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舶】南通华凯重工破产,中海重工加快退出造船业(2019-07-23)
7月23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19日,中海重工发布公告,公司的附属公司南通华凯重工有限公司接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如皋市人民法院日期为2019年7月17日的判决。南通华凯的债权人已向法院申请南通华凯破产及清盘,理据为南通华凯无法支付其尚未偿还债务,这让中海重工原本计划通过出售南通华凯重工“套现”计划落空。中海重工此前表示,集团十几年来专注于实体经济的投资,特别是造船业务。全球航运以及造船业的持续低迷,以及近期中国实体经济和民营企业承受的压力,都给集团的造船业务带来巨大压力,并波及到集团其他业务。2018年,对造船业的整合和资源的重整是集团的主要任务,除了加快了对延迟交付船舶的处置,并与其他造船公司合作继续建造未竣工船舶,集团亦将逐步处置造船业务的历史遗留问题,以期尽快甩掉历史包袱,为集团的业务重整创造良好条件。
【点评】目前来看,随着旗下子公司江州联合造船的“托管”、关联公司南通华泰重工的破产,以及在南通象屿的股份被强制转让,资金困难的中海重工正在加快退出造船业的步伐。
【船 舶】新时代造船再获8艘成品油船订单(2019-07-18)
7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沙特阿拉伯船东Bihar International近日在新时代造船下单订造多达8艘成品油船,总价值约为3.4亿美元。Bihar的这笔订单包括2+2艘110000载重吨LR2型成品油船、每艘造价约为4800万美元,以及2+2艘50000载重吨MR型成品油船、每艘造价约为3700万美元。这批成品油船全部将安装废气洗涤器,计划在2021年交付。这将是Bihar在过去12年来首次在中国船厂下单订造油船。此前,Bihar一直倾向于收购二手船。Bihar从去年开始陆续抛售旧船,作为船队更新计划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Bihar曾经于2016年与新时代造船签署了8艘油船的建造意向书,包括2+2艘阿芙拉型油船和2+2艘55000载重吨IMO-II型化学品船,总价值超过3亿美元。不过,最终这份意向书并未生效。
【点评】目前,根据Bihar的官网数据,该公司旗下船队运营着26艘油船和34艘海工船。其中油船船队包括1艘苏伊士型油船、11艘阿芙拉型油船、4艘MR型油船、2艘LPG船、2艘化学品船和6艘7500载重吨以下的小型油船。截至6月底,新时代造船已完工交付船舶17艘计202.9万载重吨。
【船 舶】三菱重工时隔8年重返VLCC建造市场(2019-07-17)
7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底,今治造船宣布,计划将希腊船东Navios订造的一系列4艘310000载重吨VLCC中的最后一艘,委托给三菱重工长崎造船所(香烧工厂)建造,新船预计将在2021年秋季完工交付。去年,Navios曾经在今治造船下单订造了1+3艘310000载重吨VLCC,这是今治造船首次接获来自海外客户的VLCC订单。今年5月,Navios宣布执行备选订单,增订1艘VLCC。Navios的这一系列VLCC设计将采用优化船体和节能技术,反映出船东和运货商的需求。该船将根据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共同结构规范和IMO NOx Tier III标准建造,配备废气洗涤器,满足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规则要求。据了解,2017年,三菱重工曾经与今治造船、名村造船、大岛造船三家船厂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商船业务上组建技术联盟,致力于开发新船型和新技术、共享设计和员工、实现工程工具的标准化和装备的共通化,灵活地应用各公司的建造能力,提高各成员在全球船舶建造市场上的竞争力。三菱重工与今治造船的此次合作正是基于2017年的协议,这也意味着长崎造船所将重启VLCC建造。
【点评】位于长崎的造船业务曾是三菱重工的祖业。然而,由于主力的LNG船收益因韩国船企的价格竞争影响而逐渐恶化,三菱重工去年决定大幅缩减香烧工厂的商船业务,计划到2020年将造船比例降低到香烧工厂业务结构的50%,甚至考虑不再涉及民船建造业务,转向桥梁、码头等土木工程结构的建造和客船修理工作等。
【船 舶】现代三湖重工获2艘LNG动力好望角型散货船订单(2019-07-16)
7月16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韩国现代三湖重工宣布与韩国航运公司H-Line Shipping签署建造合同,将建造2艘180000载重吨LNG动力好望角型散货船。据悉,这2艘散货船将在2022年交付,交付后将部署在韩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航线运营。现代三湖重工并未披露这笔订单的具体价格。这是H-Line第二次在现代三湖重工下单订造LNG动力散货船。去年10月,H-Line曾在现代三湖重工订造了2艘180000载重吨LNG动力散货船,当时造价为1400亿韩元(约合1.24亿美元),新船定于2020年下半年交付。包括H-Line最新的2艘LNG动力散货船在内,韩国LNG动力船数量将增加至7艘。
