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 电】铀能源公司以1.75亿美元收购力拓怀俄明州铀资产(2024-09-25)
9月25日,中国核电网讯,铀能源公司(UEC)近日已同意以1.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力拓美国公司位于怀俄明州的铀资产,包括其全资拥有和获得许可的Sweetwater工厂以及一系列铀矿开采项目。这些资产包括约1.75亿磅的历史铀资源。该交易将根据铀能公司旗下一家子公司与力拓集团之间的股票购买协议进行。该协议涉及铀能公司对拥有怀俄明州铀矿资产的两家力拓集团子公司的100%股权收购。交易完成后,UEC将替换近2500万美元的保证金,从而确保未来收购资产的回收成本。根据惯例条件,该交易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
【点评】此次收购的资产包括红沙漠和绿山铀矿项目。这两个铀矿项目均位于大分水岭盆地,均为开发阶段项目。通过此次收购,铀能源公司旨在创建美国第三个枢纽辐射式生产平台,并增强该公司目前对大分水岭盆地12个铀项目的控制力。
【核 电】西屋电气完成eVinci微反应器测试的前端设计(2024-09-24)
9月24日,美国核学会讯,美国能源部最近宣布,西屋电气公司已完成爱达荷国家实验室原型微反应堆的前端工程和实验设计(FEEED)。美国能源部表示,西屋电气的5 MWe钠冷热管设计eVinci的五分之一大小版本是可在国家反应堆创新中心(NRIC)DOME测试台上测试的三个反应堆之一,“最早可在2026年”进行测试。西屋电气表示,它是三家开发商中第一家向NRIC提交初步安全设计报告(PSDR)的公司,这是FEEED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点评】西屋电气是近一年前被选中完成 FEEED 流程的三家公司之一,旨在支持开发商设计和规划燃料反应堆实验的制造、建造和潜在测试。美国能源部2023年10月宣布,将为这三个项目提供总计390万美元的资助。
【核 电】冰轮环境助力第四代核反应堆建设关键部件研发成功(2024-09-18)
9月18日,冰轮环境讯,冰轮环境积极致力于环境控制与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持续创新,依靠丰富的传热经验和专业的研发实力,成功获得中核能源和清华大学核研究院的认可,中标商用高温气冷堆安全壳内屏蔽冷却水系统空冷器项目。无动力空冷器是高温气冷堆堆芯屏蔽冷却水系统的关键部件,用于维持舱室内温度保持持续稳定。冰轮环境经过近一年的自主创新与试验研究,攻克多项技术难题,通过实验得出舱室空间温度分布、冷却器结构参数、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等核心数据。项目采用壁挂式空冷器技术应用于高温反应堆舱室,于2024年8月,模拟实际使用环境的试验台架及样机测试结果,成功通过中核能源、清华大学专家团队以及业主的共同验收,产品正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点评】在核电领域,冰轮环境除无动力空冷器技术以外,还可提供有关核岛冷却工艺和核能供热解决方案,核心技术包含核岛冷却、核电站建筑骨料冷却、冷却余热回收、水热同产同送(应用于核能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核能供暖大温差长输供热等。
【核 电】华立聚能新能源及核聚变装备生产基地项目签约开工(2024-09-18)
9月18日,华立聚能讯,9月7日,华立聚能新能源及核聚变装备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签约并破土动工,项目总投资高达11亿元人民币。华立聚能不仅拥有全球性的产品资质认证,还与国内外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多个下游应用领域实现了创新突破。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副总裁张伟在开工仪式上表示,华立聚能不仅是上海电气核电集团的长期合作伙伴,也是集团在快堆、聚变堆等核能新产品制造方面的重要基地。此次项目的开工,标志着双方在核能新领域的合作迈入了新的阶段,同时也是对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有力支持。
【点评】华立聚能是一家专注于清洁能源广泛应用的公司,致力于为第四代核电站、可控核聚变、可降解塑料、氢冶金以及清洁化工能源等前沿领域提供定制化的高端设备。
【核 电】中国核建与法国电力专项协议启动会在沪召开(2024-09-18)
9月18日,中国核建讯,9月11日,中国核建与法国电力专项协议启动会在公司本部召开。法国电力代表团由来自于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电力执行委员会成员、核电建设相关部门和机构,以及法国电力供应商等80余人组成。法国大使馆核工业处核参赞Tony D'ALETTO,法国电力高级执行副总裁Thierry LE MOUROUX、 Alain TRANZER,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核建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宝智等参加会议。此次启动会,旨在全面推进落实中国核建与法国电力签订的“基于‘全面合作协议’的核电先进建造专项协议”。中国核建以核电建设能力为引,与法国电力及其供应商代表就双方关心的重点、热点话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彼此核能建造领域的认识、认知与认同。
【点评】2024年,中核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EDF)签署了关于核能的全面合作协议。为了加快落实这一全面合作协议,法国电力代表团于2024年访问了中国核建,以促进法国电力与中国核建在核电建设领域的合作。
【核 电】星环聚能实现装置运行与控制的新突破(2024-09-18)
9月18日,星环聚能讯,2024年9月9日下午,星环聚能公司宣布实现装置运行与控制的新突破,标志着该公司在聚变能源领域的技术进步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近期,星环聚能在球形托卡马克的运行与控制、等离子体性能的显著提升、高温超导磁体的研发以及聚变衍生技术的产业化等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星环聚能宣布近期显著提高了球形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性能,实现了等离子体电流翻倍,等离子体电子温度提升超过2倍,最高电子温度超过1.2 keV。星环聚能自主研发了一套高温超导磁体的运行监控与保护系统,确保了磁体在长时间运行中的稳定性。经过反复的冷热循环测试,多个高温超导磁体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稳定性,满足了商业化应用的标准,现已准备好供客户日常使用。
