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 观】中贝通信:新基建新能源双轨发展,国际业务已见成效(2024-05-31)
5月30日,中国证券报讯,5月30日,中贝通信在武汉总部举行媒体及行业交流会,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战略、2023年年报、2024年一季报、算力业务和国际业务的进展。董事长李六兵强调了公司在5G+新基建、新算力和新能源业务的双轨发展策略,以及打造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在5G+新基建方面,中贝通信致力于稳固国内运营商和大型政企客户,同时支持国际业务发展,提升5G-A到6G的一体化技术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智算新算力业务上,公司正努力打通产业链,实现智算中心的“双万”战略目标,强化算力平台和运维能力,与大模型厂商合作,推动垂类模型业务落地,加大场景应用和数据资产业务的投入,实现一体化发展。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将完善锂电池系统集成能力,以商用车为主发展动力电池,并聚焦工商业储能系统的投资建设,发挥技术和产业链优势,在东南亚、非洲推进储能产销布局,在欧洲联合建设算力集群,实现海内外市场协同发展。
【点评】公司自2019年确定“走出去”战略,成立国际公司,在南非等地成立子公司,2023年国际业务新订单超9亿人民币,营业收入4.09亿元,占比14.29%,同比增长24.11%。未来,国际公司将以新基建、新算力、新能源三大业务为重点,拓宽中东资源网,发展欧洲、东南亚算力业务,提升品牌及公司价值。
【宏 观】吉电股份拟21.91亿元投建光伏项目,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2024-05-30)
5月30日,中国证券报讯,5月30日,吉电股份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新能源发展战略,为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拟21.91亿元投建光伏项目。公告显示,吉电股份全资子公司山东吉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山东盛吉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吉电(潍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山东潍坊风光储多能互补试点项目首批三期420兆瓦光伏项目。三期项目交流侧建设容量420兆瓦,直流侧建设容量463.93兆瓦,配置130.2兆瓦/260.4兆瓦时的电化学储能装置。项目位于山东潍坊寿光市北部的营里镇,投资21.91亿元。据介绍,依托潍坊丰富的风光资源,吉电股份开发建设山东潍坊风光储多能互补基地,同步开展山东潍坊风光储多能互补试点项目。此前一期项目投资10.93亿元,二期项目投资21.84亿元。
【点评】吉电股份投建该项目,体现了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长远布局和战略眼光,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业结构,促进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对公司实现规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宏 观】今年以来逾50家公司或其高管被立案调查(2024-05-24)
5月24日,中国证券报讯,截至5月23日,2024年以来A股已有53家上市公司或其高管被立案调查,其中5月以来就有21家,释放出明确的强监管信号。5月8日一天就有8家上市公司公告被立案调查,它们是ST华铁、威创股份、普利制药、*ST三盛、ST易联众、东旭光电、东旭蓝天、*ST越博。此外,4月30日晚,凯撒文化、广汇物流、联泰环保、远大智能、恒润股份等5家上市公司公告被立案调查。具体看立案事由,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是被立案的首要原因。2024年以来,因涉嫌信息披露问题被立案的上市公司多达30家。涉嫌未按时披露年报是被立案的另一主因。对于高管而言,立案事由则涉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共同职务违法等多种情况。将视野进一步放大,与2021年、2022年相比,2023年起至今A股公司被立案调查数量大幅增加,中国证监会从严监管态势极为明显。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A股共有103家上市公司或其高管被立案调查,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亦是主要案由。
【点评】去年以来,证监会坚决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查办案件数量和处罚金额都大幅上涨。在严管重罚持续升级的监管态势下,A股有望形成优胜劣汰的健康生态,成为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宏 观】小米一季度净利翻倍,SU7今年交付冲刺12万辆(2024-05-24)
5月24日,中国证券报讯,5月23日,小米集团(01810.HK)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营收755亿元,同比增长27%;经调整净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100.8%,创单季历史新高。小米集团首季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小米智能手机业务、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互联网业务在一季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收入分别为465亿元、204亿元和80亿元。备受市场关注的智能汽车业务,财务影响尚未在这份财报中得到明显体现。小米SU7发布会是在3月28日,在下一季财报中,应该可以看到关于小米汽车更多的财务细节。在5月23日傍晚举行的小米财报电话会议中,小米总裁卢伟冰表示,确保全年交付量达到10万辆,同时挑战全年交付12万辆的目标。二级市场方面,截至5月中旬,小米集团港股股价年内上涨近30%。