【点评】数据显示,目前,H-Line旗下船队运营着36艘散货船和LNG船。此外,该公司还有10艘在建散货船,其中包括现代三湖重工建造的4艘LNG动力好望角型散货船和1艘超大型矿砂船(VLOC),以及新时代造船建造的5艘Newcastlemax型散货船。
【船 舶】中国船企联手合作开发22万立方LNG船协议(2019-07-12)
7月12日,国际船舶网讯,日前,包括上海中远海运液化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中船集团所属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船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SSSRI)和中国船级社(CCS)在内的六家中国企业与英国劳氏船级社(LR)签署协议,合作开发设计首艘带有GTT Mark III薄膜型220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据LR官网发布的消息称,LR和CCS将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以确保该船舶的设计满足所有国际法规、行业惯例和标准,并符合各类分级标准。双方还将为船岸匹配提供技术支持,尤其侧重于上下游的装卸码头。据悉,协议签订的七方将根据该船的航行路线以及总体容量,共同确定船舶的技术规格和主要系统的总体布局。一旦该LNG船开发设计完成,LR和CCS将对该设计授予原则性认可证书(AiP),并在进行流体动力学评估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设计,以进一步优化船舶性能。
【点评】七〇八所所长助理、民船部主任朱建璋表示,随着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需求的持续增长,航运业也将需要更多的LNG船,特别是新船订单。我国液化天然气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该合作项目以及更多需要LNG船的中国船东都将为客户提供合适且具有竞争力的设计,以满足业务需求。
【船 舶】沪东中华YAMAL项目首船试航凯旋创建造周期新纪录(2019-07-10)
7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8日下午6时许,沪东中华长兴零号基地传来捷报,YAMAL项目首船创造了一系列生产新纪录,经过5天的常规试航后胜利凯旋,安全停靠码头。YAMAL项目首船于2018年1月正式开建,仅18个月就进行试航,创造了沪东中华LNG船建造周期新纪录,标志着沪东中华建造效率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此前,LNG项目首船常规试航最短周期为8天,这次缩短到5天,创造了首船试航新纪录。试航中,船东船检全力配合,各部门之间有序协调,保证试验项目24小时进行。相关部门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船东满意,试航小组争分夺秒完成所有小项目,最短时间内完成了H-moment测试、主机扭振、耐久、测速及相关总体项目以及机舱、主机SCR等相关试验。船东认同沪东中华提高报验效率的一系列创新做法,点赞试航中展现出的高效协同力。
【点评】YAMAL项目是沪东中华建造的第7个LNG项目,为确保该系列船高质量完成,公司专门制定《YAMAL LNG质量计划》,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推进实施,保证了系列船的高效高质建造。
【船 舶】大宇造船上半年接单量远低于预期(2019-07-09)
7月9日,国际船舶网讯,韩国大宇造船近日披露,今年上半年大宇造船接单量仅为27.7亿美元,只完成了全年接单目标的三分之一左右。截止6月底,大宇造船共计接获了16艘新船订单,其中包括7艘VLCC、6艘LNG船和3艘军用船舶,总价值约为27.7亿美元。与2019年全年87.3亿美元的接单目标相比,仅完成了约31.7%。在大宇造船上半年接获的新船订单中,7艘VLCC和6艘LNG船总价值约为17.5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全年,大宇造船共计接获了41艘商船订单,总价值约57.3 亿美元。影响大宇造船上半年接单量的一个原因是全球新造船市场的持续低迷。今年以来,随着中美贸易纠纷的持续给全球航运业带来冲击,新船订单量明显低于去年。另一方面,大宇造船占据显著优势的LNG船市场新船订单量也大幅下滑。VesselsValue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LNG船新船订单量同比下降了39%。去年,克拉克森曾预测今年LNG船订单量将达69艘,但目前这一预测已经减少至55艘。
【点评】大宇造船预计,在全球LNG船需求回升的背景下,LNG船新造船市场有望持续改善。而在油船领域,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可能会催生更多新船订单出现。
【船 舶】中东“超级船厂”接获首份新船订单(2019-07-05)
