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安集科技上市首日上涨超过400%(2019-07-23)
7月23日,经济观察网讯,2019年7月22日上午,科创板正式开张,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集体飘红。其中N安集(安集科技,688019)表现最为抢眼,发行价39.19元/股,开盘价152元/股,收盘价达196.01元/股,涨幅为400.15%。7月23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价较昨日收盘价大部分都呈回落趋势,其中,安集科技今日收盘价为178.75元/股,跌幅8.81%,在21家股价回跌的科创板公司中跌幅排倒数第五。招股书显示,安集科技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13277095股,占发行后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为25%,募集资金总额5.2亿元,将投入CMP抛光液生产线扩建项目、集成电路材料基地项目等。
【点评】安集科技成功打破了国外厂商对集成电路领域化学机械抛光液的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使中国在该领域拥有了自主供应能力,是其受到资本追捧的核心原因。另外,其强大的股东背景,较小的募集金额,适中的估值均是其首次大涨的原因之一。
【新 材 料】宜安科技签订投资框架协议 投建液态金属项目(2019-07-23)
7月23日,中国证券报讯,宜安科技7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宜安液态金属有限公司和东莞市清溪镇人民政府当日签署了《宜安科技液态金属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宜安液态金属公司拟在清溪镇长山头村工业区投建宜安科技液态金属项目,主要从事液态金属项目研发、制造,预计投资总额3.8亿元。宜安科技表示,项目符合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如顺利实施将有利于提升未来发展空间,增强液态金属研发资源利用能力,提升液态金属产能,扩大液态金属产品市场占有率,打造行业一流的液态金属产业化技术和应用高地。
【点评】近年来,液态金属成为市场上最受关注的新材料之一,A股上市公司宜安科技非常看重液态金属项目,但限于液态金属的高技术门槛,公司的液态金属业务还处于探索阶段。
【新 材 料】中天科技高性能PI薄膜Q3开始供应(2019-07-19)
7月19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天科技旗下中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0吨高性能PI薄膜项目”正式试生产成功,且首批产品将于今年三季度供应市场。据了解,公司在2月27日便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募集3.57亿,投资高性能PI(聚酰亚胺)膜。公司表示,本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期为 26 个月,二期建设期为 18 个月,全部建设完成后,将形成年产 600 吨高性能聚酰亚胺(PI)薄膜系列产品产能。相关资料显示,早在2016年,中天科技就在北京成立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研发中心,进行电气绝缘膜、电子覆盖膜及电子封装基板膜等各系列产品的基础配方技术研究。作为实施主体,中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目前已发起申请10项发明专利。
【点评】目前只有美国的杜邦、日本的宇部兴产、日本的钟渊化学和韩国的SKC等几家国外的企业具有大规模生产高性能PI薄膜的能力。我国的高性能PI薄膜市场长期被美国、日本、韩国所垄断。
【新 材 料】中材科技拟9.97亿控股中锂新材(2019-07-19)
7月19日,高工锂电网讯,7月15日,中材科技(002080)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长园集团及湘融德创向湖南中锂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中锂新材)合计增资11.37亿元。其中公司出资9.97亿元,长园集团出资0.26亿元,湘融德创出资1.14亿元。增资后,公司持有中锂新材60%股权,中锂新材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长园集团持股由90%降至30%,湘融德创持有10%股权。资料显示,中锂新材成立于2012年,主营锂电池湿法隔膜,拥有三个制造基地,已规划24条锂电池隔膜生产线,规划总产能12 亿平米。截至2018年底已投产12条线,设计产能4.8亿平米;2019年将新投产4条线,产能达到7.2亿平米;2020年拟再建成4条线,产能达到9.6亿平米。
【点评】目前,湿法隔膜领域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市场格局,趋于集中,排名前五的企业占据了67%的市场份额,竞争激烈。同时,隔膜价格自从国内实现量产以来一直呈现价格下行趋势。
【新 材 料】上海石化:正在建设一千吨碳纤维生产线,加码新材料支撑高端制造(2019-07-15)
7月15日,全景网讯,2019年7月11日上午,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携手全景网举行“智慧工厂、绿色化工”投资者调研活动。在回答投资者关于碳纤维的进展问题时,上海石化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郭晓军表示:“关于碳纤维500吨只是我们一个技术验证性的装置,我们已经经历了三年的生产和验证,现在已经趋于成熟。我们正在建设一千吨的生产线,最后会形成一个一千五百吨的生产能力,这个在明年年底就会形成。等到一千五百吨的能力形成以后我们就会有48k和12k的同步的商业化的供应。我们看到了新材料,特别是碳纤维对上海地区高端制造支撑的希望,所以我们也在规划后面发展的一些装置的规模。”
