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论坛:孟加拉湾合作应走向更高层次(2018-09-04)
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组织(BIMSTEC)领导人于8月30日在加德满都举行该组织第四次峰会。该组织自2016年峰会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很多空白有待填补。BIMSTEC各成员国领导人必须在2018年峰会上付出更多努力,推动地区一体化达到新水平。
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组织(BIMSTEC)领导人于8月30日在加德满都举行该组织第四次峰会。该组织自2016年峰会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很多空白有待填补。BIMSTEC各成员国领导人必须在2018年峰会上付出更多努力,推动地区一体化达到新水平。
近几周,土耳其金融危机吸引了全球关注。事实上,土耳其依赖金融资本流入来支撑经常账户赤字的问题并非个例,而反映了多个主要新兴经济体的通病。本文以对外金融负债-海外金融资产比率为标准,比较了八大主要新兴经济体的现状与前景,其结论是,当下中国和俄罗斯对外金融状况最稳健,土耳其最危险;预计到2022~2026年间,巴西、印度、南非和土耳其的对外金融状况较为不利,而中俄仍是最稳健的国家。文章最后指出,富国投资者的这种“金融投资”仍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重经济问题。
随着大批国内外投资者逃离,土耳其进一步滑向经济危机。由于土耳其政府不计后果的经济政策令其在国际社会中备受孤立,目前该国只能再次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势必会强加一些苛刻的条款,土耳其是否会接受这些附加条款将取决于其政治考虑。
针对资源丰富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如何重振经济增长的问题,本文得出了七个令人吃惊的发现:该地区资源丰富但尚未转化为财富;财富结构高度依赖自然资源资本;国民经济高度依赖自然资源;自然财富的构成高度多样化;新世纪以来经济增长迅速;近年来投资旺盛;低储蓄意味着投资提升空间巨大。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非洲国家卢旺达、塞内加尔和毛里求斯,旨在深化中非政治互信和发展互助,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他此行选择的访问对象凸显了中国在非洲赢得友谊以及增强影响力的另一面:将中国定位为非洲工业化的伙伴。非洲自独立浪潮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陷于原材料出口国的状态中。非洲经济发展的下一步是工业化,而中国将全力帮助非洲实现工业化。
亚洲饮食模式正在发生快速转变,虽然人们对这一转变在健康方面的影响还知之甚少,但亚洲肥胖症和糖尿病发病率的提高都说明了,饮食模式转变的影响确实存在。目前,各国都急需制定以营养为导向的食品政策。这样的食品政策应符合消费者偏好、市场力量以及公共健康的现实状况。具体说来,这种食品政策的重点应包括高质量的营养教育、对甜软饮等高热量但低营养的食品征税、以及普及预防性医疗措施。
东盟计划到2025年建成具有凝聚力的高度一体化经济共同体,区域内劳动力流动是实现这一愿景的必要条件。然而,东盟的区域内移民还面临着多重壁垒。因此,东盟还需付出更多努力,以确保区域移民体系能够对劳动力需求变化作出灵活反应。劳动力的输出国与输入国都将受益于此。
特朗普政府一再断言,美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赢得对华贸易战,理由是中国对美出口总额高达美国对华出口总额的近四倍,因而,如果关税对抗针锋相对、步步升级,中国会先于美国“耗尽”加征关税的标的。但这种分析的前提是错误的。事实上,中国有强有力的手段应对贸易战,原因有四方面:在关税战中,跨国公司和东亚企业受到的损害甚于中国;中国干预在华经营美企的选项要远超过美国的对应选项;中国可以拖延对于美国企业前途至关重要的监管审批;中国还可运用非经济手段施加影响。
美国钢铝关税引发盟国的强烈不满,令七国集团峰会不欢而散。特朗普希望借助关税政策来使美国和欧洲的贸易恢复平衡,进而重塑世界格局。然而,钢铝关税政策蕴含巨大风险,而且已经伤及美国经济。美国只有尽早取消钢铝关税政策,才能引领七国集团走向共同繁荣。
特朗普的关税和配额大棒引起轩然大波,美国金属买家,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欧盟政府,以及关心规则化世界贸易体制的所有人都起而反对。特朗普不太在乎世贸组织作出对美国不利的裁决。他信奉蛮力而藐视规则。然而,别国的报复行为或许会提醒特朗普,实力至上的贸易体系以及别国团结一致对抗美国的局面会有多危险。