7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由韩国现代重工与沙特阿拉伯联合打造的合资船厂International Maritime Industries(IMI)近日获得首份新船订单,这也意味着这家全球最大的“超级船厂”即将正式投入运营。据悉,全球最大的VLCC船东及运营商沙特阿拉伯国家航运公司(Bahri)启动船队扩张计划,近日与IMI船厂及现代重工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以期在多边关系的基础上,以联合或单独形式,开展一系列长期业务活动。作为交易的一部分,Bahri将订造新的VLCC,预计将在7月底之前与IMI船厂签署第一艘VLCC建造合同。作为谅解备忘录的一部分,现代重工同意将其在IMI船厂所持有的股份比例从10%提高到20%。此外,IMI还计划与现代全球服务公司(HG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HGS将把IMI作为MRO改造业务范围的首选修船厂,IMI也将把HGS作为该公司MRO改造业务范围的首选供应商。双方将继续共同开发技术,以提高效率、降低生命周期成本并延长其资产的预期寿命。
【点评】IMI船厂的主要生产业务预计将在2020年年底启动,有望在2022年前实现全产能运营,该船厂正式投入运营后,将能建造海上油气钻井平台、海工支援船和各种商船。船厂每年将能建造4艘海上钻井平台和超过40艘船,包括3艘VLCC,能服务超过260种船舶产品。IMI船厂将成为海湾地区生产能力和规模最大的造船厂,同时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船厂。
【船 舶】中集来福士将获11亿美元CNG船订单(2019-07-04)
7月4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3日,全球领先的综合压缩天然气(CNG)项目开发商Global Energy Ventures(GEV)宣布,与中集来福士签署了建造意向书,将订造4+4艘96000立方米CNG船,每艘能够运输2亿标准立方英尺的天然气。这批新船将采用GEV开发的CNG Optimum 200型设计,每艘造价约为1.35亿至1.4亿美元。如果备选订单全部确认生效,这8艘CNG船总价值最多将达1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06亿元)。据了解,中集来福士提供的合同价格为每艘1.35亿至1.4亿美元,具体取决于船舶建造合同的最终条款。这份建造意向书将在签署之日起的90天内有效。在此期间,GEV与中集来福士将继续协商,致力于签订最终的建造合同的,并完善技术规范。按照拟议的建造合同要求,GEV的这些CNG船将由中集来福士设计、采购、建造、测试并交付。其中,第一艘CNG船将在建造合同签署后的30个月内交付,剩余3艘将在第一艘交付后每隔4个月交付一艘。
【点评】GEV解释称,选择中集来福士订造CNG船主要是考虑到意向书下的商业条款,加上中集来福士自2012年以来累计交付超过60亿美元EPC合同的业绩记录以及其对CNG系统的经验,另外,未来中集来福士旗下三家船厂的业务规模也能够支持GEV对多个需要造船合同的CNG项目造船不断增长的愿望。
【船 舶】中船重工喜获143亿元民船项目大单(2019-06-28)
6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27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船重工民船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此次签约活动涵盖一系列新造船订单、船舶租约、船舶融资合作协议以及成套装备订单的签署,项目种类众多、合作形式多样、背景意义重大,签约的合作伙伴包括国内外的航运公司、金融机构、渔业养殖企业、核电企业等,签约的产品囊括中船重工10余种船舶产品和成套装备,包括超大型原油轮VLCC、21万吨散货船等主力船型,穿梭油轮、成品油船、化学品船等一批优化升级产品,以及深海智能渔场装备、超大型集装箱船脱硫塔、核电设备等成套装备产品;合作形式包括新船建造、成套装备总包、船舶租赁、联合投资、保理融资、银行信贷等多种模式;签约订单金额合计约143亿元人民币,凸显中船重工在船舶建造、船舶配套、成套装备总包及产融结合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点评】中船重工本次签约订单总金额约143亿元,给当前低迷的国际船舶航运市场注入一股暖流,这是中船重工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坚持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展现,同时凸显出中船重工在船舶建造、船舶配套、成套装备总包及产融结合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船 舶】中远海特拟投资建造1艘50000吨半潜船(2019-06-25)
