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台积电7纳米产能塞爆,比特大陆订单排到明年一季度(2019-08-07)
8月7日,电子产品世界讯,近期半导体供应链透露,台积电7纳米制程产线已挤爆,不仅超微(AMD)新品火力全开,新一代Ryzen 3000系列甫上市就缺货急追单,苹果亦因应美方突宣布加征10%关税而加大iPhone芯片拉货力道,还有华为新款5G机种开卖等大客户争抢产能。而备受关注的比特大陆7纳米ASIC矿机芯片大单首波释出状况,据了解,第3季订单规模并不大,且由于先前挖矿需求突然消退因素,台积电对其下单相当谨慎,加上非长期稳定客户,因此虽接受比特大陆下单,但排程已至2020年第1季,且须以现金支付。台积电下半年推升动能来自智能型手机与HPC需求强劲,7纳米(N7)制程产能利用率已满载,7纳米EUV(N7+)订单亦是畅旺,预估2019年N7、N7+与6纳米制程(N6)总计占全年营收可达25%,甚至更高。
【点评】台积电相当有信心受惠先进制程领先,横扫国际大厂手机芯片、5G芯片及HPC等大单,下半年旺季很旺,不受贸易战影响,但政经局势难料,客户大举拉货,好不容易去化的库存水位又快速攀升,若手机等终端消费性电子需求不如预期,第4季旺季变量仍相当大,2019年上半库存满手市况恐再度重演。不过,随著5G基地台建置需求扬升,5G应用逐季扩大,此领域需求订单从无到有,台积电仍可望受惠5G商机爆发,不仅N7需求更为强劲,2020年上半量产的5纳米制程已有大客户预定,成为少数在产业逆风不败的业者,相关供应链也雨露均沾。
【电子信息】英特尔将恢复对华为出口,X86处理器不会影响国家安全(2019-08-06)
8月6日,电子工程世界讯,据CNBC报道,在中国科技巨头华为被加入“实体名单”以及随后美国表示放宽对该公司的限制后,英特尔已申请向华为出售部分产品的许可证。在上周的财报会议上,Intel公司宣布已经部分恢复对华为的供应,日前Intel CEO司睿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向美国政府部门提交了出口申请,请求恢复对华为的供应,目前还在等待政府的批准。对于申请出口的产品类型,司睿博表示出口的主要是通用计算芯片,卖给华为不会有安全风险,因为向华为出口的芯片也是对其他公司供应的,因此Intel认为这不应该令人担忧。从华为的业务来看,与Intel的合作也主要是各种X86芯片,消费者终端业务中有Matebook系列笔记本,运营商、云业务中主要是Intel的服务器芯片,去年底华为在全球服务器市场上已经跃居销售额第三、销量第四。
【点评】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消息,目前已经收到了美国科技公司提交的50多份对华为恢复供应的出口许可申请,预计未来还会收到更多的申请。截至目前,美国尚未正式批准任何一例对华为的许可申请,一方面是因为申请许可要涉及到美国政府下属的商务部、国防部、能源部、国务院等多个部门,另一方面就是美国方面迄今没有明确过哪些产品是违反国家安全的,哪些是不影响国家安全的。
【电子信息】三星缺失关键原料,7nm技术将受到重创(2019-08-06)
8月6日,电子工程世界讯,日韩贸易战加剧,日本管制关键高纯度氟化氢等应用在极紫外光(EUV)原料输韩,直接打乱三星冲刺7纳米以下先进制程布局,预料受原料管制趋严下,三星要借冲刺先制程抢食台积电晶圆代工大饼的难度大增,并加速台积电拉大和三星差距。日本限制光阻剂、高纯度氟化氢及聚醯亚胺等关键半导体原料输韩,虽然南韩半导体厂仍可透过专案审查程序申请,但进口时程将由过去简化程序拉长至90天(专案审查期),包括三星和SK海力士除均对外收购既有三项原料存货外,也透过专案申请、加速他厂认证双管齐下,希望将冲击降至最低。半导体业者表示,由于目前三星和海力士记忆体库存仍高,日本管制光阻剂等三项半导体原料输韩,韩厂可将生产快闪记忆体(Flash)的原料转去支援利润较高的DRAM,并趁机抬高价格、消化库存,对三星和全球DRAM供给,短期还不会构成太大影响。不过,日本厂商生产用于先进制程的高纯度氟化氢,目前替代厂商占比极低,将直接冲击三星在半导体先进制程布局。据了解,三星稍早也曾透过台湾厂商转手卖给三星,不过台厂担心台韩出口高纯度氟化氢,将遭日本原厂发现异常,拒绝这项交易,让三星吃到闭门羹。
【点评】高纯度氟化氢是在采用极紫外光(EUV)进行光罩制程时,要让积体电路精准对位的蚀刻材料,而三星也靠着7纳米制程导入EUV微影设备并成功抢下高通和辉达等前往下单的重要利器。如今日本管制这项原料输韩,虽然三星正自行生产这项关键化学品,但这又等于让制程良率增添变数,而且三星也是领先全球把EUV设备导入生产更先进的DRAM产品的大厂。
【电子信息】北京君正拟72亿收购北京矽成100%股权,形成“处理器+存储器”产...(2019-08-02)
