土壤物质循环和肥力的重要保证。只有优化土壤环境后的测土配方施肥才能实现“高产施肥、经济施肥和环保施肥”理念,才能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走上“产出高效、产品安全...
7月9日,中国石化网讯,近日,多部门联合提出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创业的22项新举措,打造竞争新优势。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区域,辽宁省的化工企业将迎来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机会。辽阳石化、抚顺石化等企业加快探索营销新模式。其中,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一些辽宁化工企业已经相继进驻新疆开拓市场。6月25日,化工装备制造企业沈鼓集团在乌鲁木齐市挂牌成立新疆分公司,将营销领域从东北一直延伸到西...
7月8日,中国石化网讯,由于供需结构、宏观环境都没有明显变动,国内烧碱市场延续淡稳走势,山东、江苏主产区液碱小幅波动。具体来看,山东地区因上周西北液碱价格上行带动,齐鲁石化等厂家液碱价格小幅上调;江苏地区则受下游印染、化纤需求萎缩拖累,氯碱厂家普遍下调液碱价格。预计后市烧碱价格将以稳中小动为主要运行态势。
7月7日,中国化工报消息,上周,山东利华益、中沙天津石化、燕山石化等苯酚厂家销售价格集体下滑300元(吨价,下同),均执行6700元,当日苯酚市场参考价为6683元,较6月底下跌了4.3%。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支持市场向上的因素逐渐消散,在原料下跌、供应增加、厂家报价集体走低且下游需求疲软等利空因素影响下,预计苯酚后市继续震荡向下。
7月6日,中化新网讯,2014年12月3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将481个农药原药出口退税率从9%提高至13%,制剂出口退税率则仍为5%。自该政策实施半年后,业内普遍反映,部分原药和制剂出口退税率调整后,“退税倒挂”压缩了农药制剂企业的利润空间,影响生产企业向高端产业链延伸的积极性,进而制约了出口。
7月3日,中化新网讯,《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发布已3个多月。目前,各省市纷纷启动化肥零增长行动,建设示范点、示范田,深入推进这一行动方案。使用新型肥料、改进施肥方式成为各地的普遍措施。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何才文表示,从今年开始,将率先在玉米、蔬菜、苹果3类作物上进行化肥使用总量零增长行动试点。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国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达60%的目标。
7月2日,中国化工报消息,在化工市场整体行情低迷的形势下,华东地区甲苯价格6月29日下跌250元(吨价,下同),跌至5700~5800元,跌幅达到4.2%。6月30日价格继续下降,报价降至5575~5600元。后市来看,甲苯此次下滑窗口开启或来势难挡,在需求面未见好转,宏观面推波助澜情况下,甲苯或将继续维持弱势,短期内难以翻身。
7月2日,中化新网讯,近日,河北华丹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牵手”台湾伟盟集团,在石市裕华区投资1亿元,开工建设我国第一条玉米发酵生产聚乳酸生物降解材料片材生产线。此类降解塑料片材生产线年可产全生物降解塑料颗粒及制品15万吨。据悉,生产出来的塑料产品废弃后在空气中可以100%生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有利于节约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又可消除“白色污染”。
6月29日,中国化工报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25日印发《应急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5年)》。工信部有关人士指出,当前我国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危化品安全、化工污染、食品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频繁,且破坏力和影响力远超过以往,防控难度不断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发展应急产业,将有效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产业支撑能力。因此,化工产业与应急产业和谐共振必要且可行。一方面化工行业亟待补齐应...
6月29日,中化新网讯,惠生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甲醇制烯烃(MTO)分离技术开发和工业应用项目日前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据悉,该技术首次将惠生自主开发的“预切割+油吸收”核心工艺取代传统深冷脱甲烷系统应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产物的分离,并在油吸收过程中应用了传质传热同时进行的降膜换热微分吸收器。该技术的成功开发打破了烯烃分离领域国外技术的垄断,降低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促...
