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工】河南心连心江西基地二期大项目开车成功(2025-10-09)
10月9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22日18时26分,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基地二期大项目产出合格产品,实现一次开车成功,心连心集团“三年两大战役”之四大项目建设首战告捷。江西心连心二期大项目总投资100亿元,2024年5月正式破土动工。数千名建设者先后攻克装置规模大、工艺复杂、边生产边建设及高温酷暑多雨等多重挑战,用了不到3年时间完成立项、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并实现一次开车成功。
【...
10月9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22日18时26分,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基地二期大项目产出合格产品,实现一次开车成功,心连心集团“三年两大战役”之四大项目建设首战告捷。江西心连心二期大项目总投资100亿元,2024年5月正式破土动工。数千名建设者先后攻克装置规模大、工艺复杂、边生产边建设及高温酷暑多雨等多重挑战,用了不到3年时间完成立项、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并实现一次开车成功。
【...
9月30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期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教授团队合作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构筑出能量密度达604 Wh kg?1的高安全聚合物电池研究成果以“调控聚合物电解质溶剂化结构实现600 Wh kg?1锂电池”为题于9月2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该研究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
【点评】面向电动汽车、电动飞行器...
9月30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催化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在催化反应中实现近100%的贵金属原子利用率,使得贵金属原子的催化价值在微观尺度上得以极致发挥,为新一代高效、低成本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开辟了新路径,将助力化工生产更加低碳、高效、可持续。这一成果由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取得,相关研究成果于9月2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
【点评】催化剂被誉为现代化学工业的“心...
9月29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23日,中国石化工程院油田化学剂成果转化中心(天津)项目在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顺利投产。据介绍,该项目工程投资额3.5亿多元,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作为国内油田化学剂领域工艺最先进、规模最完备的中试科研转化平台,将为中国石化集团、天津经开区乃至天津市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关键支撑,是天津经开区“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实践载体。
【...
9月29日,中国化工报讯,亚洲航空业正加大力度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产能规模化,但在9月新加坡举办的2025年亚太石油会议(APPEC)“亚洲SAF创新”专题讨论中,嘉宾们提醒:未来几年,碎片化的政策支持、基础设施缺口及原料成本上涨,可能限制SAF行业增长。亚洲可持续燃料协会创始人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加布里埃尔何在会议中表示,亚洲各国需制定兼顾区域协同的定制化发展路线图,才能推动亚洲成为全球主要SAF中...
9月28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24日,一场以“智汇生物质 气化新碳索”为主题的航天生物质气化技术成果发布会在河北沧州召开。本次发布的“航天生物质炭化制粉气化一体化技术”由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天工程”)自主研发,并于近日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简称“中国石化联”)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标志着我国生物质能气流床高效转化技术正式迈入工业化应用新阶段。
【点评】这一技术...
9月28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16日,中国质量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万华化学凭借“客户导向为中心,自主创新+数智赋能双驱动”的质量管理模式在651家优秀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万华化学是本年度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董事长廖增太代表公司出席了颁奖仪式。
【点评】中国质量奖是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于2012年经中央批准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中国质量奖旨在推广...
9月26日,中国化工报讯,今年4月,《磷石膏处理处置规范》(GB/T 32124-2024)正式实施。这一国家标准,明确将石膏基建材、市政管道、高端填料等列为磷石膏资源化核心方向,加快推动我国磷石膏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4个多月后,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贵州磷化集团)对外发布了一项最新产品——高品质无水石膏。这是继2024年推出无水磷石膏包装箱,该集团在磷石膏治理赛道上的又一关键突破。此次发布的...
9月26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期,河北省唐山市工信局发布公告称,唐山国义特种钢铁有限公司2座5.5米焦炉于4月18日完成封停并通过市级验收。此次封停涉及焦炭产能110万吨(年产能,下同)。自2024年以来,该市已相继公告了4家企业共8座焦炉的封停和拆除情况,合计推动超500万吨焦炭产能退出市场。山东、河南、内蒙古等省份也在持续推进不符合政策规定的焦炉产能淘汰工作。
【点评】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化工产业升级...
9月25日,中国化工报讯,地缘政治动荡与贸易紧张局势叠加原油价格波动,导致亚洲石化生产商在原料供应保障方面面临严重不确定性。在新加坡举办的2025年亚太石油会议(APPEC)上,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了这一行业痛点。他们表示,目前亚洲石化生产商原料采购趋于谨慎,乙烷等低成本原料成为行业新的焦点。以原油为例,油价已从2024年的近100美元/桶,在过去几周内跌至70美元/桶以下,油价的这种剧烈波动对石化生产商造成...