【点评】上述成就一方面显示了星环聚能从理论验证到实际应用的全链条自主研发实力,而且为其下一代聚变级装置CTRFR-1的研发和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核 电】英国核能初创公司Newcleo与意大利跨国油田服务公司联手开发海上S...(2024-09-09)
9月9日,中国核电网讯,意大利跨国油田服务公司Saipem与总部位于英国的Newcleo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研究Newcleo创新反应堆技术的海上应用。该协议旨在研究Newcleo的小型模块化铅冷快堆(SM-LFR)技术的应用,为海上石油和天然气设施提供零排放电力和工艺热,从而提高其可持续性性能。该协议还允许扩大Newcleo技术的使用范围,通过浮动核电机组、连接到陆地电网或其他用户来生产零排放电力。此次合作涉及对Newcleo SM-LFR技术原型在海上应用方面的开发可行性进行分析。
【点评】Newcleo交付路线图的第一步将是设计和建造首个30 MWe LFR,该装置将于2030年在法国部署,随后于2033年在英国部署200 MWe商业装置。
【核 电】董保同一行赴中核陕铀调研指导工作(2024-09-09)
9月9日,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讯,9月6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一行赴中核陕铀开展调研,深入生产运行一线指导工作。董保同对中核陕铀核安全总体情况及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中核陕铀要以更高标准做好核与辐射安全及环境保护工作。董保同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核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是核工业的生命线,核设施营运单位要对涉核涉放保持高度敏感,构建最严密的核安全责任体系并真正落实,以高水平核安全保障核事业高质量发展。
【点评】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隶属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我国第一座采用先进技术生产核燃料的商用工厂,是国家大型骨干军工企业。随着核电快速发展,核燃料需求快速增长,中核陕铀生产规模与竞争力亦不断提升。
【核 电】玛努尔核电与北重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4-09-09)
9月9日,融发核电讯,9月5日,融发核电全资子公司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玛努尔核电”)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重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融发核电董事长陈伟与北重集团总经理助理孙勇刚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此次合作,双方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致力于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交流以及市场拓展等多维度的合作方式,在兵器系统、核后废处理、大型铸锻件、环轧件、旋压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全面提升双方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点评】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玛努尔核电与北重集团在核电及重型装备制造领域的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有助于提升玛努尔核电的核电重型装备制造能力。
【核 电】中核集团会见ITER组织总干事彼得罗·巴拉巴斯基(2024-09-05)
9月5日,中核集团讯,9月3日,中核集团总经理申彦锋在中核工程会见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总干事彼得罗·巴拉巴斯基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ITER项目合作展开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申彦锋表示,中核集团愿与ITER组织在技术研发、人力资源合作、设施平台共享等多个方面继续深化全方位合作,共享核能技术发展经验,为推动核聚变能源技术的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点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2006年5月我国正式加入该计划。
【核 电】美国Last Energy公司增加对微堆的融资投入(2024-09-04)
9月4日,世界核新闻网讯,美国微堆开发商Last Energy公司近日宣布B轮融资已筹集4000万美元。自2019年公司成立以来,融资总额已达6300万美元,并已达成80座微堆的商业协议。Last Energy开发的PWR-20微堆采用压水堆设计,装机容量20 MWe或80 MWe。该反应堆由数十个模块组成,可在24个月内完成制造、运输和组装,其规模可满足私人工业客户的需求。根据PWR-20开发模式,Last Energy在客户现场拥有并运营即插即用发电厂,从而绕过了电网升级所需的长达十年的开发时间。Last Energy表示,B轮融资后公司将继续扩大团队,致力于项目开发,计划2026年实现首座微堆电厂投运。
【点评】截至目前,Last Energy已签署80座微堆商业协议,其中,39座将为数据中心开发商服务。由于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产业独特的密集型能源需求,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企业投资核电开发项目,以确保获得全天候清洁能源供应。与可再生能源相比,微堆成本低、占地面积小,且无需对储能进行任何投资。
