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舶】南通中远海运船务顺利完成LPG船修理工程(2024-01-23)
1月23日,罗戈网讯,近日,南通中远海运船务承修船舶“维拉”轮顺利开航,标志着公司与该船东公司在LPG船舶修理领域初次合作取得圆满成功。“维拉”轮是一艘20年船龄的LPG船,南通中远海运船务从生产技术准备到完工调试都保持高度关注,在追加工程的基础上寻找满足技术要求的低温钢板,同时根据现有的低温钢板和焊丝资源,研讨出合理的焊接工艺并与船检达成共识。特别是施工饱和阶段,加快氩保气供应运输频次,为现场施工连续性保驾护航。辅机曲轴从出舱修理到完工试车,车间工艺全程跟踪,多次对数据进行测量,曲轴修复、轴瓦加工、轴瓦微调等,确保了一次性试车成功。主机试车同样一次性成功,期间为满足半速试验,生产保障车间组织4艘拖轮保驾护航,得到船东方高度赞许。针对氮气加注,安全与生态环保监督部派专人协助项目组,多次组织策划会,将所有的风险源一一罗列,相应的安全措施落实到专人。
【点评】“修好一条船就是一个活广告”。“维拉”轮的顺利开航,表明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在LPG船舶领域已具有一整套成熟的修理工艺和专业的施工团队,为今后该领域修理市场储备了足够经验和资源。
【船 舶】江南造船和扬子江船业平分甲醇双燃料船大单(2024-01-22)
1月22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ONE宣布与江南造船和扬子江船业签署了12艘13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每家船厂将各建造6艘,全部新船计划于2027年交付。这份订单标志着ONE首支甲醇双燃料船队的诞生,为实现ONE绿色战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发挥了关键作用。虽然ONE和两家船厂均未透露新订单的具体价格,但据外媒消息每艘新船造价超过了1.6亿美元,以此计算12艘船总价值达到了19.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6.82亿元)。作为参考,克拉克森数据显示,目前一艘13000/135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新船价格为1.685亿美元。据了解,ONE最初在去年10月传出将订造新一批13000TEU集装箱船的消息,当时该公司向中日韩主要船厂询价,并最终选择了江南造船和扬子江船业。其中,江南造船建造的6艘将采用其自主研发设计的“鲲”(KUN-13M)船型,采用绿色甲醇作为主要燃料,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优点,满足船东后续营运周期内船队减低碳排放的战略与计划。扬子江船业的6艘将由扬子江船业和著名设计院所联合设计,利用扬子江船业雄厚的技术实力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并确保与海事去碳化议程保持一致。新船设计具备灵活性和敏捷性,将无缝融入ONE不断发展和动态的全球网络。这项投资和采购符合ONE严格的采购政策,旨在满足客户需求,并适应全球可持续供应链未来的任何变化
【点评】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成为最新一家投资甲醇燃料的集运巨头,首批12艘甲醇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由两家中国船厂分享,这也是ONE首次在中国船厂直接订船。ONE之所以会选择这两家中国船厂,是因为其报价更有竞争力。据悉,韩国造船厂要求每艘船价格至少1.8亿美元。新订单体现了船东对江南造船绿色低碳船型品牌和建造质量的认可和信任,彰显江南造船在绿色低碳船舶设计和建造方面的深厚功底和低碳化转型的责任担当,同时江南造船在大型集装箱船领域树立了又一里程碑。ONE在扬子江船业订造绿色船舶,也证明了其在建造优质高效船舶方面的技术实力。
【船 舶】广船国际获2023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称号(2024-01-19)
1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1月14日,在第二届中国工业碳达峰论坛上,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被授予2023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称号。这是继中国船舶集团获得2022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称号后,第一家获得此荣誉的成员单位。广船国际通过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将绿色制造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创建了“改绿电比重、改运维模式、改能源结构、建绿色体系”的“三改一建”碳达峰模式。该模式通过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改变绿电比重,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通过建设智慧空压站,改变关键能耗设备运维管理模式,实现用电量大幅下降;通过实施码头岸电等多个项目,改变厂区能源结构,推进“电替代”模式;通过建设绿色制造体系,以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等为抓手,提升了企业ESG水平。
【点评】近四年来,广船国际实现了碳排放强度下降49%,可再生能源发电量350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30万吨以上,绿色产品占比超过60%等绿色发展成果。
【船 舶】中集太平洋海工与外高桥造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4-01-18)