印度一家国有银行被诈骗巨款的丑闻证实了很多人的怀疑和担忧:印度银行业的问题根深蒂固,仅靠资本重组是无法解决的。不幸的是,印度近期的银行改革举措仅仅致力于应对银行业危机,而并未着眼于该行业深层的结构与运营方面的缺陷。印度应以切实可行的措施深化改革;如果满足于治标不治本的政策方案,印度将陷入永无止境的银行业危机中。
5月份阿根廷比索暴跌,其根源在于,该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含有巨大风险的过激宏观经济政策,使得该国经济的外部失衡加剧。货币危机凸显出阿根廷的脆弱性。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并不足以促使阿根廷走上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之路,却是必要之举。
美联储加息以遏制通胀和预算赤字的意图促使资本由新兴市场流向美国,导致新兴市场货币大跌、股市和债市双双遭到重创。这让人们想起了2013年的“削减QE恐慌”。印尼虽然进行了各类改革,但面对外部冲击仍然非常脆弱。如果印尼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资本流动的波动就会重现。
虽然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走强的前景令人鼓舞,但这却不足以令该地区达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且,相比其他地区,非洲的经济现状就非常令人失望了。事实上,在过去的25年(发展中经济体获得的最佳机遇期)里,非洲大陆的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落后了。本文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存在三项致命缺陷:教育水平低下、电气化水平过低、国内税收能力低下。这三大缺陷是非洲所有问题的核心所在,若不能解决,那么非洲的可持续发展就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2017年,埃及总人口已达1.045亿,2006年以来年均增长2.6%。埃及的人口增长令人担忧,却没有引起应有的媒体关注。作为最大的阿拉伯国家和地中海国家,埃及人口问题即使算不上全球性问题,也会是区域性问题。除非埃及遏止住人口增长,并发展出将青年人转化为资产的经济模式,否则,其人口负债的负面影响就会蔓延到国境之外。
随着中国副总理刘鹤率队赴美谈判,中美贸易战进入休战状态。要真正解决中美贸易问题,正确的方法是中国主席习近平阐述的战略。相比之下,在一个高科技引领的知识经济的世界里,用上世纪的政策工具来阻止中国对美国的投资不是取胜之道。鉴于中美磋商的贸易协议可能将对其他国家产生负面影响,以及虚虚实实的中美贸易战可能会重燃战后,中美两国只有寻求长期解决方案才能使全球贸易体系免受冲击。
中美科技战愈演愈烈。今年以来,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众多措施以保护美国知识产权,包括阻止中国企业收购美国高科技企业,对中国技术授权规定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以及威胁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征收进口关税。然而,鉴于移民政策和削减科研支出的立场将抑制美国科技创新,大力推行鼓励研发、创新和海外留学生回国政策的中国的科技实力有望赶超美国。
和其他新兴经济体一样,阿根廷也受到美元升值和美国利率攀升的打击。但相比其他新兴经济体,阿根廷经济尤为脆弱,面临通胀率攀升、外币负债激增、财政和经常账户赤字高企等众多问题的挑战。由于信贷成本高企,因而阿根廷政府别无选择,只能求助于IMF,但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政治代价,因为多数阿根廷国民都反对向IMF求助。
近年来,越南凭借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人口结构、较低的劳动力成本,通过推行国内改革及贸易自由化、以及在兴建基础设施和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大举投入,成功跻身全球制造业中心行列。这给制造业导向型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2013年以来,印度出口持续低迷,令出口-GDP比率创下14年新低。出口持续疲软加之进口增加,不仅令印度政府填补经常账户赤字的能力面临考验,也令印度企业竞争力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印度政府急于吸引外资来填补其经常账户赤字,因而放宽了对外国投资者购买短期债券的限制。这种情况下,一旦市场情绪突变引发投资者大规模撤资,印度经济将面临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