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林洋光伏第一片“N型”高效单晶双面电池片成功下线(2017-08-18)
8月18日,新材料网讯,林洋光伏第一片“N型”高效单晶双面电池片成功下线。8月17日,电池工艺技术连同生产、设备等部门对各工序每台设备参数设定、运行状况进行逐一确认。在经历多道工序后,林洋光伏第一片“N型”高效单晶双面电池片成功下线,电池生产车间顿时一片欢腾,掌声响彻整个车间。林洋光伏高效单晶双面电池组件项目于2016年10月份正式启动,仅仅历时10个月,林洋人完成了从厂房建设到设备安装调试等一系列繁琐...
【新 材 料】石墨烯复合膜实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高效去除及高灵敏检测(2017-08-18)
8月18日,Materials Views讯,江苏师范大学的渠陆陆副教授与美国莱斯大学的Pulickel M. Ajayan教授课题组通过在氧化石墨烯片层中嵌入金纳米颗粒与双层氮化碳构建了一种集富集、检测和催化性能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复合膜,实现了环境有机污染物的高效移除和高灵敏检测。该膜通过π-π堆积与静电相互作用对有机污染物有良好的预浓缩能力,表现出高灵敏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而且电子-空穴分离效率高,表现出较高的催...
【新 材 料】北京化工大学研发黑色矩阵材料打破国外垄断(2017-08-16)
8月16日,新材料网讯,北京化工大学光聚合技术研究中心与江苏博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自主研发的LCD生产用黑色矩阵的主要指标达到了当前国际上同类产品水平,其中高阻抗产品达世界领先水平。这标志着我国在LCD生产用黑色矩阵上将打破国外企业40年来的市场垄断。据介绍,黑色矩阵是LCD制造中的关键材料,目前国际上的主要生产企业是日本TOK、新日铁化学和三菱化学,占据全球市场的95%,尚未有我国企业能进行生...
【新 材 料】上海药物所等优化新型药物载体材料(2017-08-15)
8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张继稳领衔中法合作团队发明了一种快速、温和的方法,显著改善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CD-MOFs)在水中的稳定性,克服了CD-MOFs在水中稳定性差的缺点,拓展了CD-MOFs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该研究成果于7月26日发表于《化学通讯》(ChemComm)上。由上海药物所、法国Paris-sud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组成的合作团队采用简单高效的方法将胆固醇分子...
【新 材 料】国内首个氢化苯乙烯工业化项目中交(2017-08-15)
8月15日,新材料网讯,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巴陵石化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在建的国内首套年产2万吨热塑橡胶SEPS(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工业化项目主装置实现中间交接,转入开车准备阶段,8月底投料开车。该项目投资3亿多元,装置建成投产后,将填补我国SEPS产品的空白,替代进口并参与国际竞争。据了解,SEPS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目前只有美国和日本各一家企业的产品垄断供应,全球年产销量约13...
【新 材 料】京东方宣布,拟建第二条10.5G生产线(2017-08-14)
8月12日,digitimes网讯,京东方宣布,将与武汉市政府和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会合作,计划在武汉兴建第二个10.5G生产线。 该公司表示,新晶圆厂将采用2,940mm×3,370mm的玻璃基板,主要生产65英寸液晶显示器,每月产量为12万台。预计将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新厂的建设。该工厂将在二十四个月内运营,总投资高达46亿元人民币(约合69.07亿美元)。新厂注册资本为2600亿元,武汉市政府赞助20亿人民币,京东方为60亿人民...
【新 材 料】富思特拟投资15亿元河间新建涂料生产基地,布局雄安新区(2017-08-14)
8月12日,新材料网讯,富思特新材料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河北省河间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举行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内容,富思特拟在河间总投资15亿元建设建筑涂料、纳米新材料、装配式房屋等新型建筑部品生产基地。随着“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建立,北京经济中心的功能将逐步迁移。而河北省河间市毗邻雄安新区,素有“京南第一府”的美誉,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网络、充裕的资源要素,成为富思特布局雄安的首...
【新 材 料】北京理工大学发布阻燃新产品新技术(2017-08-09)
8月9日,新材料网讯,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近日召开了“国家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阻燃新产品新技术信息发布会, “国家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4位专家分别发布了8项阻燃剂和阻燃材料及相关技术,包括:高聚合度聚磷酸铵(APP结晶Ⅱ型)工业生产技术、阻燃剂纳米复合阻燃增效技术、膨胀型阻燃剂技术、阻燃聚氨酯硬泡用新型含氮聚醚多元醇合成技术、阻燃聚氨酯硬泡高效阻燃剂配方技术、阻燃聚氨酯硬泡白料制备技...