6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21日,中远海特发布公告,为了加快推进公司发展战略,抓住市场机遇,持续做强公司半潜船船队,根据公司“十三五”船队发展规划,公司积极推进船队结构调整,持续提升船队整体竞争力。经过深入研究,在综合考虑市场需求、货源状况、造船市场变化及船型技术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由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远航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香港子公司”)在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投资建造1艘50000吨半潜船,单船船价9188万美元。造船资金由中远航运(香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按自有资金和债务融资分别占30%和70%来筹集。该项目单船船价约为9188万美元,预计其他接船前资本化费用约为200万美元。经测算,预计项目内含报酬率8.69%,静态投资回收期12.3年,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董事会在审议批准该造船投资计划后,授权公司高管班子在上述9188万美元投资总额上下幅度10%的范围内,进行投资决策、确定投资主体并签署造船合同等文件。
【点评】综上,本次香港子公司拟建造的1艘50000吨半潜船,是公司“十三五”船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公司船队结构调整的重要步骤,符合公司项目造船的宗旨,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落实公司的发展战略,提升公司在特种船业务综合实力和市场地位。
【船 舶】扬子江船业交付国银租赁首制208000吨散货船(2019-06-25)
6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扬子江船业集团为国银租赁建造的10艘208000DWT系列散货船项目中的首制船“CL RHINE RIVER”(国银莱茵河)轮顺利命名交付。该船于2018年5月25日开工,同年11月13日进坞搭载,并于2019年3月19出坞,今年6月5日顺利完成了海上航行试验。集团领导干部、技术检验以及施工人员等全体上下与船东公司、船级社通力协作,始终坚持严谨的工艺流程和品质管控,按期保质为船东交付高质量船舶。“CL RHINE RIVER”(国银莱茵河)轮是扬子江船业集团向国银租赁交付的第一艘船舶,也是国银租赁第一艘自主下单订造的船舶。船舶租赁业务是国银租赁在当前着力发展的一个业务板块,先进高效的船舶运力是开展船舶租赁业务的根本。该船不久将加入国银租赁的营运船队,为国银租赁的船舶业务添砖加瓦。
【点评】国银租赁首制船“CL RHINE RIVER”(国银莱茵河)轮的成功交付,将为扬子江与国银租赁的友好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该船的交付对提高扬子江与国银租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推动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船 舶】川崎汽船欲订购50套风帆装置实现船舶减排(2019-06-19)
6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在近日举行的2019 挪威海事展(Nor-Shipping)期间,日本航运巨头川崎汽船已经和法国船舶自动风帆动力研发商Airseas公司签署了一份重大协议。根据这份6月6日签署的为期20年的协议,Airseas公司将为川崎汽船的一艘船安装“海翼”(Seawing)风帆装置并提供服务,一旦首套风帆装置交付,川崎汽船将考虑订购多达50套自动风帆。据了解,“海翼”(Seawing)风帆以绳索连接船头,且风帆上安装感应器。风帆系统实时收集和分析气象和海洋数据,通知船长扬帆时机及顺应风向的航行路线,同时确保最大的安全性。当不再需要拖曳时,风帆会自动重新折叠并回收。这种风帆基于翼伞技术,面积达1000平方米,能实现超过20%的燃料节约和污染减排。据了解,在此之前的两年,川崎汽船和Airseas公司已经进行了紧密的技术和业务合作,成为川崎汽船应对IMO硫含量限制的战略之一。
【点评】川崎汽船指出,利用风能是最清洁和最具竞争力的减少二氧化碳方式。根据船舶的航线,Airseas公司的技术能使一艘好望角船每年减少5200吨二氧化碳排放,这将有助于川崎汽船实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减半的目标。
【船 舶】达飞轮船未来3年将接收20艘LNG动力集装箱船(2019-06-18)
6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达飞轮船近日宣布,公司到2022年将接收总计20艘LNG动力集装箱船,其中包括明年将交付的9艘22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达飞轮船在使用LNG作为船舶燃料方面一直处于市场领先位置,自2018年以来,达飞轮船已经接收了首批2艘LNG动力集装箱船,到2022年还将接收额外18艘LNG动力船。达飞轮船表示,该公司致力于减少碳足迹,并实施了多项举措,从而使旗下船队更加环保。近年来,CMA CGM引入了许多创新项目,帮助公司在2005年至2015年间实现了每集装箱运输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0%的目标。从2015年至2018年,二氧化碳减排幅度进一步达到17%,符合达飞轮船2025年减排30%的目标。除了在环保方面的努力之外,2019年,达飞轮船还在进行大量的数字化转型举措。今年5月,达飞轮船加入了数字集装箱航运联盟(DCSA),旨在为集运行业建立统一的数字化标准。
