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两大光伏龙头同步宣布产能布局计划(2019-04-18)
4月18日,新材料在线网讯,4月17日,光伏行业两大龙头企企业,不约而同地宣布了未来产能布局计划。隆基绿能签订银川年产15GW单晶硅棒和硅片及3GW单晶电池建设项目投资协议,其中年产15GW的单晶硅棒和硅片项目投资约43亿元;年产3GW单晶电池项目投资约15.5亿元;共计58.5亿元。协鑫集团则明确将投资60亿元,在乐山建设年产6万吨多晶硅项目,届时将占集团15GW产能的约40%。据了解,晶科能源亦有扩产计划,晶科在其2018年财报中预计,至2019年底,其硅片产能为15GW(其中单晶11GW),光伏电池10GW(包括9.2GW的PERC电池)、光伏组件15GW。
【点评】经历了2018年的挫折后,目前光伏产业已经全面回暖。因此两大龙头企业的扩产也在情理之中。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光伏价格有望继续下降,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未来光伏发电完全可以做到比煤炭发电价格还要低。
【新 材 料】永兴特钢:一季度延续2018年增长态势(2019-04-16)
4月16日,中国证券报讯,4月15日晚间,永兴特钢(002756)披露2018年年报及2019年一季报,并计划以可转债方式募集资金不超过8亿元,主要用于公司的高性能不锈钢连铸技改项目以及锂电新能源业务。2018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永兴特钢实现营业收入47.94亿元,同比增长18.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7亿元,同比增长10.13%。2019年一季度,公司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5亿元,同比增长2.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10.61%,基本每股收益(EPS)同比增长12%,管理效率等指标也有显著提升。
【点评】2018年,永兴特钢特种新材料不锈钢主业量价齐升,锂电新能源项目布局加速推进。年报显示,公司年产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已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将于2019年上半年投产。公司双主业战略逐渐成型。
【新 材 料】易成新能拟57.66亿元收购开封炭素100%股权(2019-04-16)
4月16日,新材料在线网讯,4月14日,易成新能(300080.SZ)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开封炭素100%的股权。开封炭素是一家主要以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公司与15名交易对方签署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本次交易价格576,556.70万元。根据公告,石墨电极是一种工业消耗品,主要应用于电弧炉炼钢,也可以用于钢包炉的炼钢和其他工艺中的钢精炼,例如二氧化钛、不锈钢、铝和其他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生产。石墨电极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具有高导电性和能承受电弧炉炼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热量的商业化产品。石墨电极的市场需求将随着电弧炉炼钢等炼钢需求的增加而增加,产业前景广阔。
【点评】从易成新能财务数据来看,业绩表现难言乐观。2017年、2018年易成新能连续两年亏损。而从标的业绩来看则颇为亮丽。通过本次重组,上市公司收购开封炭素完成以后,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将得到较大提升,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规模和盈利能力。
【新 材 料】华友钴业拟发行股份收购巴莫科技和华友衢州股权(2019-04-12)
4月9日,新材料在线网讯,4月8日晚间,华友钴业披露,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巴莫科技”)和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衢州”)的股权,公司股票自4月9日开市起开始停牌,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资料显示,巴莫科技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研制、开发、生产高科技电池材料产品;与信息产业配套的电源产品及相关材料、机电产品(小轿车除外)批发兼零售等,背后股东有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的中国国新控股、浙江千合并购基金等。华友衢州为华友钴业旗下子公司,主营钴系新材料、锂电新能源相关材料的研发等。
【点评】2018年,华友钴业共销售三元前驱体13,111吨,较上年增长57.39%,公司在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的产销规模和技术水平已进入国内先进行列。此次收购是华友钴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在钴价下跌的时期寻找新的增长点。
【新 材 料】天齐锂业拟配股募资70亿元,偿还并购贷款(2019-04-12)
4月12日,上海证券报讯,天齐锂业公告,公司计划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3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不超过3.43亿股,募集资金不超70亿元,用于偿还购买SQM23.77%股权的部分并购贷款。根据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成都天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张静、李斯龙均承诺以现金全额认购本次配股方案中的可配股份。在募集资金用途方面,将全部用于偿还购买SQM23.77%股权的部分并购贷款,具体偿还方式根据相关贷款协议的约定执行。回溯公告,2018年末,天齐锂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在智利圣地亚哥证券交易所通过场内交易方式拍得SQM公司约6256万股A类股股份(占SQM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3.77%),总交易价款约为40.66亿美元。交易完成后,公司成为SQM第二大股东。