8月2日,集微网讯,在思源电气及其股东的支持下,北京君正将收购北京矽成(简称“ISSI”)100%股权,目前各方已经初步达成统一意见。8月1日晚间,北京君正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北京君正及其全资子公司合肥君正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屹唐投资、华创芯原、上海瑾矽、民和志威、闪胜创芯、WM、AM、厦门芯华持有的北京矽成59.99%股权,以及武岳峰集电、上海集岑、北京青禾、万丰投资、承裕投资持有的上海承裕100%财产份额,合计交易作价72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北京君正将直接持有北京矽成59.99%股权,并通过上海承裕间接持有北京矽成40.01%股权,即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北京矽成100%股权。
【点评】北京矽成系ISSI、ISSICayman以及SIENCayman的母公司,ISSI、ISSICayman以及SIENCayman主营各类型高性能DRAM、SRAM、FLASH存储芯片;公司于2015年以7.8亿美元(按照2018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6.8632折算约53.7亿元人民币)对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ISSI实施私有化收购。ISSI主营各类型高性能DRAM、SRAM、FLASH存储芯片及ANALOG模拟芯片的研发和销售。
【电子信息】受贸易战拖累,鸿海欲出售广州88亿美元面板厂(2019-08-02)
8月2日,集微网讯,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话述,随着中美贸易争端愈演愈烈,市场对于面板产品的需求持续减弱,鸿海正寻求出售在广州投资88亿美元的10.5代面板工厂。据知情人士透露,鸿海正委托银行为其广州液晶显示器(LCD)工厂寻找买家并进行洽谈。同时,知情人士指出,针对该项出售面板厂的计划,鸿海仍处于讨论阶段,且尚未就该座10.5代面板厂制定出价格,甚至还不确定是不是一定会出售。知情人士表示,因为出售大型面板厂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可能需要花费一段时间。报道指出,鸿海在大陆有大规模的投资,而且也有包括苹果在内的大量美国客户,但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北京时间今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扬言对中国剩余的3000亿美元进口产品加征10%的关税,这一消息无疑刺激了全球金融市场,鸿海也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另外,鸿海在给路透社的一份书面声明中指出,出于对公司的政策考虑,鸿海对市场的传闻或猜测不做回应。
【点评】近年来面板产业产能过剩,加上从去年开始美国不断向中国商品加征出口关税,是鸿海重新考虑不在中国制造面板的原因。
【电子信息】晶盛机电:当前的国际贸易摩擦对公司影响较小(2019-08-02)
8月2日,集微网讯,晶盛机电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当前的国际贸易摩擦对公司影响较小,根据公司2018年度报告披露,公司来自国外的营业收入仅占总营业收入的0.84%。在合同订单方面,晶盛机电表示,2019年以来公司新签四川晶科能源单晶炉及配套设备合同12.48亿元,新签无锡上机单晶炉合同5.54亿元,自签订日起逐月交付,以上签订的合同设备在今年12月底前全部交付客户。在设备产能方面,晶盛机电指出,公司目前订单情况较好,在生产管理上,公司通过精益生产方式科学组织生产流程,对于产品的核心部件,主要使用公司自有厂房、设备完成生产,对于比较成熟的普通部件和技术含量低的一些辅助配套部件,在严格质量控制的前提下,采用第三方外协加工完成,产能能够满足现有订单需求。另外,公司今年以来对供应商体系进行了优化梳理,对供应商的产品标准、供货能力进行了强化,确保未来更高标准的供货要求。在蓝宝石材料方面,晶盛机电表示,蓝宝石材料营业收入目前占比不高,2018年度蓝宝石营业收入1.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93%。
【点评】近年来,国内半导体硅片项目密集上马,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迎来发展良机,晶盛机电无疑是受惠者之一。但随着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推进,光伏设备厂商正大举将业务拓展到半导体领域,作为扩张的佼佼者——晶盛机电也将面临诸多问题。