1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1月16日,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在启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外高桥造船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覆盖民用船舶、海洋工程、船用配套等领域,除此之外,公司已全面开启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的实质性建造。发展至今,外高桥造船已成为业内最具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和影响力的造船企业之一,造船总量和经济效益连续多年稳居国内造船企业首位。中集太平洋海工将抓住与外高桥造船深化合作的机会,建立合作平台,利用中集太平洋海工在细分领域的优势,全面支持外高桥造船在新能源船舶中持续巩固领导地位。
【点评】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成功签署,标志着双方从2020年开始的密切合作即将步入全面深化阶段,后续将围绕“替代燃料船型开发支持、双燃料供气系统项目、燃料舱/货舱供货保障、管路及模块项目”四个方面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船 舶】黄埔文冲喜迎新年开门红(2024-01-17)
1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1月中上旬,中国船舶黄埔文冲喜迎2024经营开门红,2艘甲醇双燃料支线船备选订单正式生效,还将再承接两家公司总计15艘集装箱船订单。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来自德国船东Elbdeich,该型船采用上船院开发的GREEN SEALION 1250设计,是使用甲醇、燃油双燃料及EGR的新型环保船舶,采用甲醇、燃油双燃料及EGR的新型环保船舶,可满足国际海事组织Tier III的排放要求。与此同时,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已经在黄埔文冲下单订造了6+5艘35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新船将于2026年至2027年陆续交付,每艘造价约为6800万美元。备选订单全部确认生效后交易总金额将达7.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11亿元)。
【点评】黄埔文冲是支线集装箱船建造的领军者,被业内称为中国最好支线船船厂。随着上述订单的承接,黄埔文冲集装箱船建造纪录将被打破,也标志着集团开始挺进中型船建造领域。在向中型集装箱船建造市场进军的同时,近年来黄埔文冲也将绿色船舶作为重要经营方向,成功交付了1400TEU双燃料箱船、油电混动公务船、9500方多用途气体运输船等多型绿色船舶。
【船 舶】大连造船获两位欧洲船王VLCC大单(2024-01-12)
1月12日,国际船舶网讯,2024年,希腊船王Evangelos Marinakis通过其子公司Capital Maritime & Trading与大连造船签订了4+2艘300000载重吨LNG双燃料VLCC,其中前4艘将在2026年至2027年陆续交付,每艘造价约为1.4亿美元,备选订单全部确认生效后交易总金额将达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22亿元)。此外,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的子公司Seatankers Management也与大连造船签署2+2艘300000载重吨传统燃料VLCC,新船将配备脱硫装置,计划在2026年交付,每艘造价约为1.16亿美元,备选订单确认生效后交易总金额将达4.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27亿元)。
【点评】大连造船是国内知名的VLCC建造船厂,自2002年交付中国第一艘VLCC以来已经累计承接国内外船东120艘VLCC订单,建造交付超过100艘,交付数量国内第一,2021年入选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目前,集团手持订单共计90艘1003万载重吨,其中包括大连造船2艘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5艘油船、3艘集装箱船和13艘17.5万方LNG船共23艘,天津基地2艘油船、3艘散货船和14艘集装箱船共19艘,以及大连造船山船重工18艘油船、3艘集装箱船、5艘敞口船和22艘共48艘,交船期已经排至2028年。
【船 舶】增至13艘,威海金陵再获Stena一艘高端客滚船订单(2024-01-11)
1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1月,招商工业威海金陵再获“老客户”Stena RoRo一艘高端客滚船,这是双方签订的第13艘高端客滚船订单。该船船体设计与威海金陵正在为Stena建造的第10艘高端客滚船W0279项目相同,总长202.9米,型宽27.8米,设计吃水6.45米,可承载1100人,车线长度约2505米,船上配有235个乘客舱室,设有超市、酒吧、健身房、游戏室、贵宾休息室、儿童乐园、餐厅、咖啡厅等公共娱乐场所,集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该船主要采用LNG燃料,极大减少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并满足网络安全等要求,为保护岛屿和大陆之间的环境贡献力量。
【点评】该项目是威海金陵继承接Stena公司12艘E-FLEXER系列高端客滚船、两艘Nexmax系列甲醇双燃料滚装船后的再次合作。项目的承接再次表明了威海金陵在全球高端客滚船建造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加深了与Stena的合作与交流。包括最新订单在内,自2016年以来威海金陵已经接获了Stena RoRo总计13艘E-Flexer系列高端客滚船订单。这是全球首批按照DNV新规范建造并交付的高端客滚船,是目前全球同级船型中最为节能的典范,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先进的客滚船之一。
【船 舶】广船国际集齐三个国家级“绿色”称号(2024-01-09)
