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兴迅新材料迈入国际化发展道路(2024-05-10)
5月10日,中国企业网讯,近日,福建兴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兴迅新材料是国内第一家研究热塑弹性体发泡材料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超临界一次发泡改性成型工艺、低温超临界发泡技术,立式超临界反应釜技术等多项技术上取得创新突破,拥有专利64项。2023年,兴迅新材料的热塑弹性体发泡材料,市场占有率达到92%,排名第一,销售额达到2.8亿元。本次合作,兴迅新材料将全面接入企知道科创...
5月10日,中国企业网讯,近日,福建兴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兴迅新材料是国内第一家研究热塑弹性体发泡材料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超临界一次发泡改性成型工艺、低温超临界发泡技术,立式超临界反应釜技术等多项技术上取得创新突破,拥有专利64项。2023年,兴迅新材料的热塑弹性体发泡材料,市场占有率达到92%,排名第一,销售额达到2.8亿元。本次合作,兴迅新材料将全面接入企知道科创...
5月10日,科技日报讯,5月7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惠普(HP)达成合作协议,将在香港建立“生产力局—HP 3D打印技术中心”。该中心将专注于积层制造技术,即3D打印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开发,旨在成为中试转化的重要基地,通过先进的3D打印技术赋能各行业以提升其竞争力,推动高增值战略产业链的发展。该中心将位于生产力局大楼内,成为亚洲首个同时配备HP研究版——“金属Metal Jet”和“多射流熔融MJF”的3D打印科研中...
5月8日,新思界网讯,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会导致环境问题。近年来,由于工业、交通、建筑等产业发展,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居高不下,2023年全球新增二氧化碳排放量超4亿吨,总排放量接近375亿吨,我国是工业大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全球首位。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技术,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5月9日,四川日报讯,2024年中国(广元)绿色铝产业发展大会将于5月9日至11日在广元举行,大会以“拥抱绿色·铝创未来”为主题,将举办绿电铝推广技术交流暨供需对接会、参观考察、广元市铝基新材料产业重点项目推介和集中签约活动。会议期间,政府部门及国内行业协会专家、铝产业龙头企业代表等将共同探讨中国铝产业链绿色发展路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搭建经济合作平台,推动一批重大铝基新材料项目落地落户广元...
5月8日,中国高新网讯,记者5月7日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近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高温热敏材料。新疆理化所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室科研团队,采用多主元稀土元素的共掺杂策略,研发出具有高熵特征的钙钛矿型铬酸盐基高温NTC热敏陶瓷。研究发现,基于多主元稀土元素间的协同机制,该材料不仅具备不高于2400K的材料常数B值,还在高温下表现出较高电阻率,由此可满足最高1300℃、最低至室温25℃的超宽...
5月8日,新材料网讯,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信消息,为进一步提升电动自行车锂离子蓄电池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行业安全健康发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起草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近日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当前,电动自行车已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我国既是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大国,也是电动自行车...
5月7日,大众日报讯,日前,淄博市临淄区举行“齐聚临淄 共享未来”政银企合作推进会,3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50家临淄区骨干企业围坐谋发展,携手话未来。推进会现场,临淄区政府与18家银行机构达成授信签约金额348亿元,19家企业与19家银行现场达成签约放款42亿元,充分展现了各金融机构、各企业对临淄区建设发展的信心和期望。借力此次政银企对接会,山东凯威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落地一笔25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
5月7日,维科网讯,太阳能电池锗衬底单晶片是近年随着航天事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新型的功能材料,以锗晶片为衬底的高效率多结太阳能电池主要应用于如卫星等空间供电电源中即空间光伏发电,同时亦可以用于地面聚光光伏发电。与传统的衬底材料相比,锗衬底具有抗宇宙高能射线辐射和光电转换效率高的特点。当前,锗衬底(2英寸、3英寸、4英寸、6英寸)主要用于航天领域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及高性能发光二极管等器件产品,在...
5月6日,新材料网讯,从南京理工大学获悉,该校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张轩教授团队研制出新型聚酯反渗透膜,克服了主流商用聚酰胺反渗透膜的多项原生缺陷,为下一代海水淡化技术提供了新方案。据张轩介绍,反渗透膜是海水淡化设施的关键装备,目前主流商用反渗透膜主要基于聚酰胺材料,美国、日本等国的几家公司占据了全球市场大部分份额。“尽管聚酰胺材料的过滤性能已经很好,但工程应用中仍有不足之处。”张轩告诉记...
