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8-06-29)
5月,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海上风电稳步推进;“深蓝1号”交付,深远海渔业养殖取得新突破,促使我国海水养殖战线向外推进了130海里;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重点招商任务表发布,海洋经济领域涉及10项内容;未来3年广东将持续投入9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五大海洋科技产业。值得关注的是,海洋渔业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缺乏规范;海上风电项目存在严重的再保险供给不足。未来,山东将打造半岛沿岸泛胶州湾黄海和泛莱州湾渤海两条海洋经济带;海上风电开启“竞价”,补贴将加速退出,预计国内海上风电的储备容量或从36吉瓦下降到10吉瓦,但近期影响不大;海南将针对海花岛、万宁日月湾、三亚凤凰岛、海口如意岛、南海明珠人工岛和葫芦岛等项目,制定“一岛一策”方案限期完成违规整治。
2018年4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8-05-31)
4月,浙江总投资10071亿推进348个海洋经济项目,沿海石化与海洋新材料产业和海洋新能源产业投资额最大,分别达到2280亿元和1910亿元;福建泉州水产品出口加工成海洋经济新亮点;中船重工签署60亿元深远海智能养殖渔场大单,将填补国内超大型智能网箱养殖的历史;厦门出台“谁使用、谁补偿” 海洋生态补偿新规。值得关注的是,海底稀土开采难度大,受成本和污染等问题制约;我国海洋腐蚀尤为严重,每年导致损失7000亿。未来,广东到2020年底,开工建设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底,建成投产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3000万千瓦;烟台长岛到2035年打造一流国际先进海洋生态岛,4类3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140亿元;海洋污染治理力度升级,渤海综合治理成突破口。
2018年3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8-04-28)
3月,广西海洋和渔业厅与防城港市政府重点就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球第六位,青岛全国领跑;海藻生物产业正在蓬勃兴起,海洋微藻生产DHA油脂新工艺打破国外垄断;国家海洋局发布十项海洋行业标准。值得关注的是,风暴潮仍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海洋灾害,2017年各类海洋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3.98亿元,广东省经济损失最为严重;我国海洋药物研发基础理论薄弱,亟待建立?“政产学研用”长效合作机制。未来,山东将从规范牧场建设等五方面打造全价值链“海洋生态牧场综合体”;深圳将打造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谋求智能化发展;首批湾长制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将扩大试点范围。
2018年2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8-03-30)
2月,政策出台推进农业政策性金融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海洋局印发 《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7年~2020年)》;福州出台措施,支持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发展;国家海洋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值得关注的是,涉海企业“走出去”面临技术、管理和融资困境;我国海洋船舶工业内外交困,复苏迟缓;海洋牧场建设存在系统性风险。未来,向海经济正在成为广西新增长点,预计“十三五”期间,广西海洋经济有望保持年均约10%的增长速度;在政策措施的密集加持下,金融服务海洋领域实体经济能力将不断加强。
2017年12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8-01-29)
12月,两大“巨头”30亿投资打造国际性长江游船游艇中心;我国首个“公益+旅游”无居民海岛在珠海开建;前11个月我国海洋捕捞产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印发。值得关注的是,海洋产业“走出去”面临多重掣肘;浙江省海洋生态损害和污染问题突出。未来,多省市深化海洋经济供给侧改革,探索海洋经济创新;创新“蓝色金融”推动福建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我国将提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自主设计能力。
2017年11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7-12-29)
2017年11月,中山市率先超额完成广东省渔民减船转产任务;厦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洽谈会成果颇丰;湖北省“船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投入试运营;广西与东帝汶共建共享渔业园区。值得关注的是,海岸线开发持续增长,海洋灾害风险加剧;海洋环境污染,三亚新机场填海工程被叫。未来,海南融资租赁发展将助力海洋服务业;广东2020年将建设60个海洋特色小镇;威海海洋生物和海洋高端装备将或重点支持。
2017年10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7-11-30)