【电子信息】阿里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发布首款芯片(2019-07-26)
7月26日,和讯科技讯,在中国阿里云上海峰会开幕式上,阿里巴巴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正式发布玄铁910芯片,并称玄铁910目前业界性能最强的一款RISC-V处理器。玄铁910是CPU的IP核,是芯片的关键内核驱动力所在,玄铁的寓意,与其在芯片产业中的作用恰好吻合。在性能方面,玄铁910支持16核,单核性能达到7.1 Coremark/MHz,主频达到2.5GHz,比目前业界最好的RISC-V处理器性能高40%以上。阿里云表示,玄铁910实现性能的突破得益于两大技术创新:采用3发射8执行的复杂乱序执行架构,是业界首个实现每周期2条内存访问的RISC-V处理器;基于RISC-V扩展了50余条指令,系统性增强了RISC-V的计算、存储和多核等方面能力。据悉,玄铁910将大大降低高性能端上芯片的设计制造成本,未来在5G、人工智能、网络通信、自动驾驶等领域中,使用该处理器可使芯片性能提高一倍以上,同时芯片成本降低一半以上。平头哥还现场发布英雄帖,邀请有量产能力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共同打造标杆项目,并宣布“普惠芯片”计划。未来平头哥将全面开放玄铁910 IP Core,全球开发者可以免费下载该处理器的FPGA代码,快速开展芯片原型设计和架构创新。
【点评】事实上,不仅是阿里,中国不少其他科技公司也在积极投资芯片产业:华为研发芯片超过二十年,推出的麒麟980的性能超出了高通骁龙835;小米旗下的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已成为芯原微电子的第四大股东。
【电子信息】忧日本扩大出口限制,SK海力士:不排除中断生产可能性(2019-07-25)
7月25日,集微网讯,SK海力士于25日公布第2季财报,据韩媒《edaily》报道,会后首席财务官(CFO)车辰锡接受投资者提问时,针对日本出口限制导致SK海力士受损的可能性等提问,车辰锡表示,若日本拉长对韩出口限制时间,SK海力士不排除出现生产问题。本月4日起,日本对韩加强半导体、显示器原料出口限制,限制名单包含OLED显示器原料氟化聚酰亚胺(fluorinated polyimide),以及半导体原料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hydrogen fluoride)。车辰锡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地保障库存,并开始多角化经营供应链、减少制程中消耗的原料,盼能借此降低中断生产的可能性。SK海力士首席执行官(CEO)李锡熙也在21日出差日本,并制定保障库存、多角化经营等策略,目前已投入执行面,盼能解燃眉之急。车辰锡也对此说明,无法排除生产中断的可能性,公司会密切关注状况,并实时作出应对,但目前的情形很难谈日本追加出口限制一事。SK海力士今年第2季的营收为6万亿4522亿韩元,营益为6376亿韩元,整体看来,半导体市场需求恢覆速度缓慢,价格降幅也超出预期,第2季的营收和营益相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38%、89%。
【点评】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日本启动将韩国剔除白色名单程序,企图扩大出口限制品项。12日韩日官员协商时,日本就已传达此意向,24日完成意见收拢,最快8中旬将韩国移出白色名单。韩国政府推测,若日本将韩国排除在白色名单之外,将有1100多个品项受到影响。对生产半导体的SK海力士来说,从原料到设备等品项都可能因此受影响。
【电子信息】中美贸易战持续影响芯片行业,意法半导体下调全年销售预期(2019-07-25)
7月25日,集微网讯,意大利芯片制造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周四下调了全年销售预期。意法半导体表示,预测全年净收入在9.35亿美元至96.5亿美元之间,低于5月份提出的9.45-98.5亿美元的目标。不过,意法半导体成功实现了第二季度净收入的增长,增长率为4.7%,达到21.7亿美元。然而,其毛利率低于其目标,为38.2%,而指数为38.5%。意法半导体的股票在巴黎早盘交易中下跌0.7%。意法半导体预计第三季度净营收将比上一季度增长15.3%,毛利率为37.5%。此外,就在昨(24)日,意法半导体的竞争对手德州仪器也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在截至6月30日的今年第二季度,TI营收36.6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0.17亿美元,同比下滑9%。此外,除了营收下挫,净利润也同样下滑。财报显示TI净利润为13.0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4.05亿美元,同比下滑7%;摊薄之后每股的收益1.36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4美元下滑3%。