5月6日,科技日报讯,近日,由农工党中央主办的2024新材料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沈阳召开,主题为“大力推动新材料科技创新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科学确定新材料创新发展的方向与重点。立足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需求和促进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发展为目标,持续提升系统性创新能力,通过新材...
4月30日,四川在线讯,4月29日,丹棱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推介会在江苏省苏州市成功举办,120多名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企业家、投融资机构及商协会、科研院所负责人参加推介会。据悉,本次推介会现场签约6个项目,投资金额达47亿元。丹棱县还以此为契机与四川省协同振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眉山产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眉山市分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当天活动中,投资10亿元...
4月30日,科技日报讯,4月28日,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的超200位新材料行业的专家学者、业界代表齐聚南京。当日,南京江北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六位院士出席会议。该联盟由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发起,由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14家在新材料领域有专业特色优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60家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等单位共同组成。据悉,联盟将建立“产...
4月29日,中国日报网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不断尝试探索全新的材料合成范式。低维材料在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电子等领域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同的应用依赖于不同性质的材料,对低维材料的合成提出了可定制化的要求。尤其是,发展可原位进行电学测试的低维材料制备方法对物理、信息、能源等领域的研究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材料合成通常依赖于庞大的实验空间和漫长的时间等待,无法兼...
4月29日,央广网讯,随着智能手机、OLED电视、智能手表、车载显示屏等设备的广泛应用,国内OLED产业正在逐步释放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长春新区大力培育以海谱润斯、奥来德为代表的OLED光电显示材料产业集群,并将依托长春北湖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持续做大做强OLED产业,打造OLED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作为长春新区“两谷一基地”中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长春北湖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项目...
4月28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由中国新闻社上海分社、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三期“碳讲堂”在沪举行,中美绿色基金高级投资总监吴冬晗作为投资领域嘉宾参与聚焦新型碳材料的讨论,并指出,当前投资领域对材料行业颇为看重,对新型碳材料的发展前景也保持信心。吴冬晗就新材料及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价值与发展趋势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在当前全球竞争格局下,...
4月28日,科技日报讯,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32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始终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为己任,立足于航天器热控涂层、特种防护涂层以及特种功能涂层研究。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突破,在党支部的组织下,成立特种无机热控涂层青年突击...
4月26日,科技日报讯,在一项最新研究中,美国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光子研究实验室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二维材料,该材料能以极高精度和最小损耗操纵光,有望应用于环境传感、光学成像和神经形态计算等领域。在集成光子学电路内,精确控制材料光学特性能更好操控光。可调谐光学材料正在给现代光电子领域带来变革。这种材料能够精确调制光,在通信网络和先进光学系统内创造更大带宽。人们对这种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
4月26日,科技日报讯,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获悉,该所曹直团队与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团队合作,首次在多相催化剂领域实现了丙烯氢甲酰化超高区域选择性制取正丁醛,正丁醛的下游产品涉及多个工业门类与众多化工产品。该研究成果有望对全球千万吨级别的烯烃氢甲酰化工艺技术产生重大影响。曹直介绍,氢甲酰化反应能将基本化工原料烯烃、一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醛,是烯烃高值转化利用的重...
4月24日,新思界网讯,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E-POE)是仅以乙烯作为单一原料制备的一种聚烯烃弹性体(POE)。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代表着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乙烯应用场景广阔,近年来,受下游应用攀升推动,我国乙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产能达5000万吨。目前我国已有十余家企业拥有百万吨级乙烯生产能力,其中中国石化2023年乙烯产量达1430万吨以上。我国乙烯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为乙烯基聚烯...
4月25日,浙江开发区讯,2023年来,三门经济开发区以扩大有效投资、抓好重大项目为推动经济“稳进提质”关键抓手,全面落实“双城”发展战略,聚力围绕招大引强、培育转型、优化服务、强化比拼等环节,不断推进产业平台集聚化、专业化、高精化发展,高品质打造千亿级新能源城、新材料产业集群。2023年,高新技术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58%;技改投资6.34亿元,同比增长26.71%,创历史新高;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个,总投...