【点评】小米业绩是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启回暖,此后单季营收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3月底开启的小米汽车首战大超预期。2024年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的全面开启之年。随着新旧业务协同发展,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形成完整闭环。
【宏 观】苏宁易购启动618“万人抢冰洗”(2024-05-24)
5月24日,中国证券报讯,5月23日,苏宁易购举行2024冰洗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暨苏宁易购618“万人抢冰洗”启动仪式。苏宁易购联合超百家家电品牌,通过大牌爆品低价行动和场景消费体验升级,正式拉开618冰洗产品抢购热潮。此次“万人抢冰洗”活动将于5月31日开启。活动期间,消费者不仅能享受到以旧换新最高可达10%的高额补贴,更有套购满减优惠,最高减免金额3000元。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冰洗产品的换新需求,苏宁易购同步推出了多项服务举措。全国超500家门店提供衣物免费护理服务,消费者购买干衣机还可享受99天无忧退换服务。苏宁易购还推出了百万台冰洗产品免费清洗服务,送新拖旧、即买即装及免费设计服务等贴心举措也能够让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进一步提升。
【点评】苏宁易购作为专业零售企业,具有良好的用户基础,再加上数字化管理手段的升级,现代物流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加持,能够带动行业在以旧换新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宏 观】金域医学发布2023可持续发展报告 创业30年检测服务超20亿人次(2024-05-17)
5月17日,中国证券报讯,5月16日,即将迎来创业30周年的金域医学发布《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是金域医学在连续6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发布的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了公司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工作成果。截至2023年底,金域医学已累计完成检测服务超20亿人次。金域医学开创了国内第三方医检行业的先河。30年来,金域医学通过全国连锁化布局,自建物流网络,在全国建立起49家医学实验室和2400多个物流网点,并延伸至县乡一级,确保优质医检资源落地基层。金域医学还通过共建实验室的方式,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搭建起医学检验和病理诊断平台,截至2023年底,金域医学合作共建实验室近700家。尤其是在病理诊断领域,借助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金域医学积极推动稀缺病理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享。早在2017年,金域医学就率先搭建起远程病理协作网,桥接超450家医院病理科室,累计开展远程病理协作诊断超过了160万例。患者在当地即可享受优质的病理诊断服务,方便就近就医。创业30年来,金域医学通过为23000多家医疗机构、90多万名临床医生提供服务,累计检测服务超20亿人次。同时,金域医学不断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平台建设,持续研发和追踪引进最新技术,以多技术平台整合助力医学诊断精准高效。目前,金域医学已拥有84类医学检测技术,涵盖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前沿技术。
【点评】金域医学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在疾病筛查、检测、诊断和治疗、预后监测等环节,让原本只能在大医院开展的检测技术落地基层,更加普惠可及;还通过攻克“卡脖子”医检技术,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助力疑难罕见病诊断。目前,金域医学可为临床提供超4000项医检服务项目。
【宏 观】恒瑞医药拟不超12亿元再次回购股份(2024-05-17)
5月17日,中国证券报讯,5月16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公告显示,恒瑞医药本次回购拟使用资金总额为不低于人民币6亿元,不超过人民币12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67.38元/股。恒瑞医药表示,本次回购主要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基本面的判断,为维护公司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完善公司员工长效激励机制。截至2024年3月31日,恒瑞医药总资产为463.4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18.73亿元,流动资产337.12亿元(未经审计)。假设本次回购资金上限12亿元(含)全部使用完毕,按2024年3月31日的财务数据测算,回购资金分别占公司总资产、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流动资产的比例均较小。
【点评】恒瑞医药是国内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被称为“药茅”。近年来,公司多次发布回购计划。2022年3月份和2023年5月份均曾发布公告称,拟使用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金额均不低于6亿元不超过12亿元。大手笔回购的背后是业绩的稳步提升。2023年,恒瑞医药实现营收228.2亿元、净利润43.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6%、10.14%;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9.98亿元、净利润13.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2%、10.48%。