【点评】中国和美国领导人最近就两国恢复贸易谈判所作的声明,部分缓解了对芯片行业可能处于行业低迷状态的担忧。但鉴于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该行业仍然存在波动。
【电子信息】传博通中止赛门铁克收购案,疑收购价格存在分歧(2019-07-17)
7月17日,凤凰科技讯,知情人士周一表示,博通最近几天暂停了收购赛门铁克的行动,原因是此前两家公司在谈判后期对收购价格存在分歧。这一决定使今年科技界最大、最令人瞩目的收购交易付诸东流,至少目前如此。博通是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之一,赛门铁克是一家著名的安全软件供应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最新的终止决定是在谈判后期做出的,当时博通正在对赛门铁克进行尽职调查。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表示,这两家公司原本打算在周二完成交易。目前还不清楚博通在对赛门铁克的尽职调查中发现了什么,但该知情人士还表示,这次尽职调查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博通对赛门铁克的收购报价从每股28.25美元下调了逾1美元,最终低于了赛门铁克28美元每股的最低报价。该知情人士表示,赛门铁克对此举犹豫不决,谈判能否再次恢复取决于两家公司能否就价格达成一致。谈判的最终失败让华尔街的一些人感到困惑。Wedbush Securities的Daniel Ives周一在给客户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鉴于赛门铁克过去几年的业务一直举步维艰,其明显的抵触态度令人头大。博通和赛门铁克的代表没有对此作出回应。
【点评】这一交易的暂停意味着博通在过去18个月里的两笔引人瞩目的交易中败北。去年3月,这家芯片制造商被迫取消了以1170亿美元收购无线芯片制造商高通的计划。在特朗普总统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这一交易之后,该协议宣告失败,理由是这笔收购可能会损害美国在5G无线网络技术开发竞赛中的竞争力。
【电子信息】华为计划大规模解雇美国研发人员(2019-07-17)
7月17日,集微网讯,在中美贸易纠纷压力下,华为开始采取自救行动,外媒《华尔街日报》指出,华为计划大规模解雇在美国子公司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下称Futurewei)的研发人员。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匿名知情人士透露,华为计划大规模解雇Futurewei员工。该公司遍布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加州、华盛顿特区,约有850名员工,韩媒《bloter》指出,该裁员计划可能会解雇数百名员工。另一方面,该公司将提供部分中国员工返回中国的选择权。《华尔街日报》指出,已经有部分人士收到解雇通知,近日将完成新一轮的裁员。今年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禁止使用有威胁国家安全疑虑的设备,美国商务部依此法将华为及其68家子公司列入限制交易名单中,这也代表若没有美国政府许可,美国企业无法与华为交易。上述政策使Futurewei员工与华为总部中断联系,华为最终开始解雇在美国的研发人才。
【点评】此前,特朗普在举行G20峰会的记者会上表示,只要没有威胁国家安全的问题,政府就会同意美国企业与华为进行交易。但外界普遍认为,中美间的纠纷若无法解决,华为仍将会继续是两国角力的筹码。
【电子信息】此消彼长,三星7nm订单或被迫转给台积电(2019-07-17)