【新 材 料】山东临清与中色奥博特签订总投资8亿元金属粉体及晶体材料项目(2017-08-08)
8月8日,新材料网讯,8月4日,2017山东聊城融入京津冀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合作恳谈会在京召开,会上,临清市政府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总投资8亿元的1.5万吨金属粉体及晶体材料项目。该项目由隶属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主导。据中色奥博特董事长刘占海介绍,该1.5万吨金属粉体及晶体材料项目,生产的高纯氧化铝、铜粉和晶体材料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线路、激光材料等...
【新 材 料】博盛新材料投建年产2亿㎡锂电隔膜产线(2017-08-08)
8月8日,OFweek锂电网讯,深圳市博盛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博盛新材料”)将在湖南省娄底市投资8亿元,建设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6条,涂覆生产线6条,年产动力锂电池隔膜2亿平方米。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投资3亿元,用地40亩,建设20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建成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4条。博盛新材料表示,将会尽快完成项目合作的各项前期工作,尽快在年内开工建设,2018年确保项目投产。
【新 材 料】单分子层薄硅光束使纳米激光得以在室温下操作(2017-08-01)
8月1日,新材料网讯,研究人员首次制造出了一个仅使用单分子层的纳米激光器,放置在室温下工作的薄硅光束上。这款新设备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北京清华大学的研究小组共同开发,可以用来在单个电脑芯片上发送不同的信息。当然,激光器也能够以紧凑的集成格式用于其他感测应用。研究小组负责人、ASU电气工程教授郑宁(cun - zheng Ning)说:“这是由单层材料所制成纳升激光器的首次室温运行示范。”新激光的具体细节发表...
【新 材 料】新型光催化还原净水材料可除致癌离子(2017-07-31)
7月31日,新材料网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环境功能材料研究部研究员李琦及其研究团队发展出一种高效光催化还原净水材料,无需加入空穴牺牲剂即可在可见光下高效去除饮用水中常见的致癌阴离子溴酸根。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应用催化B:环境》。该材料体系不仅能够通过提高光生电子的寿命来提升光催化还原反应效率,而且避免了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空穴牺牲剂,非常适于光催化还原技术在饮用水...
【新 材 料】我国攻克液晶显示器(LCD)关键材料核心技术(2017-07-28)
7月28日,新材料网讯,北京化工大学光聚合技术研究中心等已成功开发了LCD生产用黑色矩阵(BM)材料关键技术,有望打破这一维持了近40年的市场垄断。BM是LCD制造中的关键材料,目前国际上主要生产企业是日本TOK、新日铁化学和三菱化学,我国尚未有企业能够进行生产,同时也缺乏充足的技术人员储备和关键设备。目前,市场对高光透射密度(OD)产品的需求也很旺盛(BM的厚度=厂商要求/单位厚度BM的OD值)。而高阻抗产品的表...
【新 材 料】光子材料技术研究中心落户雷巴,计划建设光子材料生产基地(2017-07-24)
7月24日,新材料网讯,深圳市雷巴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携手华裔科学家合作成立“光子材料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光子材料生产基地”,全力打造生态型、环保型的新光波导材料产业。作为国内从事环保型新材料“水性高分子材料”研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雷巴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近两年连续位居水性家具漆全国销量第一;目前已拥有1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自主研发储备了数百种水性漆产品配方,并同国际著名树脂机构DSM(帝斯...
【新 材 料】张首晟团队发现“天使粒子”(2017-07-21)
7月21日,新材料网讯,7月21日凌晨,张首晟及其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大发现:在整个物理学界历经80年的探索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了手性Majorana费米子的存在。这一发现,验证了由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Ettore Majorana在80年前提出的预测——存在一类没有反粒子的粒子。同时也证明了存在一种比量子还小的单位,这将对现在的量子理论带来巨大的改变。张首晟将这一新发现称为“天使粒子”。普通群众可能暂时难以理...
【新 材 料】23名院士专家在深圳研讨新材料前沿技术,低维材料“受宠”(2017-07-20)
7月20日,新材料网讯,由广东院士联谊会和南方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项目研讨会在深圳举行。23名新材料领域院士专家围绕“低维度人工微结构及其界面和表面科学”议题,通过专题报告和讨论形式,分享交流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建言新材料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由于低维材料可人为地控制其构型,创造超性能、多功能与智能化的重要新材料,低维度人工微结构迅速成为国际科学研究的热点,各国不惜投...
