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供应管理协会:8月份美国非制造业NMI指数报告(2018-09-11)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最新发布的《非制造业ISM商业报告》显示,2018年8月份,美国非制造业强劲反弹。非制造业NMI上升2.8个百分点,至58.5%。在分项指数之中,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上升4.2个百分点,至60.7%。新订单指数上升3.4个百分点,至60.4%。就业指数上升0.6个百分点,至56.7%。价格指数下降0.6个百分点,至62.8%。18个非制造业行业有16个实现增长,仅一个行业有所下滑。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最新发布的《非制造业ISM商业报告》显示,2018年8月份,美国非制造业强劲反弹。非制造业NMI上升2.8个百分点,至58.5%。在分项指数之中,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上升4.2个百分点,至60.7%。新订单指数上升3.4个百分点,至60.4%。就业指数上升0.6个百分点,至56.7%。价格指数下降0.6个百分点,至62.8%。18个非制造业行业有16个实现增长,仅一个行业有所下滑。
8月份,全球经济增速降至5个月以来最低点。服务业商务活动创5个月新低;制造业生产增速略有加快,但综合指数创21个月新低。全球全部行业生产指数为53.4,下降0.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3.6,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指数为52.5,下降0.1个百分点。制造业综合指数为52.5,下降0.3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为53.0,上升0.1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下降0.5个百分点。
日本经济正在温和复苏。2018年2季度实际GDP环比增长0.5%(同比增长1.9%),名义GDP环比增长0.4%,实际GDP和名义GDP均为2个季度以来首次实现环比增长。当前,日本私人消费支出呈增长态势。商业投资呈温和增长态势。出口增长近期陷入停滞。工业产出呈温和增长态势。企业利润呈增长态势。企业对即期商业景气状况的判断基本持稳。就业状况呈稳步改善态势。消费者价格指数在近几个月中呈温和上涨态势。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最新发布的《制造业ISM商业报告》显示,2018年8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上升3.2个百分点,至61.3%,按历史数据推算,对应于实际GDP按年率计算增长5.6%。这意味着,美国制造业经济活动连续24个月保持增长,而总体经济活动则连续112个月保持增长。在分项指数之中,新订单指数上升4.9个百分点,至65.1%。生产指数上升4.8个百分点,至63.3%。就业指数上升2个百分点,至58.5%。价格指数下降1.1个百分...
虽然全球经济前景依然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因素。尤为突出的问题在于,全球债务/GDP比率持续攀升,而债务激增恰是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的元凶。当前,无论是从货币政策还是从财政政策角度而言,可操作的空间远小于2008年。改善财政状况对全球所有经济体而言都是一个严峻挑战。
政策逆周期的时机很难把握,但这并不是采取顺周期政策的借口。当前,在经济高涨之际,美国现政府在财政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甚至货币政策三大领域都在推进顺周期政策。2003~2007年间,美国政府推行财政扩张和金融放松监管政策。当时就有可能预见到,一旦衰退来临,美国政府将受制于国债过高,难以进行大规模减税或增支以进行应对。历史将再次重复。美国下一轮经济衰退或许将很严重。
二战以来,全球治理一直由美国引领。然而,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路线改变了由来已久的治理格局。这种情况下,欧洲的应对措施将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提出,欧洲应加强安全防务合作、在国际事务上达成共识、并完善单一市场和欧元区架构,通过多种手段来维护其在全球治理方面的领导力。
欧元区经济继续呈稳定而广泛的增长态势,但增速已由去年的高位回落。2季度欧元区实际GDP环比增长0.4%。虽然欧元区经济放缓的时间早于预期,但欧洲央行预计增长态势将保持下去。欧元区通胀路径调控已取得重大进展。欧洲央行将继续采取充分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以确保欧元区通胀率回升至低于但接近2%的目标水平。
很长时间以来,投资报告中的美国经济情绪调查一直低估了政治因素对其结果的扭曲。而这次中期选举将使情况雪上加霜。这其实不足为奇。无论调查者将其调查内容称作“情绪”还是“舒适度”,它们都是经济主体的感觉。而政治事件恰恰会扭曲这种数据。由于各类调查的对象都隐含特定的政治结构,因而调查隐含的政治倾向会干扰其经济结论,这就降低了其投资参考价值。
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仅在努力破坏甚至试图摧毁美国民主与社会依赖的一些制度,也在对国际制度采取同样的做法。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国际制度不受美国影响,并保持多边系统开放,最终吸引美国再次参与。国际机构的领导人除了抵制特朗普的政策,还需要采取更多行动。他们需要在共同领导的制度改革和开发议程上更近一步。
日本经济正在温和复苏。私人消费支出呈增长态势。商业投资呈温和增长态势。出口呈增长态势。工业产出呈温和增长态势。企业利润呈增长态势。企业对即期商业景气状况的判断基本持稳。就业状况呈稳步改善态势。近几个月消费价格指数呈温和上涨态势。就短期前景而言,预计随着政策影响的显现以及就业和收入状况的改善,日本经济将会复苏。不过,需要关注贸易问题动向、外部不确定性以及金融市场的动荡态势的影响。此外,...