【核 电】中国核电召开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2024-09-03)
9月3日,中国核电讯,9月2日,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电”)召开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中国核电管理层就核能新技术、盈利能力等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一一回应。新技术、新堆型进展方面,中国核电董事长卢铁忠介绍,近期核准的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项目是华龙一号与四代堆核电技术高温堆组合的方式,用于给徐圩化工园区供汽。高温气冷堆项目将助力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盈利能力方面,中国核电总会计师刘焕冰介绍,2代核电机组造价较低,盈利能力较稳定;3代核电机盈利能力略低于2代核电,但在持续提升中;随着4代核电规模化建设,盈利能力也将不断释放。
【点评】除核能业务,中国核电还大力发展非核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具有良好发展态势。“双碳”战略为中国核电的核电业务及新能源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各项业务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核 电】中核集团:升级“核电粮仓”(2024-08-27)
8月27日,中核集团讯,天然铀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是核电发展的“粮食”。中核集团表示,我国核工业诞生60多年来,中核集团不断完善铀矿勘查采冶技术体系,有力支撑了我国铀资源的发现、开发和利用,为我国战略核力量建设和核能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全面建设核工业强国的背景下,天然铀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中核集团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天然铀产业转型升级,为天然铀的安全稳定供应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点评】目前,我国已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天然铀技术开发体系,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CO2+O2地浸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从难采到可采、从储量到产量的跨越,铀矿山产能也由百吨级增长到千吨级。
【核 电】中核北方与清华大学核研院签署宽能谱超高通量堆燃料元件联合研制...(2024-08-27)
8月27日,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讯,8月21日,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与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北方)在内蒙古包头市举行宽能谱超高通量堆(以下简称THFR)燃料元件联合研制与供应协议签约仪式。THFR项目属于“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对于进一步满足我国核燃料及材料辐照考验以及稀缺特殊核素与高比活度医用同位素生产能力提升、增强我国核科学与技术领域战略科技力量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点评】燃料元件研制是THFR项目的关键组成部分,自THFR燃料元件研发工作启动以来,中核北方完成了弧板型燃料探索性工艺试验,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核 电】瀚海聚能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系中国首家直线型可控核聚变企业(2024-08-26)
8月26日,华映资本讯,近日,中国首家直线型可控核聚变企业瀚海聚能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华映资本领投,厚实基金与奇绩创坛跟投。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组建核聚变团队、完成第一代装置设计等工作。此前,瀚海聚能还曾获得轻舟资本的种子轮投资。瀚海聚能(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30日,公司聚焦于具有低成本商业发电优势的场反位形装置(FRC)及其配套的等离子体源与诊断平台研发,为未来商业聚变发电堆提供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核心组件和整体解决方案,系中国首家直线型可控核聚变公司。
【点评】直线型装置不仅具有磁场约束等离子体的优点,而且建造简单方便,替换容易,且造价低。同时,还可能实现通过等离子体动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能够显著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核 电】信和新材料开发出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核电防护涂料技术(2024-08-19)
