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聚能晶源8英寸GaN外延材料项目投产(2019-09-11)
9月11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10日,聚能晶源(青岛)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8英寸GaN外延材料项目投产暨产品发布仪式”在青岛市即墨区公司厂区举行。据天眼查显示,耐威科技持有公司40%股份,耐威科技董事长杨云春也是聚能晶源董事长。杨云春现场表示,耐威科技自上市以来,积极在物联网产业领域进行布局,重点发展MEMS和GaN业务;其中在GaN领域,耐威科技在即墨投资设立了聚能晶源公司,专注GaN外延材料的研发生长;在崂山投资设立了聚能创芯公司,专注GaN器件的开发设计。从入驻到项目建成投产,聚能晶源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杨云春称,耐威科技希望能以此为契机,积极把握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国产替代机遇,在青岛继续建设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及器件设计中心,继续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评】耐威科技业务板块有三,分别是MEMS、导航、航空电子,另外,公司也在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无人系统等潜力业务。而此次投产的聚能晶源,就是公司布局的第三代半导体业务。
【新 材 料】宏碁推出新款导热材料,CPU性能可提高12%(2019-09-06)
9月6日,新材料在线网讯,根据Tom's
Hardware的报道,宏碁在IFA上推出一款新CPU导热材料,官方称处理器性能可提高12%。宏碁表示,新款的导热界面材料(TIM),提升了77.7%导热效率,可以实现12.5%的CPU性能提高。外媒在与宏碁代表交谈时了解到,宏碁称这款散热材料的效果比液金还要好,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证明。宏碁表示,新款的散热材料增加了导热性,预计这将减少笔记本电脑内部散热器的尺寸,从而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薄、更轻机身设计。宏碁计划在其Helios 700系列笔记本电脑和Orion
9000台式机的新版本中使用这款散热材料。
【点评】随着电子产品的内部元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导热制约电子产品集成度上升的重要瓶颈。
【新 材 料】中国石化高端树脂进入欧盟市场(2019-09-06)
9月6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近日,化销华南协助广州石化完成1-丁烯单体的欧盟REACH认证,25吨广州石化DNDA 2020产品被特百惠公司从中国采购供应希腊工厂,标志着中国石化高端树脂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总部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特百惠公司在法国、希腊、日本、中国等15个国家设有分厂,是全世界最大的塑料保鲜容器制造商之一,也是化销华南分公司产销研用的重要客户。为满足该客户位于欧洲地区工厂的原料需求,化销华南协助广州石化完成1-丁烯单体的欧盟REACH认证,使产品获得了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为产品出口欧盟市场奠定基础。
【点评】中国石化发力化工新材料领域,多项高端树脂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可见,我国石化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
【新 材 料】永太科技拟建精细化工项目(2019-09-06)
9月6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4日,永太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日前与乌海市政府签署投资协议,拟在内蒙古乌海经济开发区低碳产业园投资建设永太精细化工产业化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根据公告,该项目主要为国家鼓励类精细化工产品,优先投资医药和农药的中间体、原料药以及新材料等。永太科技表示,该项目将充分利用乌海市当地丰富的生产资源,发挥公司在含氟精细化工领域的产业链优势、生产技术优势,通过循环化生产、配套化建设,实现产品及产品副产物的循环化、生产工艺的密闭化,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及综合生产成本,提高公司整体市场竞争力。
【点评】根据公告,该项目主要为国家鼓励类精细化工产品,优先投资医药和农药的中间体、原料药以及新材料等。
【新 材 料】新材料助力国恩股份逆势增长(2019-08-30)
