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0-05-29)
2月以来,强劲的信贷投放推动M2增速走高。4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11.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疫后纾困及稳增长力度加大,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同比多增1.42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创历年4月新高。4月末,银行业总资产297.0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5%。2019年上市银行盈利能力改善,资产规模加快扩张。预计后续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流动性合理充裕,2020年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2019年。银行业资产端收益率将下滑,负债端成本率较为刚性,预计净息差将继续收窄;疫情冲击下,银行业利润增速可能下滑,不排除年内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可能;由于不良贷款风险暴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加之疫情以来企业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影响,后期银行业不良率将上升。
2020年3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0-04-30)
3月,政策引导下,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推动了M2增速回升。3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疫后纾困及稳增长力度加大,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5万亿元,同比多增2.19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大幅回升,3月新增贷款2.85万亿元,同比多增1.16万亿元。截至3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总资产294.63万亿元,同比增长9.5%。展望二季度,随着企业复产复工节奏加快,个人消费和购房需求回升,以及政府投资项目逐步开工,信贷需求将攀升;受新冠疫情冲击,部分企业和个人借贷偿付遇到困难,预计第二季度和今后一段时间银行不良贷款还会上升,但上升幅度有限;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风险抵补能力将维持稳健。值得关注的是,疫情的发生催化了银行数字化进程。
2020年2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0-03-31)
受财政存款较少以及低基数因素影响,2月末M2增速明显回升,社会流动性充裕;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复工普遍迟缓,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上年同期少1111亿元;2月信贷投放节奏受到疫情干扰,但由于2019年同期春节因素下基数小,信贷仍实现同比微幅多增,2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057亿元,同比多增199亿元。截至2019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到22.8万个,网上银行交易笔数达1637.84亿笔,同比增长7.42%。展望未来,瑞银预计乐观情况下2020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生成规模约3.45万亿,银行体系能够维持小幅利润正增长水平。受疫情影响,预计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会有所上升,但银行业有充足的资源应对。2020年一季度资产质量不确定性再次升温,但考虑到拨备处于高位,核销处置力度预期加大,整体不良率将基本保持稳定。
2019年12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0-02-14)
2019年,国家运用多种政策工具,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升了商业银行贷款投放能力,推动M2增速企稳回升;2019年国内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5.58万亿元,较上年多增3.08万亿元;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3%,增速分别较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1.2个百分点。2019年,我国银行业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资产增速有所提升,12月末,银行业境内总资产同比增长8.1%;总负债同比增长7.6%。展望2020年,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将超过10%,大行和股份行具备先发优势,城农商行部分业务仍将受限。1月,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盒”首批试点公示,预计“入盒”将成趋势。1月,银保监会发发文要求银行业金融支持疫情防控,预计2020年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或因疫情压力加大。
2019年11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19-12-31)
11月,央行下调MLF和逆回购利率对M2增速造成利好,但受年末债券发行减速、财政年末支出力度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M2增速环比有所回落。11月末,M2余额196.14万亿元,同比增长8.2%,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1~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43万亿元;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5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与上月末持平。展望2020年,商业银行总资产增速小幅下降至8%~9%区间,预计后续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或略有下行;商业银行净息差面临下降压力,但幅度较小;有效融资需求不足以及LPR影响逐步显现下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同时,利率市场化前期利率中枢可能逐步下移,商业银行资产定价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加之存款竞争形势依然严峻,预计银行业净利息收益率水平面临收窄的压力。
2019年10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19-11-29)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4.56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1~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9.4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1万亿元;10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50.59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0.7个百分点。当前,部分中小行资本充足率告急,资本补充长效机制亟待建立;央行明确标准化债权认定规则,将对增量资管业务产生较大影响。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压力仍存,逆周期调控政策将持续发力;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加强,汇率将保持稳定。
2019年9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19-10-31)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5.23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7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8万亿元;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49.9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商业银行频陷上市公司担保审议纠纷,内部合规管理亟待加强;银保监会严管融资担保,住房置业担保公司纳入监管。展望未来,随着银保监会发布实施《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银行结构性存款将得到规范,业务有望回归本源;随着央行完成LPR改革,利率并轨可期。
2019年8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19-09-27)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3.55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76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14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0.8个百分点。当前,部分中小银行利用线上展业方式涉足跨区域经营,业务合规性亟待提升;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有所抬头,监管力度开始加强。展望未来,随着高层和监管机构的持续引导,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将加强;商业银行有望以近期监管发文规范结构性存款业务为契机,整体进一步提升理财产品合规性。
2019年7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19-08-30)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1.94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4个百分点;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103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147.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4个和0.6个百分点。当前,城商行资产质量持续恶化,经营持续承压;部分农商行遭遇评级下调,如何在深耕本地的同时实现差异化、分散化经营仍需探索。未来,随着央行实行贷款基础利率改革,利率市场化将再进一步;三家城商行理财子公司获批,未来将有更多城商行系理财子公司加入资管“战局”。
2019年6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19-07-31)
截至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2.14万亿元,连续第三个月同比增速保持8.5%,货币派生力度保持平稳;本外币贷款余额15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人民币贷款余额14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705亿元。当前,部分中小银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但由于资金供给不足导致成本高企;银监系统上年送达银行罚单906张,严监管趋势持续。未来,随着监管政策修订,非上市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进一步畅通;金融科技赋能银行业,开放银行体系有望使传统商业银行创造新价值。
2019年5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19-06-28)
截至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9.12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150.01万亿元,同比增长12.9%,人民币贷款余额14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66亿元。当前,部分中小银行投放贷款集中度超标,潜在经营风险提高;包商银行由于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央行接管,对同业拆解市场造成一定冲击。未来,随着央行牵头打出组合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有望逐步缓解;商业银行向零售业务投入加大,谋求战略转型。