7月17日,集微网讯,日韩贸易战严重影响了三星等韩国半导体厂的生产和运营,汇丰证券15日在报告中指出,若日本继续对韩禁运半导体材料,可能将导致三星7nm订单被迫转给台积电,进而促使台积电获利增长。汇丰证券指出,假如三星无法再接手7nm订单,而且全数转给台积电,将带动台积电今、明、后年的营收看增0.3%、3.6%、6.5%,获利看增0.6%、6.9% 、12.8%,每股纯益(EPS)潜在增福则为0.5%、6.8%及12.6%。汇丰驻韩国半导体及OLED产业分析师Ricky Seo表示,各界对日韩双方可能如何发展,都还没有定论,但他认为应慎防日本限制出口,演变为贸易禁令,这对于韩国半导体和全球科技业的冲击将会进一步扩大。Ricky Seo指出,假设禁令成真,三星有七到九成的半导体材料依赖日本进口,7nm订单可能被迫转给台积电。因此汇丰团队率先提出假设,最差情况是三星全面掉单,则与台积电的获利将有此消彼长的变化。不过,据韩联社报道,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刚刚结束了长达6天的日本之行。他在董事会议上告知公司管理层,目前三星已获得了三种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紧急供应,将不再面临停产危机。
【点评】目前在7nm节点只有三星和台积电这两家晶圆代工厂存在竞争,属于非此即彼的关系。但是,三星7nm订单全部转给台积电的可能性极小。因为三星已经解决了燃眉之急,不会全面停工,虽然说日本半导体材料市占率很高,但不代表垄断了市场,三星仍有替代供应商可以选择。其次,台积电目前7nm产能利用率并不低,连老客户比特大陆都需要花钱来预定下半年的产能,所以就算三星把整块7nm的大饼扔给台积电,台积电也吃不下。不过,也不排除将来会有部分转单情况发生。
【电子信息】传海力士与英特尔谈判,欲收购大连工厂及3D NAND业务(2019-07-12)
7月12日,集微网讯,海力士计划收购英特尔位于中国大连的Fab 68工厂。知情人士透露,“根据目前进展,海力士正在跟英特尔谈判,海力士想收购整个英特尔大连工厂和3D NAND业务,英特尔只保留与XPoint相关的技术。”日本对韩国的断供危机对韩国半导体产业造成了沉重打击,韩国机构分析,如果韩国因日本断供停产,每日损失将高达7万亿韩元。在此前存储涨价周期中积累了大量的现金流之后,海力士开始加速扩张步伐。2018年,海力士支出16亿美元用于回购股票,并投资了超过30亿美元在韩国新建半导体厂,预计该工厂将在2020年完工;到2018年底,海力士又启动无锡生产线的产能扩充,并已于于2019年4月完成扩产。需要指出,即便进行了大量的资本支出,海力士在2018年底的现金余额依然高达70亿美元,这为海力士进行收购提供了现金支撑。而在英特尔的业务中,3D NAND业务的知名度远不如数据中心、PC业务。而现阶段出售的话,给海力士是相对合适的选择,不过,暂时不确定英特尔大连工厂的报价。
【点评】目前,海力士正处在高速扩张阶段,突然被日本断供,急需寻找救命方案。这可能也是此次寻求收购英特尔的原因。一方面,英特尔大连工厂已基本充分释放产能,可以帮海力士保证产能、维持市场;另一方面,海力士也有可能借助英特尔的供应链缓解断供压力。
【电子信息】思科26亿美元收购Acacia,彰显硅光“野心”(2019-07-10)
7月10日,新浪科技讯,2019年7月9日,思科宣布计划收购Acacia,70美金一股,交易总金额达到26亿美金。在该消息发布后,Acacia股票随之大涨超过38%。回顾思科过往发展历史,这已经是思科第三次并购硅光子的公司。此前两次分别是:2018年12月19日,思科6.6亿美元现金合并Luxtera的所有权益。2012年,思科2.71亿美元收购硅光公司Lightwire,并就此推出自己的CPAK可插拔光模块产品。Acacia的技术有DSP,市场上能做的太少。另外有硅光和射频技术,再加上算法和软件,合起来正好做个相干光模块。这些年,Acacia的硅光集成在相干领域可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场所,中兴一直是他们的最大客户,但在2016年,中兴的禁令事件对Acacia产生了一些影响。中兴采购额的变化,会影响到Acacia的年度应收。Acacia的产品可以用在骨干网、城域网和数据中心,2016年的财报曾经说过一次各个领域的比例。城域网占比最大,数据中心可期待的增长最快。相干技术,和设备商捆绑,不失为一种选择。
【点评】思科2018年年底刚收购Luxtera,花了6.6亿美元,是做硅光集成的。现在再加上Acacia的DSP和相干算法、硅光技术,这个布局更有意思。当年Acacia一鼓作气上了市,对硅光的创业者和投资者起到了欢欣鼓舞的激励作用,现如今看,DSP可能是比硅光更重要的一个技术环节。
【电子信息】京东秘密启动电脑数码专卖店计划,主打下沉市场(2019-07-09)