8月30日,中国化工报讯,8月18日,国恩股份披露的2019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9亿元,同比增长43.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35.16%,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国恩股份坚持以新材料纵向一体化生产专业平台为核心,以轻量化材料和功能性材料业务为两翼的发展思路,在轻量化材料板块,推进原有大客户业务增长,开拓专用汽车市场,加强销售团队建设,向战略客户的新品供货延伸,着力开拓新能源汽车领域客户;在功能性材料板块,以市场端为导向,丰富和拓展了功能性材料的品类。在轻量化材料板块,今年上半年国恩股份围绕家电、汽车行业深化及多点布局,推进原有大客户业务增长,开拓专用汽车市场。
【点评】在上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下游汽车、家电行业增速下行的大环境下,国恩股份业绩实现逆势增长主要归功于今年以来公司全面推动新材料在各领域应用业务的协同发展。
【新 材 料】华友钴业H1锂电材料营收36亿(2019-08-30)
8月30日,高工锂电网讯,2019上半年,华友钴业营收91.04亿元,同比增长34.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82.62万元,同比下降97.82%。其中,新能源电池材料上半年营业收入35.64亿元。华友钴业的新能源锂电材料板块,主要包括新能源衢州、华海新能源、与POSCO合资的华友浦项和与LG化学合资的华金公司的三元前驱体业务,同时公司还参股了浦华公司、乐友公司开展正极材料业务。华友钴业上半年重点开发车用动力电池材料Ni60、65、80等系列前驱体产品,其中,N65系列产品已进入大众MEB平台、日产-雷诺联盟、福特等世界知名品牌汽车的C样认证阶段,计划于今年4季度进入批量生产,并于今年7月与客户达成三年近7万吨带约束条款的供货备忘录。
【点评】随着钴价的一路下跌,华友钴业等企业也在不断扩展业务领域,增强盈利能力。从半年报来看,华友钴业在锂电池材料领域的耕耘已经初见成效。
【新 材 料】天奈科技注册获批,科创板再添一家新材料企业(2019-08-30)
8月30日,新材料在线网讯,8月30日晚间,根据“证监会发布”公众号推送消息,证监会按法定程序同意天奈科技科创板IPO注册。据了解,天奈科技是中国最大的碳纳米管生产企业之一,在碳纳米管及其相关复合材料领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天奈科技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主要从事纳米级碳材料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包括碳纳米管粉体、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碳纳米管导电母粒等。公司在锂电池领域的客户,涵盖比亚迪、ATL(新能源科技)、宁德时代、天津力神、孚能科技、欣旺达、珠海光宇、亿纬锂能、卡耐新能源、中航锂电、万向等国内一流锂电池生产企业。
【点评】据了解,天奈科技募集资金拟用于“年产3000吨碳纳米管与8000吨导电浆料及年收集450吨副产物氢项目”、“石墨烯、碳纳米管与副产物氢及相关复合产品生产项目”、“碳纳米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新 材 料】正帆科技与天瑞公司达成硅烷长期供应战略合作(2019-08-23)
8月23日,大半导体产业网讯,7月21日,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帆科技)与陕西有色天宏瑞科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天瑞公司)在上海正帆科技大厦签订协议,就国产电子级高纯硅烷的市场推广和长期供应达成战略合作。天瑞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具有从超高纯硅烷到二代流化床粒状多晶硅、以及西门子法电子级多晶硅等完整的先进技术和产品线的硅材料公司。天瑞公司引进全球最大硅烷厂商REC全套技术,采用REC标准化生产流程,产出硅烷纯度高达99.9999%,可广泛用于集成电路、平板显示与光伏电池的生产制造。正帆科技向电子客户提供的硅烷产品,可采用槽车直接供应,也可以分装后采用Y瓶或47L钢瓶供给客户。正帆科技多年来为广大泛半导体领域客户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子级硅烷产品。
【点评】两家公司的战略合作,将使硅烷产品的供应链得到极大提升。天瑞公司世界级的技术和品质保障,以及正帆科技快捷的物流管理和优质的售后服务,将为客户带来巨大价值。
【新 材 料】陕西秦能锂电年产3万吨负极项目试产(2019-08-23)