7月份,因美欧贸易关系回暖,全球贸易摩擦看似有所缓和,但一些冲突仍在继续;欧盟与日本达成自贸协定;英国脱欧新方案激化政府内部分歧。美国经济基本面强劲,表明美联储将继续推进政策正常化;关于日本央行政策的流言导致该国利率上升。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美股引领全球股市走高,但“FANG”集团(脸谱、亚马逊、网飞和谷歌)走弱。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预计,2018年世界GDP增速将在3.0~3.5%之间,仍高于趋势增长...
欧元区的最新经济指标已经企稳,显示欧元区经济保持了稳定而广泛的增长态势,但增速相比2017年有所减缓。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面临的上行和下行风险基本维持平衡。基于经济分析和货币分析的结论,欧洲央行将继续采取充分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以确保欧元区通胀率回升至低于但接近2%的目标水平。
自脱欧公投以来,大量文献对于英国脱欧的相关支持或阻碍因素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表明,支持脱欧的地区的利益受损特征显然更突出。一项得到多方证据验证的重要结论是,支持脱欧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居民尤其依赖于社会福利。广泛而全面的证据表明,英国2010年以来实施的财政紧缩政策对脱欧公投的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因而是脱欧派赢得公投的一项决定性因素。
脱欧无疑是决定英国经济前景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投资者要判断该国的中期前景,还应考虑多项其他因素,包括货币紧缩周期中的经济走势,收入与财富不平等的背景之下决策层如何面对放松财政的诱惑,以及决策层如何应对意外情况。本文对英国经济前景的基准判断为,英国在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下实现合作式脱欧。预计英国央行将在未来几年间缓慢加息。这项基准判断面临的负面风险包括脱欧的不确定性、加息的影响,良性风...
当前,全球经济仍在高于趋势增速的轨道上平稳运行。7月份摩根大通全球全部行业生产指数降至53.7,对应于全球GDP折年率增长3.2%。全球GDP增速的相对稳定掩盖了全球经济内部的轮动态势。在行业层面上,制造业与服务业走势的差距缩小,且全球工业生产可望加速增长。在区域层面上,美国经济的相对强势尤为突出;欧元区经济1季度受天气因素拖累,2季度也未能实现反弹,令其前景蒙上阴影。为应对更广泛、更深入的贸易战,...
日本政府负债规模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其巨额国债可持续的前提是市场相信其可持续。而要维持市场信心,日本政府就必须扭转其债务走势。日本政府目前预计本国经济增速将加快,从而令政府最终实现基础预算盈余,但事实上,日本经济增长依然低迷不振。日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其政府必须改变方向,才能避免慢性财政崩溃的结局。
日本政府批准了新的财政巩固方案,将实现基础预算平衡的计划时间推迟5年,至2025年。事实上,推迟后的新目标仍然难以实现,因为其假定的经济增速过高,脱离现实。要避免财政崩溃并保持市场对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信心,日本政府需要采取慎重而又更加积极的财政巩固策略。而这种策略势必要包含控制政府支出、提高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以及增加税收和社保缴款等内容。同样重要的是,这种策略必须立足于更加现实的经济增长设...
7月份,全球经济增速降至4个月以来最低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和新订单增速均有所减缓,令商业信心创20个月新低。全球全部行业生产指数为53.7,下降0.5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3.7,下降0.6个百分点;就业指数为52.6,下降0.2个百分点。制造业综合指数为52.7,下降0.3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为53.0,下降0.2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0,下降0.6个百分点。
近几个月全球经济增速减缓,但仍保持了各地区普遍增长的态势;而且最新数据显示,经济走势已趋稳。多数经济体当前的增速高于趋势增长率。德银预计,在良好基本面的支持下,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3.9%,比上年略有上升,但中期经济增速将向趋势水平回归。由于美国决策层威胁进一步加征关税,贸易战风险增大。美国的贸易伙伴采取了报复措施。如果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就可能开始对宏观经济产生明显影响。
澳大利亚新近发布的《2035年印度经济战略》报告列出了提升澳大利亚-印度关系的三项核心目标:到2035年,印度进入澳大利亚三大出口市场之列,印度成为澳大利亚对外直接投资的亚洲第三大接收国,印度进入澳大利亚战略伙伴的“核心圈”。澳大利亚对印经济战略要取得成功,其政府与商界就应该清晰地理解印度对澳大利亚以及世界的看法。然而,澳大利亚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对于印度经济的发展方向,两国的观点也存在差异...
