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3-11-30)
2023年10月,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指标持续改善,但国内需求仍显不足。受政府债融资支撑社融,新增信贷好于市场预期。10月社融增量为1.85亿元,同比多增9108亿元;社融存量为374.17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较9月上升0.3个百分点。信贷方面,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384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前10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4.5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3%。10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681只,较9月减少315只;发行金额62997.15亿元,较9月增加2385.18元。同期,沪深两市指数双双下跌,沪/深市日均交易量分别环比上涨10.8%/18.1%。展望后势,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预计未来政府债或为社融支持项。根据央行行长潘功胜发言,预计货币政策仍会保持相对宽松态势。
2023年9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3-10-31)
2023年9月,国民经济恢复向好,但国内需求仍显不足。受政府债及新增居民信贷推动,金融数据高于市场预期。9月社融增量为4.12亿元,同比多增6316亿元;社融存量为372.5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与8月末持平。信贷方面,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31万亿元,同比少增1764亿元。前9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4.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98%。9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996只,较8月减少661只;发行金额60611.97亿元,较8月减少5491.02亿元。同期,沪深两市指数双双下跌,沪/深市日均交易量分别环比下降16.5%/9.9%。展望后势,深圳调整优化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后续或将在京沪落地,政策有望带动居民信贷上升。此外,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预计未来政府债或为社融支持项。
2023年9月债券市场月度监控报告(2023-10-30)
一级市场方面,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996只,较8月减少661只;发行金额60611.97亿元,较8月减少5491.02亿元。分债券类型看,利率债发行23578.67亿元,较8月减少3844.92亿元;信用债发行总规模为8972.88亿元,较8月减少3842.42亿元。二级市场方面,9月,债券市场成交活跃度小幅回落。利率债方面,债市震荡偏弱。9月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6751%,和8月末相比上涨11.76BP;10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为2.74%,与8月末相比上涨4.63BP。信用债收益率多数上涨。后续来看,深圳市扩大科技型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打造全国首个高收益债券市场试点,预计带动科技型公司债发行规模上涨;中央财政将在2023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资金面压力加大可能导致进一步推进货币宽松政策。
2023年8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3-09-28)
2023年8月,主要指标边际改善,国民经济恢复向好,但国内需求仍显不足。受政府债及新增信贷推动,金融数据高于市场预期。8月社融增量为3.12亿元,同比多增6316亿元;社融存量为368.61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信贷方面,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元,同比多增868亿元。前8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3.8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8%。8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657只,较上月增加530只;金额66102.99亿元,较上月增加8535.55亿元。同期,沪深两市指数双双下跌,沪/深市日均交易量分别环比上升3.9%/减少7.3%。展望后势,深交所在发行、上市等方面给予民营上市公司更大支持力度,利好推动企业融资。此外,央行推动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工作平稳有序落地,有望缓释提前还贷现象,支撑金融数据进一步转好。
2023年7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3-08-31)
2023年7月,国内需求疲软。经济缓速复苏,受政策落地节奏缓慢,叠加银行季末冲高影响消退,金融数据低于市场预期。7月社融增量为5282亿元,同比少增2703亿元;社融存量为365.77万亿元,同比增速为8.9%,较6月下滑0.1%。信贷方面,7月人民币贷款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前6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5%。7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127只,较上月减少561只;发行金额57567.44亿元,较上月减少5542.72亿元。同期,沪深两市指数均有所升高,沪/深市成交量日分别环比下降10.8%和12.8%。展望后势,税收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央行发布会提及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将推动小微企业融资,精准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
2023年6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3-07-31)
2023年6月,国内需求疲软。经济缓速复苏,受政策驱动,企业中长期贷款拉动总数,金融数据高于预期。6月社融增量为4.22万亿元,环比多增2.67万亿元,同比少增9859亿元;6月社融存量为365.45万亿元,同比增速为9%,较4月下滑0.5%。信贷方面,6月人民币贷款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2023年6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5%。6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688只,较上月增加979只;发行金额6.31万亿元,较上月增加8247.29亿元。同期,上证指数窄幅下降,深证成指有所升高,沪/深市成交量日分别环比下降5.1%和增加10.5%。展望后势,新能源汽车政策延续及优化,金融政策支持制造业发展,房地产政策延续,预计将带动信贷、社融及保险增长。
2023年5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3-06-30)