9月24日,巨潮资讯网讯,9月12日,华谊集团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能化”)吴泾基地装置实行永久性停产。其主要生产甲醇、醋酸、氢气、合成气等产品。本次停产装置系上海能化吴泾基地装置(甲醇设计产能95万吨,2024年产能利用率46.5%;醋酸设计产能70万吨,2024年产能利用率70.7%),装置建成时间较早。
【点评】我国醋酸行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醋酸生产...
9月24日,中国石化新闻办讯,9月18日,在第28届中国国际复材展上,由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自主研发的60K大丝束碳纤维新产品正式亮相。该产品为国内首创,有效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至此,中国石化已拥有24K、48K、60K等不同丝束规格近20种型号的碳纤维产品生产能力,形成了“通用型+高性能”“大丝束+小丝束”产品全谱系,助力我国碳纤维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点评】碳纤维技术有着森严的...
9月23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曹湖军与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构建出全球首块氢负离子原型电池,实现了氢负离子电池从原理概念到实验验证的跨越。2018年,该团队启动氢负离子传导研究,并于2023年提出了“晶格畸变抑制电子电导”策略,研制出室温超快氢负离子导体。在此基础上,团队以低电子传导且高稳定性的氢化钡薄层包覆稳定性较差的...
9月22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6日,华东一家酚酮生产企业负责人坦言,酚酮产业链投产高峰已过,供需格局逐渐改善,行业或将走出亏损境地。2007年以来,国内酚酮产能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有效产能从103.9万吨扩张至2025年7月底的1126万吨。2020年是大型一体化酚酮装置进程发展的初期,浙江石化一期年产65万吨酚酮装置投产,成为国内单套产能最大的装置;利华益维远二期年产35万吨酚酮装置上马,两期装置酚酮年产能合计达...
9月22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12日,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建设现场再度传来喜讯——随着最后一个模块平稳吊装就位,10台裂解炉全部完成封顶。这标志着该项目乙烯装置的又一项关键施工节点顺利完成,为后续建成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总投资448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是中沙产能与投资合作的重点项目、国家重大外资第三批专班项目。此次封顶的裂解炉是乙烯装置的“龙头”,采用了“2台气体炉+8台液体炉”的配置,总重量超2...
9月19日,长兴岛发布讯,9月10日5时30分,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东北亚氢基能源中心)液体码头完成首次接卸作业,4887吨乙烯顺利输入低温乙烯储罐。随后,首船靠泊作业暨鼎际得乙烯进场仪式举行,标志着西中岛首座码头正式投入运营,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4887吨乙烯原料全部导入低温乙烯储罐,实现“码头+管廊+储罐”联动传输,填补了园区液化烃仓储物流空白。此次接卸作业不仅是满...
9月18日,中国化工报讯,我国半废锅煤气化装置运行诞生一项新的世界纪录。截至9月11日,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000吨级半废锅航天粉煤加压气化装置(下称“半废锅航天炉”),在安徽昊源化工集团五期项目气化装置应用的A级连续运行时间已满2年,突破气流床气化技术连续运行世界纪录。据昊源集团介绍,该公司年产30万吨合成氨、40万吨尿素联产20万吨己内酰胺搬迁改造项目采用了4.0兆帕气化压力、200...
9月18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9月2日,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承建的联泓格润(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20万吨/年EVA项目35KV变配电室一次受电成功。2025年国内有多套EVA新装置计划投产,预计新增产能80万~100万吨。上半年江苏虹景新产能已逐步释放,下半年仍有企业计划投产,如西部某大型石化企业的20万吨/年吨EVA装置。新产能释放将增加供应总量,加剧企业竞争,推动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但新产能...
9月17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近日,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在吉林省大安市正式投产,该项目是全球最大单体绿氨项目。这一项目是国家清洁低碳氢能示范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大工程,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最新消息显示,吉电股份9月初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表示,该项目于2025年7月26日试运行投产以来,生产运行保持平稳。国家电投大安项目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
9月17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CBL裂解技术是中国石化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乙烯裂解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乙烯裂解炉的开发与设计,支持新建或改造裂解炉项目。目前,已成功应用于中科炼化、古雷石化、海南炼化、镇海炼化等多个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并出口至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截至2024年底,采用该技术新建和改造的裂解炉达264余台,乙烯总产能突破3380万吨/年。8月31日,该技术首次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
9月16日,中国化工报讯,普通过磷酸钙(以下简称普钙)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传统磷肥品种,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其产量一度占据全国磷肥总产量的70%以上。近十年间,这一传统产业却遭遇“滑铁卢”,产能缩减超40%。在云南省这一传统普钙主产区,相关企业数量也从高峰期的近200家锐减至20余家。磷矿资源紧缺推高原料成本、硫酸价格波动加剧生产压力,双重因素叠加下,云南传统普钙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断被...