委内瑞拉的高通胀在当今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该国已进入发生恶性通胀的国家行列,其通胀之严重堪比上世纪20年代的魏玛共和国和本世纪的津巴布韦。据IMF估算,2017年其通胀率为1087.5%,今年可能进一步攀升至1000000%。委内瑞拉已经濒临货币混乱深渊的边缘,经济活动陷入易货经济模式。委内瑞拉经济的下滑趋势可能会继续下去,可以说该国已沦为加勒比海地区的津巴布韦。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最新发布的《非制造业ISM商业报告》显示,2018年7月份,美国非制造业增势“降温”。非制造业NMI下降3.4个百分点,至55.7%。在分项指数之中,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大跌7.4个百分点,至56.5%。新订单指数下降6.2个百分点,至57%。就业指数上升2.5个百分点,至56.1%。价格指数上升2.7个百分点,至63.4%。18个非制造业行业有16个实现增长,2个行业有所下滑。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最新发布的《制造业ISM商业报告》显示,2018年7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下降2.1个百分点,至58.1%,按历史数据推算,对应于实际GDP按年率计算增长4.6%。这意味着,美国制造业经济活动连续23个月保持增长,而总体经济活动则连续111个月保持增长。在分项指数之中,新订单指数下降3.3个百分点,至60.2%。生产指数下降3.8个百分点,至58.5%。就业指数上升0.5个百分点,至56.5%。价格指数下降3.6个百...
今年1季度,欧洲银行业业绩同比略有下降,行业规模继续小幅萎缩,但总体财务数据指标稳健。这表明,随着监管更严的新会计准则IFRS9的实施,欧洲银行机构的资产质量和韧性进一步提升。鉴于欧洲银行机构已经普遍解决了资本不足问题,欧洲银行业有望在短期内恢复增长。
6月到7月初,美国各地经济活动继续呈扩张态势,12个联邦储备区中,10个储备区的经济活动呈小幅或温和增长态势。达拉斯储备区经济增势强劲(得益于能源行业),而圣路易斯储备区经济增势微弱。所有储备区的消费支出都有所增长。各储备区劳动力市场继续趋紧,就业人口呈小幅或温和增长态势。各储备区物价均呈小幅或温和上涨态势。
全球金融危机的十年后,美欧关系正处于十字路口。这种背景下,美联储、欧盟委员会以及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举行研讨会,讨论了三个问题:美欧经济增长前景,美欧通胀率走向,以及当前监管与政策框架能否支持金融与经济增长。研讨会的一项结论是,虽然美国与欧盟之间贸易摩擦的升级对美欧双方都会产生重大经济影响,但贸易摩擦的结果仍是未定之数,维持并加强美欧关系的空间依然存在。
6月份,世界各地区紧张局势普遍升级,地缘政治事件搅动金融市场。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表明各大央行政策同步性将减弱。月初,强劲经济增长和旺盛市场情绪推升了全球股市和高收益债券。但到月底,全球股市普遍回撤,而且多数资产类别也都扭转了月初的强势。美联储的继续加息与其他主要央行的宽松立场形成对比,美元对主要币种继续保持强势。美元走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以及风险偏好的消退令新兴市场继续承压。太平洋...
未来几年,全球金融市场可能会遭遇一系列“突然幻灭”。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稳定时代即将结束,未来的变化也许会令投资者感到震惊。就欧洲而言,这一转变过程看来已经开始了。本文认为,欧元区面临的关键远期(未来3~5年)风险包括:反对资本、建制派与自由贸易的激进民粹势力崛起;宏观政策重心转向财政扩张;金融市场环境对央行的依赖度减弱;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未来几年很可能发生全球经济衰退。这些远期风险...