6月25日,工信部网站讯,近日,工信部与农业部种植业司就化肥、农药转型发展问题进行沟通。双方在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推动行业技术创新、新产品创制、两化融合等方面达成共识。潘爱华强调,工信部是化肥、农药行业主管部门,农业部是用户部门,在后续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上下游协同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
6月24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期硫酸市场表现坚挺。23日,国内98%硫酸主流出厂价380元/吨左右。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硫黄补货基本完毕,市场成交行情暂时回落,但贸易商心态较好,报价维持高位。而下游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成交重心不断小幅上移,刚性需求存在。因此,短期内硫酸市场利好因素占据主导,局部现货紧缺局面有望持续,硫酸价格仍存在上涨空间。
6月24日,中化新网讯,近日一种电吸附水处理技术逐渐进入人们视野,这有别于传统的反渗透、生化处理、蒸发等水处理工艺。新一代电吸附技术每吨水处理成本已降至3.62元,较传统工艺下降60%以上。业界认为,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全新电吸附水处理技术,有望加速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实现。
6月19日,中国化工制造网讯,截至目前枣庄建有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西岗苯制品基地、邹坞煤焦化园区等多个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形成了11条产业链条,是全国为数不多煤气化、煤焦化产业链都比较齐全的地区。据悉,枣庄市把发展新型煤化工作为重要的接续替代产业,逐步建立了以新型化、精细化、集群化为特点的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
6月19日,中国化肥网讯,近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原名誉理事长刘淑兰表示,传统化肥的提质增效不仅是氮肥行业突破当前产能严重过剩困境,实现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国家农业部提出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零增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必不可少的措施。由于增值化肥肥效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且生态环保效果明显,目前已经得到市场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十三五”期间,预计增值化肥将得到快速发展,在很...
6月18日,中国化工制造网讯,17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千亩田变荒地河水被污染无法灌溉》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政府立即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制定整改方案,认真部署落实整改措施。针对报道中提到的通河水污染、化工园区周边土地撂荒等问题,即日起园区所有37家化工企业立即全面自查整改,对通河两岸8家涉苯企业立即停产整顿。
6月18日,中化新网讯,“十二五”期间,国内钾肥行业已逐步形成了“供应稳定、竞争有序、理性发展”的新常态,但仍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十三五”时期,钾肥行业既要抓住机遇,引导优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还要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重点放在加强政策统筹规划、引导境外钾盐开发、限制硫酸钾盲目扩张等方面,让钾肥行业在“十三五”时期走得更稳更好。
6月17日,中化新网讯,从6月15~17日召开的2015年全国碳酸钙行业年会上获悉,当前碳酸钙行业各地区、各企业发展十分不平衡,面临产能过剩、效益下滑、低端产品竞争激烈等问题。行业亟需往低碳、环保、清洁、绿色发展等方向转型,实现提质增效。业内人士强调,企业不创新,必遭淘汰。碳酸钙企业应当在生产工艺、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大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6月15日,中化新网讯,在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化工行业存在着末端治理不达标、水污染潜在风险过大、化工行业集聚区整体污染情况严重三大问题,亟须解决。对此,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熊跃辉表示,目前污染治理主要集中于末端治理环节,可发展空间有限。企业有必要从生产环节出发,关注清洁生产、综合循环利用以及预控制环节,将污染治理变成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行为。
6月12日,中化新网讯,近期,伴随国际化工并购的活跃和国内资本市场的火暴,国内化工行业的并购重组风生水起。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4月21日,沪深两市共有超过300家公司发布重大重组公告,涉及化工行业的公司有25家,且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清科研究中心人士表示,今年化学原料及加工行业将成为国内并购重组潮的一匹黑马,“北上广”及苏浙地区是并购重组的热门区域。
6月12日,中国石化网讯,国内原盐市场表现低迷,河北、山东、江苏等地盐价下滑10~20元。受北方海盐春扒工作进展良好影响,市场海盐产量增大,下游两碱企业开工稳定,部分停车检修,对原盐的消耗量相对稳定,预计原盐后市行情难改疲态。目前山东地区散装达标海盐主流出厂价在150~160元/吨,处于相对低迷状态。
6月11日,中化新网讯,随着阿里巴巴、联想、京东纷纷进军农资电商领域,“互联网+”在农药行业风起云涌。农一网、农医生、云农场、田田圈等农资电商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农药电商平台要淘金农村互联网蓝海,必须向个性化、专业化、规模化转型,打造全链条服务模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6月11日,中化新网讯,有专家认为,“十三五”时期,五大因素决定了化肥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应该加快。一是简政放权整体大环境的影响,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二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要求;三是政策背景发生变化,化肥行业已经出现明显的过剩产能,不能继续用优惠政策鼓励生产;四是优惠政策已经造成行业内部不平衡;五是当前化肥市场化的时机比较好。
6月10日,中化新网讯,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日前下令,集中开展公众聚集场所使用聚苯乙烯、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装修装饰和保温材料的专项整治,彻底排查隐患。据悉,近日某老年公寓发生火灾的重要诱因就是违规使用有机保温材料。业内人士表示,国家需要大力整顿有机保温材料违规使用情况,并希望严格查处常态化。只有铁腕执法,才能让我国有机保温材料行业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