【点评】天齐锂业收购时的公告显示,交易的购买资金来源为天齐锂业及其子公司的自筹资金,包括公司自有资金、中信银行成都分行牵头的跨境并购银团提供的25亿美元境内银团贷款和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牵头的跨境并购银团提供的10亿美元境外银团贷款。通过本次配股募集资金有利于公司继续贯彻布局国际化和垂直一体化的公司战略,为公司未来更加有效地利用财务杠杆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有利于公司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新 材 料】向三元前驱体延伸,多家材料企业蓄力待发(2019-04-12)
4月10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日,格林美、厦门钨业结合自身下一阶段的市场布局,纷纷与其战略伙伴签订了关于三元前驱体材料战略合作方面的协议,就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技术、产能与市场资源的联合等方面欲展开深度合作,构建共同的价值链体系。格林美与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佛山三水邦普资源循环有限公司经友好协商,就格林美向邦普循环供应镍钴锰氢氧化物(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事项,签订了《三元前驱体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与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也签署了《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购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技术、产能保障、市场资源等方面开展合作。
【点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成为引领能源绿色发展的重要产业,三元材料作为动力电池极为重要的材料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游企业为了确保上游原料供应,提高利润率,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也在情理之中。
【新 材 料】宝钢研发0.18mm铁损最低取向硅钢,较国际最高等级高两个牌号(2019-04-04)
4月4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日,宝钢股份自主开发的0.18毫米规格060等级(B18R060)极低铁损取向硅钢新品实现全球首发,比当今国际最高等级高两个牌号,为目前世界上损耗最低的取向硅钢。历时10年的持续攻关,宝钢股份已取得八项取向硅钢新产品世界首发,成功实现0.18mm、0.20mm、0.23mm、0.27mm、0.30mm和0.35mm所有厚度规格取向硅钢最高等级全覆盖,其中在四个规格上具有1个及以上牌号的领先优势。宝钢股份研发的B18R060新品较目前国际取向硅钢最高等级高两个牌号,如果采用该产品制造超目前国家1级能效的变压器,替代我国高耗能变压器,每年将节电约900亿度,相当于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的90%。
【点评】取向硅钢由于制造技术高度复杂、工艺窗口极为狭窄,高端取向硅钢被誉为“钢铁皇冠上的明珠”,代表了一个国家钢铁制造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这些研发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国取向硅钢制造与应用技术已跨入世界领先行列,还显著提升了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综合竞争力,有力支撑了我国制造强国战略与节能减排。
【新 材 料】天齐锂业全球产业链布局护航领先优势(2019-04-04)
4月4日,中国工业报网讯,在2018年锂产品价格回调的市场环境下,成都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齐锂业)产品综合毛利率实现67.6%,再次确立行业领先地位。3月29日,天齐锂业公布的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度公司现金流强劲,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2亿元,较2017年增长17.0%,实现高质量盈利。2018年,天齐锂业实现营业收入62.4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加14.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0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加2.6%。其中,锂矿销售收入为22.0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加24.2%;锂化合物及其衍生品销售收入为40.4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加9.3%。有10.6亿元为国外销售收入,增强了单一市场价格波动抵御能力。
【点评】天齐锂业将凭借资源优势和纵向一体化协同效应,继续保持公司在行业领先地位。2019年天齐锂业控股的泰利森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场的第二个化学级锂精矿厂(CGP2)将竣工,为公司境内外工厂持续供应稳定原料。现有四川射洪、江苏张家港和重庆铜梁生产基地将继续稳定生产,西澳奎纳纳电池级氢氧化锂基地一期也将于2019年逐渐释放产能。
【新 材 料】朗晟科技: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一期项目建成投产(2019-04-04)
4月3日,动力电池网讯,位于射洪县锂电产业园的四川朗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项目的一期项目建成投产。朗晟科技与四川长虹、广州冠军、浙江佳贝思、上海德朗能、广州鹏辉等20多家国内著名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到2020年三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实现年产8000吨磷酸铁锂和20000吨高镍三元、5000吨锰酸锂正极材料的产能。目前,射洪县已形成以天齐锂业、盛屯集团、华友钴业为代表的上游锂电原材料产业,以四川新锂想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年产10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朗晟科技年产5万吨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盛威致远锂业年产1000吨金属锂材料为代表的中游锂电池材料产业为主的产业链条。