4月24日,湖北日报讯,4月23日,宜昌硅基新材料暨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投产仪式在猇亭区举行,18个产业项目总投资303亿元。其中,硅基新材料项目总投资逾百亿元,投产后宜昌将成为全国最大有机硅生产基地。据介绍,兴发硅基新材料项目一期建设有机硅新材料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二期以拓展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为重点,建设功能性硅橡胶、微胶囊等生产装置。项目全面建成后,猇亭园区有机硅单体年产能将达到80万吨。宜...
4月24日,投资界讯,4月22日,“明韵新启·智汇同行”——清华海峡研究院-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科技产业基地落成暨佛山新材料产业基金平台签约仪式活动在佛山南海举行。活动上,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与清华海峡研究院及其下设清大明韵资本签约成立佛山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平台,就科技产业基地、产业基金平台、园区产业基金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4月22日,新华社讯,记者从南京理工大学获悉,该校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张轩教授团队研制出新型聚酯反渗透膜,克服了主流商用聚酰胺反渗透膜的多项原生缺陷,为下一代海水淡化技术提供了新方案。据张轩介绍,反渗透膜是海水淡化设施的关键装备,目前主流商用反渗透膜主要基于聚酰胺材料,美国、日本等国的几家公司占据了全球市场大部分份额。“尽管聚酰胺材料的过滤性能已经很好,但工程应用中仍有不足之处。”张轩告...
4月22日,科技日报讯,4月19日,第二届西部汽车产业及人才创新发展研讨会在重庆软件园举行,会上,意法半导体与天合智控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联合开放实验室揭牌。这是意法半导体在中国首个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领域人才培养基地,将立足重庆,面向全国培养稀缺人才。意法半导体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在分立器件、手机相机模块和车用集成电路领域居世界前列。2023年,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与意法半导体集...
4月19日,新材料网讯,联想集团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发布了业界首款可商业化的高亮不锈镁合金材料,其耐腐蚀性达到了业界当前镁合金产品的十倍。据介绍,该材料是联想集团和上海交通大学战略合作项目《高亮不锈镁合金材料的研制、成型与表面处理工艺的开发》所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该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由联想集团发起,在联想集团、上海交通大学和核心合作伙伴的通力协作下,通过AI材料基因工程加速方案优化,以及全工...
4月22日,东方资讯讯,4月18日至19日,新泰市新材料产业链副链长徐加柱带队赴天津城建集团对接交流。双方就开展项目合作、盘活国企资产、形成优势互补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沟通交流。徐加柱介绍了新泰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材料产业链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同时表示,天津城建集团有着强大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产业分布多元、业务范围涉及广,希望双方以此次洽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深入交流。新泰市将始终秉持尊商、亲...
4月19日,新思界网讯,竹基新材料是指以竹子为基材,采用多种工艺制成的一类新型生物基材料。竹基新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隔热保温、低密度等特点,可替代塑料、钢材、木材等材料,在建筑、交通、纺织、包装、医疗、环保、风电、军工、航天航空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随着技术水平提升,竹基新材料种类不断增加,目前竹基新材料主要包括天然竹原纤维、纤维素复合材料、竹缠绕复合材料、定向重组竹材、高性能竹基纤...
4月18日,科技日报讯,4月1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所多孔催化材料研究组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受阻型路易斯酸碱对(FLPs)催化剂。该催化剂在无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能够实现油脂向绿色柴油的高效催化转化,且连续运行500小时以上没有活性损失。FLPs催化体系可用于餐厨废油、大豆油、棕榈油、动物油脂等原料的加氢脱氧,且将原料完全转化为绿色柴油的运行空速高于商业催化体系,展示出优...
4月18日,东方财富网讯,耀科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的吨级量产。在3月13日举办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全球首次吨级量产发布会上,耀科新材料与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渤化集团)进行了产业合作签约。此外,耀科还与来自上海、苏州等地的4家企业进行了COFs材料的订购签约。上海析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其中的一家企业,其研发总监涂奇奇介绍,他们已经...
4月17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王朝辉教授,研究出一种极简、高效的术后肿瘤疫苗策略。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植入型微针贴片,可持续作用于术后残余肿瘤,将其转化为原位肿瘤疫苗,激活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实现化“险”为“医”的效果。王朝辉介绍,这种“术后即用型”的微针贴片,装载了可响应肿瘤微环境化学信号的半导体纳米晶。这种贴片通过原位纳米酶...