1月9日,国际船舶网讯,2023年12月29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23年度“绿色工厂”企业名单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获“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广船国际所属文冲修造船舶有限公司获“绿色工厂”称号。广船国际积极响应中国船舶集团打造绿色供应链的号召,编制了多项管理制度,严格实施规章制度落实绿色采购举措;实现了绿色涂装大包装技术的国产化和工业化,革新了绿色包装技术。同时在供应商考核评价方面着重考量其绿色发展水平,全力打造企业的绿色供应链体系,经过近年来的运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点评】2022年~2023年,广船国际就已先后获得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的“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称号和“绿色工厂”称号,这次又获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意味着广船国际已经集齐了从船舶设计、建造和供应链管理全过程的国家级“绿色”认证。同时,这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家集齐这三个“绿色”称号的造船企业,也是拥有国家级“绿色”认证最多的船舶企业。
【船 舶】镇江船厂“一带一路”第三批船舶建造圆满收官(2024-01-05)
1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1月4日,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承接的为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一带一路”国家能源重大工程项目——几内亚铝矿开采项目配套的112米转运平台、75米维修补给船、3088kW全回转拖轮3艘船同日按期交付,顺利启航。这标志着镇江船厂承接的该项目第三批次所有船舶全部建造完毕,圆满收官,实现新年开门红。其中,112米转运平台总长112米,型宽30米,型深7米,最大吃水4米,每天可转运矿石4万余吨,实现项目产出能力翻番。75米维修补给船总长75米,型宽19米,型深5.5米,最大航速10节,采用双机、双桨(FPP)推进装置,可为同批次112米起重船以及78米浮吊船提供淡水补给、物资保障、锚地服务等保障服务。3088kW全回转拖轮总长37米,型宽10.2米,型深4.5米,正拖力52吨,倒拖力47吨,航速13节。
【点评】目前,镇江船厂手持订单57艘,交船期已经排至2026年,全电力推进和氢能源动力推进船舶等新能源、新动力船舶将在2024年内推向市场。
【船 舶】新年首船,中船澄西提前交付华夏金租63500吨散货船(2024-01-03)
1月3日,国际船舶网讯,1月2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为华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三艘63500吨系列散货船“OCEAN DILIGENCE”轮提前胜利交付。该船建造过程中,项目团队充分发挥系列船建造优势,坚持一次做对理念,提升建造效率,关键周期刷新同船型最快纪录。该船是中船澄西为华夏金租建造的8艘63500吨散货船中第三艘。该型船总长199.9米,型宽32.26米,型深18.9米,设计吃水13.5米,服务航速13.5节,新63500吨系列散货船是“海豚”64000吨散货船的升级版,在结构线型方面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船舶的快速性和耐波性明显提高,满足船舶能效指数第三阶段标准;配置有消涡鳍和前置导轮节能装置,油耗更低,更加节能环保。
【点评】2024年是中船澄西实现造船生产提质提量的关键年份,中船澄西将以此次交船为契机,乘势而上,为实现造船跨越式发展按下“加速键”,以实际行动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船 舶】北海造船连获“老客户”双燃料散货船订单(2024-01-02)
1月2日,国际船舶网讯,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再次与全球航运巨头日本株式会社商船三井合作,签署了三艘21万吨LNG双燃料动力散货船建造合同。该型21万吨LNG双燃料动力散货船是北海造船下属设计公司CSDC自主研发设计的新一代“绿色环保”船型,通过船型设计综合优化,具有更好的燃油、燃气经济性。EEDI低于基线值约44%,SOx排放降低90%以上,NOx排放降低20%以上。与此同时,北海造船有限公司联合中船贸易再次与新加坡东太平洋航运公司合作,签署了四艘21万吨Ammonia DF(氨双燃料)/DF Ready散货船建造合同。该型21万吨Ammonia DF/DF Ready散货船可达到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指标第三阶段(Phase Ⅲ)的要求,同时船舶满足氨燃料预设,后期将配置氨燃料主机及2个3000立方米氨燃料C型罐,确保未来可采用氨燃料实现船舶全生命周期“零碳”运营。
【点评】北海造船持续聚焦大型散货船主建船型市场,目前手持NEWCASTLEMAX型散货船42艘,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首位。其中,新能源绿色环保船型手持订单占比超过90%。在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北海造船将继续关注头部核心客户需求,推动公司持续深耕氨燃料、LNG及甲醇燃料等新能源船型市场,助力中国船舶集团高质量发展。
【船 舶】又一船型订单全球第一,外高桥造船再获两艘LR2型油船订单(2023-12-29)