2019年4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19-05-29)
截至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8.47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09.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本外币贷款余额148.64万亿元,同比增长12.9%。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2万亿元,同比少增1615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080亿元。当前,银行业受资产质量下行影响仍然较大。根据近期公布的财报,多家新三板挂牌银行受不良计提和核销拖累业绩不佳;银保监会出台《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银行不良率短期将加速暴露。展望未来,金融行业对外开放持续推进,一系列开放举措陆续落地;同时,随着监管政策不断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2019年3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19-04-29)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8.94万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上月末高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08.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一季度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47.7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4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0.9个百分点。近期,银行业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银行不良率仍然较高,制造业成为不良贷款重灾区;随着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部分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受到监管处罚等。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融供给侧改革,金融行业将加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继续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信息披露规则,银行业流动性监管将加强。
2019年2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19-03-29)
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6.74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前两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5.3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05万亿元。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人民币贷款余额140.41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近期,银行业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民营银行业务拓展受限,经营两极分化;银行理财变相刚兑频现,净值化转型尚需更长时间;票据套利现象引起监管机构密切关注等。未来一段时间,监管层仍然重点关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疏通,力推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有望企稳向好,但部分领域风险仍需关注;外资对境内银行持股上线取消,商业银行压力与机遇并存。
2018年12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19-01-30)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2.67万亿元,同比增长8.1%。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3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1.08万亿元,同比多增4995亿元。《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于2018年11月27日发布,标志着我国面向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跨部门监管制度正式建立;2018年12月9日,央行宣布创设TMLF,后续将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此外,央行于2019年1月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后续逆周期调控将加强。近期,银行业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民营银行推“智能存款”揽储,受到央行重点关注;同业存单利率大涨,中小银行流动性承压等问题。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永续债陆续发行,商业银行资本压力有望缓解;同时,各大银行开始转型,“开放银行”时代即将到来。
2018年11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18-12-28)
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1.32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与上月末持平。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19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948亿元。表外非标融资规模继续收缩,委托、信托贷款持续减少,使得11月社融增量低于预期。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1.25万亿元,同比多增1267亿元,贷款由10月的同比少增转为多增,但企业票据仍是主要增量来源,中长期贷款增长依然偏弱。近期,银行业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当前信用扩张政策效果有限,社融企稳仍需时日;部分银行违规向楼市输血受到处罚,银行放贷合规性需要加强等问题。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多家银行大力发展交易银行业务,民营企业融资情况有望改善。此外,随着理财子公司新规落地,资管市场将迎来新的竞合格局。
2018年10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18-11-30)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9.56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9个百分点。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28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716亿元。表外融资规模持续收缩,地方专项债增速趋于收敛,使得10月社融增量低于预期。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6970亿元,同比多增338亿元,增幅续降,增量靠居民短贷和企业票据苦撑。近期,银行业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社融增量低于预期,政策落地仍需时间;贷款“三查”不严,银行亟待加强风控。未来,预计今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将保持总体稳定,但部分领域潜在风险仍需关注;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金融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推进。
2018年9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18-10-31)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0.17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小幅提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7个百分点,持续低位小幅震荡。9月,按调整后口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1万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月多276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97亿元,继续边际改善。人民币贷款增加1.38万亿元,同比多增1119亿元,多增幅度较上月继续放缓,“宽信用”局面仍未出现。近期,银行业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楼梯”,投资管理费“质价不符”;业务单一难获客,社区银行无奈“做减法”。未来,银保监会将出台《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条件基本成熟;社区银行将拓展人工现金业务,继续寻求突围空间。
2018年8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18-09-30)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8.87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4个百分点,回落至年内次低水平。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376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1834亿元,多增幅度较上月放缓,反映出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不强。近期,银行业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多家银行因资本充足率承压而“补血”,农商行股权频遭变卖。未来,随着央行完善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市发行债券制度落地,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有望进一步推进;同时,受税收政策利好带动,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有望得到缓解。
2018年7月银行同业月度监控报告(2018-08-28)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7.62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4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以来的最高值。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42亿元。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278亿元。在金融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加大资金投放力度的背景下,7月新增贷款规模再度突破万亿元大关。近期,银行业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银行贷款违规进入楼市,严监管下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压力凸显。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具体方针的不断细化和落地,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或将得到有效化解;同时,银行业的进一步开放,一方面会给银行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将提高我国的金融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