2023年5月,国内需求疲软。经济复苏放缓,信贷投放力度最大的时间段或已过去,金融数据略低于预期。5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元,环比多增3312亿元,同比宽幅少增1.31万亿元;5月社融存量为361.42万亿元,同比增速为9.5%,较4月下滑0.5%。信贷方面,5月人民币贷款季节性回升,同比少增5418亿元,环比多增6412亿。2023年5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2.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68%。5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709只,较上月减少952只;发行金额5.49万亿元,较上月减少7533.59亿元。同期,沪深指数均有所下跌,沪/深市成交量日分别环比下降16.5%和20.3%。展望后势,多地放松限购政策,“股贷债保”联动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预计将带动、信贷、社融及保险增长。
2023年4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3-05-31)
2023年4月,随着国内疫情快速过峰,消费复苏红利逐渐结束,信贷投放力度最大的时间段或已过去,金融数据略低于预期。4月社融增量为1.22万亿元,环比减少77.33%,同比多增2729亿元;4月社融存量为359.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信贷方面,4月人民币贷款大幅回落,增加7188亿元,环比下降81.5%,同比多增649亿元。2023年4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2.30万亿元,同比增长9.80%。4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661只,较上月减少822只;发行金额6.24万亿元,较上月增加1.67万亿元。同期,沪深指数涨跌互现,沪/深市成交量日分别环比上升23.9%和21.8%。展望后势,证监会及上海市双双发布政策,分别推动科创债发展及中小企业融资,预计将带动REITs、信贷、社融增长。
2023年3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3-04-28)
2023年,国内疫情快速过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渐消退,稳经济政策效果开始显现。3月社融增量为5.38万亿元,同比增多7079亿元;3月社融存量为359.02万亿元,同比增长11.8%。信贷方面,2月人民币贷款继续放量,增加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2023年一季度,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1.95万亿元,同比增长9.24%。3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483只,较上月增加1240只;发行金额72292.8亿元,较上月增加16733.1亿元。同期,沪深指数均有所下跌,沪/深市成交量日均环比分别增加10.4%/减少0.9%。展望后势,三驾马车动力逐渐增强,叠加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推动下,金融行业有望提高稳定性,REITs优先级升高。
2023年2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3-03-31)
2023年,国内疫情快速过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渐消退,稳经济政策效果开始显现。2月社融增量为3.16万亿元,同比增速9.9%;信贷方面,2月人民币贷款继续放量,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新增规模续创同期历史新高。2023年前2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1.40万亿元,同比增长8.37%。2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243只,较上月增加1284只;发行金额55559.70亿元,较上月增加17971.29亿元。同期,沪深指数涨跌互现,两市成交量日均环比均上升。展望后势,金融监管体系重构,进一步提升金融监管效率;沪深两市开展模拟测试,全面注册制时代正式到来。
2022年12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3-01-31)
2022年12月,稳经济压力仍然较大,政策刺激效果持续显现。12月社融增量为1.31万亿元,同比少增1.06万亿元,较上月下降6774亿元;社融同比增速9.6%,较11月下滑0.4个百分点,宽信用推进的过程依然较为曲折;信贷方面,在政策组合激励之下,企业中长贷依然保持较好的表现。2022年,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4.7万亿元,同比增长4.58%。12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813只,较上月减少102只;发行金额51634.68亿元,较上月上升1496.08亿元。同期,沪深指数回温,两市成交量增长较快。
开年以来,首期MLF加量续做,助力银行信贷“开门红”;中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白皮书指出预防和管控“忽悠式重整”。展望后势,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金融机构将积极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
2022年11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2-12-30)
2022年11月,稳经济压力较大,政策刺激效果持续显现。11月份,社融增量为1.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6109亿元;社融同比增速10.0%,较10月下滑0.3个百分点,宽信用推进的过程依然较为曲折;信贷方面,在政策组合激励之下,企业中长贷依然保持较好的表现。前10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4.1万亿元,同比增长5.02%。11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915只,发行金额50138.6亿元,较上月上升3220.3亿元。同期,沪深指数回温,两市成交量增长较快。11月以来,六部门发文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可延期还本付息至明年6月底;银行理财净值大跌遭赎回潮,债市不稳为主要原因。展望后势,央行将研究推出统一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个人养老金大幕开启,金融机构布局力度将加强。
2022年10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2-11-30)
2022年10月,稳经济压力较大,金融数据呈现超预期下降。其中,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079亿元,同比少增7097亿元。信贷方面,10月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大幅减少导致新增贷款投放回落。前10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4.1万亿元,同比增长5.02%。10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6918.3亿元,较上月下降4570.5亿元,各类债券发行利率涨跌互现。同期,沪深指数继续下探,两市成交量有所回暖。10月以来,科创板做市启幕,提升市场流动性可期;整治力度加大,监管发话“全面叫停新设网络小贷”。展望后势,央行将推动出台、修订《金融稳定法》等一批重大金融立法项目;监管政策聚焦房企纾困,金融“稳地产”力度将加大。
2022年9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2-10-31)
2022年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亿元,环比增加1.1万亿,高于市场预期;信贷数据好转,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除了规模上实现同比多增,贷款结构改善也可圈可点。前9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3.83万亿元,同比增长4.94%。9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1488.82亿元,较上月下降1766.59亿元,各类债券发行利率整体下滑。同期,A股市场再度下探,三大指数悉数下跌。9月以来,七大行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为降低贷款利率拉动消费做铺垫;证监会明确并购重组领域仍为内幕交易违法“重灾区”,将加大力度打击。展望后势,央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相关项目将加快落地;首批做市商试点资格发放,科创板做市交易进入倒计时。