【点评】上海石化在碳纤维领域已经探索了较长时间,特别是在大丝素碳纤维方面具有领先技术优势。上海石化拓展新材料领域也为国内其他炼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
【新 材 料】中晶大硅片项目入围2019年浙江省首批特别重大产业项目(2019-07-14)
7月12日,嘉兴日报讯,日前公布的2019年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第一批)名单中,嘉兴南湖区有3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中晶(嘉兴)半导体有限公司年产1200万片300mm大硅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成功入列2019年度浙江省第一批特别重大产业项目,成为南湖区首个获此殊荣项目,并获得100%用地奖励。自今年1月19日总投资110亿元的中晶大硅片项目签约嘉兴科技城,2月28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4月12日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并进场施工,中晶大硅片项目不断创造大项目推进最快速度。截至6月底,中晶大硅片项目已建设投资4.3亿元,仅设备就已投入3.39亿元,各厂房桩基工程已经完成,开始第二层建设。预计今年12月一期土建基本完成,全部工程预计在2024年6月完成。
【点评】作为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原材料,中晶大硅片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1200万片大硅片,对打破国际行业垄断、优化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加快我国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带动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 材 料】中材科技上半年净利润预增60.00%~80.00%,滕州新产线运转情况良...(2019-07-14)
7月12日,新材料在线网讯,7月11日,中材科技(002080.SZ)发布《2019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公司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5亿元~6.92亿元,比上年同期60.00%~80.00%。中材科技表示,公司多年来深耕纤维复合材料中高端领域,布局锂电池隔膜等战略新兴材料领域,成效逐步显现。报告期内,公司所有业务板块全面实现盈利,主导产业经营情况持续向好:1、风电叶片产业:风电政策落地,行业景气上行,产品结构和产能布局调整效果显著,充分受益于大功率大叶型叶片的结构化紧缺;2、锂电池隔膜产业:滕州新生产线运转情况良好,良率不断提升,产能加速释放,国内外主流客户开拓顺利,实现批量销售。
【点评】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的技术发源地,是我国特种纤维复合材料行业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进入的锂电池隔膜产业,从本次业绩预报来看,锂电池隔膜产业运行良好。
【新 材 料】因日本断供原材料,三星推出7纳米芯片或延迟(2019-07-14)
7月12日,网易科技网讯,知情人士表示,由于日本针对对韩国产业至关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实施更严格的出口管制,三星电子明年初推出其最先进处理器芯片的雄心计划可能会被推迟。为三星最新、最尖端芯片制造项目提供光刻胶化学品的三家主要供应商——东京应化工业(Tokyo Ohka Kogyo)、信越化学(Shin-Etsu Chemical)和JSR——向日经新闻(Nikkei)表示,在7月4日日本出台新的管制措施后,它们不清楚自己的供应能否继续正常运转。日本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称,日本企业已被要求在各宗订单获得政府许可以前停止所有的发货。他说,审批流程可能需要9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每宗订单可能不一样。一位熟悉三星先进芯片制造计划的人士表示,三星研究项目的部分内容已经受到了影响。
【点评】只有三星和台积电等少数几家大型芯片制造商拥有制造7纳米芯片所需的昂贵而复杂的技术。台积电将在今年年底前率先将采用EUV技术的芯片推向市场。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供应商没能快速获得出口许可,三星挑战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代工芯片制造商地位的雄心计划,可能会被推迟。日韩贸易战一方面是中国供应链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警示国内产业链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
【新 材 料】湖北三家材料企业跻身全国首批“小巨人”榜单(2019-07-05)