【新 材 料】我国成功研制M40J高性能碳纤维(2017-07-20)
7月20日,新材料网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第二总体设计部(以下简称二部)牵头承担的国防科工局一条龙项目“国产M40J碳纤维工程化研制及应用”取得重要进展,突破了稳定化制备、碳纤维表面处理等关键技术,分别在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和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了百吨级M40J高模高强碳纤维生产线。据了解,M40J高模高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具有轻量化、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和抗振性等特点,是高精尖航天复杂型...
【新 材 料】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成功制备重堆叠的二硫化钽超导薄膜材料(2017-07-14)
7月14日,新材料网讯,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黄富强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北京大学等合作,通过化学剥离成单层二硫化钽纳米片并将纳米片抽滤自组装而重新堆叠成二硫化钽薄膜。重新组装的二硫化钽薄膜打破了原母体的晶体结构,形成了丰富的均质界面,并获得了比母体材料更高的超导转变温度和更大的上临界场。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杂志》。这项研究成果丰富了界面超导的研究内容,为完善超导理...
【新 材 料】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在京召开动力电池材料专题研讨会(2017-07-12)
7月12日,新材料网讯,2017年7月7日,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咨询委)在京组织召开“动力电池材料专题研讨会”。会议由专家咨询委主任干勇院士主持,屠海令院士及动力电池材料研发、生产、应用等领域相关专家参会。会议讨论了动力电池材料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生产成本偏高、正极材料性能如何突破、电解液领域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研究提出了通过廉价材料替代稀有材料...
【新 材 料】富烯科技年产500万㎡石墨烯导热膜项目开工建设(2017-07-11)
7月11日,新材料网讯,2017年7月11日,第六元素参股公司富烯科技“石墨烯导热膜研发及生产”项目,总投资2.26亿元,占地56亩,建筑面积2.4万㎡,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石墨烯导热膜年产500万㎡的规模。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散热/电磁屏蔽材料产业技术水平,增强散热/电磁屏蔽领域高端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对促进石墨烯的产业化和推动我国散热/电磁屏蔽材料行业的进步有重大意义。
【新 材 料】IBM研究中心曹庆等人利用碳纳米管打造世界最小晶体管(2017-07-07)
7月7日,新材料网讯,BM研究中心曹庆(通讯作者)等人研制出最小的P通道碳纳米管晶体管,尺寸仅40 nm。基于一个半导体性的碳纳米管,所占据的空间小于硅晶体管的一半,却表现出相当高的归一化电流密度,在低的供给电压0.5 V,亚阈值摆幅85 mV/dec下,电流密度高于0.9 mA/μm。此外,在超负荷运算工作下,基于高密度纳米管阵列线路制备的晶体管较最佳集成的硅电子设备能传输更高的电流。
【新 材 料】合肥研究院碲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光电响应性能研究获进展(2017-07-06)
7月6日,新材料网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纳米室研究员费广涛课题组研究人员在碲(Te)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光电响应性能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费广涛课题组博士仲斌年的红外响应测试结果表明,超细碲纳米线薄膜对波长为980nm的红外光的响应电流可以达到166μA,在偏压1.0V、受光功率为6.25μW时,响应率可以达到26.56A/W。相关研究工作对于碲纳米材料的形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们在碲纳米...
【新 材 料】我国首部镁锂合金材料国家标准在西安诞生(2017-06-29)
6月29日,科技部网站讯,经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由西安航空基地入区企业——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起草制定的《镁锂合金铸锭》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第一份镁锂合金材料国家标准,标志着镁锂合金材料从科研到产业化迈出坚实的一步。我国镁锂合金材料的生产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家标准缺乏,市场开发及推广难度很大,因此急需相关标准来推动镁锂合金材料行业的健康发展。2014年3月,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
【新 材 料】化学所基于新型动态共价键的可回收复用聚合物研究取得新进展(2017-06-29)
6月29日,科技部网站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科研人员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多官能团肟(Oxime)为原料,在无催化剂的温和条件下,成功制备了肟类聚氨酯(POUs)。该聚合反应具有很高效率的突出优点,在30oC的二氯甲烷中反应3小时,转化率高达99%;所制备的POUs与常规PUs机械性能相当。进一步研究发现,肟氨酯键具有热可逆性,POUs表现出优异的热自修复和可回收性质,修复效率可高达90%...