【宏 观】北交所新代码第一股诞生(2024-05-17)
5月17日,中国证券报讯,5月17日盘后,万达轴承发布公告称,公司取得证监会同意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并已向北交所申请获得北交所股票代码920002。这是北交所上线启用920代码号段功能后第一家获得证券代码的公司。万达轴承表示,代码变更后,公司上市前的证券行情、信息披露、持有变动等内容将不再连续展示,投资者可通过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期间的证券代码查询本公司挂牌期间的上述内容。同时,公司主体身份的连续性、投资者持股余额及持有时间计算、股票质押及司法冻结(含轮候冻结)等不受证券代码变更影响。
【点评】北交所设立之初,为实现平稳起步和顺畅衔接,上市公司股票沿用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时的证券代码。2023年9月初,《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提出,启用北交所独立代码号段。北交所启用独立代码号段是其作为全国性证券交易所的关键标识,有助于提升北交所整体形象,增强市场各方信心。
【宏 观】盛邦安全发布全球网络空间资产测绘平台(2024-05-17)
5月17日,中国证券报讯,近日,在盛邦安全年度新品暨卫星互联网安全战略升级发布会上,DayDayMap全球网络空间资产测绘平台正式发布,受到业界高度关注。该平台凭借其显著的科研属性、领先的IPv6测绘技术和灵活的应用场景,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与发展动力。DayDayMap致力于打造最具科研属性的空间测绘平台。通过与多所知名科研机构的深入合作,不仅保证了探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还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科研数据和资源支持。平台采用无状态防溯源探测、高性能端口扫描等技术,以及大规模分布式扫描引擎资源,拥有覆盖超过60亿的IPv6存活库,位居业界领先水平。DayDayMap具备强大的闭环资产归属能力。通过多维度数据关联融合分析,精确识别资产归属与行业等信息,智能关联分析资产的归属单位,发现未知或未监控资产、服务和数据等。DayDayMap能够深度构建资产多维画像,内置多种资产标签,结合精细化指纹识别技术,精准识别蜜罐、挖矿、仿冒等多类风险站点,提升资产价值挖掘和风险控制能力。与DayDayPoc漏洞社区进行联动,平台能够基于指纹信息精确定位资产漏洞,实现紧急漏洞的快速评估、响应与全生命周期的监控。DayDayMap平台的发布对于不同领域的组织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科研院所而言,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测绘数据支撑,有助于创新课题的探索和测绘大数据产业化应用模型的研究。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平台能够提供态势分析和决策支持,帮助掌控辖区网络空间资产影响分布,有效打击网络黑灰产。大型企事业单位可以利用该平台梳理互联网风险暴露面,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对于安全研究者来说,DayDayMap则是一个梳理目标资产、在攻防对抗中抢占先机的有力工具。
【点评】盛邦安全致力于从网络空间视角剖析数字世界,绘制数字世界的高清地图。2022年,盛邦安全率先发布首个网络空间地图——网络空间坤舆图,实现了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关联与映射,使数字中国在网络空间中得以清晰展现,为网络空间挂图作战提供底图支撑。
【宏 观】联想AI PC元启版开启预售 搭载智能助手联想小天(2024-05-15)
5月15日,中国证券报讯,5月16日晚,联想AI PC元启版&AI手机发售体验会在联想北京全球总部举行,现场聚焦当下前沿的AI终端领域,详解并开售了多款AI终端,主要包括YOGA Book 9i AI元启版、YOGA Pro 16s AI元启版、YOGA Air 14 AI元启版、拯救者Y9000X 2024 AI元启版,以及联想首款AI手机moto X50 Ultra,及两款moto buds真无线蓝牙耳机。工作人员现场展示了联想AI PC元启版YOGA系列电脑的多种新功能——点击AI画师功能并输入一个关键词,AI PC即可迅速生成多幅不同风格的相关画作。此外,输入一句话,AI PPT功能即可在1分钟内自动生成PPT内容,并搭配不同风格的PPT模版。除了联想AI终端硬件产品开启预售,由端云混合大模型所驱动的联想个人智能体产品联想小天也正式亮相。联想AI PC YOGA系列、拯救者系列,和moto系列AI手机,均搭载联想小天出厂。
【点评】作为联想的个人智能体产品,小天由端云混合大模型驱动,这种创新的混合模式不仅结合了云端大模型的高性能和算法能力,还融合了我们端云大模型的低成本、高可靠和数据隐私安全的优势。
【宏 观】吉电股份:加速迈向一流清洁能源综合供应商行列(2024-05-11)
5月11日,中国证券报讯,当前,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吉电股份作为东北区域电力龙头,通过前瞻性布局与多年深耕,正加速迈向一流清洁能源综合供应商行列。作为国家电投集团在东北地区唯一一家综合能源类A股上市公司,吉电股份紧抓能源变革的时代机遇,深耕清洁能源领域发展。2023年,吉电股份实现营收144.4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9.08亿元,同比增长34.66%。截至2023年末,吉电股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342.12万千瓦,同比增长8.55%;2023年发电28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5%;2023年上网电量达266.80亿千瓦时,增幅为2.78%,为地区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布局风、光业务的同时,吉电股份亦对另一重要新能源领域氢能进行了超前布局。吉电股份已具备从上游科技研发至下游产品应用全产业链资源能力,成为领军氢基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相关预计显示,未来3至5年,随着全球碳中和加速推进,氢基绿色能源对传统燃料的替代需求将快速爆发,氢基绿色能源的规模化生产将具备良好的经济性。因此,氢能业务有望成为吉电股份新的业绩增长引擎。