4月17日,科技日报讯,日前,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联合优势产学研单位研发的“3D打印患者匹配式颌面接骨板”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成为我国首个创新研发并取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3D打印钛板产品。记者了解到,口腔颌面骨骼形态不规则、操作空间狭小、手术难度大、精度要求高。传统接骨板难以匹配骨面就位,是手术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颌面骨骼手术精准实施的关键瓶颈。
【点评】该...
4月17日,浙江省造纸行业协会讯,3月29日,由龙游县人民政府、浙江科技大学联合主办,浙江省造纸学会、浙江省造纸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一届浙江省纸基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龙游县举行,来自近50家浙江省内外纸基新材料相关领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150余名代表齐聚龙游,共同探索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人才引育、政策支持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引领全省纸基材料的创新方向,赋能纸基新材料产业链...
4月16日,科技日报讯,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伤口敷料——自泵油水凝胶敷料。该敷料具有水化水凝胶通道,能够快速单向导出伤口过量黏性渗出液,促进伤口愈合。难愈合的慢性伤口表面往往残留大量的黏性渗出液,极易刺激伤口,引起持续的发炎、感染甚至伤口的不断扩大,是临床慢性伤口治疗的巨大挑战。传统伤口敷料,比如纱布、海绵、水胶体等,虽可以吸收低黏性水样渗...
4月16日,科技日报讯,4月15日,记者从山西大学获悉,该校梁文婷教授与苏州大学苏韧教授合作,在光调控催化N-烷基化反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期刊《应用催化B:环境与能源》。胺的N-烷基化反应是一类直接的、原子利用率高的生产仲胺、亚胺及其衍生物的方法,在生命科学、制药以及化工行业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该团队研究报道了一种氨基功能化的Ti-MOF(MIL-125-NH2)用于催化一系列胺与芳香族卤化物的N-...
4月12日,科技日报讯,4月10日,中国动力电池智能装备创新技术应用论坛在湖北武汉举办。本届论坛聚焦动力电池,与会嘉宾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前沿技术和优秀案例,分享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共同探讨产业变革趋势和发展路径。据介绍,这是该论坛首次落地武汉经开区。武汉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汉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丰伟表示,有“中国车谷”之称的武汉经开区聚焦新能源汽车,已形成以岚图科技、路特斯科技、小鹏汽车、猛...
4月15日,科技日报讯,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研和生产的重要桥梁。4月9日,第十一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启动会暨通用技术新材科技成果专场推介会在福建泉州晋江举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说,作为行业重要的科技成果发布与转化平台,过去十年,“中国十大纺织科技”系列活动在促进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的“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活动,中国纺联委托科技发展部作为...
4月11日,新思界网讯,耐火材料指是指在高温条件下能够保持结构完整性和化学稳定性的材料,在钢铁、水泥、陶瓷、冶金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国耐火材料产量及需求量呈平稳发展态势。2022年我国耐火材料产量约为2300万吨,需求量约为2100万吨。从全球市场来看,随着下游产业不断发展,耐火粘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市场规模呈平稳增长态势。2022年全球耐火粘土行业...
4月12日,新浪新闻讯,2023年,河南省新材料产业创新生态圈加快重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揭牌墨子实验室、尧山实验室等2家省实验室,培育超硬材料及制品、微球先进材料、氨基功能材料等7家产业研究院,命名3家省中试基地,新增4家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成立河南省新材料产业联盟,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加速进行。经过持续培育,河南省超硬新材料、尼龙新材料、新型高温材料等产业已形成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高...
4月9日,邵武新闻讯,4月8日,由福州大学、清源创新实验室和中共邵武市委、邵武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邵武市氟新材料产业发展学术交流会在邵武市会展中心开幕。本次交流会的主题为“以‘新’驱动,打造国之大‘材’”,付贤智、田禾、彭孝军、任其龙、卿凤翎、吕剑、冯志海等7名两院院士以及氟新材料领域专家学者、知名企业代表150余人齐聚一堂,以“氟”为纽带,荟萃前沿理论,碰撞思维火花,为氟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
4月11日,科技日报讯,4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在广东深圳举行的第十二期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活动上表示,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前途无量,任重道远。“与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外国相比,中国石墨烯行业的关注点不在一个‘频道’上。”刘忠范介绍,国外更多关注石墨烯新材料特性的未来型技术研发,而中国则大多关注近期实用性产品开发。据不完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