【点评】此外,达飞轮船今年还成为了全球首家在其集装箱船上测试生物燃料的班轮公司。目前,达飞轮船旗下船队运营着超过650艘船,总运力超过260万TEU,其中有190艘以上为自有船舶。
【船 舶】中船澄西交付首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大型木屑船(2019-06-17)
6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建造的首制64000载重吨木屑运输船“MATER”号在中船澄西扬州公司命名交付。该型6.4万吨木屑运输船主要用于运输木片等轻质货种,总长约210米,型宽37米,型深23.5米,入级日本船级社(NK),满足TIER III排放及无限航区航行要求。该型木屑船具有货物密度小、容积大的特点,是普通6.4万吨散货船舱容的1.65倍。据悉,木屑船是装载造纸用原料木屑专用散装货船,市场上的木屑船绝大部分都是日本设计、建造,可以说之前的木屑船市场基本被日本垄断。首制6.4万吨木屑船是中船澄西2019年交付的第10艘新造船,该船建造难度系数较高,中船澄西持续践行造船建模2.0,全体员工发扬澄西“四特”精神和“协力攻坚、奋力争先”的优良传统,从分段、涂装、拆架、转运、总组到船台吊装、设备安装调试等,全流程跟踪,在船台搭载期间实现了分段当日完工当日涂装、分段当日总组定位当日装配,所有槽型舱壁、舷侧、机舱总组完工周期均控制在5天以内。
【点评】该船是我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大型木屑船。中船澄西积极贯彻落实中船集团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不断深入总结首制船宝贵的建造经验,深入推进造船建模2.0,为建造好后续3条同类型船舶以及更大型的7万吨级木屑船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中船集团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的海洋科技工业集团贡献力量。
【船 舶】全球独创,外高桥造船首制通用型FPSO出坞(2019-06-13)
6月13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8日,外高桥造船建造的全球首制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比原计划提前27天顺利出坞。该船的出坞,标志着这一通用型的独创船型从概念终成现实,也预示着世界FPSO领域开发、设计和建造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艘FAST4WARD FPSO采用独创的“通用型”设计概念,由七O八所设计,SBM FAST4WARD FPSO概念的基础方案是一艘日处理能力100000桶/天至250000桶/天的30万吨级FPSO,储油能力达200万桶,其总长333米,型宽60米,型深32.80米,排水量达46万吨。相比传统的FPSO而言,该船船体用途广泛,适应性强,其投产周期可以缩短6到12个月。是当今世界全球首制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可满足西非和巴西等广泛海洋环境条件,不仅适用于全球各个海域的油气开发作业,而且大幅降低业主运营成本,必将引领世界FPSO的发展新潮流。
【点评】外高桥造船建造的FPSO首制船顺利出坞,标志着该船圆满完成了船坞阶段施工,即将开始码头阶段的舾装工作,为该船按期建造交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船 舶】武汉船机获国内首座55米水深自升式勘探试验平台订单(2019-06-11)
6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6日,武汉船机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与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成功签订国内首座55米水深海上自升式勘探试验平台采购合同。该自升式勘探试验平台主要用于海上风电建设及海洋水工地质勘测,长47米,型宽29米,最大作业水深达55米,配备电动推进系统和2台辅助吊机,具备高精度动力定位功能,能实现一次桩位同时完成多孔钻探与土层分析,是国内目前最高效的勘探试验平台,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平台为非自航(带辅助推进)钢质四桩腿自升式,采用电动齿轮齿条升降系统。由平台主体、桩腿(带桩靴)、升降系统、推进系统、DP-1动力定位系统和锚泊定位系统等部分组成。华东院近年来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主要以水电水利与新能源、城市建设与环境发展、大坝与各类基础设施安全为主要领城,在以工程设计为龙头的EPC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与业绩。
