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石油加工业月度监控报告(2014-04)
2014年3月,我国节后用油有所回升,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有所上升。进出口方面,由于国内成品油供应充足,成品油进口量同比下降明显,而国外经济回暖导致外需增加,使得成品油出口量及其增速均有明显提升。从价格来看,国际方面,乌克兰紧张局势有所缓解,WTI及迪拜原油均价下降,布伦特原油均价上涨;国内方面,发改委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了下调。
2014年3月,我国节后用油有所回升,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有所上升。进出口方面,由于国内成品油供应充足,成品油进口量同比下降明显,而国外经济回暖导致外需增加,使得成品油出口量及其增速均有明显提升。从价格来看,国际方面,乌克兰紧张局势有所缓解,WTI及迪拜原油均价下降,布伦特原油均价上涨;国内方面,发改委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了下调。
2014年2月,受春节等因素影响,我国用油需求较1月有所回落,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有所下降。进出口方面,由于国内成品油供应充足,成品油进口同比降速远大于出口同比降速。从价格来看,国际方面,受乌克兰紧张局势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均价上涨;国内方面,发改委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上调。
2013年12月,随着冬季用油高峰的到来,我国用油需求较上月有所增强,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有所上升。进出口方面,由于进口政策呈宽松趋势,原油进口量增加;成品油进、出口量均有所上升。从价格来看,国际方面,受美国经济走势总体向好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均价上涨;国内方面,发改委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上调。
11月,我国用油需求较上月有所下滑,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有所下降。进出口方面,由于国内原油产量下降,原油进口量增加;成品油进、出口量均有所下降。从价格来看,国际方面,国际原油均价下跌;国内方面,发改委对国内成品油价格一下一上进行调整。
10月,我国处于冬夏用油高峰的过渡阶段,石油需求较9月有所改善,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有所上升。进出口方面,由于国内原油产量和加工量上升、国内成品油供给充足,原油、成品油进口量下降,成品油出口量上升。从价格来看,国际方面,国际原油价格涨跌互现,总体跌势大于涨势;国内方面,发改委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
9月,随着夏季用油高峰的结束,我国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较8月均有所下降。同时,表观石油需求同比下降2.3%至平均966万桶/天, 2012年8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进出口方面,原油进口量和成品油进口量上升;为保证国内用油需求,出口企业减少成品油出口量。从价格来看,国际方面,国际原油均价上涨;国内方面,发改委对国内成品油价格一上一下进行调整。
8月,随着夏季用油旺季进入尾声,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和表观消费量较7月均有所下降。进出口方面,由于成品油消费需求减弱,原油进口量和成品油进口量减少;石油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依然较高,成品油出口量上升。从价格来看,国际方面,国际原油均价上涨;国内方面,发改委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
7月,随着夏季用油高峰的来临,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同时,随着夏季成品油消费的旺季来临、石油加工装置开工率的回升,原油进口量大幅增长;国内成品油供应相对充足,成品油进口量减少。预计8月,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将处于高温天气,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将保持较快增长。
6月,随着夏季用油高峰的来临,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增速上升。进出口方面,原油进口量增速由负转正,而成品油进出口量均出现下降。从价格来看,国际方面,国际原油价格涨落交错;国内方面,发改委将国内成品油价格一下一上进行调整。
5月,随着炼厂开工率提升,原油加工量继续增长,成品油产量也随之上升。但由于物流、汽车等行业对成品油需求拉动减弱,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增速放缓。从价格来看,国际方面,美联储提前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说法不定导致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方面,我国迎来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执行后的首次油价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