【新 材 料】福建千吨级石墨烯导电浆料即将投产(2017-06-28)
6月28日,科技部网站讯,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纳)将于本月底建成福建首条千吨级石墨烯锂电池导电浆料生产线,预计下月投产,大规模投产后其产能有望达两千吨。凯纳是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石墨烯原料和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凯纳董事长赵立平透露,“目前凯纳已经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的石墨烯生产技术,石墨烯粉体平均厚度一至三层,售价目前可能是全国最便宜的,售价一克才一块钱。” 业内人士指出,...
【新 材 料】清华材料学院发现高储能密度无铅反铁电陶瓷材料(2017-06-23)
6月23日,新材料网讯,来自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郑国强教授和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李敬锋教授课题组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高性能铌钽酸银无铅反铁电储能陶瓷”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课题组在铁电陶瓷储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该项成果不仅发现了一种具有高储能密度和良好温度稳定性的无铅反铁电陶瓷材料,而且其反铁电性增强机制的研究为无...
【新 材 料】中国首个十余亿元新能源车碳纤维结构件订单签署,引领汽车轻量化(2017-06-23)
6月23日,新材料网讯,6月22日上午,康得新、康得复材与蔚来在上海举行智能电动汽车碳纤维部件量产定点采购协议签字仪式。据悉,康得复材将为蔚来提供大规模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总成部件,价值高达十余亿元人民币。这是继康得复材与北汽集团签订中国首个碳纤维部件量产订单后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国内首次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国产车型结构件上大规模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具有划时代意义...
【新 材 料】郑州大学制备熔体加工制备连续化纤维束,实现油水分离(2017-06-22)
6月22日,新材料网讯,来自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郑国强教授和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刘春太教授及刘宪虎博士(共同通讯)通过一种绿色环保的高分子熔体加工方法(即挤出成型方法)成功地制备了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高密度聚乙烯纤维束。研究发现制备的多孔材料由于多级粗糙度的引入,使其具有良好的疏水亲油特性,水接触角可以达到141°,油接触角为0°。而且该材料柔软可编织,并且编织之后仍然具有良...
【新 材 料】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及其功能化研究取得新进展(2017-06-20)
6月20日,新材料在线讯,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高鸿钧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及其功能化的研究中又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研究了两种基于硫族化合物的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在实验上首次构筑了两种“纳米尺度的自然图案”材料:一种是具有交替三角形拼图图案的1H/1T型单层二硒化铂(1H/1T-PtSe2),另一种是具有周期排列三角形孔洞的单层硒化铜(CuSe)。相关工作发表在...
【新 材 料】中国从玉米芯里“变出”石墨烯,已量产创超亿元产值(2017-06-19)
6月19日,新材料在线讯,近日,由黑龙江大学和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生物质石墨烯材料绿色宏量制备工艺”项目通过专家组鉴定,鉴定结果认为该项目在国际上首创从生物质中提取制备石墨烯材料的技术路径。研究团队独辟蹊径利用玉米芯里纤维素进行化学重组,从而合成生物质石墨烯材料,通过“基团配位组装析碳法”实现了生物质石墨烯材料的宏量制备,同时还在研发利用玉米秸秆制备石墨烯的制备工艺。常...
【新 材 料】中南大学发布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最新成果(2017-06-16)
6月16日,新材料在线讯,近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正式发表了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熊翔教授团队关于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的最新成果。该团队采用固溶和原子扩散方法,在ZrCx(x<1)陶瓷基础上构建了一种面心立方结构(FCC)的Zr-Ti-C-B四元含硼碳化物超高温陶瓷相。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以Zr、Ta、Hf等过渡金属的碳化物或硼化物等陶瓷相为基体、碳纤维为增强相的一类复合材料。超高温陶...
【新 材 料】长春应化所开发新型无粘接剂CuO纳米棒负极(2017-06-16)
6月16日,新材料在线讯,近年来,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高容量发挥的正负极材料也在不断的涌现,例如负极的硅材料,正极的三元和富锂材料等都远远超过了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极大的推动了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研究人员利用金属有机化合物MOFs方法直接在金属箔上制备纳米棒电极材料的方法,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而且可以推广到其他材料的电极,例如直接在铜箔上生长SiOx纳米棒等,利用纳米材料的优势...