8月23日,高工锂电网讯,近日,由宝鸡秦能锂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3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一期工程16座石墨化炉正式供电、试产运行,预计年生产负极材料能力达到1万吨,实现年产值2亿元。据了解,该项目位于陕西宝鸡市千阳县,计划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4.5亿元,占地110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石墨化车间、包装间、变压器、控制间、提纯气体专用房,办公室,宿舍等,完成后可实现年产1万吨石墨化生产能力;二期计划主要建设年产2万吨高纯等静压制品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一条;三期项目主要为配备烧赔、整形、配料工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点评】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可达到年产3万吨负极材料的生产能力,预计实现工业产值21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势必导致锂电池材料领域竞争加剧,未来是否能实现目标还需观察。
【新 材 料】格林美中期业绩良好(2019-08-23)
8月23日,高工锂电网讯,8月20日,格林美(002340)发布公告称,公司上半年营收6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0.58%。其中,新能源材料业务销售收入41.27亿元,同比增长2.19%,占营收比重66.52%,贡献毛利额9.48亿元,已成为公司核心业务。报告显示,上半年钴金属价格大幅下行,格林美通过大幅扩大新能源材料的销售量以对冲钴价的下滑,实现了电池材料板块营业收入的稳定与增长。出货量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增长到33000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70%,占国际市场20%以上,主流供应CATL供应链、三星SDI与ECOPRO等国际客户以及容百科技、振华、厦门钨业等国内客户。同时, 多个规格的三元前驱体通过BYD、LGC论证。
【点评】近两年格林美三元前驱体出货总量连续排名国内首位,2018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达40000吨。2019年计划出货量70000吨以上,力争80000吨。订单方面,格林美表示,未来3年, 公司已经签署30万吨三元前驱体长单,前景广阔。
【新 材 料】松下电器将在家电上使用替代塑料的植物性材料(2019-08-16)
8月15日,科技部网讯,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松下电器计划在数年内在冰箱等家电产品上广泛采用可作为塑料替代品的植物性新材料。该公司最近开发出被称为“纤维素纤维(Cellulose fiber)”的树脂材料,该树脂材料中的植物性纤维含量高达55%,能在保持强度的同时减少塑料的使用量,使用后还可作为可燃垃圾处理。这一技术将推动从日用品扩大至家电等领域的去塑料化趋势。松下公司表示,由于纤维原料柔软,如果含量较高的话,难以像塑料那样成形,一直以来高纤维植物性材料的塑形技术没有找到突破口。松下将具有优势的电池业务的经验应用于植物性纤维的塑形技术,成功研制出高纤维含量植物性材料。新材料将用于冰箱和吸尘器等塑料含量较高的家电产品。
【点评】目前植物性新材料的生产成本大大高于普通塑料。松下拟与其他公司合作,将应用范围扩大至餐具等大量使用塑料的日用品,推进新材料的量产化,不断降低成本。为了减少废塑料流入海洋,日本企业计划逐步停止使用塑料并积极开发替代材料,目前替代材料的成本较高是尚未解决的课题。
【新 材 料】中晶嘉兴年产480万片12英寸大硅片项目:明年年底试生产(2019-08-16)
8月16日,新材料在线网讯,8月14日,嘉兴召开百亿工业项目现场推进会,嘉兴经信部门的相关人员先后考察了南湖区中晶(嘉兴)半导体大硅片和秀洲区捷威动力电池项目工地。目前,中晶大硅片一期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今年年底厂房可封顶,明年年底试生产。捷威动力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108亿元,目前前期资金、用地已基本落实,预计今年年底设备进厂。2019年1月19日,浙江嘉兴南湖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康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和定向基金协议,年产480万片12英寸硅片(300mm)项目大硅片项目落户嘉兴科技城。该项目位于嘉兴科技城,计划总投资11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56亿元,用地面积139亩,计划建设12英寸单晶硅片生产线。
【点评】项目计划于2021年2月竣工投产,建成后将将形成年产480万片12英寸大硅片产能,预计实现年销售产值达35亿元。目前国内大硅片项目众多,具有核心技术是实现突围的必备基础。
【新 材 料】己内酰胺-聚合-锦纶产业一体化项目落户宁东(2019-08-16)
