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解读
一、政策出台背景
1.我国创新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已跃居全球第二梯队前列
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325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592亿美元,在全球占比总体保持在15%左右。
2.我国创新药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
研发同质化现象严重、医保支付能力与创新药价格存在矛盾、创新药企业融资困难、创新药的可及性有待提高。
3.《若干措施》的出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二、政策深度解读
1.加强研发支持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鼓励商业健康保险扩大创新药投资规模、加强药品目录准入政策指导、统筹推动创新药研发。
2.完善医保与商保支付
健全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合理确定创新药医保支付标准、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3.促进创新药临床应用
优化药品挂网程序、推动创新药加快进入定点医药机构、提高临床使用创新药的能力。
4.提升多元支付能力
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纳入创新药、推动慈善捐赠支持困难群众使用创新药。
5.强化组织保障
三、政策影响分析与投资建议
1.短期影响:市场信心显著提振,企业现金流与准入效率双改善
在《若干措施》正式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即2025年7月1日,A股和港股的创新药板块普遍大幅上涨,前沿生物等公司的股价盘中涨幅甚至超过20%。这一强烈的市场信号表明,投资者普遍认为该政策解决了长期压制行业估值的核心痛点,尤其是支付端的不确定性,从而对行业的未来增长前景进行了积极的价值重估。
2.中长期影响:引导产业向“价值创新”转型,提升全球竞争力
《若干措施》通过为真正具有临床价值的差异化创新提供清晰、可观的回报路径(特别是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实现溢价),将从经济激励的根源上改变企业的行为模式。企业将被迫重新审视其研发管线,削减或放弃在“内卷”赛道中的“me-too”项目,转而将资源投入到更具挑战性但也更有价值的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的研发中。
3.重点关注全球化布局、AI赋能、细分创新先锋企业
建议重点关注三类企业:一是全球化布局者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其国际竞争力已在2024年519亿美元License-out交易额中充分体现;二是AI驱动型平台企业如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技术赋能将显著提升研发效率;三是细分领域创新标兵如美诺华、众生药业、微芯生物,其差异化管线有望在商保目录扩容和医保支付优化中率先受益。随着政策落地深化,中国创新药产业将加速从“仿创”向“首创”转型,具备支付协同能力的企业更将迎来估值与业绩的双重跃升。
阅读全文:《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