7月9日,新浪科技讯,近日,据记者多方了解到,京东3C电子及消费品零售事业群在“下沉市场”开展大规模的专卖店计划,主打电脑数码产品。据京东内部人士透露,目前这一项目已开业158家,由3c电子及消费品事业群的电脑数码事业部主导,覆盖100多个城市,以覆盖全国3至5线城市为主要目标。截至到发稿时止,京东方面尚未对此作出回应。有参与该计划的店主向记者表示,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属于加盟制,专卖店的产品全部来自京东自营,相当于成为京东的线下分销商,但价格与京东商城的线上一致,店主卖货可以从中获得佣金抽成。这一模式与京东新通路事业部展开的京东便利店项目相似,不过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电脑数码专卖店的店主可以通过二维码的方式对外销售京东上的所有商品,店主可以从GMV中获得提成,与当下火热的社区拼购形式有一定的相似。有店主表示,短短半年内其实现的GMV已高达百万元。上述京东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一项目是整个京东零售集团对下沉市场的一次探索,事实上京东各大事业群今年均将下沉市场的质量增长列入重要KPI范围内,只是各事业群各自有决策权,集团层面不作统一部署,允许其自由探索。
【点评】为了赢得竞争,京东零售必须实施全面的开放战略,在覆盖多场景能力方面,京东在保持线上中心化开放式货架优势的同时,将会进行线上去中心化、非开放式模式的探索,在线下,京东也将通过自建、投资和联盟的方式构建线下多业态零售场景。
【电子信息】京东方将于今年年底前量产带指纹传感器的液晶面板(2019-07-05)
7月5日,电子工程世界讯,据公司副总裁刘晓东的说法,京东方科技集团(BOE)已成功开发出用于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器光学指纹传感解决方案,并将于2019年底开始批量生产嵌入光学传感器的液晶面板,以应用于低端智能手机。作为上海世界移动大会(MWC 2019)的一部分,刘在最近举行的展览峰会上做了披露。刘还引用了数据,全屏智能手机的全球普及率从2017年的9%飙升至2018年的65%,预计2019年全球需求将进一步增长至81%,届时全球对此类智能手机的需求可能会大幅上升至12.6亿部。相应的比例将在2020年飙升至90%,需求将扩大至14.6亿部。IHS Markit的统计数据还显示,截至2018年底,共有18款智能手机型号采用了光学指纹传感器,全年屏下指纹传感模块的出货量达到3000万颗。IHS报告估计2019年的出货量将增长6倍,达到1.8亿颗。业内人士表示,手机的屏下指纹技术相对成熟,但该技术仅在OLED面板上实现,OLED面板比LCD面板更薄。
【点评】目前,京东方已经开发出液晶显示屏(LCD)指纹传感技术,手机厂商将能够在使用液晶面板的高性价比智能手机上采用传感器。据消息人士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4.56亿部,液晶屏型号占据了85%。
【电子信息】高通上诉以暂缓执行反垄断裁决:为5G合同谈判抢时间(2019-07-05)
7月5日,新浪科技讯,美国当地时间7月3日,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的法官高兰惠(Lucy Koh)驳回了高通公司要求暂停此前反垄断裁决的执行请求。随后高通发言人称,公司将立即要求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暂缓执行下级法院的判决。今年5月21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在针对高通的反垄断诉讼中胜诉。高兰惠裁定高通公司的专利许可实践“扼杀了竞争”,并指示高通与客户重新协商许可协议,高通被要求重新谈判其现有的授权条款,使其调制解调器芯片的供应完全独立于任何专利授权协议。这项裁决将彻底改变高通的商业模式,迫使它将专利授权给竞争对手的芯片制造商,而不是手机制造商,这可能会将其专利使用费从每部手机几美元削减到几分钱,这些专利是高通的大部分利润来源。高通在这一裁决后宣布上诉,并且寻求在上诉期间暂缓执行裁决内容。高通公司在法庭上辩称,这项裁决可能会阻碍与手机制造商就5G技术进行的重要谈判,迫使其重新制定许可协议,甚至向竞争对手的芯片供应商提供交易,以一种如果赢得胜利就无法放松的方式来抢占其业务上诉。
【点评】高兰惠7月3日的决定只涉及是否在高通上诉进行时暂时搁置执行其裁决。根据相关人士预计,在上诉进行期间,许多手机制造商将与高通谈判关键的5G合同。同时高通的上诉仍然在进行,但整个上诉可能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通过法庭。
【电子信息】150亿美元,博通将收购网络安全公司赛门铁克(2019-07-04)