2022年8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2-09-30)
2022年8月,国内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改善,结构持续优化。社融总量较上月大幅增加,新增社融总量为2.43万亿元;信贷数据好转,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25万亿元,环比多增5710亿元,企业部门融资需求回暖,信贷结构出现好转,中长期贷款占比升至80.1%。前8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3.46万亿元,同比增长4.83%。8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3255.4亿元,较上月上升4805.5亿元,各类债券发行利率整体下滑。同期。沪深指数下跌,成交量分化。8月以来,为提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央行意外“降息”,两大利率双双下调10个基点;上市券商半年报全线出炉,业绩集体“失速”。展望后势,二季度货政执行报告释放新信号,结构性工具成重点;中美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中概股退市风险缓解。
2022年7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2-08-31)
2022年7月,在疫情反复扰动下经济修复尚未稳固,叠加地产风波影响,实体经济需求下滑,金融数据表现不佳。当月社融新增7561亿,环比大幅少增约4.42万亿,同比少增3191亿;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6790亿,环比季节性少增2.13万亿,同比少增4042亿,未能延续5月以来的总量回暖势头;前6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2.85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今年来首次转正。7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635只,发行金额48449.9亿元;沪深指数下跌,成交量有所萎缩。2022年下半年以来,银行贵金属业务再收紧,杠杆属性产品正逐步清退;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金融加快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展望后势,ETF互联互通开闸,A股或迎千亿级增量“活水”;银保监会明确下半年工作重点,防风险、“保交楼”等任务在列。
2022年6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2-07-29)
2022年6月,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和稳经济大盘政策的发力,金融数据出现超市场预期的增长。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00亿元,同比多增14700亿元;6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28100亿元,同比多增6900亿元,中长期贷款占比增加。前6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2.85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今年来首次转正。6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85只,发行金额65260.3亿元;沪深指数双升,成交额大幅放量。2022年6月以来,审计署加强审查,通报23家中小银行少披露不良资产超1700亿元;北交所跨入“百企时代”,6月新增受理企业创新高。展望后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提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中国绿色债券原则》拟发布,推动国内绿债市场标准与国际接轨。
2022年5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2-06-30)
2022年5月,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和稳经济大盘政策的发力,金融数据出现超市场预期的增长。当月社融增量为2.79万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92万亿元;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相当于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的3倍左右。前5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2.42万亿元,同比降低0.63%。5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499只,发行金额49827.71亿元;沪深指数双升,成交量继续缩水。2022年5月以来,LPR非对称下调:5年期下调15个基点,1年期不变;相关数据发布:宏观杠杆率重回升势,一季度上升4.4个百分点。展望后势,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未来“稳增长”与“防通胀”将成重点;国常会定调年内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将增加一倍。
2022年4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2-05-31)
2022年4月,受疫情扰动,金融数据出现了阶段性走弱。当月新增社融仅9102亿元,较上月减少3.45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住户贷款减少2170亿元,同比少增7453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784亿元,同比少增1768亿元。一季度,人身险依旧承压,财产险受车险拉动增长较快。4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301只,较上月减少709只;发行金额50467.7亿元,较上月下降9344.47亿元。2022年4月以来,央行发布年内首次降准,幅度较为克制,释放资金约5300亿;4月人民币汇率遭遇急跌,后续压力仍较强;科技创新再贷款落地,定向精准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展望后势,多部门引导长期资金入市,A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增量资金;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增长,结构性货币政策将加快发力。
2022年3月金融行业月度监控报告(2022-04-29)
2022年3月,我国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金融总量平稳增长。社融增量和存量增速回暖;3月份,人民币贷款大幅回升,增加3.13万亿元,同比多增3951亿元;M1持续处于低位,M2增速有所上升,M2-M1的同比增速之差扩大0.5%,意味着企业对未来的经营预期并不乐观。同期,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万亿元,同比增长4.4%。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发行金额59812亿元,发行利率普遍上涨。沪深指数跌幅深重,成交量有所增长。2022年3月以来,半个月18家公司终止定增,再融资市场化特征愈发明显;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比例降低,证券业迎来利好。展望后势,上交所发布“十四五”期间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服务绿色低碳;两会聚焦金融,政府工作报告圈定多个金融发展重点需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