7月4日,中国建材网讯,经地方推荐、专家评审及社会公示等程序,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了全国第一批2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宜昌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湖北飞龙摩擦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黑旋风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材料企业榜上有名。宜昌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微电子用超薄电子玻璃基板、新型电子显示器件玻璃基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拥有年产1500万平方米的超薄光电玻璃产能,年产值达2亿元。湖北飞龙摩擦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无石棉环保摩擦片领域的先行者,是我国领先的商用车配套摩擦材料生产企业。隶属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的黑旋风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锯片生产专业厂家,年产量达1500万片。
【点评】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由国家工信部组织实施,计划用3年时间(2018年~2020年)培育6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旨在通过示范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这次发布的全国榜单入选门槛很高,建议投资者关注上榜企业。
【新 材 料】金发科技:拟建设120万吨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项目(2019-07-05)
7月5日,轻烃吧网讯,金发科技于7月1日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宁波金发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署了《宁波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框架协议书》,宁波金发拟在宁波经济开发区内新建“120万吨/年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PTPE)及改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该项目包括:120万吨/年丙烷脱氢、120万吨/年中高端聚丙烯和40万吨/年改性聚丙烯联合生产线。新建项目位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北仑青峙),可充分依托和利用区域优势,有利于项目建设,有利于企业发展规模经济,同时也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点评】金发科技是特种工程塑料、改性塑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此次发展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项目,表明企业向上游进军,掌握原材料供应的纵向发展战略。
【新 材 料】国内首个高强度氯化聚乙烯树脂实现工业化生产(2019-07-05)
7月5日,化工在线网讯,6月15日,由扬子石化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高强度氯化聚乙烯(CPE)专用树脂YEC-5002成功实现首次工业化生产,生产产品约200吨。这是国内首个高强度氯化聚乙烯专用树脂产品,该产品不仅能有效提高下游客户的生产效率,还能提高客户的产品性能。高强度氯化聚乙烯专用树脂YEC-5002具有两大突出的优势,一是在下游客户使用过程中,可节省15%~20%时间,大幅提高了客户的产品生产效率;二是该产品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客户主要生产塑钢门窗、氯化聚乙烯管材料等产品,利用该新产品作原料,力学性能提高后,能够大幅提高客户产品的耐低温性能,特别是在严寒天气下,不容易发脆受损,产品寿命大大延长。该产品为国内首创,受到了客户的青睐。
【点评】该产品的研发,标志着扬子石化氯化聚乙烯专用树脂又增添一个新成员,也进一步扩大了该公司在氯化聚乙烯行业的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发出了8个牌号的氯化聚乙烯系列产品,基本上都属于专用料高端产品。
【新 材 料】铜博科技6μm铜箔量产(2019-06-28)
6月28日,高工锂电网讯,切换轻薄化、柔性化、高安全化锂电铜箔,是动力电池企业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受下游市场需求驱动,6μm高端锂电铜箔市场的供给持续紧俏,4.5μm锂电铜箔的市场化进程也在加快。作为国内锂电铜箔市场的“新兵”,江西铜博科技有限公司在技术与资本的加持下迅速突围,仅用不到三年时间,成功跻身6μm高抗拉锂电铜箔量产行列,并成功研发出4.5μm超薄电子铜箔。公司现有产能2万吨/年,是目前国内一次性投资最大的铜箔厂。同时,公司二期项目3万吨锂离子电池箔已获得立项,将于2019年底动工,计划2022年可完工投产。届时公司将形成5万吨年生产规模的工厂。
【点评】凭借在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和产能规模的多重优势,铜博科技有望快速打开动力电池领域的市场局面,实现锂电铜箔业务板块的高速增长。
【新 材 料】万华化学烟台5万吨/年MMA装置复产(2019-06-28)
