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信息网logo标识

中国行业发展报告

收起菜单

海外视角

经济学人:印度退群难阻RCEP前进()

  RCEP中15国的领导人结束了谈判,准备在明年2月签约;但印度却不准备参加。往往只有在外国市场的诱惑力足以抵消对外国竞争的担忧的情况下,贸易谈判才能成功。但对印度来说,RCEP提供的外部诱惑与担忧却极不对称。即使没有印度,RCEP也拥有世界经济总量的近30%以及相同份额的人口。其成员国涵盖经济发展的所有阶段。RCEP不仅关注削减产品关税,也包括有益的投资规则和初创的知识产权规则,还可带来物流方面的利益。

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贸易战重创中国就业是无稽之谈()

  特朗普对中国经济做出的最新误读会使人以为外中国制造业岌岌可危;然而,关于美国加征关税造成中国陷入就业危机的言论实属无稽之谈。首先,美国加征关税以来,中国制造业就业降速不增反减。再则,贸易战给中国制造业造成的直接就业损失看起来微乎其微。将贸易政策建立在虚假前提之上或许是向美国公众兜售该政策的有效方式,但对中国搞这一套却很难奏效。

摩根大通:中国应对贸易战升级()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新关税将使中国GDP增速减少0.3个百分点。面对贸易战升级,中国加大对本国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预计2019年4季度中国GDP增速将减缓;随着经济支持措施开始奏效,经济增速从2020年中期开始将缓慢回升。预计2019年、2020年经济全年经济增速将分别为6.2%和6.0%。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将使人民币承受更大压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打开了人民币进一步下跌的空间,预计2019年末、2020年年中汇率将分别为7.35和7...

点击此处阅读更多海外视角

热点探索

Markit:RCEP将在亚太地区缔造一个巨型自贸区()

  15个亚太国家于11月4日完成关于RCEP的谈判,预计将于2020年2月签署该协定。参与谈判的印度虽然决定退出该协定,但有望在日后加入。该协定将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在该区创建一个巨型自贸区。RCEP将通过扩充现有协定的范围和吸引其他国家加入,成为进一步推进亚太贸易自由化的基石。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美中贸易协议实为权宜之计()

  10月11日,中美达成一项口头协议,内容包括中国承诺购买更多美国农产品,以及美国承诺暂停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该协议意味着,经过18个月以来的不断升级后,中美贸易战迎来一个可喜的暂时休战期,而且该协议或将降低特朗普实施最后一批加征关税措施的可能性。然而,该协议没有侧重解决导致两国紧张局势加剧的许多根本性问题,因而更像是权宜之计,而非永久性解决方案。

汇丰银行:美中贸易战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全球层面上,投资是贸易战的主要受害者。迄今为止,贸易战对第三方出口的附带性损害因国家、产品结构以及替代难度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到2019年末,全球经济仍面临贸易战升级的可观风险。基于美中贸易战无法得到彻底解决、也不会升级的假定,汇丰银行预计,2019年全球GDP增速将下滑至2.3%,2020年全球增速进一步下滑至2.2%。

点击此处阅读更多热点探索

世经大事

德意志银行:德国出口短期内难以复苏()

  德国经济在2018~2019年间急速减速,主要是由于净出口由顺差转为逆差。而德国出口下滑的最主要原因则在于,全球贸易增长在2018年丧失动能,并在2019年中期完全陷入停滞。对德国中期出口的预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关于英国脱欧和美中贸易冲突的预期、以及美国加征汽车进口关税风险的影响。先行指标显示,德国出口在2020年第1季度末之前难以复苏,但有望在此后企稳。

Markit:美印贸易摩擦将走向何方()

  1971年印巴战争中美印关系跌至谷底以来,两国在历届美国和印度政府的领导下逐步建立起更牢固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然而,2019年双边贸易摩擦因一系列争议问题升级。印度的一个主要担忧是特朗普政府在2019年3月决定结束印度作为美国普惠制受益者的地位。美国的决定是基于其评估,即印度没有为美国产品进入该国市场提供公平合理的准入。尽管美印贸易谈判因一系列有待解决的复杂问题而面临重大障碍,但为达成一项折衷的双边贸易协议...

Markit:电子品订单反弹为亚太出口带来一线曙光()

  2019年很多亚太经济体的出口部门都遭遇了强劲阻力。美中贸易战、全球电子品需求下滑、欧盟和美国制造业减速以及中国消费支出走弱都加剧了亚太出口的低迷态势。全球电子品行业下滑是年初以来亚太出口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近期全球电子品需求的回升迹象为东亚电子品制造业带来了一线曙光。

点击此处阅读更多世经大事

监测预测

美国农业部:4月份全球农产品供求预测()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4月份数据显示,2017/2018年度全球粮食产量估算值为26.16亿吨,2018/2019年度为26.11亿吨;2017/2018年度小麦产量为7.63亿吨,2018/2019年度为7.33亿吨;2017/2018年度粗粮产量为13.57亿吨,2018/2019年度为13.77亿吨;2017/2018年度大米产量为4.95亿吨,2018/2019年度为5.01亿吨;2017/2018年度棉花产量为1.24亿包,2018/2019年度为1.19亿包;2017/2018年度油籽产量为5.78亿吨,2018/2019年度为5.95亿吨。

国际能源署:2月号石油市场月报()

  国际能源署对2018年、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的预期值分别维持130万桶/日和140万桶/日不变。2019年1月份,因石油出口国维也纳协定生效以及阿尔伯塔减产,全球石油供应量环比下降140万桶/日,至9970万桶/日;欧佩克原油产量环比下降93万桶/日,至3083万桶/日,创下接近4年来的新低。2月初,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达到62.75美元/桶,创2个月新高,与WTI价差约为10美元/桶。

美国农业部:2月份全球农产品供求预测()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2月份数据显示,2017/2018年度全球粮食产量估算值为26.15亿吨,2018/2019年度为26.03亿吨;2017/2018年度小麦产量为7.63亿吨,2018/2019年度为7.35亿吨;2017/2018年度粗粮产量为13.57亿吨,2018/2019年度为13.72亿吨;2017/2018年度大米产量为4.95亿吨,2018/2019年度为4.96亿吨;2017/2018年度棉花产量为1.24亿包,2018/2019年度为1.18亿包;2017/2018年度油籽产量为5.76亿吨,2018/2019年度为5.93亿吨。

点击此处阅读更多监测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