9月15日,中国化工报讯,8月26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牵头的“高效分布式甲醇制氢-加氢一体化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项目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亚栋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北京化工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定,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石科院副院长林伟介绍,分布式甲醇制氢技术以来源广泛、...
9月15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截至8月28日,南化公司研究院自主研发的NWS湿法制酸钒催化剂在广东宏瑞30万吨/年湿法制酸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已连续稳定运行3个月。数据显示,其打破了进口催化剂在超大规模装置上的技术垄断,为后续国产化推广奠定了基础。此前5月28日,广东宏瑞30万吨/年湿法制酸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在惠州大亚湾投料开车成功。该项目年产33万吨硫酸,是目前全球已投产规模最大的WSA(湿法制酸)装置,其核心...
9月12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六氟磷酸锂通常被认为是锂电材料的“风向标”。近期,六氟磷酸锂价格连续上涨。根据鑫椤锂电数据,6月20日,六氟磷酸锂价格为5.02万元/吨至5.32万元/吨。而到了9月9日,六氟磷酸锂价格稳定在5.5万元/吨至5.8万元/吨。六氟磷酸锂主力厂商股价也连续上涨。多氟多继此前收获两个涨停板后,9月9日股价涨幅仍超5%。此外,天际股份、天赐材料股价也连续多日上涨。目前,六氟磷酸锂主要厂商为...
9月12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9月4日,盛虹石化10万吨/年POE项目成功投产新闻发布会暨长期供货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江苏连云港举行,首批320吨优等产品同步发车交付。盛虹石化POE(聚烯烃弹性体)工业化装置于8月17日一次开车成功并实现量产,投产过程平稳顺利且创造多项纪录:粒子的白度、透光率及黄色指数全部合格,密度优于行业标准;核心指标体积电阻率为1017Ωcm,领先国际顶流品牌足足一个量级;已开发出18个不同...
9月11日,中国化工报讯,业内对于2025年后4个月的全球丁二烯市场看法悲观。消息人士称,随着炼厂检修季结束及新装置投产带来的产量提升,丁二烯市场正被激增的供应量拖累,贸易商们继续寻求将货物从欧美转移至价格较高的亚洲。尽管今年全球丁二烯市场价格下滑,但套利窗口开启刺激欧洲货物转向亚洲。道达尔能源法国贡夫勒维尔丁二烯装置重启以及陶氏公司德国博伦工厂复产也加剧了供应压力。标普全球商品洞察旗下普氏...
9月10日,巨潮资讯网讯,8月30日,山东丰元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丰元股份”)发布公告,宣布全资子公司山东丰元锂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丰元锂能”)将终止在个旧市的对外投资事项,即在个旧市冲坡哨新材料产业园建设5万吨锂电池高能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据悉,该项目总投资达12.5亿元,原计划于2024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产。项目主要产品为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旨在通过利用个旧辖区内的锂矿资源,稳定关键...
9月9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近日,中石化大连院(FRIPP)研发的FH-50A轻质馏分油加氢催化剂首次在高桥石化连续重整装置实现工业应用。该催化剂具有高效节能优势,为加工劣质油品、降低成本提供技术支撑。大连院研发的新型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FHUDS-12在北海炼化首次工业应用,与上周期应用相比,有效减少了催化剂装填重量,为低成本稳定加工劣质油品提供技术支撑。
【点评】大连院是中国石化重要的炼油技术...
9月9日,中国化工报讯,随着吉林石化公司26万吨(年产能,下同)丙烯腈装置在8月中旬开车,国内丙烯腈行业再次迎来产能集中入市。2025年,我国丙烯腈行业步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据金联创统计,仅今年上半年,裕龙石化13万吨装置、泉州石化26万吨装置、镇海炼化40万吨装置已先后投产;随着吉林石化公司26万吨新产能入市,行业总产能较2024年底增长近四分之一。业内认为,丙烯腈行业正迎来近5年的第二次集中扩张期...
9月8日,中化新网讯,近日,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富氢能”)、内蒙古蒙发国富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蒙发国富”)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协议,三方将依托各自优势打造风光制绿氢与液化一体化项目。根据协议,三方合作的核心项目计划投入约50亿元,分三期推进建设。项目建成后制氢规模达120吨/天,年产能约4万吨,将成为区域内领先的绿氢生产基地。
【点评】国富氢能...