8月19日,信和新材料讯,8月14日,福建省科技厅委托泉州市科技局组织的由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和新材料”)承担的福建省中科院STS计划配套项目——“自修复弹性环氧核电防护涂料研发”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此次验收专家评审小组对项目的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及经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认定该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验收专家组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不仅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弹性环氧核电防护涂料,通过引入创新材料和技术,显著提升了涂料的机械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一创新成果对于提升我国核电设施的安全性能,延长设施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核电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点评】信和新材料于1995年创建于福建泉州,自2009年开始核电站用涂料的研发,2012年开始获得核电涂料订单。2017年,信和新材料中标的核电涂料项目打破了全球核电站建设使用的涂料被美、日厂商垄断的局面。目前信和新材料是国内唯一一家能提供中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核电站全体系核电涂料的企业。
【核 电】中国电气装备与上海核电开展可控核聚变领域合作交流(2024-08-19)
8月19日,上海核电讯,8月14日下午,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电气装备”)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郭井宽一行到访上海核电,上海市核电办党组书记、主任陆海宾接待了郭井宽一行,上海市经信委央企服务处调研员宗媛参加座谈交流。陆海宾对郭井宽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上海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布局。他指出,中国电气装备是电气装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上海目前正加快可控核聚变产业布局,积极推动先进核能未来产业集群建设。希望中国电气装备能依托电力装备全产业链的优势,积极参与到新时代核能事业中,发挥好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的作用,加强与上海可控核聚变研究单位的合作,为核电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点评】近年来,中国电气装备不断加强高端装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持续优化在上海的产业布局,未来有望深化在可控核聚变这一未来能源产业方面的业务研发。
【核 电】中国核电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开展聚变产业合作交流(2024-08-19)
8月19日,中国核电讯,8月14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党委书记刘叶一行到访中国核电,双方围绕未来能源布局、战新产业培育、整体协同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出席并主持会议。刘叶表示,我国核聚变研究处于国际第一方阵,西物院是我国成立最早、从事核聚变能源开发利用的专业研究院,是中国受控核聚变研究发源地。目前,可控核聚变能开发工程可行性和经济性均已得到初步验证,由科学研究逐步迈向工程化、商业化阶段,并进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西物院将积极响应国家能源与环境重大战略需求,抢占核聚变发展的制高点,希望后续与中国核电进一步加强整体协同,深化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合作。
【点评】可控核聚变技术是全球科技竞争的主赛道,中核集团拥有全球领先、成熟且完善的核工业创新链和产业链,是国际上少数能够解决聚变核工程挑战、支撑聚变工程化快速推进的企业。
【核 电】英企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拟采用股权融资方式筹集小堆研发资金(2024-08-14)
8月14日,美国核学会网站讯,《星期日电讯报》2024年8月3日首次报道称,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olls-Royce)即将采用股权融资方式,为其子公司罗尔斯?罗伊斯模块化小堆公司(Rolls-Royce SMR)继续推进小堆研发筹集资金。罗罗小堆公司正在推进47万千瓦模块化小型压水堆,但资金将于2025年初耗尽,包括2.8亿英镑自有资金和2.1亿英镑政府资金。因此,罗罗公司及其支持者目前面临三种选择:继续向罗罗小堆公司注资,向第三方投资者出售罗罗小堆公司部分股权,或两者兼而有之。据消息人士透露,罗罗公司拟基于罗罗小堆公司至少拥有16亿英镑的估值进行股权融资。
【点评】英国核监管办公室(ONR)、环境署和威尔士自然资源部(NRW)2024年7月30日联合宣布,已完成罗罗小堆设计第二阶段通用设计评审(GDA),即将启动最后阶段即第三阶段评审。
【核 电】中国核聚变公司瀚海聚能即将开建第一代装置(2024-08-14)
8月14日,界面新闻讯,8月5日,瀚海聚能(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瀚海聚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支持在2025年建设完成第一代聚变装置,当前该公司已开启新一轮的融资。瀚海聚能成立于2022年12月30日,注册地在四川成都。天眼查APP显示,瀚海聚能在2023年3月和2024年4月,完成了种子轮和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轻舟资本、奇绩创坛、华映资本和厚实基金。当前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主要有三种:重力场约束核聚变、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和磁约束核聚变。其中,磁约束核聚变研究装置包括托卡马克、仿星器、反向场箍缩、场反位形及磁镜等。瀚海聚能选择的技术路线并不是托卡马克,而是磁约束中的场反位形(FRC)的直线型装置,对标美国明星创业公司Helion。
【点评】目前,中国主要的商业核聚变公司包括能量奇点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陕西星环聚能科技有限公司、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和新奥集团等。瀚海聚能的创始人、CEO项江有20多年的可控核聚变领域研究、工作经验,曾任职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