8月16日,宁夏日报讯,8月9日,三鼎控股集团己内酰胺-聚合-锦纶产业一体化项目落户宁东签约仪式在浙江省义乌市举行。该项目总投资20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400亿元,年利税可达20亿元。据介绍,三鼎控股集团宁东己内酰胺-聚合-锦纶产业一体化项目,将打通煤化工和石油化工融合发展路径,实现产业链延伸融合,推进产业向多元化、集群化、高端化方向发展。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壮大宁东基地合成纤维产业,助推宁东基地形成氨纶、芳纶、锦纶、生物基纤维素四大产业集群。
【点评】三鼎控股集团总资产250多亿元,连续12年位居义乌市企业综合排名50强榜首,多年入选浙江省百强企业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旗下华鼎股份公司致力于高端锦纶丝的研发与制造,打通了织带-纺丝-切片-己内酰胺-环己酮-苯整条锦纶产业链,是全球差别化、功能化高端锦纶智能制造龙头企业。
【新 材 料】汉能宣布扩大砷化镓电池产能,巩固航空航天高附加值市场领先地位(2019-08-09)
8月9日,新材料在线网讯,日前,汉能旗下美国子公司Alta Devices(阿尔塔设备公司)宣布将扩大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生产规模,以满足市场对小型卫星(SmallSat)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数据显示,全球将在未来十年内发射数以万计的低地球轨道(LEO)小型卫星。这些小型卫星都将依靠太阳能发电提供能源。汉能Alta Devices制备的柔性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能够有效满足小型卫星的特定需求,助力小型卫星市场的爆发。
【点评】根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发布的资料显示,预计不久将部署超过15,000个低地轨道小型卫星,用于通信、科学研究、军事情报、遥感和新技术开发等领域。汉能看重这一急速成长的市场,提供性价比高的电池技术方案。
【新 材 料】电极箔企业海星股份上市(2019-08-09)
8月9日,新材料在线网讯,8月9日,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据了解,海星股份是国内规模领先、技术领先的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生产企业。招股说明书显示,海星股份主营业务为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铝电解电容器用全系列电极箔。公司先后与日本贵弥功、尼吉康、韩国三莹、艾华集团、江海股份、立隆电子、韩国三和、台湾智宝、丰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海星股份在2016-2018年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56亿元、9.60亿元、10.92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3亿元、0.82亿元、1.37亿元。
【点评】海星股份筹备多年终于上市,将吸引资本将目光投向电极箔领域,对该行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海星股份上市后募投项目的启动也将加剧行业内的竞争压力。
【新 材 料】青海中复神鹰碳纤维项目1#纺丝车间正式开工(2019-08-09)
8月9日,新材料在线网讯,8月6日上午,由中国化学工程六化建承建的青海中复神鹰年产10000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1#纺丝车间正式开工。纺丝车间是年产10000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复神鹰碳纤维项目聚合车间、纺丝车间、碳化车间三大主要车间之一。1#纺丝车间的顺利开挖,是青海中复神鹰碳纤维项目即聚合车间后,又一个重要的单位工程正式开工,意味着碳纤维项目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点评】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规划总投资50亿元,用地约800亩,分两期完成。一期规划建设1万吨高性能碳纤维产能,分两阶段进行;二期规划建设1万吨高性能碳纤维产能;重点用于高性能碳纤维发展。
【新 材 料】银光集团稀土镁合金半连续铸棒获批量应用(2019-08-02)
8月2日,长江有色金属网讯,7月30日消息,山西银光镁业集团年产2000吨半连续铸棒生产线是国内第一条全自动生产线,主要生产军工用特种镁合金棒材、板坯,产品荣获第63届世界镁业大会金奖。近年来,银光集团在镁合金棒材生产工艺技术方面进行了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创新,成功研发生产出高性能稀土镁合金半连续铸棒。稀土元素在镁中具有较大的固溶度,能形成有效的高温相,具有显著的时效强化特性,可大幅度提高镁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根据稀土的这些优异性能,银光集团研发生产出高性能稀土合金-Mg-Gd-Y-Zr半连续铸棒。该产品长度为:2000~4000mm,直径为400~500mm,具有良好的高强度、耐热性、抗蠕变性能、加工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系目前高强度铸造合金之一。