2017年10月,我国超额完成海上风电建设目标,海上风电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农业部支持更多海洋渔业机械纳入农机补贴;福建启动海洋产权交易服务平台;葡中将加强在海洋经济各领域的合作。值得关注的是,福建省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海压力依然较大;东南极海洋保护区再次搁浅。未来,我国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青岛市将重点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广东省将重点扶持五大海洋产业。
2017年9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7-10-31)
2017年9月,海上风电成“新风口”,众多上市公司深度布局;沿海省市积极探索邮轮产业发展新模式;我国深海采矿船建造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海洋科技投入效率呈梯度差异。值得关注的是,双台风来袭,生成严重海浪灾害过程;油船市场短期复苏困难。未来,我国海上风电将进入集中连片规模开发阶段;海洋时尚产业将逐步嵌入海洋经济,催动其转型升级;山东省拟将胶东半岛创建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
2017年8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7-09-30)
2017年8月,山东成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最多省份;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市场合作伙伴签订协议;五大公司出资设立中国海洋核动力公司;多平台南海冷泉区协同探测,打造海洋科考新模式。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大亚湾海域出现大面积赤潮;八月份海洋灾害或以风暴潮为主。未来,浙江自贸试验区加快推动海洋金融创新发展;青企牵头,鱼油国家行业标准有望加快制定;海洋信息化建设将打造创新合作模式,推进智慧海洋工程。
2017年7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7-08-31)
2017年7月,我国深海生物资源探测开发成绩斐然;多项海洋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中马进一步推动海洋领域务实合作;山东海洋生物医药走在世界前列。值得关注的是,福建存侵占海洋湿地现象,保护区违规养殖突出;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尚未走出“寒冬”,建造企业压力重重。未来,山东启动新一轮省级海洋牧场建设,布局打造“海上高尔夫”;宁波海洋功能区划获批,将建“一核两带十区十岛”;厦门拟立项十个海洋创新项目,创新步伐将加快。
2017年6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7-07-14)
2017年6月,我国第二批七个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确立;企业基金成为海洋产业资本支持新渠道;中科院青岛能源所海洋微藻项目进入产业化开发;福建海洋战略性新兴项目投资取得新进展。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南海区近岸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增加;金潮大幅上升,或将成影响沿海地区的又一生态灾害。未来,我国将大力发展海洋服务业;“海南国际游艇产业园”将成海南重点打造项目;推进“一带一路”海上合作,共同打造三条蓝色经济通道。
2017年5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7-06-30)
2017年5月,我国可燃冰试采成功,有望改变全球能源格局;三大海洋经济圈形成,深圳上海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我国进入“史上最严”海洋伏季休渔期;海洋观测、海洋科技、海洋产业等海洋领域国际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值得关注的是,可燃冰商业化动力不足,破障之路仍需技术护航;海洋灾害影响严重,造成我国5年损失超2000亿。未来,“十三五”将重点关注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国家海洋局印发《意见》进一步加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需取得许可。
2017年4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7-05-27)
2017年4月,农业政策性金融加码,深化对海洋经济扶持;以獐子岛为代表的产学研有机结合,推进海洋渔业智能化水平;中船海洋公司成立,进一步推助海洋装备工程发展;江浙沪签约共建海洋渔业执法长效管理机制。值得关注的是,海洋灾害仍需警惕,广西全年异常大潮或将有3次;受全球油价影响,原油船市场前景不明。未来,《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出台,沿海产业转型升级将加快;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或将重点开发;在《2017年海洋经济工作要点》指导下,将加快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017年3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7-04-28)
2017年3月,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与浦发银行沈阳分行初步达到金融支持海洋渔业发展意向;我国跃居国际海洋电磁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制先进水平;中俄签署多项协议,发力海洋高端技术合作;大连“三剑”出鞘,直指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值得关注的是,海洋旅游产业监管主体不明;我国海洋近岸部分海域污染仍较严重。预计,2020年前我国将推出10至20个海洋经济示范区;自然岸线保有率将不低于35%;海南省多项举措深入拓展海洋经济将取得成效;《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有望完成。