12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下旬,Cape Shipping已经与外高桥造船签署了2艘LR2型油船建造意向书,新船计划在2026年交付运营,每艘造价约为6600万美元,交易总金额约1.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42亿元)。如果合同得以敲定,外高桥造船将在江苏韩通集团旗下的韩通赢吉重工建造这批新船,外高桥造船已经租赁了韩通赢吉重工的部分厂房。2023年10月,外高桥造船与韩通集团旗下江苏新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开启在船舶技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船舶制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并将预留海上风电富余产能为外高桥新船建造提供保障。11月17日,外高桥造船扬中分公司预处理流水线已经正式启动。
【点评】对于Cape Shipping而言,外高桥造船的订单标志着该公司时隔十余年后重返油船市场。对于外高桥造船而言,凭借这份订单,公司LR2型油船手持订单达到了20艘,位居全球第一,继7000TEU集装箱船后成为外高桥造船又一主力船型。
【船 舶】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2023-12-28)
12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2023年,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齐头并进,圆满完成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造,年度交付6艘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实现异船同坞和6批次高端船舶出坞等一系列重要生产任务。据统计,上海三大船企2023年完工交船达58艘,新接订单达75艘、累计手持订单超210艘,同比分别增长20%、4%和15%。三大船企在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生产经营任务的同时,奏响了上海船舶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点评】在三大船企全年完工交付的58艘商品船中,中高端船型占比首次突破90%,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未来,三大船企将在中国船舶集团的领导下,接续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上海高端制造业发展和航运中心建设。
【船 舶】中集来福士交付最新一代深远海一体化大型风电安装船(2023-12-25)
12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24日,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博强3060”风电安装船在山东烟台基地码头命名交付。该船作为目前国内最新一代深远海一体化大型风电安装船,全长133米,型宽53米,型深11米,最大作业水深70米以上;最大航速8.4节;总可变载荷达11000吨;甲板作业面积约4800㎡,满足4套12MW 或3套16MW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和安装,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承运整根塔筒的新一代风电安装船;配装1台由Huisman生产的2200吨绕桩式海工吊机,满足未来20MW级风机的安装需求;桩腿长度为120米(可加长至136米),配置8英寸齿条板,抗疲劳、耐磨性能更优,抗冲击性更好。设计标准满足中国海域、东南亚海域以及欧洲海域的作业需求,入级中国船级社。
【点评】“博强3060”风电安装船在作业水深、甲板可变载荷、起重吊装能力等方面均为“国内之最”,成为探索深远海风电资源以及强化海上风电工程建设能力的“国之重器”,将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海洋经济建设注入强劲的创新动力。
【船 舶】枫叶船业和国瑞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3-12-22)
12月22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中旬,台州枫叶船业有限公司与常熟市国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枫叶船业是台州地区第一家生产的双相不锈钢化学品的企业,也是台州被国家工信部列入全国船舶工业白名单唯一的企业。公司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化发展,秉承科技兴企的战略,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积极推进数字造船、绿色造船、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总装造船,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主打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油化船、工程船,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点评】此次签约是台州枫叶船业有限公司再度与国有企业合作,旨在为新一轮的高端船舶制造夯实更完善的强链补链体系建设。
【船 舶】中国船舶重工将对中船动力内部柴油机业务进行整合及股权架构调整(2023-12-20)
12月20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15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将对子公司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内部柴油机业务进行业务整合及股权架构调整。划转方案第一步,将沪东重机有限公司持有的动力研究院49%股权、中船动力镇江有限公司持有的中船安柴100%股权,沪东重机持有的中船三井51%股权,沪东重机持有的动力部件84.71%股权划转至中船动力集团。第二步,将动力研究院、中船镇柴和中船安柴持有的中船服务合计95%股权划转至中船动力集团。在本次划转后,中船动力集团在中船三井的持股比例将从之前的15%提高到66%,在动力研究院的持股比例从51%提高到100%,此外还将持有中船服务95%股份、中船安柴100%股份、动力部件84.71%股份。