【点评】近年来,吉电股份清洁能源业务发展卓有成效。公司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内一流清洁能源企业”“到2035年成为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的战略规划。
【宏 观】爱婴室入选首批长三角国际品牌创新案例(2024-05-10)
5月10日,中国证券报讯,近日,首批30个长三角国际品牌创新案例揭晓,这些案例是长三角品牌争创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发展的最新成就。其中,《爱婴室,母婴行业领跑者: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品牌升级》入选。作为一家经营母婴商品与母婴服务的专业连锁企业,爱婴室始终秉持创新理念,推动品牌升级。战略方面,以母婴产品、服务以及消费者体验为核心,坚持“渠道+品牌+多产业”三大发展战略,通过“会员营销+全渠道布局”聚焦母婴市场。管理方面,2023年公司加大提升企业前后端系统延展性方面的技术投入,实现企业服务的高效协同;产品研发方面,爱婴室旗下品牌依托公司全渠道布局优势,线下区域全面覆盖,并开设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品牌线上旗舰店;质量管理方面,2023年4月爱婴室通过“上海品牌”认证的质量体系管理,并自主研发了“爱婴室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从商品采购、供应商信息到批次报告的全流程信息安全追溯。截至2023年末,已有31家爱婴室供应商提供的共计400种产品被纳入这一信息追溯平台,确保食品采购与销售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低碳绿色方面,爱婴室致力于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开展新能源车可行性研究和减少不必要的运输包装,实现绿色运输。2023年公司上线物流运输管理系统(TMS),全局优化运输网络,助力物流业务的绿色低碳转型。2023年4月,爱婴室仓库顶部的500kVA容量的太阳能屋面投入使用,共计产生绿色电能37.7万度,自用22.4万度。
【点评】爱婴室始终关注母婴群体的健康发展,秉承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经营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公司目前开展“母乳库爱心站点”“母婴室捐建”“公益款童装”“童心共育,助力梦想”亲子嘉年华等公益品牌项目,将爱带入每个家庭。
【宏 观】全球客户备货意愿上升 中芯国际一季度产能利用率环比提高(2024-05-10)
5月10日,中国证券报讯,5月10日,中芯国际召开了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议,包括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在内的主要公司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主要经营情况。公司于5月9日晚间发布的2024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25.94亿元,同比增长23.4%。中芯国际表示,2024年一季度,全球客户备货意愿有所上升,推动公司销售收入环比增长,毛利率为13.7%。公司报告期内累计出货179万片8英寸当量晶圆,环比增长7%;产能利用率为80.8%,环比提高四个百分点,而去年一季度对应数据为68.1%。按应用领域来划分,中芯国际智能手机、电脑与平板消费、消费电子、互联与可穿戴、工业与汽车业务在2024年一季度营收占比分别为31%、18%、31%、13%和7%。赵海军表示,中芯国际在一季度收到了一些急单,但由于部分产线接近满载,无法完全满足所有订单,所以公司已将电脑与平板类产品交付时间往后推迟。
【点评】根据上交所相关规定,中芯国际对2023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作出解释。公司表示,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产能收入规模以及市场占有率是衡量公司竞争能力与市场地位的重要指标。当前,公司正处于推进产能建设、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时期,产能建设及研发活动均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开支,不进行2023年净利润分配更符合公司长远发展需要和股东长远利益。
【宏 观】中金黄金:2023年实现净利润29.78亿元 同比增长57.11%(2024-04-26)
4月26日,中国证券报讯,4月26日晚,中金黄金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2.64亿元,同比增长7.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8亿元,同比增长57.11%;资产负债率41.66%,同比下降7.10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11.86%,同比增加3.90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59.09亿元,同比增长6.64%。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2元(含税)。2024年一季度,中金黄金业绩指标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3亿元,同比增长43.73%。中金黄金介绍,2023年,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向好,得益于两大核心的双重驱动。一方面,中金黄金优化生产组织、提高生产效率,为2023年业绩增长提供了基础保障。另一方面,金铜价格在波动中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为中金黄金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点评】作为国内黄金行业唯一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背靠控股股东中国黄金集团的资源优势,中金黄金大力推进“资源生命线”战略,近年来在资本运作层面频频发力。