【新 材 料】清华大学研发出3D打印“海绵陶瓷”材料(2017-06-14)
6月14日,新材料在线讯,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研究团队利用陶瓷纳米纤维制备出一种海绵状新材料,该研究团队用廉价高效的气流纺丝技术,通过高速的气流将陶瓷前驱体溶液拉伸为纳米纤维,并用一种多孔收集器将其收集组建成为海绵结构,加热除掉前驱体中的高分子与溶剂,以得到一个由相互缠结的陶瓷纳米纤维组成的海绵。不仅超轻、耐热,其制备过程也快速经济,有望用于制作消防服和水净化等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
【新 材 料】二氧化碳直接制液体燃料研究获重大突破(2017-06-14)
6月14日,新材料在线讯,中科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暨上海高研院——上海科技大学低碳能源联合实验室在二氧化碳利用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创造性地采用氧化铟/分子筛(In2O3/HZSM-5)双功能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加氢一步转化,得到清洁汽油的选择性高达近80%,是目前国际上这一领域最高的。目前国际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甲烷和一氧化碳等简单小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而中科院实验团队却不...
【新 材 料】10家负极企业产能逐步释放,石墨价格将持续下滑(2017-06-13)
6月13日,高工锂电讯,今年以来,三元材料、碳酸锂、铜箔等多种锂电原材料上演“价格革命”,沉寂多年的石墨负极市场也欲掀起新波澜。近期,有材料企业向高工锂电爆料称,自一季度以来,受针状焦、沥青焦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也相应出现涨价。国内某负极材料企业高管表示,目前,天然石墨价格尚未有波动,主要是人造石墨比一季度上涨10%-20%。但也有部分负极材料企业直接表示,原材料涨价对成本...
【新 材 料】Science Advances: 湘潭大学在柔性钙钛矿外延铁电薄膜取得进展(2017-06-12)
6月12日,新材料在线讯,近日,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益春教授和台湾交通大学材料系朱英豪教授在柔性钙钛矿铁电薄膜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极大地简化了当前柔性铁电薄膜的技术复杂性。该研究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通过对锆钛酸铅(PZT)薄膜生长过程进行原位观测(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和实时调控,成功在柔性二维材料(天然云母片)生长出了高质量外延三维铁电材料(PZT)。此柔性PZT铁电薄...
【新 材 料】宁波材料所利用石墨烯研制出千瓦级铝空气电池(2017-06-08)
6月8日,中国科学网讯,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又成功研制出基于石墨烯空气阴极的千瓦级铝空气电池发电系统,该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高达510Wh/kg、容量20kWh、输出功率1000W。通过实际演示显示该电池系统可同时为一台电视机、一台电脑、一台电风扇以及10个60W照明灯泡同时供电,初步验证了该铝空气电池系统的发电供电能力。据悉,研究团队正在积极设计开发用于通讯基站备用电源和电动...
【新 材 料】哈工大借氧化石墨烯开发出全新的高性能3D打印墨水(2017-06-06)
6月6日,科技传媒网讯,本月初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我国教育部研究人员将一篇论文在线发表在《Carbon》杂志上,文中讲述了氧化石墨烯(GO)在一种3D打印墨水中的应用。此次研究中的3D打印墨水是一种地聚合物,这种材料具有耐热和绝缘性能,并且能将废弃材料封装在其结构中,包括高温陶瓷和由回收材料制成的混凝土。研究人员尝试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其中以改变其他流动性,并通过将氧化石墨烯颗粒注入地聚合物中,随后用改进...
【新 材 料】富士通开发出高压磷酸铁系电池正极材料(2017-06-05)
6月5日,新材料在线网讯,富士通研究所5月29日宣布开发成功具有可以和钴系材料相匹敌的高压磷酸铁系电池的正极材料。此次富士通发现让铁原子周围的氧原子的位置产生变形是提高电压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开发出了新材料Li5.33Fe5.33(P2O7)4,所制作的纽扣电池也获得了3.8V的电压。这比以往以LiFePO4为代表的磷酸铁系电池还要高。但是用试制的纽扣电池实验得到的放电容量为105mAh/g,这一结果比139mAh/g的理论值以及LiCoO...
【新 材 料】浙江大学研发出高导热超柔性石墨烯组装膜(2017-06-05)
6月5日,中国科学报讯,近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团队研发出一种高导热超柔性石墨烯组装膜,导热率最高达到2053W/mK(瓦特/米开),接近理想单层石墨烯导热率的40%,创造宏观材料导热率的新纪录;同时该材料由微褶皱化大片石墨烯组装而成,具有超柔性,可被反复折叠6000次,承受弯曲十万次。这一最新成果解决了宏观材料高导热和高柔性不能兼顾的世界性难题,有望在高效热管理、新一代柔性电子器件及航空航天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