2017年2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7-03-31)
2017年2月,我国“南海深部计划”进入冲刺阶段;海工装备制造业实现高端产品设计建造重大跨越;我国海上风电已位列全球第三;最大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落户青岛。值得关注的是,江苏省陆源排污进海,入海口海域污染仍不容忽视;浙江省伏季休渔期非法捕捞现象亟待整治。未来海南将发展海洋产业集群,构建“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北部湾城市群将划“红线”筑中国——东盟海洋生态安全;我国将加快实施海上核动力浮动平台建设;中国重工将打造世界级军民融合海洋装备资本运营平台。
2016年12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7-01-22)
12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国家海洋局签署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将助力海洋监测;海洋装备国产化水平快速提高;舟山市出台了我国首部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地方性法规;河北、天津分别出台规划,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批办法》出台,强化生态用岛。值得关注的是,海洋陆源污染整治压力仍然较大;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冰情较近年平均状况略偏重。
未来,山东威海南海新区将建立国家海洋碳汇研发基地;深莞惠携手打造海洋产业经济协作示范区;《全国科技兴海规划(2016~2020)》出台,将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2016年11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6-12-26)
11月,国家海洋局加速推进中国—东盟海洋合作;獐子岛集团、远健公司等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打造海洋经济行业典范;湖南省海工船舶产业初具规模,稳步迈向中高端;我国首次发布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我国海洋立法进程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海洋条款入宪、海洋基本法制定颁布已经刻不容缓;此外,尽管2016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4%,达6万多亿,但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未来我国将紧抓蓝色年契机,深化中欧海洋治理等领域合作;研究制定海洋主体功能区建设配套政策;进一步压减海洋渔业捕捞强度;同时,深挖发展潜力,坚持打造高端海洋智库。
2016年10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6-11-30)
10月,中国与柬埔寨、美国签署海洋领域合作文件,并加强同印度尼西亚和葡萄牙的海洋合作磋商;海洋监测、海洋资源开采、海洋船舶建造等领域获得突破;福建省设立百亿专项基金促进海洋产业集聚发展;国家海洋局发布《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技术规范(试行)》,进一步强化海域管理,突出生态用海。值得关注的是,进入10月以来,接连登陆我国沿海地区的台风“莎莉嘉”和“海马”给多地造成严重影响;塑料垃圾威胁海洋环境,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未来依照《“一站多能”海洋(中心)站规划布局方案》及《“一站多能”海洋(中心)站“十三五”实施方案》,覆盖我国全部海岛的监视监测网络将逐步形成;深海“三步走”战略重点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展开;海洋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2016年9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6-10-31)
2016年9月,中央财政、地方融资新模式支持海洋经济创新,海洋经济发展获得政策窗口期;我国海洋技术自主研发成果显著,深海检测、海洋平台和海上风电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美加强海警和海洋科技合作;企业间战略合作成为海洋经济拓展新方向;各地区积极展开“十三五”部署,落实海洋战略。值得关注的是,拉尼娜状态仍将持续,“莫兰蒂”风暴潮破坏性强;中日东海油气田开发谈判虽重启,但共识仍难达成。
未来我国将进行陆海统筹,使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度融合“一带一路”建设;生态保护出台实质性举措,深究重偿成为主要方向;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加大,海洋环境责任保险有可能成为又一国家主导型的政策性保险。
2016年8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6-09-29)
2016年8月全国海洋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獐子岛、中远海运等龙头企业纷纷加速转型,向行业纵深发展;海洋科技频现突破性进展,助力海洋监测与经济发展;海洋潮流能、海上风电领域自主研发成果显著;海南省政府多方入手扶持海洋产业发展;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加快;海洋法制进一步完善。值得关注的是,受台风事件影响,今秋我国海洋灾害呈偏重趋势,海南、广东等多省市经济损失严重;围绕钓鱼岛和南海,中日海洋权益问题依然胶着。
未来我国将依照《“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启动深海空间站建设;同时建设海洋领域最快超级计算机;山东将全面推进“海上粮仓”建设;海南将施行生态保护红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