【宏 观】华大智造:2023年营收29.11亿元 基因测序仪业务同比增长30.31%(2024-04-26)
4月26日,中国证券报讯,4月26日,华大智造披露了2023年度业绩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11亿元,其中,基因测序仪业务实现收入22.91亿元,同比增长30.31%。公告显示,2023年,基因测序仪已成为华大智造的主营核心业务及主要收入来源,公司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的研发和生产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具备了独立自主研发的能力并实现了临床级测序仪的量产。2023年,公司基因测序仪全球新增销售装机量854台,占全球新增装机市场份额18.7%;中国新增装机量695台,占国内基因测序行业上游新增装机口径的市场份额为47.3%,新增测序设备装机市场份额蝉联国内第一。公开资料显示,经过多年研发及不断技术创新,目前,华大智造已经可以量产低、中、高通量、超高通量的全品类基因测序仪产品,有效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或地区超过2800家用户。公司在基因测序领域已形成以“DNBSEQ测序技术”“规则阵列芯片技术”“测序仪光机电系统技术”等为代表的多项源头性核心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准,在提高测序质量和降低测序成本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
【点评】领先的技术优势助力公司形成了独特的产品技术路线,公司已成为当前国内唯一、全球少数能够自主研发并量产从Gb级到Tb级低中高不同通量的临床级基因测序仪的企业之一。公司近几年的国内新增基因测序设备销售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有力地实践了关键生命科学核心工具的国产替代,打破了进口产品的垄断局面。
【宏 观】格林美:2023年营收创历史新高 公司连续十年坚持分红(2024-04-26)
4月26日,中国证券报讯,格林美披露2023年年报与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5.29亿元,同比增长3.87%,创历史新高;净利润9.34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对此,格林美表示主要是受宏观环境严峻,行业竞争加剧,开工率低下等综合影响,但公司维持了行业核心地位,同时公司现金流情况良好,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64亿元。格林美介绍,公司连续十年坚持分红,坚持以实际行动回报投资者支持。年报显示,格林美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新“国九条”要求,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元(含税),合计派发4.09亿元,达到2023年净利润的43.80%。一季报显示,格林美营收、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实现2024年“开门红”。2024年一季度,格林美实现营业收入83.54亿元,同比增长36.31%;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164.48%;扣非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332.98%。
【点评】公司作为世界新能源供应链的头部企业,新能源业务始终维持着高速增长。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9.69亿元,同比增长5.38%。其中,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全年出货量达到18.03万吨,同比增长18.40%,出货量稳居全球市场前二。8系、9系超高镍(Ni90及以上)前驱体等高端产品出货量13.71万吨,占出货总量的76%以上,居全球第一。2023年格林美三元动力电池用高镍前驱体材料占全球市场的15%,装载全球15%的三元新能源汽车,推动世界新能源汽车从“绿色到绿色”。
【宏 观】康恩贝:2023年主业稳健增,净利润同比增长65.19%(2024-04-19)
4月19日,中国证券报讯,4月19日晚,康恩贝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在2023年继续聚焦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推动核心主业快速成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实现营业收入67.33亿元,同比增长12.20%;其中核心主业中药大健康实现收入45.44亿元,同比增长16.13%,占公司总营收比重为67.49%,较上年提高2.28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5.92亿元,同比增长65.19%。从业务结构看,近年来康恩贝围绕核心主业,持续推进业务结构优化。为顺应药品市场趋势发展,康恩贝表示要集中资源加速全品类大中药业务的发展。年报显示,康恩贝2023年全品类中药业务实现收入36.25亿元,同比增长16.60%;特色化学药业务实现收入23.91亿元,同比增长2.98%;特色健康消费品业务实现收入5.80亿元,同比增长21.28%。
【点评】近几年,康恩贝公司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工程的指引下,扎实推进创新药研发、大品牌大品种产品二次开发、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三方面工作,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宏 观】中国建筑2023年实现净利润542.6亿元,拟10派2.71元(2024-04-19)