【点评】本次股权转让是公司对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的调整,有利于自产业务结构优化,充分整合公司资源,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整合将有利于中船动力集团内部业务内部权责利的明确与管理,避免交叉和多头管理,并通过内部制度的完善强化业务规划和业绩考核,实现中船动力集团的高效管控和业务资源整合,促进研发创新、全球服务、低速机、中/高速机、关重零部件、电气及应用等动力相关业务一体化运营管理,最终达到切实提高中船动力集团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的效果。
【船 舶】黄埔文冲建造我国首艘超深水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命名试航(2023-12-19)
12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18日,由中国船舶集团黄埔文冲建造的超深水科考船“梦想”号大洋钻探船举行命名暨首次试航活动,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能力建设和海洋技术装备研发迈出关键一步。“梦想”号由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八所设计、总吨位约33000吨,总长179.8米,型宽32.8米,续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120天,稳性和结构强度按16级超强台风海况安全要求设计,配置基于蓄能技术和闭环电网的DP-3级动力定位系统,可全球无限航区航行和作业,具备无隔水管和隔水管钻探能力,最大钻深达11000米,可在船上对钻取岩心进行多学科实时实验,船载实验室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大洋钻探船。
【点评】超深水科学钻探被誉为海洋科技领域的“皇冠”,“梦想”号不仅揭开了中国海洋科技发展的新篇章,也将助力实现全球科学家“打穿莫霍面、进入上地幔”的科学梦想,提升全人类“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能力。
【船 舶】中船科技与中船财务签订《金融服务协议》暨关联交易(2023-12-15)
12月15日,国际船舶网讯,中船科技公告称,2023年12月12日,公司董事会召开会议,并通过了与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金融服务协议》的决议。根据协议,中船财务将为中船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提供包括存款、结算、贷款、授信、外汇等多项金融服务。在协议有效期内的各项交易限额包括最高存款结余不超过人民币180亿元,贷款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60亿元,年度授信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20亿元,其他金融业务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20亿元,且协议有效期为1年。
【点评】关联交易旨在为公司提供稳定资金支持和融资渠道,有利于节约金融交易费用,降低融资成本及风险,且不影响公司的独立性和持续经营能力。
【船 舶】武汉理工船舶中标宁德电动船舶设计项目(2023-12-14)
12月14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中旬,武汉理工船舶股份有限公司中标宁德电动船舶设计项目,该项目包括电动公务船和电动游览船的设计,均采用电池动力推进方式,结合了国内领先的电动船舶关键技术,依托近几年在新能源技术应用领域的丰硕经验积累,针对用户实际需求打造的绿色船舶产品。其中,公务执法船主要航行于福鼎沙埕湾内和宁德东冲以内海域,为当地的水上公务交通、渔政执法、海域巡查等活动提供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游览观光船是结合宁德内河航道特征及运营要求量身定制的观光游览船,满足商务休闲、小型聚会等包船、定制服务。
【点评】该项目是福建省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创新之举推进“电动福建”的生动实践,本项目的实施将提升当地水上公务和旅游服务水平,推动水上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推进“电动福建”建设,打造电动船舶示范应用领域,加快福建内河、湖泊及沿海游船电动化转型升级起到重要的示范推动作用。
【船 舶】华星船务建造全国首艘纯电动清漂船正式开工(2023-12-14)
12月14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10日,全国首艘纯电动清漂船——秭归4E级多用途换电清漂转运船在湖北宜昌秭归华星船务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造。该船总投资2990万元,总长82米,型宽13.76米,型深4.0米,最大设计吃水3.25米,为钢质单体船型,推进方式为双机双桨、电动机联接轴系推进驱动螺旋桨推进,主甲板布置具备打捞、抓吊、转运和装载等功能的起吊装置。配载4000千瓦时集装箱式电池作为动力源,设计航速18公里/小时,续航里程160公里。交付使用后主要用于三峡库区河道清漂作业及漂浮物转运,在非汛期时用于长江沿线干散货等大宗货物运输,预计每年可替代燃油253.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44.3吨,20年运行期内将节约费用1189万元。
【点评】投资秭归4E级多用途换电清漂转运船示范项目是三峡电能深入落实三峡集团“两翼齐飞”、长江电力“高质量拓展新空间”的具体实践,三峡电能将紧紧抓住“电化长江”发展机遇,持续发挥清洁能源产业优势,以“绿色电力—绿色船舶—绿色航运”产业闭环为发展主线,推动绿色智能船舶市场化运作、产业化集成、规模化应用,为宜昌市向清洁能源之都迈进添砖加瓦,为加快推动长江航运绿色低碳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