【点评】近年来,武汉船机已先后成功交付13座海工平台。本项目合同的成功签订对海洋勘探与风电新能源市场应用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武汉船机将以专业精细的方案设计、高效规范的项目管理、精益求精的制造质量打造优质装备,共同开启双方合作共赢新局面。
【船 舶】黄海造船建造亚洲最豪华客滚船“中华复兴”号下水(2019-06-10)
6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8日凌晨3点58分,由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为渤海轮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2000客位/3000米车道大型豪华客滚船“中华复兴”号在荣成石岛顺利下水。“中华复兴”号是我国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新型、邮轮型客滚船,再次刷新了亚洲最大、最安全、最先进、最豪华客滚船的纪录。“中华复兴”轮是一艘准邮轮型客滚船,注重旅客体验及舒适娱乐。同时,“中华复兴”轮也是一艘具备超强的装载能力及灵活性的“军民两用”客滚船,在运输承载、车辆通过、装备固定、人员保障、续航能力等方面均获大幅提升。该船主要用于国内远海航线承运旅客、轿车、载重汽车和集装箱拖车,在安全方面满足8级恶劣海况下维持最小6Kn航速安全返港要求。在噪音、振动方面满足COMF(NOISE,3)、COMF(VIB,3)等最新国际规范要求。该船采用全船智能管控系统,配备保安警报系统、应急疏散系统、航行数据记录仪、车辆系固装置等先进设施设备。
【点评】“中华复兴”号随后将进入舾装和内部装饰工作,预计于今年10月交付,投入烟台和大连之间的渤海湾航线营运,成为整个亚洲载货和载客能力最强、豪华程度最高的邮轮型客滚船。这艘船的下水,标志着山东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具备了5万吨级大型客滚船的建造能力。
【船 舶】中集来福士重启撤单钻井船建造(2019-06-06)
6月6日,国际船舶网讯,油价回暖让船厂对海上服务市场恢复信心。在弃单5年之后,中集来福士近日决定重启一艘小型多用途钻井船的建造工作。据了解,这艘小型多用途钻井船原本由挪威公司Norshore在2014年下单订造,当时Norshore与中集来福士签署了1+3艘多用途钻井船的建造合同,首艘计划于2016年下半年交付。这艘多用途钻井船最初命名为“Norshore Pacific”号,适用于无隔水管的全球化作业环境,包括北海海域。按照原计划,这艘钻井船将在北海浅水和深水还与进行无隔水管上部井眼钻井、轻型修井和完井作业,另外还将开展电缆作业和连续油管作业以及水下建设工作。然而,随着2014年开始油价暴跌带来的海工市场长期萧条,Norshore因财务问题而撤销了中集来福士的订单。消息人士称,中集来福士已经在2015年为建造这艘钻井船购置了多达860件设备,但由于油价暴跌并没有开始建造。不过,中集来福士确实已经完成了该船的详细设计。近期,中集来福士决定重启Norshore这艘钻井船的建造计划。根据最初的协议,Norshore公司已经支付了预付款,剩余资金则由中集来福士承担。
【点评】Norshore的这批多用途钻井船由Marin Teknikk AS负责设计和工程交付,采用Marin Teknikk的MT6028型设计。MT6028型是一种先进的钻井船,研发用于钻孔、海底工程和安装作业。该船将长156.6米,型宽28米,能为110人提供食宿,钻井重吊能力超过600吨,能同时部署2艘ROV,作业深度可达3000米深。
【船 舶】日本IHI集团推进结构重组整合旗下动力系统企业(2019-06-04)
6月4日,国际船舶网讯,日本IHI集团将整合其发动机、推进与动力业务,以提高效率和更好的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其中,动力工程业务将转移至集团全资下属的新泻动力系统,新泻动力还将吸收集团的大型发动机制造商柴油机联合公司(Diesel United)。整合预计将于2019年7月1日之前进行,新泻动力系统将更名为IHI Power Systems,继续由IHI公司100%控股,但现有产品将继续保留新泻品牌。IHI进行结构重组的目的是将整个集团内与动力系统相关的管理资源统一起来,建立无缝连接的运营系统,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市场对终身方案的需求,并推动净零排放绩效。根据现有框架,IHI公司的动力系统包括航空衍生汽轮机、涡轮增压器和其它部件。新泻公司主要设计与生产船用和陆用的柴油机、气体机和双燃料机,Z-Peller方位推进器和中型汽轮机。Diesel United则获得了Winterthur Gas & Diesel (WinGD)的许可证授权,主要制造大缸径、两冲程柴油机和双燃料发动机,同时也获得了MAN Energy Solutions的许可证授权,制造四冲程、中速Pielstick发动机。
【点评】这些即将到来的组织变革被IHI描述为"吸收式的合并",IHI公司被称为“拆分公司”,新泻被称为“存续公司”,Diesel United被称为“被吸收公司”。新的IHI Power Systems总部位于东京,业务的集中不会影响与业务合作伙伴和客户签订的现有合同和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