【点评】随着刚刚出炉的电动车补贴政策的实施,整车厂降价压力增大,将成本压力传导至动力电池厂商及材料厂商。未来几年,正极材料厂商也面临降成本、提高材料利用率等压力。
【新 材 料】宁德厦钨年产4万吨锂离子正极材料生产项目(一期)竣工(2019-03-29)
3月28日,新材料在线网讯,3月28日上午,宁德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锂离子正极材料生产项目(一期)竣工活动隆重举行,市委郭锡文书记等领导出席了竣工活动。宁德厦钨一期年产1万吨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于2017年10月开工,历经八个月,建筑面积两万多平方的主体车间于2018年6月顺利封顶,2018年9月份进入设备安装,2019年3月完成配备安装调试并投料生产,同时宿舍楼A、宿舍楼B、综合楼、质检站、变电站等附属建筑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点评】宁德厦钨年产4万吨锂离子正极材料生产项目,是国内已建及在建中规模最大的高镍三元材料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国内首条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高镍三元材料生产线,对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正极材料的研发应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 材 料】宁波容百冲刺科创板(2019-03-29)
3月28日,高工锂电网讯,3月22日,上交所公布第一批科创板的受理批文,容百科技位列其中,拟发行不超过4500万股,融资金额为16亿元,将投入2025动力型锂电材料综合基地(一期)以及补充营运资金。容百科技重组成立于2014年9月,主营产品为NCM523、NCM622、NCM811、NCA等系列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客户囊括LG化学、三星SDI、宁德时代、比亚迪、力神电池、比克电池、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捷威动力等国内外知名动力电池企业。2018年,容百科技完成C轮融资,估值超过百亿人民币。
【点评】容百科技凭借着在技术、产品以及客户结构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连续多年保持营收净利增长态势,进入三元材料行业第一梯队,成为当前正极材料市场上的新贵。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常规的NCM523、NCM622材料之外,容百科技还在NCM811领域率先实现大规模量产,并在高镍正极材料领域保持行业领先竞争优势。
【新 材 料】正海磁材遭遇商誉减值(2019-03-29)
3月28日,ofweek新材料网讯,3月26日,正海磁材披露2018年成绩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80亿元,同比增长40.89%,但净利润却暴跌179.6%,亏损8086.81万元,亏损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其中,对子公司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48亿元、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685.14万元,预计分别减少当年净利润1.26亿元、0.14亿元。这已经是正海磁材连续第二年对上海大郡计提商誉减值。按照早前公告,正海磁材持有上海大郡91.03%股权。值得注意的是,收购是形成的2.69亿元商誉截至目前已经计提了93%。
【点评】正海磁材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双业绩战略目前来看并不成功。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补贴退坡加速,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过剩,竞争白热化以及加速洗牌等挑战,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险已经较高。
【新 材 料】较传统汽车减重超50%,康得复材实现碳纤维在氢燃料汽车领域的应...(2019-03-22)
3月22日,新材料在线网讯,2019年3月20日,由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罗夫”)正向开发的碳纤维车身全功率氢能动力乘用车首台样车在武汉全球首发。该款车是格罗夫品牌面向中国市场倾心打造,定位为大型豪华SUV,率先实现了氢燃料电池和全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身技术在汽车上的规模应用,整车质量更轻、能耗更低,续航里程达1000公里以上,多项先进技术首屈一指,并实现了氢能产业在交通领域率先应用的重大突破。值得一提的是,该款车的碳纤维车身诞生于康得复材工业4.0智能制造工厂。整个碳纤维白车身共有车身结构件及开闭件52件,重量160kg,较传统汽车减重50%以上。
【点评】对于锂电池、氢能等新能源汽车来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汽车进行减重,实现汽车的轻量化具有重要意义。碳纤维与特钢、镁铝合金等传统轻量材料相比,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在汽车轻量化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新 材 料】旭化成拟18亿增设隔膜生产设备,产能将达11亿平米(2019-03-22)
3月22日,新材料在线网讯,3月14日,旭化成发出公告,宣布公司已决定加强其锂电池隔膜生产系统。据了解,公司将投入300亿日元(约18亿人民币)用于增设滋贺县守山市以及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基地的生产设备,以提高湿法隔膜“Hipore”和干法隔膜“Celgard”的生产能力。同时,公司将合理使用现有设备审查生产项目,促进整合生产线,以提高生产率。加强生产系统后,旭化成的锂电池隔膜产能在2021财年预计能达到湿法隔膜10亿平方米,干法隔膜5.5亿平方米。
【点评】目前,国内锂电隔膜的市场已逐步被国内厂家占据。旭化成此次增加隔膜产能,应当是看准国际市场的广阔潜力。当前,随着锂电池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非常迅速,对锂电隔膜的需求量仍然很大。
【新 材 料】宁德时代攻克动力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出比能量达304Wh/kg的样...(2019-03-22)