7月4日,新浪科技讯,全球最大的芯片公司之一博通(Broadcom)将以超过1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陷入困境的网络安全公司赛门铁克(Symantec)。英国金融时报7月4日报道,据了解此事的人士透露,这项交易已经达成,可能会推迟到7月4日美国国庆假日之后进行。博通首席执行官陈福阳(Hock Tan)曾经在芯片行业掀起了一股整合潮。2018年他首次涉足软件业,以189亿美元价格收购了大型机软件公司CA科技(CA Inc.),此举震惊了华尔街。此前,博通试图以1420亿美元天价收购行业领先的移动芯片公司高通,此举被美国政府禁止,宣告着陈福阳大肆并购芯片制造商的策略走到了尽头。此后,博通选择了向半导体之外的其他领域横向扩张。这一交易最早由彭博社7月3日曝出。不过,华尔街似乎并不看好陈福阳向软件行业深入的策略,当天博通的股价下跌3.54%,而赛门铁克的股价则攀升13.57%,盘后交易更是大涨22%。赛门铁克发言人对此回应称,公司不对猜测做出评论。博通没有立刻回应置评请求。
【点评】博通收购赛门铁克是历史上芯片公司收购网络安全公司的第二大交易,仅次于英特尔公司2011年收购迈克菲(McAfee)之后。不过,英特尔试图获得计算机安全业务重要地位的努力失败之后,将大部分的迈克菲股票卖给了投资机构TPG,交易于2017年完成。赛门铁克是早期计算机安全的领导者,但现在正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
【电子信息】华为今年将投入100亿元研发5G(2019-06-27)
6月27日,集微网讯,自本月5G商用牌照正式下发后,各产业链的布局速度进一步加快。6月25日,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表示,华为今年在5G研发上的投入是100亿元。杨超斌透露,这100亿元主要用于三个方面:研发人员的人力成本支出;要有大量的仪器设备;做产品的开发,涵盖华为的芯片开发和投入。“随着5G大规模商用,各个终端厂商肯定会把5G终端从旗舰机拓展到中端或者低端机型。我预计,在明年,很有可能终端价格降到2000-3000元。”杨超斌说。同日,在华为“5G is ON”峰会上,华为公司常务董事、运营商事业部总裁丁耘表示,5G的到来,加速了千行百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促进运营商业务新增长。基于5G网络的AR、VR等超高清业务已带动移动视频进入3.0时代,极致的体验正悄悄改变着用户行为。截至目前,华为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50份5G商用合同,5G设备发货量已经超过15万套,这些合同来自于韩国、瑞士、英国、芬兰等国家,全球2/3已发布5G商用网络由华为部署。
【点评】目前,华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截至2018年底,华为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78万项,其中1.11万项是美国专利。2018年,华为研发投入1000多亿人民币,位列全球第五。未来几年,华为还会将研发经费会逐步提升到150-200亿美元/年。
【电子信息】禁售令使美光损失惨重,美光恢复向华为供应部分芯片(2019-06-27)
6月27日,集微网讯,26日,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表示,已恢复向华为供应部分产品,预期对美光的芯片需求可望在今年稍晚回升;消息传出后,美光股价盘后一度大涨10%。据路透社报道,美光执行长Sanjay Mehrotra表示,在评估美国对华为的禁售令后,过去两周已恢复部分芯片出货。“我们认为能合法地恢复一些现有产品的出货,因为它们不在出口管理规范的范围,也不在实体清单的限制内。”Mehrotra在投资人电话会议上表示。“然而,围绕华为情况的不确定性甚大,我们无法预测能够向华为出货的产品数量或能够持续多久。”他表示。Mehrotra还指出,华为是美光第一大客户,美国的禁售令导致美光第三季销售流失了多达2亿美元。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在一声明中说:“我们已经与美国政府讨论过,现在可以向华为提供一些符合实体名单及监管规定的产品。”今年5月,美国对华为祭出禁售令。接着,5月29日,美光发布正式声明指出,遵守美国及各营运据点所在国家的所有法律与法规,目前已暂停向华为供货。除了美光之外,据纽约时报周二报导,英特尔也恢复对华为的部份出货。不过,对此,英特尔不予置评。
【点评】根据美光最近季报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13%的营收来自供货给华为,因此停止供货后,美光势必将寻找其他管道。由于美国对华为的禁令,美光还延迟了在日本广岛的新厂投资计划,中美经贸摩擦对美光的企业运营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