从选票到权力的任何转换系统都各有缺陷,美国的问题是一种“少数人暴政”。美国选举体制赋予农村选民比城市选民更大的影响力;随着共和党变得日益倚重农村,而民主党日益倚重城市,前者选票的分量就超过了后者。该问题之所以暴露出来,是因为美国乡村与城市选民的裂痕与日俱增。美国选举制度中这种天生的农村偏向显然不利于民主党;但长远来看,这也不利于整个美国。为了保持全体美国国民的信心,美国民主制需要进行...
保护主义措施对全球体系构成了重大的长期威胁。随着美欧保护主义情绪抬头,日本在亚太地区承担了不同寻常的新领导责任。通过推动亚太地区第一个大区域贸易协定TPP的达成、以及启动欧盟-日本经济伙伴协议,日本在维护规则化全球经济秩序方面发挥了领导作用。亚洲和全球经济依赖于美国的领导,但目前亚洲有必要向前迈进,在全球舞台上承担更重要的领导角色。
四位著名经济学家(合称GHHW)吸引了广泛的关注,他们认为先前研究的共识,夸大了量化宽松对长期利率的影响。然而,仔细阅读他们的论文和相关数据,可以发现他们的结论也是夸大了的。当然,对于第一轮量化宽松的一些研究,可能对债券收益产生一些影响,而债券收益在非危机情况下比预期更高。然而,有证据表明,略微下调的估算值(如美联储近几年的估算值)是对正常情况下量化宽松效果的可靠反映。
日本经济继续温和复苏。私人消费支出和商业投资呈温和增长态势。出口呈增长态势。工业产出呈温和增长态势。企业利润呈增长态势。企业对即期商业景气状况的判断趋于改善。就业状况呈稳步改善态势。消费者价格指数在近几个月中呈温和上涨态势。就短期前景而言,预计随着政策影响的显现以及就业和收入状况的改善,日本经济将继续复苏。不过,需要关注海外经济体不确定性以及金融市场的动荡态势的影响。
6月份,全球经济增速略有加快。生产增速创4个月新高,就业也保持了强劲增长。制造业与服务业走势进一步分化。全球全部行业生产指数为54.2,上升0.2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4.3,上升0.1个百分点;就业指数为52.8,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综合指数为53.0,下降0.1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为53.2,下降0.2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6,上升0.3个百分点。
以很多标准来衡量,美国经济都已从“大衰退”中复苏。然而,作为衡量经济健康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美国的食品供应不安全度仍处于高位,并高于经济衰退前的水平。农业法案重新授权食品券的讨论集中在成年人上,但是食品供应不足问题对美国儿童的威胁更甚于成人,这一问题亟待国会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最新发布的《非制造业ISM商业报告》显示,2018年6月份,美国非制造业NMI上升0.5个百分点,至59.1%。在分项指数之中,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上升2.6个百分点,至63.9%。新订单指数上升2.7个百分点,至63.2%。就业指数下降0.5个百分点,至53.6%。价格指数下降3.6个百分点,至60.7%。18个非制造业行业有17个实现增长,仅1个行业有所下滑。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最新发布的《制造业ISM商业报告》显示,2018年6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上升1.5个百分点,至60.2%,按历史数据推算,对应于实际GDP按年率计算增长5.2%。这意味着,美国制造业经济活动连续第22个月保持增长,而总体经济活动则连续第110个月保持增长。在分项指数之中,新订单指数下降0.2个百分点,至63.5%。生产指数上升0.8个百分点,至62.3%。就业指数下降0.3个百分点,至56%。价格指数下降2.7个...
在人们的共同想象中,美国经济是改变世界的大胆企业家的乐园。但事实上,近几十年来美国的创业率一直在不断下降。这种情况下,美国经济的活力日益减弱、集中度不断提高。创造更有活力、竞争度更高的经济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美国决策层必须为提升竞争度、促进创业活动创造条件,以打造更有活力的经济体系,实现更普遍的经济繁荣。
西班牙和意大利两国的新政府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正如在马克龙总统领导下的法国,可以预期,西班牙也会寻求在政治上重回中间道路。意大利则相反,力图通过政治极端主义获取安慰。回顾两国经济在欧元时代的明显分化,两国选择的不同道路就不足为奇了。2017年,意大利的人均实际GDP只有1999年的99.9%,而西班牙人均实际GDP则比1999年增长了近五分之一。可以说,意大利加入欧元区之后失去了20年时间,但其新政府恐怕...
过去20年间,贸易与投资增长浪潮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全面增长。而今,全球贸易与投资看起来正在退潮。更令人担忧的是,全球经济扩张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风险。目前,全球经济走势依然稳健,但增速趋于减缓。今天的政策决定将是决定全球经济扩张能否持续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