9月8日,中国化工报讯,8月以来,受原料端棕榈油强势上涨带动,脂肪酸品类中的硬脂酸和月桂酸市场出现明显回暖。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硬脂酸均价为1.0044万元(吨价,下同),较8月1日上涨571.22元,涨幅6.03%;月桂酸均价为1.86万元,较8月1日上涨1703.05元,涨幅10.08%。目前国内市场受供应偏紧及成本支撑影响,硬脂酸企业正根据自身库存灵活调整价格,预计短期内价格以上涨为主。
【点评】...
9月5日,中国化工报讯,8月23日,湿法锂电池隔膜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在苏州召开,旨在探讨湿法锂电池隔膜行业如何响应、落实国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相关部署,做好产业链服务,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湿法隔膜生产企业负责人和高管参加会议,围绕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上半年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未来投产计划...
9月5日,中国化工报讯,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政府网发布消息,8月26日,开鲁县与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丰原(北方)绿色零碳生物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合作协议书》。根据项目合作协议,丰原(北方)绿色零碳生物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55亿元,涵盖氨基酸系列产品项目、生物材料项目、生物能源项目三大版块,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260亿元、利税约30亿元、安置就业约3500人。
【点评】丰原集...
9月4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近日,中化西南化工研究设计有限公司(简称中化西南院)自主研发的XNC-98-5大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在国家能源集团183万吨/年大型甲醇装置上使用近3年后,顺利通过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现场性能标定。甲醇合成催化剂全生命周期内运行结果显示,床层压差、MTO甲醇质量、净化气单耗等关键指标优于上炉进口催化剂,表明XNC-98-5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已实现特大型甲醇装置进口甲醇合成催化...
9月3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近日,中化能源物流有限公司所属中化扬州联合66云链等合作伙伴,依托客户在库的多种酯类化工品,成功落地首单液体化工品数字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在本次业务中,中化扬州针对化工企业原料品种多、产品集港中转的特点,在质押总值不低于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引入“仓单池”机制,允许企业用不同品类货物申请数字仓单质押,替换原有质押仓单。这一机制使得企业无需提前还款,即可换回急需生产...
9月3日,中国化工报讯,8月26日,润和催化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润和催化”)在宁波举行的第七届全国烷烃脱氢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进行了新产品发布。公司董事长卓润生教授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铬系固定床丙烷脱氢催化剂(以下“丙烷脱氢”简称“PDH”),成功实现首套国产化工业应用。其历经20余年攻关已在国内某石化企业50万吨/年工业装置中实现稳定运行超过一年,各项技术指标全面刷新国际领先水平。卓润生表示:“...
9月2日,中国化工报讯,吸引和利用外资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指标。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2.3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国稳外资政策持续落地显效,石化、化工的不少标志性外资项目迎来新进展,带动我国引资质量持续提升。为吸引外商来华投资,我国持续优化相关举措,激发更多外资企业追加国内投资的热情,进一步推动中...
9月2日,中国化工报讯,8月在江苏南通召开的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石化行业总体情况平稳,但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同步出现“三下降”,业内普遍认为主要受“内卷式”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低位影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石化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77万亿元,同比下降2.6%;利润总额3810.3亿元,同比下降10.3%;进出口总额4414.3亿美元,同比下降6.9%。今年上半年石化行...
9月1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近日,金陵亨斯迈6万吨/年叔丁醇催化精馏脱水制异丁烯项目顺利产出纯度达99.99%的高纯度异丁烯产品,关键指标全面优于设计值,实现全流程一次性开车成功。南京金陵亨斯迈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石化与亨斯迈集团共同投资设立。主要产品高纯度异丁烯将直接用于下游特种橡胶、医药中间体及高端树脂的生产,预计可新增年产值5.8亿元。将有效填补区域高端碳四产业链空白,对推动下游产业升...
9月1日,中国化工报讯,草甘膦在经历三年低位运行后,近期迎来转机。随着行业反内卷专题会议的召开,叠加出口回暖等多重利好,95%草甘膦原粉价格从此前的2.2万元(吨价,下同)涨至近期的2.6万元,涨幅接近20%。行业毛利率由负转正,达到3.82%,单吨毛利回升至约1000元。当前草甘膦价格较一季度出现明显上涨,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行业库存处于低位,6到8月正值草甘膦出口南美地区的传统旺季,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