3月22日,新材料在线网讯,据新华财经从中国锂离子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新能源公司获悉,近日,该公司研发团队攻克了动力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出比能量(质量能量密度)达304Wh/kg的样品,在国际市场上尚处于领先地位。业内分析认为,目前宁德时代的技术突破已获得实验成功,随着相关的技术逐渐进入市场化应用阶段,将显著提升国产动力电池核心竞争力。
【点评】根据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规划,到2020年实现比能量300Wh/kg。目前来看,这一目标可能难以实现。此次宁德时代研发出了304Wh/kg的样品,但到量产需要经过安全性、可靠性等诸多验证,这一过程预计耗时很长,有很多不确定性。
【新 材 料】星源材质2018年净利2.22亿元 隔膜销量达2.3亿平方米(2019-03-15)
3月15日,新材料在线网讯,3月14日,星源材质(300568.SZ)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8,348.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215.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8.02%。星源材质年度报告显示,公司是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隔膜研发、生产及销售的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公司锂离子电池隔膜新能源材料和其他收入分别为56,962.08万元、1,386.80万元。
【点评】从2019年的趋势来看,头部隔膜企业会加大产能、提升内部综合管理、增加功能隔膜开发投入,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拉开与三四线企业的差距。隔膜属于重资产行业,在企业间分化加剧情况下,后面梯队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剧增,预计2019年隔膜企业竞争将更加剧烈。
【新 材 料】有研新材:2018年高纯/超高纯金属材料收入17.01亿元(2019-03-15)
3月15日,新材料在线网讯,3月14日,有研新材(600206.SH)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6,790.76万元,较上一年增长16.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96.78万元,较上一年增长81.28%。有研新材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主要从事微电子光电子用薄膜材料、超高纯金属及稀贵金属材料、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红外光学及光纤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的研发与制备。2018年,公司高纯/超高纯金属材料,稀土材料,光电材料,红外光学、光纤材料、医疗器械材料收入分别为170,121.08万元、124,545.55万元、14,077.04万元、10,104.78万元、10,659.39万元。
【点评】有研新材的五大新材料产品中,除稀土材料外,其余材料的应收均获得了高增长,但营业成本涨幅也较大,导致产品的毛利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有研新材涉足的新材料均是当前国内急缺的新材料品类,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预计公司2019年业绩仍将高速增长。
【新 材 料】大全新能源2018年业绩:多晶硅产量2.34万吨 净利润7160万美元(2019-03-15)
3月15日,北极星电力网讯,3月13日,大全新能源公布了未经审计的2018年第四季度和财政年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大全新能源2018全年多晶硅产量为23,351吨,对外销量为22,521吨,而2017年为17,950吨,同比增长20.3%。从营收上看,2018年大全持续经营收入为3.016亿美元,而2017年为3.232亿美元,降低6.68%。就净利润而言,2018年大全新能源股东调整后净利润(非公认会计准则)为7160万美元,2017年为9950万美元,同比减少28.04%。
【点评】2018年经历了530光伏新政,光伏产业链都受到了较大影响。全行业多晶硅产量在2018年三季度经历了剧烈减产,价格也经历了剧烈下跌。大全作为多晶硅龙头企业,2018年的生产仍取得了增长,销售和利润下滑也在行业正常范围内。
【新 材 料】金发科技拟6.99亿元收购宁波海越51%股权,增强原材料把控能力(2019-03-05)
3月4日,新材料在线网讯,3月4日,金发科技(600143.SH)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与海越能源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海越能源同意出让其合法持有的宁波海越51%的股权。经双方协商一致,本次交易宁波海越51%股权的价格确认为69,870.00万元。据公告,宁波海越在化工行业聚集区浙江省北仑区建厂,规划建设一期、二期,目前一期已建成投产,主营丙烯、甲乙酮、异辛烷的生产和销售,其中丙烷脱氢(PDH)技术生产的丙烯产能达到60万吨。丙烯可以通过聚合生成聚丙烯,解决金发科技改性聚丙烯原材料供应问题。
【点评】若本次收购完成,金发科技将合计持有宁波海越100%股权,结合金发科技在改性聚丙烯领域的市场和行业地位,通过宁波海越进入丙烯等上游原材料行业,有利于金发科技形成与上游行业企业的合作纽带,增强对原材料把控和影响能力。
【新 材 料】3D Systems2018年打印机销售额增长25%,材料部分增长1%(2019-03-04)
3月4日,新材料在线网讯,上周,行业巨头3D Systems公布了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财务业绩和2018年全年财报。2018年第四季度收入为1.87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773亿美元增长2%。其中打印机部分收入增长17%,2018年全年收入达6.877亿美元,较去年的6.461亿美元增长6%。其中打印机部分收入增长25%,销售额增长76%,材料部分增长1%,软件部分增长5%,按需制造部分增长2%,医疗保健解决方案增长20%。
【点评】3D打印产业在2018年继续高速增长,美国、德国等高端制造业发达的国家都将3D打印列为重点发展行业。3D Systems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营收已经达到6.877亿美元,但营收增长主要来自打印机,材料的贡献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