6月28日,化工在线网讯,6月28日万华化学发布公告,此前停产检修的烟台工业园5万吨/年MMA装置检修结束,恢复正常生产。此前一同停产检修的TDI装置已于6月4日发布复产公告,PMMA装置仍在检修中。早在4月24日,公司曾公告,烟台工业园30万吨/年TDI装置、5万吨/年MMA装置将于2019年5月6日开始停车检修,预计检修30天左右;8万吨/年PMMA装置将于2019年5月6日开始停车检修,预计检修45天左右。在此期间,烟台工业园其他生产装置正常运转。
【点评】进入2019年,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市场持续下行,以华东市场为例,价格由1.6万元(吨价,下同)跌至目前的1.17万元,跌幅达26.8%;与去年同期相比,跌幅达33%;与去年最高价相比跌幅更是惊人,达53.2%,创出3年来新低。随着万华化学MMA装置的复产,市场压力加大。
【新 材 料】长岭炼化成功试产聚丙烯柔性纤维料(2019-06-28)
6月28日,中国石化报讯,近日,从长岭炼化化工部聚丙烯装置获悉:该装置试生产聚丙烯柔性纤维料PPH-Y35XB取得成功,产出纤维料110吨。此次试产为我国第一次使用丙丁料降解法生产柔性纤维料,是长岭炼化1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的新突破。该牌号产品具有优良的韧性、柔软的手感及细腻的外观,广泛用于工业用布、过滤材料、地毯及医疗卫生用品,市场前景较好。为了更好适应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自2016年以来,聚丙烯装置不断攻关、细化操作条件,通过前期走访、改良生产条件、更新设备、优化生产方案等,先后生产出高熔融指数纤维料PPH-Y30/Y40、丙丁料PPR-MT20-S、无纺布专用料PPH-Y35X、柔性纤维料PPH-35XB等聚丙烯高端产品。
【点评】当前,炼化企业产能过剩,生产传统的成品油等产品利润微薄,而化工新材料市场空间广阔。炼厂应当加大化工新材料的研发力度,生产特种功能性材料,提高利润率。
【新 材 料】容百科技成功过会,科创板锂电材料第一股正式诞生(2019-06-21)
6月21日,新材料在线网讯,6月19日晚间,科创板上市委披露了2019年第5次审议会议公告,公告显示,科创板第五批上会企业容百科技、光峰科技2家公司全部过会。据了解,容百科技是锂电池领域首家科创板过会企业。公开资料显示,容百科技前身为宁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9月重组建立,用了不到5年时间即实现上市目标。公告称,容百科技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NCM523、NCM622、NCM811、NCA等系列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目前的主要合作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 化学、天津力神、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比克动力等国内外知名大型锂电池厂商。
【点评】容百科技于2016年率先突破并掌握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关键工艺技术,于2017年成为国内首家实现高镍NCM811大规模量产的正极材料企业,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将高镍NCM811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三年均为负值,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
【新 材 料】时代新材建成年产3000吨芳纶纸示范线,突破高性能纸基复合材料成...(2019-06-21)
6月21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日,由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专项——“纸基轻质结构减重材料制备技术”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中期检查。检查期间,专家们现场考察了3000吨/年芳纶纸产业化示范线,并审阅中期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经过现场考察、质询和讨论,检查组认为,项目总体进展符合任务书要求,各项指标达到了中期考核目标,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检查。项目于2017年7月正式启动,截至2019年3月,该公司项目团队已完成3000吨/年的芳纶纸产业化示范线建设工作,以及芳纶纸产业化技术研究等核心任务,系统地开展了更高耐温等级的PBO纸基复合材料以及应用于隐身领域的结构吸波/透波纸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点评】纸基轻质结构减重材料,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领域最重要的减重材料之一,属于国家战略物资。时代新材主要负责开展高性能纸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示范,以及高性能芳纶蜂窝复合材料的工程化应用、测试评价及推广。
【新 材 料】丰元股份:三元材料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2019-06-21)