4月19日,中国证券报讯,中国建筑4月18日晚间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中国建筑全年新签合同额4.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营业总收入2.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再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归母净利润542.6亿元,盈利规模居行业首位,创历史新高。公司计划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2.71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约112.98亿元。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房建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新签合同额2.69万亿元、同比增长8.8%;工业厂房、科教文卫体设施、商业综合等公共建筑领域新签合同额占比持续提升;基建业务发力重点领域,新签合同额11685亿元,同比增长15.1%;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工程;能源工程、水务及环保、水利水运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新签合同额合计占比提升至37.3%。公司勘察设计业务稳健增长,新签合同额148亿元,营业收入117亿元。境外业务坚持深耕运营,全力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持续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新签合同额1860亿元,同比增加12.3%,其中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1755亿元,同比增长15.4%。公司大力实施海外高质量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点评】公司牢记“国之大者”,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全产业链布局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对接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等战略区域发展规划,积极服务现代产业发展。
【宏 观】三六零2023年报: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提升65.84%,近两年复合增速达...(2024-04-19)
4月19日,证券时报讯,4月19日,三六零集团发布2023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55亿元,主营业务毛利率60.35%,同比提升1.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2亿元,较2022年大幅减亏77.65%。经营性现金流净额9.24亿元,较去年同比提升65.84%,近两年复合增速达136.26%,整体经营态势稳健向好。报告显示,公司现金储备充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为261.05亿元,较上一报告期末增加33.24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在人工智能人才、算力等方面的投入,维持高研发投入占比,研发费用为31.0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4.28%,坚定投资未来。2023年,360确立了人工智能、数字安全发展双主线。人工智能业务方面,360推出自研千亿参数认知型通用大模型“360智脑”,综合能力稳居国产大模型第一梯队,首批通过备案面向公众开放,作为大模型国家队成员,参与大模型国家标准的编写,并于近期开源360智脑7B参数版本,使行业告别长文本内卷,助力国内开源生态建设。
【点评】2024年,360将继续坚持AI+安全双主线战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将大模型“拉下神坛”,作为生产力工具赋能新型工业化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并不断提升产品“含AI量”,基于全球15亿+的用户基础,打造PC端付费用户规模最大,权益覆盖最广的会员体系。
【宏 观】广汽发布全固态电池技术!2026年上车,续航可超1000km(2024-04-12)
4月12日,中国证券报讯,4月12日,广汽集团在科技日上发布了全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制造技术上的阶段性突破成果。广汽集团凭借第三代海绵硅负极技术和高面容量固态正极技术,实现了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以上,较当前量产的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52%以上,质量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实现超1000公里续航。目标在2026年完成全固态电池开发,并首先搭载于昊铂车型。目前市场上搭载的固态电池多是半固态电池,仍然需要加入传统的液态电解质,与当前常规液态锂离子电池并无本质的差异。全固态电池作为颠覆性电池,有望打破当前动力电池的技术局限,全固态电池可以在实现超高能量密度的同时,大幅改善电芯的本质安全性,同时实现更宽的使用温域。
【点评】全固态电池已成为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竞争的技术高地,但全固态电池开发难度巨大,需要在高性能全固态电解质及正负极材料,创新极片及电芯设计,高速连续化制造工艺及装备以及系统集成设计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