【点评】据悉,该公司生产的稀土镁合金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客户要求,并已在军工领域批量应用,同时在航空航天以及高性能赛车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 材 料】晶瑞股份拟投产电子材料及循环再利用项目(2019-08-02)
8月2日,金融界网讯,8月1日,苏州晶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安徽省精细化工产业有机合成基地管理委员会于2019年7月31日在安徽省和县签署了《项目投资协议书》,公司拟在安徽省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投资建设年产5.4万吨微电子材料及循环再利用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2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期投资额为1亿元人民币。对于本次投资,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本项目紧邻南京,距离合肥仅百多公里,两地是公司电子化学品客户的主要聚集地之一,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公司扩大生产销售和就近提供技术服务,本次投资将新建电子化学品循环利用装置,将电子废液中的有用成分加以回收再生,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高纯再生品,降低产业链成本,提升社会效益,完善公司的产业链布局。
【点评】新项目的签署有利于公司实现其发展愿景,此次布局正是落实公司的战略目标,即将公司打造成集研发、生产、检测、销售及技术支持于一体的国际知名微电子化学品制造企业。
【新 材 料】东岳集团紧抓燃料动力电池机遇,打造中国膜谷(2019-08-02)
8月2日,中国工业新闻网讯,7月7日,山东淄博桓台,近5000平方米的综合研发中心主体刚刚完工,正在进行内外工程装修,紧邻的一座5700平方米的制膜生产车间也已完成钢结构框架搭建。这座面积达150万平方米的建筑厂房,是燃料电池膜及配套化学品产业化项目的施工现场,也是桓台民营经济龙头企业——东岳集团打造“氢能芯片,中国膜谷”的核心项目。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4.2亿元,包括建设1000吨/年HFPO生产装置、500吨/年ETFE车间、120吨/年PPVE生产装置及附属配套装置,争取今年年底投料试车。官方资料显示,东岳集团目前已完全掌握并拥有燃料电池膜生产用关键单体、树脂原料生产技术、成膜单体、成膜过程技术、装备技术以及检测技术,构建起从原料到膜产品完整的产业链条。
【点评】根据规划, “氢能芯片,中国膜谷”一期项目建成达产后,东岳将成为氢燃料电池质子膜全球供应商,成为我国惟一一家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用质子膜批量制备的企业。而该项目不但能加速国产燃料电池膜的发展,缩短国产膜的商业化进程,也能为开发国产燃料电池和电堆提供良好的关键材料保障,提升我国在国际氢能领域的竞争力。
【新 材 料】正威集团或拿下九鼎新材控制权,新材料资产整合预期升温(2019-07-23)
7月23日,证券时报网讯,九鼎新材7月17日晚称,公司实控人、控股股东顾清波正在筹划将其部分股份转让给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或其指定第三方,交易完成后,正威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持有九鼎新材20%以上但不超过30%的股份。九鼎新材同时表示,“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根据正威集团官网介绍,其是一家以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新材料完整产业链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集团,在金属新材料领域位列世界第一。据报道,正威非金属新材料产业主要以聚酰亚胺材料为突破口,先后成立了营口华威聚酰亚胺有限责任公司、广安宏威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广威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正威新材料研究院等生产、研发基地等。
【点评】九鼎新材主要从事玻璃纤维深加工制品、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以及高性能玻璃纤维、高性能玻璃纤维增强基材的制造和销售,在正威集团入主后,不排除将其聚酰亚胺新材料的布局注入上司公司,实现新材料资产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