6月21日,中国证券报讯,丰元股份6月19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丰元锂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年产5000吨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其中,5系三元材料项目中的2000吨产能已处于满产满销状态;1000吨产能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7月底达到正常生产状态。年产2000吨高镍811三元材料产线主体设备5月份已到货,目前正在组织实施安装,其余辅助设备和设施的配套工作也在积极推进。此外,公司高镍811三元材料中试产品,经韩国锂电池权威检测机构RTL株式会社(CORN)检测,主要性能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符合韩国LG化学3C锂电池材料采选标准。该生产线三大主体设备均采自日本高砂、日本细川等国际知名制造商。
【点评】当前,锂电材料产能已经较为过剩,各公司积极推进高镍三元材料的项目。丰元股份的高镍三元材料中试取得了积极效果,有望在高镍三元的赛道上积累一定的优势。
【新 材 料】聚力成半导体项目预计10月量产(2019-06-11)
6月11日,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网讯,6月5日上午,聚力成半导体(重庆)有限公司新落成的一期厂房里,工人们正围着一台刚搬进来的设备忙碌着。当天,聚力成半导体(重庆)有限公司一期厂房正式启用,计划10月开始外延片的量产,生产线达21条,年产能达12万片。聚力成半导体项目于去年9月10日签约落户重庆,占地500亩,拟投资50亿元在大足高新区建设集氮化镓外延片、氮化镓芯片的研发与生产、封装测试、产品设计应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是其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生产、研发基地。公司启用后,将进行试生产,建设21条生产线,预计10月开始外延片的量产。
【点评】以氮化镓为原材料的第三代外延片,与第一、二代半导体材料相比,已成为固态光源和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器件的“核芯”,在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聚力成公司在大足建设的基地,是其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生产、研发基地,有望补齐我国氮化镓产业链的不足。
【新 材 料】空客在华合资企业成为A350机型部分复合材料结构件全球唯一供应商(2019-06-10)
6月10日,ofweek新材料网讯,据新华社报道,空中客车公司日前表示,空客在华合资公司——哈尔滨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目前已经成为空客A350XWB宽体飞机方向舵等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全球唯一供应商,成为其全球供应链的重要部分。空客表示,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目前是空客A350XWB宽体飞机的方向舵、升降舵、机腹整流罩以及S19维护舱门等工作包的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全球唯一供应商。同时,该制造中心还承担着A320系列单通道飞机方向舵蒙皮100%的制造份额以及80%的装配份额。
【点评】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是由空客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以及哈尔滨合力基础设施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空客中国公司拥有该合资企业29%的股权。空客此举表明当前我国航天材料制造技术的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新 材 料】泸天化集团中蓝国塑10万吨/年聚碳酸酯工业化示范项目开车成功(2019-06-10)
6月10日,中化新网讯,6月6日,泸天化集团四川中蓝国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召开的成果发布会上宣布,我国首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非光气法熔融缩聚专有技术的10万吨/年聚碳酸酯工业化示范项目一次开车成功。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光军在发布会上表示,泸天化集团中蓝国塑一期10万吨/年聚碳酸酯项目于2017年4月1日开工建设;2019年1月30日,前系统碳酸二苯酯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产出优质产品; 3月11日,后系统聚碳酸酯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产出合格产品;5月15日产出优质聚碳酸酯产品。目前装置运行稳定、安全受控、环保达标,产品各项指标达到国内优质水平。项目的成功,突破了国外对我国该领域先进技术的封锁。
【点评】该装置采用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非光气法碳酸二苯酯技术、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熔融酯交换法聚碳酸酯技术,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是国内首套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化聚碳酸酯生产装置。该示范项目开车成功表明我国在聚碳酸酯领域的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